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九州一轨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JIUZHOUYIG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88485.SH
- 注册资本: 15029.206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1-18
- 大股东: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6.63%
- 董秘: 张侃
- 董秘电话: 010-83682662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吴翔、石怡弘
- 律师事务所: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广茂路32号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北京板块 专精特新 破净股 融资融券 微盘股 预盈预增 预亏预减 噪声防治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10-07-2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11560444056L
- 法定代表人: 曹卫东
- 董事长: 邵刚
- 电话: 010-63550155,010-83682662
- 传真: 010-83778492
- 企业官网: www.jiuzhouyigui.com
- 企业邮箱: jiuzhouyigui@bjjzyg.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育仁南路3号院1号楼6层
- 邮编: 100071
- 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工程设计、市场推广、测试咨询以及轨道运维管理工程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噪声与振动控制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土石方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对外承包工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机械设备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数控机床销售;电气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减振降噪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五金产品零售;五金产品批发;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专用设备修理;通用设备修理;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电气设备修理;交通设施维修;仪器仪表修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减振降噪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机械设备租赁;通讯设备销售;通讯设备修理;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办公设备租赁服务;办公设备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销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专业作业;建筑劳务分包;电气安装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 企业简介: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3日,是中关村股权激励的试点单位,是新型产学研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金一亿元,目前法人股东包括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广州越秀智创升级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主营业务是轨道交通隔振降噪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工程设计、市场推广、测试咨询以及轨道运维管理工程技术服务,目标是成为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综合服务商和轨道运维管理技术的引领者。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阶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依托自主研发的声纹在线监测技术和智慧运维管理系统,构建“以声为业,三维驱动:筑牢安全基底、提升管理效能、践行绿色法治”的发展体系,即:筑牢安全基底: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强化城轨安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高效组织和执行运维任务,提升设施设备管理效能;践行绿色法治:遵循噪声污染防治法规,追溯噪声源头厘清污染责任。公司通过智能化运维新模式的搭建,赋能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提高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形成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现代化运维新模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07.32万元,同比增长30.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20万元,同比增长773.15%。截至2024年末,综合已执行订单及新增订单情况,公司共有在手订单约6.74亿元。(一)深耕主业提质增效,业绩实现稳定增长报告期内,轨道交通是公司产品和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在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轨道交通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领域,迈向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阶段,持续为城市群协同发展、交通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出行体系建设提供支撑。与此同时,伴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运营维护市场需求日益增加,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2024年,城轨项目施工进度有所提速,公司主要产品钢弹簧浮置板销售量约为85.74公里,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35.6公里,增幅为140.86%。同时,公司持续推动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落地,橡胶弹簧浮置板在乌鲁木齐2号线成功获得首个销售合同;自主生产研发的匹配更高时速的市域(郊)轨道减振垫在天津8号线延长线获得首次应用。公司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和完善的产品矩阵,精准把握客户差异化需求,通过高效服务响应,持续提升轨道减振降噪领域市场份额。公司聚焦智慧工务一体化发展,重点突破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打造“智能监测-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1、进军大铁:依托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准池铁路重载货运铁路的特性,签订“地方铁路基础设施数字化二维图形管理系统采购项目”协议,负责建立基础设施属性数据采集标准,实现基础设施综合图自动绘制及其与站场多专业平面布置图、三维GIS地图、BIM模型、线路视频联动显示等;2、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首台套:签订“地铁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销售合同,完善相关线路的在线轨检巡检集成设备的数据管理功能、提高设备检测数据利用效率;3、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首台套:与中铁五局集团下属公司签订“车载轨道声纹检测仪(自定位线路检查仪)”采购合同,实现了该套声纹设备的首台套落地;此外,该系统成功入选《北京市2024年第三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4、推进示范项目:结合实际工程在北京地铁14号线铺设了全套“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落地首个综合示范段。(二)创新突破传统边界,探索全新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模式和思维的多重创新,努力探索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以期开辟新的业绩增长路径。在噪声控制物理防治方面,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所属公司就发电厂汽动给水泵机组扩建工程签订钢弹簧隔振采购合同,对机组设计转速范围内基础台板的振动控制负责;公司与上海市基础工程某公司就天津地铁沿线新增文物展厅减震(隔振)支座签订合同,负责支座的制作、安装、试验、监测及维护。上述合同的落地,实现公司业务新场景应用的突破。同时,公司强化产业链协同,依托《“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开展本行政区域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运维工作”要求,前瞻布局未来绿色低碳产业,设立九州晟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声环境技术咨询、环境空间规划和碳交易的组织等服务。报告期内,九州晟邦成功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购置项目(东部区)标段,签订“中蒙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环评报告编制项目”,承接了该区域二分之一的监测站业务,助力公司把握绿色转型发展机遇,进军低碳服务领域,促进绿色低碳与高端装备制造的协同创新。(三)声纹技术科技赋能,迈向城轨智能运维新领域报告期内,公司锚定城轨基础设施设备的安全、绿色、高效三大核心维度,升级声纹监测技术和智慧运维系统,全面推动城轨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加速实现公司技术和业务向智能运维、大数据服务转型。1、开发病害识别算法公司对病害识别算法进行了广泛调研,对病害识别算法进行了初探,构造了阈值类指标算法2项(车辆状态指数VSI、波磨指数NCI),AI算法病害识别模型3项(波磨识别模型、道床脱空识别模型、基于一维神经网络的轨道病害识别模型),力争通过病害识别算法实现对设施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和预警,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持久保障。2、优化车载声纹系统公司从业务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在“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JCYB011型产品的基础上,有序推进JCYB021型、JCYB031型产品设计、开发。其中,JCYB021型在原有JCYB011型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噪声高频采集模块,为实现线路病害声纹识别提供硬件手段;JCYB031型在原有JCYB011型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噪声(A计权声压级)、温度、湿度、PM2.5、PM10等指标的采集,综合考虑空气质量和环境监测,为城市绿色交通规划提供有力且全面的数据支撑,符合绿色发展理念。3、升级断面声纹系统公司依托科研项目“新一代多功能断面监测设备研发”,对“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在功能多样化、外观小型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新产品支持有线和无线2种组网方式,可以同时测量应变信号,增加诸如车辆状态指数VSI、波磨指数NCI等多类指标计算,产品体积减小30%以上。2024年完成了硬件系统整体设计、算法开发及验证。(四)推进技术中心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生态环境部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筹)的建设工作,完成4项系统解决方案、1部标准规范、29项知识产权等科技成果。同时,工程技术中心努力践行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及科学普及的建设任务,主办了2024年环保展分论坛“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论坛研讨会——宁静轨道交通发展论坛”,邀请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等专家做主题演讲;主办“宁静智慧轨道交通系列论坛”、协办“轨道交通产业品牌宣传周暨2023年度广州市轨道交通首批自主创新产品发布会”等行业活动,并参加“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音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做邀请报告;组织《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和《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与控制》课程师生实践学习。通过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公司有效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提升科技发展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突破,先后荣获多项科技奖项和资质认证,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科技奖项方面,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减隔振测评与正向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轨道交通钢轨调频阻尼装置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奖二等奖。在资质认定方面,公司“时速120-160km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系统”产品成功获评入选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度广州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产品评定清单》;参与“工电供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信息平台”荣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2-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最佳实践优秀案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轨道交通减振轨道智慧监测及管理平台”技术入选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目录;重型调频钢轨耗能装置产品成功完成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浮置隔振轨道成套技术装备”在工信部《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中获重点推介。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荣获“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2项。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已发布的标准共计6项。其中,参编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4项、国家标图1项。未发布的标准共计9项,其中参编国家标准3项,参编地方标准1项,参编团体标准4项,参编国家标图1项。以上标准编制工作提升了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促进行业健康向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六)人才优化引领创新,架构改革驱动转型报告期内,为支撑业务战略转型发展需求,公司强化了声纹监测等新兴业务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精准的人才引进策略,公司成功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专业背景涵盖算法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公司转型方向高度契合的关键领域。该团队不仅具备扎实的前沿专业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核心人才的引进有效完善了公司创新业务的人才支撑体系,显著提升了新兴业务板块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人才结构优化与业务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竞争力,公司系统性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基于科学的岗位价值评估,建立了更加高效的组织体系,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落实人岗精准匹配,显著提升了组织运行效能。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充分发挥了员工的专业优势,也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七)着力推动智能制造,谋求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北京和广州“双中心”发展的运营模式,设立南北两大产能体系。报告期内,依托募投项目,公司在北京窦店生产制造中心内新建产研一体综合楼,将行政、研发、生产和销售集中统一管理,以期加强公司研发机构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生产效能落地、品牌产品推广等全流程协同合作,加速研发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更好地把控各环节成本,满足公司产销端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同时,广东聚氨酯新材料智能生产研发基地开始试生产,该生产研发基地是公司在加大聚氨酯材料研发力度的基础上,扩展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布局,满足市场需求的必要举措,基地建成后有利于提升公司聚氨酯产能,为公司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八)践行“ESG”理念,展现持续发展实力2024年,公司首次对外披露了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客观、规范、透明和全面地向公众展示了公司关于治理、经济、环境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理念与成果,以使利益相关方通过报告书了解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绩效,共同落实ESG目标。该报告得到权威评级机构的专业认可,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公司的WindESG评级为A,并荣获“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百强”等多个奖项,展现了公司可持续发展实力。后续,九州一轨将继续践行“ESG”理念,充分披露公司在党建、治理、风险管理、商业道德、供应链、环境管理及绿色运营等多维度的ESG管理体系,发挥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与环境价值,以促使公司在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领域更好地服务社会。(九)共享企业发展成果,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始终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将投资者回报作为经营决策的重要考量。自2023年上市以来,公司通过实施稳健的利润分配政策,连续多年保持现金分红比例在净利润30%以上,累计现金分红26,617,122.02元(含税),使投资者切实分享公司成长红利。同时,公司适时开展股份回购计划,报告期内累计回购人民币57,956,252.22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有效维护了投资者权益。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的双重回报机制,在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的共赢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