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金房能源
  • 企业英文名: Kingfore Energ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杨建勋
  • 上市代码: 001210.SZ
  • 注册资本: 13067.72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7-29
  • 大股东: 杨建勋
  • 持股比例: 26.33%
  • 董秘: 付英
  • 董秘电话: 010-67711118
  •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蒋贵成、杨玥涵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超前路9号B座2273室
  • 概念板块: 公用事业 北京板块 机构重仓 微盘股 QFII重仓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2-11-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14101646767U
  • 法定代表人: 杨建勋
  • 董事长: 杨建勋
  • 电话: 010-67711118
  • 传真: 010-67716606
  • 企业官网: www.kingfore.net
  • 企业邮箱: ir@kingfore.net
  •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甲23号院1号楼12层1201-12室
  • 邮编: 100120
  • 主营业务: 供热、供冷、蓄冷储能、节能改造服务和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对外承包工程;热力生产和供应;专业设计服务;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零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房地产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基础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深主板上市公司(股票名称:金房能源,代码:001210),原隶属于北京市住建委房地产科研所的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第一批节能服务公司,获得“北京市能效领跑者”。公司专注于供热投资运营、节能改造和节能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出身于科研人员的管理团队经过30年实践,在供热领域形成了以“节能运营为主体,节能改造为辅助,节能技术为支撑”的立体化服务运营模式,现已成为中国供热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节能供热企业。公司拥有一批从事了30年暖通空调技术科研专业人员,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教授级高工、硕士等高精尖人才。同时还聘用业界多位权威专家组建了技术顾问组,并与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出谋划策、指引技术方向和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攻关等合作。公司管理团队全部来自于北京市房地产科研所供热技术研究室,成立30年来专注于节能技术的研发。拥有42项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并成功将研发成果转换为节能产品,金房集团获得国家、省市相关奖项五十余项。9项专利技术形成了工业化产品,多年来在全国供热企业推广。此外,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曾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完成了数十项科研课题和编制标准,出版了《燃气供热锅炉技术培训教材》、《锅炉供暖运行技术与管理》等专著。《数字城市技术产品优秀奖》、《时空分布供暖节约能源研究》、《燃气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科技进步奖。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支撑公司在供热领域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管理层牢记创新和服务于市场和用户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推出新的商业模式。在供热行业率先采用了BOT、合同能源管理、委托运行等经营服务模式,通过接管、收购、投资建设、承包运行等多种方式获得长期的供热经营管理权。自2006年开始与国内名列前茅的房地产企业万科、恒大、绿地、保利、招商、中铁、金融街、中信、华润、首开等房地产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北京市投资运营了百余个小区天然气锅炉房,运营服务面积四千万平米,服务北京市居民近二十万户。每年为北京市节约天燃气数千万立方米,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数万吨。供热空调系统运营范围已经全覆盖,除住宅小区外,运营管理的项目有大型城市综合体、公共建筑、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医院、工厂等。金房能源定位于暖通行业节能环保技术型企业,未来发展将继续明确在节能供热领域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金房能源的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研发、升级、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合到暖通行业,完善智慧供热管控平台,推广到整个供热行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集团的节能运营管理水平,将节能供热运营业务做强做大。通过形成可复制的管理体系将金房能源打造成为国内暖通行业知名的节能运营综合服务提供商、资深的暖通投资运营专家及专业的绿色能源及新技术应用者。
  • 发展进程: 1992年9月1日,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出具京房办字(1992)第429号文,同意北京市房地产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北京市金房供暖节能技术服务部,金房供暖服务部为集体所有性质,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1992年10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核发科准字第582号《批准书》,准予金房供暖服务部登记。1992年11月18日,金房供暖服务部取得了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05220642)。金房供暖服务部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4万元,由房研所出资以借款形式投入,经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和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局验证。(2)1996年12月,名称变更1996年12月19日,金房供暖服务部名称变更为―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中心‖,并取得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05220642)。金房有限成立于2001年3月12日,由金房暖通技术中心改制设立。根据金房暖通技术中心与房研所于1998年8月5日签订的《协议书》及其补充说明,房研所以借款形式投入的4万元资金已由金房供暖服务部全部归还,4万元注册资本为集体资本,产权归金房供暖服务部所有。2001年3月12日,金房有限就本次改制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0001220642),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本次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增资履行了必要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程序、职工大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改制方案、资产评估报告经房研所审批,但改制方案未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的批复和备案;2018年1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承接部门)作出《关于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表示对2001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事项无异议。本次改制未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不存在侵害集体资产合法权益的情形,不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在公司改制过程中,原集体企业的职工、债权债务和资产均由改制后的有限公司承继,不涉及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土地处置等问题,不存在相关法律纠纷。2003年1月16日,金房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金房有限注册资本由116万元增加至188万元,增资额共计72万元,其中:杨建勋以货币资金认缴20万元,付英以货币资金认缴10万元,魏澄以货币资金认缴10万元,丁琦以货币资金认缴10万元,温丽以货币资金认缴5万元,徐天琴以货币资金认缴5万元,黄红以货币资金认缴5万元,王之礼以货币资金认缴5万元,高美茹以货币资金认缴2万元。北京燕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4月11日出具燕会验字(2003)第322号《验资报告书》,审验证明:截至2003年4月2日,股东已足额缴纳本次新增注册资本共计72万元,各股东以货币出资,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188万元。2003年4月28日,金房有限就本次增资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2211220642)。2007年12月12日,金房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原股东高美茹将其持有的4万元出资额(2.13%的股权)分别转让给股东杨建勋、付英、魏澄和丁琦,其中:杨建勋受让1.6万元,付英受让0.8万元、魏澄受让0.8万元,丁琦受让0.8万元;同意原股东徐天琴将其持有的10万元出资额(5.32%的股权)转让给新股东李思婧。徐天琴与李思婧于2007年12月12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徐天琴将其持有的金房有限1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李思婧;高美茹与杨建勋、付英、魏澄、丁琦于2007年12月12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高美茹将其持有的金房有限4万元出资额转让给杨建勋、付英、魏澄和丁琦。2007年12月27日,金房有限就本次股权转让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平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14002206424)。2012年7月10日,金房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加至1,090万元,增资额共计90万元,由海纳通以货币资金619.50万元认缴(529.50万元溢价部分进入公司资本公积)。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7月23日出具利安达验字(2012)第A1045号《验资报告》,审验证明:截至2012年7月13日,股东已足额缴纳本次新增注册资本共计90万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1,090万元。2012年7月26日,金房有限就本次增资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平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10114002206424)。 2012年10月6日,金房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发起设立方式将金房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金房有限截至2012年8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63,958,654.91元为基础,将其中的60,000,000.00元折合股份总数6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总股本60,000,000元,剩余净资产3,958,654.91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意金房有限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股份公司承继。2012年9月20日,北京龙源智博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龙源智博评报字(2012)第1025号《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评估报告》,在评估基准日2012年8月31日,金房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7,496.52万元。2020年5月28日,福建联合中和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上述《评估报告》进行了复核,出具了联合中和(2020)BJC第068号资产评估复核报告,证明原报告评估结果合理。2012年10月29日,金房有限的全体股东签订了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协议》;同日,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利安达验字(2012)第A1070号《验资报告》,对公司12名发起人股东以净资产认缴出资的情况进行了验证,证明全体发起人认缴的出资已按约定足额缴纳;2020年5月28日,天健对上述《验资报告》进行了复核,出具了天健验〔2020〕1-79号实收资本复核报告,证明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已全部到位。2012年10月29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2012年11月30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14002206424)。2016年9月16日,公司召开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公司增加股本8,058,077股,每股面值1元,即注册资本增加8,058,077元,新增股本价格为13.224元/股。2020年5月28日,天健出具天健验〔2020〕1-79号实收资本复核报告,根据该实收资本复核报告,此次增资已经验资会计师事务所审验,经复核,截至2016年9月26日止,公司已收到鼎富投资、净凌投资和天津海纳通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实收资本)8,058,077.00元。2016年9月26日,公司就本次增资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平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101646767U)。2019年10月8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股东魏澄将其持有的公司4.6996%股份以5,404.4471万元转让给领誉基石;股东付英将其持有的公司2.9312%股份、1.0191%股份分别以3,370.8181万元、1,171.9602万元转让给领誉基石、马鞍山信裕;股东丁琦将其持有的公司2.0244%股份、0.4348%股份、0.4348%股份分别以2,328.0846万元、500万元、500万元转让给马鞍山信裕、三六五网、俞锋。本次转让股份数合计7,856,550股(占公司总股份11.5439%),转让价格均为16.90元/股。2019年10月8日,各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19年11月1日,公司完成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备案手续。 近日,公司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领取了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BeijingKingforeHV&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Co.,Ltd."变更为"KingforeEnergyGroupCo.,Ltd.",公司证券简称由“金房节能”变更为“金房能源”,启用时间为2023年5月25日(星期四);公司证券代码“001210”保持不变。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业务拓展,聚焦冷热供应、蓄冷储能、综合能源服务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业务领域。依托自身技术储备,重点布局新能源、储能、智慧化及多能耦合等前沿技术应用。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技术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成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68.99万元,同比增长298.34%,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12.52亿元,较年初增长2.51%。(二)公司主要业务及技术1.清洁供热在国家“双碳”目标及能源结构转型政策指引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提出的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导向,结合北方城镇供热情况,稳步推进新能源供热技术应用及业务拓展。公司深度整合地热能、污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逐步构建多能互补的供热体系,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减少碳排放强度。同时,依托智慧化管控平台实现供热系统的精准调控与能效优化,推动供热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战略规划,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布局,成功落地西安污水源热泵供热项目及生物质供热蒸汽项目,进一步优化了能源结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在区域布局上,公司着力向南拓展工业蒸汽市场,聚焦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同时,提高公共建筑领域(涵盖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占比。未来,公司将深化政策协同与市场化运作机制,重点布局零碳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领域,推动供热业务朝着低碳、高效智能的方向持续迈进。2.蓄冷储能公司蓄冷储能业务专注于为国内新基建、新公建及新工业领域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供冷解决方案,旨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蓄冷储能设备可有效缓解电网负荷压力,优化土地资源利用。通过夜间用电低谷时段蓄冷、白天稳定供冷,实现电力负荷的“移峰填谷”,平衡峰谷电差,提升发电设施整体运营效能的同时为客户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公司蓄冷储能技术在高效机房和数据中心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高制冷需求且对能源利用效率有明确要求的场景,公司通过深入调研客户需求及场地条件,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与数智化方案,量身定制供冷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范围涵盖供冷系统的前期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后续技术支持,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专业服务,确保实现最优供冷效果与能源利用效率。3.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作为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效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节能环保领域,构建了以“EMC合同能源管理”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形成涵盖供热供冷系统优化、区域能源智慧管控等领域的节能产业体系。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及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为工业、商业及公共机构客户提供系统性的节能降碳解决方案。作为EMC服务领域的先行者,公司秉持“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市场化理念,为客户提供涵盖节能方案设计、投资改造及运营维护的“一站式”服务。针对传统供热、供冷系统的高能耗痛点,公司依托供热节能、蓄冷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融合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能耗数据,通过算法优化调度,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4.数字化运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革,传统能源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对高效、低碳、智慧能源系统的迫切需求。供热、供冷和储能作为城市能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数字化升级对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以及优化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公司通过实施数字化升级方式,构建建筑物用能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能源使用的精准监测、动态分析及智能优化。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了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响应效率,有效降低了运营能耗与成本支出,同时通过智慧化服务场景的深度拓展,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用能体验。公司能源管控平台作为数字化升级的核心支撑,已集成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技术,并持续向人工智能化管控平台演进。该平台可实现对建筑物用能系统的综合数字化管控,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模块,为管理层与决策层提供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撑。同时,依托远程控制技术,管理者能够随时随地对供能系统进行远程调控。在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运维成本。此外,能源管控平台以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及居民提供全方位供热服务。从能源应用、冷热能生产、网络传输,到负荷管理、运营维护及能耗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平台与经营核算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业财一体化管理,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成本分析与效益评估,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推动企业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供热服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