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以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包括自产业务和代理业务两大类。
经营范围:电子元器件生产;生产电子专用材料、电子电路、电力电子元器件(限在外阜从事生产活动);销售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电子专用材料、电子电路、电力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电子材料检测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是国内高可靠多层瓷介电容器行业核心生产厂家之一,连续11年荣登中国电子元器件骨干企业榜单,获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膺北京专精特新、高精尖及制造业企业百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CNAS认可实验室及多个联合实验室。
鸿远电子长期专注并深耕于电子元器件领域,拥有自产和代理两大类业务,自产业务产品主要包括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产品定位“精、专、强”,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以及通讯、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轨道交通等民用高端领域。
公司坚定发展实业,现已形成以北京、苏州、成都、合肥四大科研生产基地为核心的整体产业格局,聚焦各自产业资源及优势,以陶瓷类电子元器件为基础,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国内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电子元器件核心供应商,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面对外部环境和高可靠领域客户需求减弱的影响,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带领全体员工团结协同、攻坚克难,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我们持续夯实主业根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数智化建设,全力降本增效、开拓市场、推动新业务发展、优化库存管理。
同时,以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为抓手,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180.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74.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55%。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自产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自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211.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29%,主要是客户对公司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需求偏弱以及客户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公司优化营销策略,调整了部分产品价格。
同时,公司以陶瓷类电子元器件为基础,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中大力发展以射频微波电容器为代表的陶瓷电容器,2024年该产品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取得较快增长,成为公司近年推出新产品中首款收入占比超过自产业务收入10%的产品。
公司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建设,报告期内,鸿启兴、鸿立芯、鸿安信、成都蓉微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充分体现了子公司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的实力,也进一步彰显了公司整体科研能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公司被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北京高精尖企业百强”、“2024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2024北京制造业企业百强”、“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
(二)持续研发投入,提升科研能力1、持续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加大自产业务研发投入,积极推进研发项目实施,聚焦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11,298.83万元,占自产业务收入15.23%,较上年同期自产业务收入占比提升3.59个百分点。
在高可靠领域,公司主要围绕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和陶瓷材料等产品,进行系列拓展,丰富品类。
公司以掌握的材料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到可靠性保障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为基础,持续开展电容器产品系列扩展和可靠性水平的提升,以满足多个领域的市场需求。
基于多层陶瓷工艺技术,积极布局低温共烧陶瓷元器件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同时,加强与高可靠客户的技术合作,柔性端电极产品成功完成卫星搭载试验并获得飞行试验证书。
瓷料方面,主要围绕射频微波多层片式和单层片式瓷介电容器用瓷料进行系列化研发和生产,完成了3种瓷料的研发定型;微波瓷料实现吨级生产和使用,有效提升了公司核心产品的自主保障能力。
滤波器方面,完成小尺寸贴片滤波器、电路缓冲器等新品的设计定型,并进行共模滤波器和全金属封装贴片滤波器的研发。
根据客户需求,完成百余款滤波器的定制化开发,其中多款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方面,完成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收发器、稳压器等数款产品的定型,可满足高可靠领域客户的需求。
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
微波模块方面,产品聚焦小型化、高可靠微波元器件、模块组件产品开发,通过持续在材料、工艺、设计方面的提升,在频综产品、高可靠微波模块组件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全年累计完成60余款定制化产品研发,其中部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供货,为满足微波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商业航天等领域内的多元化需求夯实基础。
微纳集成陶瓷管壳方面,完成了SIP封装外壳、功率器件封装外壳、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外壳等多品类新产品的研发。
同时,积极与高可靠领域重点客户、业内同行和高校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基于HTCC和DPC工艺的堆叠式SIP封装外壳的批量交付。
在民用领域,主要围绕射频微波多层瓷介电容器、芯片瓷介电容器、宽带电容器、车规级多层瓷介电容器、红外探测器管壳、医用内窥镜模组等系列开展品类拓展,紧跟客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探索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2、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增知识产权100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授权知识产权328项,较2023年末增长44%,其中专利269项、软件著作权4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7项,涵盖了瓷料、瓷介电容器、滤波器、集成电路、微波组件、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多个领域。
3、深化产学研合作,共促产业进步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同时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围绕瓷介电容器用瓷料和产品可靠性机理研究展开合作;与安徽工程大学材料学院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研究、工艺探索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合作。
此外,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总体单位元器件管控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就商业航天用瓷介电容器应用、发展和可靠性保障等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未来,公司将以联合实验室为牵引,积极探索新型陶瓷元器件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4、技术交流与分享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行业交流,重点展示了核心产品陶瓷材料开发技术和微组装领域应用成果,获得业内同行和研究院所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公司协办了2024年中国陶瓷电容器及材料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MLCC行业年会、参加2024华南电子陶瓷及元器件产业发展论坛、2024先进功能陶瓷大会、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议,共同探讨瓷介电容器领域内先进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关键材料的提升、产品生产工艺优化等内容,有利于把握行业前沿发展方向,开发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产品。
5、参与制定标准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建设,与行业协会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推动标准高质量落地,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参与制定标准共计11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6项。
(三)深耕客户需求,收获诸多认可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开展“鸿远万里行”全国技术巡讲活动,两年来已在北京、天津、杭州、上海、无锡、成都等地,成功举办145场,累计服务客户2,945人次。
活动聚焦产品选型、使用及技术答疑等,与客户面对面深入交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客户和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多家自产业务用户单位授予“突出贡献供应商”“优秀供应商”、“金牌供应商”等荣誉,并收获多封客户感谢信,收获诸多认可。
(四)代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代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3,973.11万元,同比下降0.22%,降幅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主要源于新能源领域核心客户需求开始企稳回升。
公司紧密跟踪行业市场动态,持续深耕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客户、新市场,并不断提升团队综合运营能力。
同时,围绕精细化管理,根据在手订单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库存周转效率,报告期末公司代理业务存货同比下降4,990.89万元,降幅28.79%。
公司凭借专业可信赖的技术支持、供货、质保等综合服务能力,报告期内,荣获代理业务客户颁发的“2023年度最佳合作奖”、“2023年度优秀代理商”等荣誉称号。
(五)党建引领,聚力发展公司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以“发展企业有益员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宗旨,建立“兴企报国”党建品牌,将公司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二者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报告期内,公司党组织坚持以“党建引领、聚力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党建联合会议、主题党日活动、“学纪正风强党性”专题教育活动、党员献爱心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理想信念,弘扬党建文化精神,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截至2024年末,公司党员人数达到118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0%。
(六)深化数智融合,稳步提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优化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控,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客户资源数字化管理。
通过业务目标导向和赋能业务,激发全员参与降本增效,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鸿远苏州构建一码一平台信息化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并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益管理,打造平台化柔性交付中心,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
报告期内,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标志着公司在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细化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运营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
(七)深化内部管理,夯实稳健经营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从“合规、审计、质量、财务、安环、人力”等方面不断修炼内功,巩固公司经营发展的内部基础。
在合规、审计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全面梳理并分级、分类管控合规风险,推动数据化合规平台搭建,实现业务与合规的深度融合。
审计部以“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强化内控、立足服务”为原则,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确保公司运营稳健。
在质量方面,公司“坚持可靠、技术创新、行业领先、顾客至上”的质量方针,持续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员工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检测标准和流程,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
在财务方面,公司严格控制财务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达10.1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7.01%,拥有充足的货币资金及相对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为公司抵御行业波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了充足资金。
在安全环保方面,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环保管理,全年未发生重大事故,确保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平稳有序。
在人力资源方面,在行业景气度低迷等背景下,公司确保了员工基本薪酬的稳定。
同时,优化人才建设管理和激励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核心团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八)现金分红与回购股份公司维持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总计派发现金红利8,080.84万元(含税),2023年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支付资金422.57万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现金分红占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22%。
公司分别在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四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回购公司股份,累计回购股份1,235,708股,使用资金总额11,203.58万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将2021年、2022年回购的总股份764,708股完成注销。
公司前身系元六有限。
元六有限成立于2001年12月6日,由郑红等14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
元六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89万元,全体股东以货币资金认缴本次出资。
2001年12月4日,北京六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京星验字2001丙12-03的开业登记验资报告书确认,截至2001年12月4日,元六有限的注册资本189万元人民币已全部到位。
2001年12月6日,元六有限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5月12日,元六有限股东会通过决议,以全体股东为发起人将元六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元六有限截至2015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值521,708,226.60元为基础,按1:0.2300的比例折合成股份公司股本12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其余401,708,226.60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6年5月12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瑞华验字[2016]01280006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6年5月12日,元六鸿远已收到发起人股东投入的股本12,000万元。
2016年5月30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办理完成整体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1068022402680的《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郑小丹 | 2025-07-04 | -20000 | 49.16 元 | 7268284 | 董事 |
郑小丹 | 2025-07-03 | -2000 | 50.03 元 | 7288284 | 董事 |
郑红 | 2025-07-01 | -930000 | 45.5 元 | 65615460 | 董事 |
陈天畏 | 2025-04-11 | -30000 | 62.04 元 | 630909 | 监事 |
刘利荣 | 2025-04-11 | -39100 | 62.05 元 | 1359335 | 高级管理人员 |
陈天畏 | 2025-04-10 | -70000 | 58.65 元 | 660909 | 监事 |
刘利荣 | 2025-04-10 | -64900 | 59.98 元 | 1398435 | 高级管理人员 |
陈天畏 | 2025-04-09 | -80000 | 56.98 元 | 730909 | 监事 |
刘利荣 | 2025-04-09 | -120000 | 56.76 元 | 1463335 | 高级管理人员 |
陈天畏 | 2025-04-03 | -10000 | 58 元 | 810909 | 监事 |
刘利荣 | 2025-04-03 | -5000 | 56.56 元 | 1583335 | 高级管理人员 |
陈天畏 | 2025-04-02 | -20000 | 56.25 元 | 820909 | 监事 |
刘利荣 | 2025-04-02 | -20000 | 56.96 元 | 1588335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利荣 | 2025-04-01 | -40000 | 54.85 元 | 1608335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利荣 | 2025-03-31 | -11000 | 50.95 元 | 1648335 | 高级管理人员 |
王新 | 2024-06-13 | -15000 | 60.23 元 | 2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李永强 | 2024-06-13 | -15000 | 60.23 元 | 18818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吕鹏 | 2024-06-13 | -9000 | 60.23 元 | 6054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