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存储产品及供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
经营范围: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销售电子产品、通讯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建筑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汽车零配件、五金交电、工艺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办公设备维修;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会议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北京动力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已经获得全国股转公司的批准,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公司简称:动力未来,公司股票代码:839032。
它的全资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小米生态链成员之一。
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于电子信息行业,以集成电路、智能控制、信号传输与控制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智能家居类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等。
团队成员由业内专业人士组成,全员通过跨界技术思考与设计哲学,和谐融于一身,坚持以“精科技,易生活”为理念,为成为一家“受人欢迎,令人尊重”的企业而努力奋斗。
未来,青米品牌将会成为智慧家庭领域的主力品牌之一。
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拥有小米3口USB插线板、青米5口USB电源适配器、青米智能插线板、车载逆变电源等2位数SKU产品。
2015年4月8日米粉节,青米出品的首款产品——小米插线板首发开卖,创造了当天24.7万支的销售奇迹,年销量达到几百万支,成为行业中单品的佼佼者。
青米团队坚持以“精科技,易生活”为理念,为能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科技,享受美好”而不遗余力的努力提升自己!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在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保持了公司的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营业收入29,690.70万元,收入同比增长12.64%;营业成本24,811.60万元,同比增加了20.34%;利润总额1,063.60万元,同比下降64.77%。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小米通讯及纳恩博科技销售额增加。
公司利润总额下降主要是公司营业收入结构变化影响,即毛利较低产品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增加,其中包括部分产品降价及新品定价的影响。
报告期内费用增加也是影响利润总额下降的原因。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24,427.50万元,较年初增加179.76万元,增长0.74%。
负债总额10,278.94万元,较年初增加285.29万元,增长2.85%。
资产总额增长主要在报告期内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和存货的投入。
负债总额增长主要是应付账款增加。
净资产14,148.57万元,较年初减少105.53万元,下降0.74%。
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权益分派。
报告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705.11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549.46万元,减少1,582.47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034.98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219.59万元,主要原因为实施权益分派1,363.5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能力及销售能力保持稳定,客户资源稳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二)行业情况: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家居产品,是智能家居行业中较为基础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历经了较为漫长的探索期。
早期受到产业环境、技术以及消费者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智能家居行业主要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运用在别墅、高端住宅及高端写字楼中,市场发展缓慢,缺乏根基。
2010年以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及推动,智能家居的定义及产品、系统发生了升级,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与互联网融合,跨界合作纷纷涌现。
传统的硬件企业及互联网企业纷纷借助自身的部分优势建立智能家居的平台,小米生态链、海尔智能家居生态链等平台使智能家居行业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智能家居行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智能家居呈现出强劲的活力,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220亿美元,2016-2022年年均增长率预测为14%。
在国内消费升级背景下,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的发展与快速普及,智能家居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更加智能化、互联互通、更加完善的智能家居产品,行业将逐步进入发展黄金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002年8月7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颁发《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京丰)企名预核(内)字[2002]第10747894号),预先核准使用“北京动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8月8日,孟良、林海青、林海音、刘建平、由荔、都红共同签署了《北京动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章程》,约定了动力未来有限设立时的股东、出资方式、出资额及出资比例。
2002年9月17日,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林海青、林海音、由荔、都红、孟良、刘建平出资成立动力有限,注册资本200万元。
动力有限设立时的出资情况已经北京中燕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中燕验字(2002)第1——0375号”验资报告验证。
根据公司历史资料,公司设立时的章程和验资报告中记载的股东孟良、刘建平出资数额存在差异,对于该等差异,原股东孟良、刘建平已经分别出具确认函,确认二人实际出资额如上所述(章程记载有误),且截至本转让说明书签署日孟良、刘建平出资已经全部转让,目前未在动力未来持有任何权益,孟良、刘建平与动力未来及其股东不存在任何纠纷及潜在纠纷。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审批的,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法律、法规未规定审批的,企业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2002年9月17日,动力有限取得注册号为1101062476267的《营业执照》。
2002年11月10日,孟良、刘建平分别与林海音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将二人持有的动力有限全部出资额转让给林海音,孟良、刘建平的股东权利和义务均由林海音承继。
2002年12月11日,公司取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04年4月16日,动力有限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76号),有效期至2007年12月31日止。
动力有限变更后的经营范围为: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审批的,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法律、法规未规定审批的,企业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2004年4月27日,公司取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09年5月27日,动力有限收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的《注册号变更通知》,根据相关规定,公司的注册号1101062476267变更为110106004762679。
2009年5月20日,公司取得注册号为110106004762679的《营业执照》。
2012年10月17日,公司股东会做出决议,修改公司的营业范围及营业期限。
其中,公司营业期限修改为20年,营业范围变更为:许可经营项目: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
一般经营项目:技术开发。
2012年11月21日,公司取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15年8月6日,林海青、由荔分别与林海音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林海青与由荔分别将其持有的动力有限53万元出资额和1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动力有限原股东林海音。
2015年9月30日,动力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林海音将其持有的46.0227万元出资额转让给拓普高新,将其持有的17.8984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天津金星,将其持有的17.8984万元出资额转让给苏州顺为,将其持有的10.2261万元出资额转让给林海峰,将其持有的10.2261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北京创米,将其持有的34.4542万元出资额转让给新越成长,并审议通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林海音已就本次股权转让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2015年10月15日,动力有限原股东与青米科技原股东之间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上述重组出资事宜已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大华验字[2015]0001221号”验资报告进行验证。
2015年10月27日,动力有限取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本次重组后,动力有限持有青米科技100%的股权,2015年10月28日,青米科技取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15年11月1日,动力有限召开股东会,通过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就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务的初步决议。
2015年11月20日,动力有限执行董事林海音就公司以发起设立方式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作出相关决定,同意公司按照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事项。
2015年11月20日,动力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相关事项。
2015年11月25日,动力未来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通过公司章程并确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整体变更后,公司股份数量为18,218,171股,与整体变更前的动力有限出资额数量一致,变更后各股东出资比例未发生变化。
上述事项已于2015年11月25日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大华验[2015]第001222号”验资报告进行验证。
2015年11月27日,动力未来取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