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塑胶产品、电子产品、绝缘材料、编织产品、灯饰配件、计算机软硬件、五金制品、金属制品、隔热保温材料的科技开发与销售;电热工具、裁切工具、电子工具、电子元器件、热风筒、发热器件、包装材料的销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信息咨询;编织产品、电子塑胶产品、五金制品、金属制品、隔热保温材料的生产;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以上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需前置审批和禁止的项目)。(同意登记机关调整规范经营范围表述,以登记机关登记为准)。
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系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简称:骏鼎达,股票代码:301538,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保护套管和功能性单丝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多元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凭借良好的耐温性、抗UV性、阻燃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为各大领域的线束系统、流体管路等提供耐磨、隔热、防撞击、屏蔽、抗爆破、防火、降噪等安全防护作用。
经过近二十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产品设计、开发、验证、制造等多方面形成了自主的核心技术优势,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产品最终应用于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广汽埃安等汽车厂商,卡特彼勒、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厂商,中车集团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车辆厂商,莫仕、特发信息等通讯电子厂商。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获“最佳雇主企业发展奖”等,已建立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的技术研发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研发和设计需求。
公司已获得超20项发明专利、1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和ISO14001等国内外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秉承“致力于技术创新,持续改善,以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稳健经营,为客户,员工,股东,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服务理念,愿与您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良好,未有行业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
1、公司所处行业和行业基本情况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行业代码:C29)。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中的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公司主营业务属于“新材料”范畴,具体为“四、新材料—(三)高分子材料—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构成的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等改性方法使之符合特殊性能要求,经后续工艺可进一步加工为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诸多领域的设备、零部件等提供各类保护功能的材料。
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应用在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当中,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保护材料之一,公司所在行业上下游情况如下:2、公司所处行业下游领域发展情况公司产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光伏、风电、储能、医疗等多元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如:汽车行业,公司于报告期内成功通过北京某新势力车主机厂的认可,纺织套管和挤出套管等功能性保护材料获得了Stellantis(斯特兰蒂斯)主机厂的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来源于汽车行业客户的销售收入为32,440.44万元,同比增长43.32%,占公司的营业收入比重为67.79%,其中来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的营业收入14,474.00万元,同比增长54.70%。
汽车行业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对公司产品采购需求的增加,具体情况如下:(1)全球乘用车销量预计将呈现增长趋势2025年全球乘用车市场预计保持温和增长,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机构在2025年2月发布的报告中预估全球新车市场销量为9,060万辆,年增长率为2.4%。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趋势分析及战略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有望达到1亿辆,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20%,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至6月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突出,渗透率接近50%,中国汽车销量情况具体如下:截至报告期末,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44.3%。
报告期内,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中汽协发布的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以下是主要预测情况:中汽协预测截至2025年年末,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预计为48.60%,中国汽车预计全年出口620万辆,同比增长5.80%。
中国汽车产业将继续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3、功能性保护套管的市场规模前景良好,公司发展空间巨大公司的功能性保护套管产品主要用于各大领域主机、终端设备的线束系统和流体管路等零部件的安全保护,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市场空间广阔。
功能性保护套管产品是广大下游终端设备提高安全系数、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零部件,在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和通讯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基础,公司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随着产品质量、性能和需求的不断提升,公司高度关注和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风电、光伏、储能、医疗、低空经济(如:低空飞行汽车、无人机等)、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预计公司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仍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二)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保护套管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多元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凭借良好的耐温性、抗UV性、阻燃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对各大领域的线束系统、流体管路等提供耐磨、隔热、防撞击、屏蔽、抗爆破、防火、降噪等安全防护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功能性保护套管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34%,系公司的主要产品,根据产品生产工艺不同,功能性保护套管可分为纺织套管、编织套管、挤出套管和复合套管。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排气阀产品于2023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实现量产和销售,该产品主要用于储能柜和电力柜等设备,起到快速排气、散热、防爆等防护用途,排气阀产品已经获得知名储能行业客户的认可并获得订单,报告期内,排气阀产品销售收入增幅较快。
功能性保护套管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各大领域,产品的应用场景图示如下:(三)经营模式公司的经营模式按运营环节主要可以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未经改性的聚酯(PET)、尼龙(PA)、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树脂材料、复丝、金属丝、铝合金制品、功能助剂以及配套商品等,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透明。
公司订立了供应商管理、采购流程管理等制度,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资金能力、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
为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公司实施安全库存管理,在制定各种原材料的安全库存时,会充分考虑市场供应情况、价格波动等因素。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根据客户订单需求与库存情况进行,采购人员参考市场行情及历史采购记录,向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议价和比价,同时根据供应商交货周期并结合原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下达采购订单。
2、生产模式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生产管理模式,根据下游客户的产品性能、规格要求组织生产。
由于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领域、不同客户对功能性保护套管的性能需求也普遍存在差异,公司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
公司根据下游客户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对市场潜在需求量较大的规格型号产品进行适当备货,以便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
公司在境内外各地设立了多个制造中心,制造中心根据计划部的生产指令对各个生产车间进行排产及组织生产。
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规格要求,调试对应配方和工艺制作样品,样品经检验达标后提交下游客户测试;经客户测试合格后,公司开始小批量供货;经客户确认性能稳定后,公司可根据客户采购计划迅速转向批量生产。
部分产品非核心工序技术含量不高,且属于成熟工艺,公司对这些工序采用了外协生产的模式。
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
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对接客户,有助于公司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公司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对零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较高,对供应商管理的体系较为严格,在公司成功进入终端主机厂供应商体系并批量供货后,双方通常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准入门槛。
定价策略方面,公司根据各个客户的技术要求、采购规模和市场竞争等情况,通过商务谈判与客户确定价格。
(四)公司产品市场地位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积累,公司产品现已能够覆盖各主要类型的线束系统和流体管路安全防护需求。
公司总结了不同细分领域的共性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保护材料技术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站式服务能力。
公司产品性能优良,积累了较多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在产业链条中一般作为二级供应商,对接一级供应商供货,直接客户主要为终端主机厂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国际、国内领先的线束系统或流体管路制造商,多家下游客户为境内外上市公司。
产品最终应用于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斯特兰蒂斯等汽车厂商,卡特彼勒、山猫机械、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厂商,中车集团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车辆厂商,莫仕、泰科、康宁等通讯电子厂商。
(五)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劣势1、公司竞争优势(1)技术和研发优势公司掌握材料配方开发、产品结构设计及成型的主要核心技术,可以自主研发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
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开发并掌握了多种高性能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配方,可以有效提升基础材料的韧性、强度、拉伸性、抗冲击性、阻燃性等性能。
公司产品符合下游应用相关的认证要求,能够根据不同领域客户要求,提供满足其差异化需求的产品以及服务,公司积累了多项材料配方开发技术,可以快速研发新兴领域所需产品,促进市场开拓。
为响应下游多行业优质客户需求,借助公司的研发平台,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多个研发项目,开发了多款新产品,升级了主力产品用材料配方,如:低气味阻燃母粒、耐高温抗氧母粒及超充用复合液冷管材料等。
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效衔接机制。
一是信息之间有效沟通,销售部门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到研发部门,研发部门拟定定制化研发方案,并指导生产部门理解研发设计理念,更好的将研发设计落实到产品生产全过程;二是产品性能高效迭代,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产品种类多、更新换代快。
研发部门根据市场信息反馈,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配方,以满足客户不断提出的新功能要求,最终提高新品研发的效率和市场命中率。
(2)垂直一体化生产优势通过多年研发、生产经验积累,公司掌握了PET、PA、PP、PE等材料的改性配方技术,具备功能性保护套管所用原材料单丝的自主生产能力,实现自身所处产业链条往上游延伸。
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生产,不仅能保证产品品质,而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功能性单丝是功能性保护套管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公司从树脂材料开始,自主开发改性配方,生产功能性单丝,可以有效贯彻研发理念,保证单丝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单丝自产,可以减少外部采购带来的额外交易成本。
公司产品品类齐全,而且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产品测试、批量生产、快速供货、售后支持等一体化配套服务方案,可以有效满足下游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有助于客户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3)专业服务优势公司生产布局完善,根据国内客户分布情况,就近设立了多个生产基地,以此来实现更快的信息获取以及客户响应目标。
目前,公司主要下游客户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上游和北美,因此,公司相应建立了深圳、东莞、苏州、武汉、重庆、江门、墨西哥等生产基地,就近客户生产,有效缩短交付周期。
公司销售网络健全,按行业和区域双重维度提供高效服务。
一是全程、持续的专业化服务增强了国内客户的黏性。
售前,销售人员对客户前端需求进行调研,研发人员根据调研确定研发方案。
售中,公司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客户规范使用。
售后,销售人员密切跟踪客户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变化,反馈研发人员开发量体裁衣式的定制化产品;二是广泛、多元的销售区域拓展了公司的视野。
公司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国外客户在功能性保护套管的应用上更为成熟,对产品材料、规格性能的要求代表国外套管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动公司产品在技术、服务、质量上不断提升。
(4)客户资源优势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直接客户主要为终端主机厂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产品最终应用于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斯特兰蒂斯等汽车厂商,卡特彼勒、山猫机械、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厂商,中车集团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车辆厂商,莫仕、泰科、康宁等通讯电子厂商。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凭借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优势,与众多知名终端品牌商、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多家合资品牌和国内自主品牌终端主机厂的认证,是国内少数同时进入国产、合资与外资品牌主机厂供应链体系的功能性保护套管企业之一,逐步提高了细分领域的国产化水平。
2、公司竞争劣势虽然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正逐步提高,但是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在生产经营规模、资本实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面对持续更新换代的终端厂商及直接客户对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在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快速响应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公司须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技术研发、生产设备、生产车间等进行持续投入。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发展受产业政策支持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属于新材料行业产业,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了许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方案明确需面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探索,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预研。
2024年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未来材料产业发展,为新材料产业重点突破提供了指引和支持。
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撑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发展,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产业安全、自主可控是必然要求。
国家对于本行业的高度重视,将大力推动行业发展,加速国产替代的步伐。
2、下游行业发展为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提供需求保障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游主要行业为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下游产业的升级及国产化替代的要求将进一步刺激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稳步全球第一,汽车大国地位彰显;工程机械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之一,主要产品品类齐全,近些年发展情况良好;轨道交通领域,得益于政策支持,我国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不断扩大;通讯电子方面,受益于全球电子产业链的转移以及通讯网络技术的普及,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等重要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
此外,以航空航天、风电、光伏、储能、医疗、低空经济(如:低空飞行汽车、无人机等)、人形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开始涌现,为行业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坚实的需求保障,有助于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3、基础材料性能的改善不断拓展行业应用场景随着基础材料性能不断改善,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树脂材料经过改性后不仅具备传统材料的优势如密度小、耐腐蚀等,而且在物理、机械性能方面得到大幅改善,如高强度、高韧度、高冲击性、耐磨抗震等。
随着行业内优质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产品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拓展。
公司的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2004年9月8日,发行人前身深圳市骏鼎达科技有限公司由杨凤凯先生及杨巧云女士投资成立,获得深圳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2004年9月2日,深圳中法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深中法验字[2004]第1510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04年9月2日,骏鼎达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杨凤凯缴存人民币25.00万元,杨巧云缴存人民币25.00万元。
2015年8月,骏鼎达有限以整体变更的方式发起设立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5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大华审字[2015]005932号《审计报告》,经审计,截至2015年5月31日,骏鼎达有限经审计并确认的净资产为4,050.05万元。
2015年7月16日,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国众联评报字(2015)第2-410号《资产评估报告》,经评估,截至2015年5月31日,其委托评估资产中的净资产账面值为4,050.05万元,评估值为4,538.76万元。
2015年7月22日,骏鼎达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将骏鼎达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骏鼎达有限截至2015年5月31日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编号为大华审字[2015]005932号《审计报告》所确认的账面净资产40,500,505.31元中的20,000,000.00元折为股份公司的等额股份20,000,000.00股,余额部分20,500,505.31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变更后各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持股比例与变更前各股东对骏鼎达有限的持股比例保持一致。
2015年8月14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大华验字[2015]000803号《验资报告》。
2022年4月8日,天健出具了天健验字[2022]3-25号《实收资本复核报告》,经复核,截至2015年8月14日,骏鼎达已收到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股本)合计2,000万元,均系以骏鼎达有限截至2015年5月31日止的净资产折股投入,共计2,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
2015年8月2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6637564XH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2,00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