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首航新能 - 301658.SZ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5-04-02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SOFARSOLAR Co., Ltd.
成立日期
2013-06-07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首航新能
股票代码
301658.SZ
上市日期
2025-04-02
大股东
许韬
持股比例
41.96 %
董秘
龚书玄
董秘电话
0755-23050619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杨小磊;杨桂丽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07111227X8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13-06-07
法定代表人
许韬
董事长
许韬
企业电话
0755-23050619
企业传真
0755-23050619
邮编
518101
企业邮箱
ir@sofarsolar.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7区高新奇科技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经营范围: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气设备修理;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云计算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销售;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成为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的领航者,为全球户用、工商业、大型地面电站提供创新的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涵盖1-255kW光伏逆变器、3-20kW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数据中心。

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着力打造产品、技术、市场、服务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设立了三大研发中心;同时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力度,提升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至30%;先后打造全球两大生产制造基地,2022年光伏与储能设备产能达10GW,电池产能达1GWh;服务网点覆盖英国、波兰、德国、韩国、巴基斯坦、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1年底,公司光伏与储能逆变器全球发货量超100万台,批量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2021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复合年增长率突破86%。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先后荣获中国“CQC”认证,成为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TOP5品牌、世界顶级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并被EuPD评为印度、波兰、英国、意大利和巴西的顶级光伏逆变器品牌。

未来,首航新能源将秉承以”科技改变能源结构”的企业使命与“厚德为首、百竹成航”的价值观,致力于构建零碳时代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将凭借领先的光伏与储能全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技术推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所处行业为“C38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类”下属的“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1、光伏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进步,光伏发电在多个方面逐渐超越其他新能源发电技术,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国际能源署(IEA)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452GW,同比增长32.2%,创历史新高。

未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长期保持增长,预计2024年至2030年间,全球将新增约5500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其中,80%将来自太阳能。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电价不再固定。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受136号文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抢装,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1-6月国内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12.21GW,同比增长约107%;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00GW,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0%。

下半年,随着抢装需求逐步消失,国内市场需求预计环比将有所放缓。

同时,公司也积极应对全球光伏主产业链环节阶段性供需失衡以及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带来的压力,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SolarPowerEurope)发布的《GlobalMarketOutlookforSolarPower2025-2029》预计,在中等情景下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长率将放缓至10%。

2、储能行业发展情况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加速转型,储能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265.1GWh,同比增长41%。

国内市场方面,在136号文的背景下,取消强制配储短期会对市场需求造成影响,长期来看,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将拉大峰谷价差,将有利于刺激储能需求。

海外市场方面,2025年欧洲市场的逐步复苏、东南亚、澳洲等区域市场逐步起量将共同推动户储市场需求回暖。

同时,欧洲工商储需求逐步起量预计将成为新增长点,长期来看,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SolarPowerEurope)发布的《EuropeanMarketOutlookforBatteryStorage2025-2029》预计,未来五年,中等情景下欧洲的电池储能系统年新增装机规模将大幅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120GWh,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GWh。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为家庭用户、工商业用户及地面电站等提供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设备。

公司致力于成为数字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领航者,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研发创新驱动”的理念,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持续创新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

1、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力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后,可以直接接入公共电网,是光伏发电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设备。

光伏并网逆变器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具有转化效率高、性能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满足户内、户外等不同的应用环境要求,广泛应用于住宅、工商业屋顶、地面电站等光伏发电系统。

公司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多种规格型号的机型,功率范围涵盖1.1kW~350kW,能够满足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等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公司主要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的基本情况如下:光伏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是指光伏逆变器在交流端输出的能量与直流端输入的能量的比值,转换效率越高,则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逆变器的发电量越多。

公司通过优化电路拓扑设计、引入新型半导体器件、采用先进逆变器调制技术等方式提高转换效率,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的转换效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2、光伏储能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在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力进行转换的基础上,将储能电池和电网进行连接,通过交直流电双向变换和对储能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控制,实现发电系统余电存储,并在电能不足时进行释放供电。

光伏储能逆变器可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起到平滑输出功率曲线、降低电网调度压力、节省用电成本等作用。

区别于电流单向通过的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需要实现双向电流变换,技术难度更大、安全性要求更高。

公司基于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于2015年开始进行光伏储能逆变器相关技术工艺的研发,为国内较早进行储能逆变器研发和“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探索的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公司光伏储能逆变器功率范围已涵盖3kW~20kW,适用于户用、小型工商业并离网储能多种场景。

公司主要光伏储能逆变器产品的基本情况如下:3、储能电池光伏发电对于光照等自然条件具有较强的依赖,电力输出具有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

较强的电力波动对于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造成损害,周期性特征也导致了光伏发电量与用电需求存在不匹配性。

而通过与储能技术的结合能够为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一定的缓冲,起到平滑电力输出和能量调度的作用,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能的充分消纳,因此储能技术是光伏能源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电化学储能在电力系统,特别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迎来快速增长。

公司的储能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户用及小型工商业储能。

公司主要储能电池产品的基本情况如下:4、储能系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加速转型,储能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同时,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也正在不断拓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作为国内较早在储能领域和对“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进行探索的企业之一,公司依托深厚的电力电子变换、能量管理、电池管理等技术能力,持续拓展满足更多场景应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的储能系统适用于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的多种场景,是公司产品谱系的有效完善和补充,也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公司主要的储能系统产品的基本情况如下:(三)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公司已逐步建立了全球化的营销体系,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为境内外各类型客户提供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等光储产品与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根据在手订单情况、预计订单情况制定销售计划和销售预测,根据销售预测、交付周期、产能安排等情况制订相应生产计划;根据客户订单、生产计划、原材料库存规模以及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情况,由采购部门综合评估后按需采购。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太阳能光伏的扩展性和成本效益优势已逐步显现。

同时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将进一步增加未来对多样化且成本具有竞争力的电力的需求,为全球光伏、储能市场创造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普遍持鼓励态度,纷纷出台产业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支持行业发展,为包括公司在内的光伏储能行业的相关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业务发展机遇。

在市场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下,公司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全球化的销售渠道布局构建了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力。

在产品方面,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深化现有产品运用新技术的同时,持续开发大功率产品系列,构建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地面电站的全场景产品矩阵。

同时,公司在光储一体化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形成了具有协同效应的“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发第二增长曲线。

在渠道方面,公司采取了全球化发展战略,业务辐射国内及欧洲、亚太、拉美、大洋洲、中东和非洲等多个地区。

公司通过建立本地化的销售服务团队和稳定的渠道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对终端市场的快速响应和高效服务。

在国内市场,公司已与多家大型能源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海外市场,则通过与当地优质经销商、安装商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发展进程

2013年4月20日,许韬、彭国辉、王金星、杨艳萍、涂志文、陶定安共同签署《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章程》,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设立首航有限,首航有限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

2013年6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首航有限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0301107429342)2014年4月12日,深圳思创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了深思创所内)验字[2014]第005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3年10月14日,首航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500.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2020年9月24日,首航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首航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按照截至2020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折股作为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同意首航有限整体改制后名称为“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9月24日,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审计报告》(上会师报字(2020)第8280号),首航有限2020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38,532,172.48元。

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拟以审定后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锋评报字(2020)第40075号),截至2020年6月30日,首航有限净资产评估价值为158,558,986.41元。

2020年9月24日,首航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同意共同作为发起人,将首航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0月10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全体股东审议通过《关于创立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相关议案。

2020年10月10日,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上会师报字(2020)第8604号),验证各发起人认缴的发行人股本已足额缴纳。

2020年10月2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07111227X8的《营业执照》,首航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