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岩土工程、环境修复等领域的服务,是一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能够为建筑、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环保工程等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包括设计、咨询、施工在内的岩土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岩土科技公司。
经营范围: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对外承包工程;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土石方工程施工;基础地质勘查;水土流失防治服务;环境保护监测;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停车场服务;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销售;建筑材料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互联网设备销售;通信设备销售;云计算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软件开发;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五金产品零售;五金产品批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8年12月19日,并于2020年10月13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股票代码003001,是以岩土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上市企业。
中岩大地秉承“悦人达己、创新卓越”的企业理念,坚守“以科技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优质岩土解决方案”的使命,通过岩土工程、环境修复、新材料等业务板块的服务工作,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的“智慧岩土专家”,促进人文环境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类“与大地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研发创新卓有成效中岩大地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两百余项国家专利。
自主研发的高速高压搅喷复合桩(DMC桩)、智慧岩土监测、智能感知超级旋喷等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岩大地建有院士工作站,在天津和东京设有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日本EBH公司等众多高校及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深入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技术竞争力,并促进自有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学术成绩名列前茅中岩大地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主编、参编五十余部国标、行标相关规范,是行业必修教材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中国土木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学会、协会理事单位或理事。
核心团队专业专注中岩大地管理团队拥有较高学历,多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并在国内外著名工程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科研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多年,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岩土工程领域专业知识较为全面。
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中岩大地利用自身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综合优势,将核心技术作为设计与施工的桥梁,达成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的新技术,利用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形成反馈,不断优化技术、改进设计,为业主提供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及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真正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经济、工期合理的优质岩土解决方案,有效践行“悦人达己,创新卓越”的公司理念。
全国布局业绩卓著中岩大地基于自身的品牌、技术和团队的优势,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经验,能够有效解决各地区不同地质条件和复杂地层的岩土工程难题,业务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是一家全国性布局的岩土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顺利完成数百项岩土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雄安新区城际铁路雄安站、粤港澳大湾区横琴澳门通关口岸、珠海机场、北京地铁七号线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国外大型岩土工程,具备丰富的工程设计、管理和施工经验。
专业设备资质完备中岩大地组建了专业化施工队伍,拥有大直径深层搅拌钻机、超级旋喷钻机、倾斜桩压桩机、小型TRD、模块化全自动污染土混合机、旋挖钻机、全套管锚杆钻机、长螺旋钻机等先进的岩土工程设备。
拥有岩土工程设计甲级、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行业最高资质。
公司秉承"以科技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优质岩土解决方案"的企业使命,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发展方向,聚焦于核电、水利水电、港口、跨江跨海桥隧及风电光伏等关键领域。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岩土工程服务,业务范围包含设计咨询、施工和材料销售,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环境与节能领域、新能源领域等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服务。
具体服务领域及说明如下表:1、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采用单一的专业施工承包模式,即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组织,完成施工任务。
除此模式外,公司凭借在技术、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侧重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是公司发挥自身的计算分析能力、专利、特有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业主的需求,提供设计方案或针对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最终完成后续施工。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包括销售模式、采购模式以及生产模式,具体如下:(1)销售模式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为参与招投标,根据发包人招标文件的发布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司商务中心、岩土各部及分公司,通过固定客户或是相关网站等信息渠道,广泛收集项目信息,经过分析和筛选,将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确立为公司重点跟踪的信息;在获取项目信息后,公司核心团队与业主进行接洽,取得项目需求信息,并与相关人员交流相关工程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业主要求履行招投标手续,参与投标工作。
在投标过程中,公司会依据发包方发包的情况,组织商务中心、技术中心及相关的各岩土部门成立投标小组进行标书的编制工作,承揽岩土工程业务。
投标完成后,项目经营人员将随时跟踪投标状况,并在中标后及时获取中标通知书,商务中心将对项目进行立项,并组建项目部开始进行主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工作。
主合同需经商务中心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签订,并交由财务部进行合同备案。
(2)采购模式公司经营业务中的采购主要包括材料及劳务分包采购等。
公司注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
对于混凝土、钢筋、水泥等成本较高,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材料,公司实行统一采购。
在劳务分包管理制度中,从分包商的选择到施工质量把控上严格进行管理。
(3)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分为施工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两部分。
施工方案编制阶段,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地勘报告、设计图纸以及客户的要求等信息,以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公司完成类似项目的经验为依据,同时考虑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等因素,完成方案编制并履行项目方案的审批。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验收三个步骤,具体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项目方案,为客户提供施工服务。
在施工前由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勘察及技术准备,认真做好设计方案的核查工作,负责编制施工方案、编制项目计划成本、组织图纸会审。
完成现场踏勘及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后,项目部负责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进场等工作。
项目含有劳务分包的,项目部对劳务分包商进行现场交底,包括项目合同工程工期、质量要求、明确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以及各单位、人员的责任划分。
现场施工过程中,在公司的管理下,项目经理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认真履行合同,完成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签署各项指令和文件,组织并主持工程验收。
竣工验收过程中,项目部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工程结算书等材料,进行自检及竣工验收。
竣工资料经监理、设计、业主签字盖章确认后,按合同约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将项目工程资料报公司存档。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模式未发生变化。
2、业绩驱动的因素报告期内,公司业绩驱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技术驱动: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快速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通过核心设备和核心材料的联合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壁垒,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市场驱动:公司始终坚持“悦人达己”的企业文化,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己任,积极拓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
公司在地基与基础行业深耕近16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同时,在主要经营区域有优秀的供应商队伍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材料及劳务服务。
公司依托上市公司背景、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为在全国及海外的业务开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驱动:公司进一步优化管理及内控体系,持续加强高效高质的组织绩效管理;继续强化升级激励机制,大大增强员工主观能动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从国内高等院校和优质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同时针对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均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持续提升人员整体素质。
管理模式的持续改进,激励机制的持续优化,团队能力的持续提升,有利于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实力。
3、公司融资情况公司融资途径主要有银行贷款、票据等,均已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4、公司质量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公司坚持“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2015;GB/T50430-2007标准的要求。
公司一直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相关规定,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完成,质量控制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项目质量问题。
5、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的运行情况公司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明确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职责,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人人参与安全工作”为原则,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公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安全生产情况,编写《安全管理手册》为日常安全工作指引,手册内容涵盖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流程,由安全生产组织结构保障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各项管理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监督检查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安全资金投入、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等架构而成。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手册》,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风险分析,做到事前能预防,风险能掌控,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管理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健康良好的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1、概述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公司在核电、港口、水利水电等关键领域实现从0到1的重要突破。
公司坚持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双轮驱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动业务战略转型,从传统地产基建转向国家重大基建项目。
公司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契机,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核心材料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应用,强化施工管理控成本、提毛利,加强费用管控,持续降本增效,全方位提升运营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7,977,842.04元,同比减少14.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412,999.72元,同比增加230.08%。
聚焦国家战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坚决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核电、港口、水利水电、跨江跨海桥隧等关键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依托“核心技术+核心材料”的双轮驱动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致力于提高市场份额和优质项目占比。
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为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金七门核电、浙江某重点港口等国家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2025年3月,公司分别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在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新机遇。
聚焦创新驱动,释放科技强企新动能。
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全力提升研发实力,深入布局国家战略关键领域。
聚焦于核心技术和材料的研发,通过与高校、研究院所等紧密合作,推动科技合作与技术转化,不断提高核心技术水平。
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与智能化设备,推进工程智能化升级,实现智慧施工、监测与运营,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市场地位,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系统的岩土工程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30,593,282.72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3.88%,研发的课题及成果包括:高速高压搅喷复合桩(DMC桩)技术研究、单轴双向差速搅拌技术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超级旋喷关键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压力型复合抗拔桩项目研究、淤泥固化系列技术研究、既有建/构筑物加固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岩土AI大模型研究等。
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5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参编的岩土锚杆技术规程(T/CECS22-2024)、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更新技术规程(T/CECS1671—2024)、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标准(T/CECS1652—2024)、长螺旋钻孔压灌与扩体桩技术规程(T/CECS1701-2024)、长螺旋压灌水泥土静压预制桩技术标准(DB13(J)/T8570-2024)、深基坑永久支护结构技术规程(T/CECS1741-2024)、数字化微扰动搅拌桩(DMP工法)技术规程(T/CECS1533-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基技术规程(DB42/T2221-2024)等已正式发布,截至目前累计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69项。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加大海外布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海外市场拓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依托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公司不断开拓业务新版图,加速全球化布局。
通过输出"核心技术+核心材料"的模式,公司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与服务,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进一步深耕东南亚市场。
目前,公司在马来西亚等地区岩土工程领域存在多个"核心技术+核心材料"的应用场景跟踪项目。
中岩大地有限由吴剑波与金润理想共同出资于2008年12月设立,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600.00万元,其中:吴剑波出资5.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0.31%;金润理想出资1,59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99.69%。
根据北京正大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的正大验字(2008)第B1626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8年12月18日止,中岩大地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600.00万元。
信永中和对北京正大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的正大验字(2008)第B1626号《验资报告》进行了验资复核,并出具了XYZH/2019BJA80157号《验资复核报告》。
经复核,截至2008年12月18日止,中岩大地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600.00万元。
2008年12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向中岩大地有限核发了注册号为11010801153312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岩大地有限设立。
2009年1月14日,中岩大地有限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金润理想将其对中岩大地有限1,595.00万元出资中的395.00万元转让给吴剑波、800.00万元转让给王立建、400.00万元转让给贺再球。
同日,吴剑波、王立建、贺再球分别与金润理想签订出资转让协议书。
2009年1月22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向中岩大地有限核发了股权转让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9月18日,中岩大地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以经信永中和审计的中岩大地有限截至2015年6月30日账面净资产59,760,460.12元为依据,扣除专项储备3,386,311.23元后的账面净资产56,374,148.89元为折股基数,按1:0.5322的折股比例,折合股本30,000,000.00元(每股面值1元,余额26,374,148.89元计入资本公积),将公司由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信永中和出具的XYZH/2015BJA80114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5年9月18日止,公司已收到各股东以其拥有的中岩大地有限截至2015年6月30日经审计后的净资产折合的股本合计人民币3,000.00万元。
2015年9月25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向公司核发了整体变更后的《营业执照》,股份公司成立,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申剑光 | 2025-05-23 | 3800 | 37.97 元 | 3800 | 独立董事 |
王立建 | 2025-04-21 | 136000 | 38.87 元 | 31103500 | 董事 |
王立建 | 2025-04-18 | 195300 | 39.69 元 | 30967500 | 董事 |
王立建 | 2025-03-31 | -2488000 | 27.86 元 | 30772200 | 董事 |
牛辉 | 2025-03-31 | -17400 | 31.22 元 | 124400 | 董事、高管 |
刘艳 | 2025-03-31 | -13800 | 32.19 元 | 166800 | 董秘 |
王立建 | 2025-03-28 | -598300 | 31.63 元 | 33617900 | 董事 |
王立建 | 2025-03-20 | -43100 | 41.03 元 | 34216200 | 董事 |
牛辉 | 2025-03-20 | -1200 | 41.72 元 | 141800 | 董事、高管 |
王立建 | 2025-03-19 | -7100 | 42.31 元 | 34259300 | 董事 |
牛辉 | 2025-03-19 | -4700 | 42.32 元 | 143000 | 董事、高管 |
王立建 | 2025-03-18 | -237800 | 42.46 元 | 34266400 | 董事 |
牛辉 | 2025-03-18 | -18100 | 42.64 元 | 147700 | 董事、高管 |
刘艳 | 2025-03-18 | -41600 | 42 元 | 180600 | 董秘 |
吴嘉希 | 2024-12-30 | -1000 | 45.87 元 | 5800 | 高管 |
刘光磊 | 2024-11-27 | -200 | 38.03 元 | 1293100 | 高管 |
刘光磊 | 2024-11-06 | -9000 | 40.7 元 | 1293300 | 高管 |
刘光磊 | 2024-10-25 | -15500 | 33.16 元 | 1302300 | 高管 |
刘光磊 | 2024-10-23 | -51200 | 31.43 元 | 1317800 | 高管 |
刘光磊 | 2024-10-21 | -354800 | 29.07 元 | 1369100 | 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