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星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黑龙江省地星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地星测绘
- 企业英文名: Heilongjiang Star Survey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陈建国
- 上市代码: 835790.NQ
- 注册资本: 828.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02-15
- 大股东: 陈建国
- 持股比例: 94.21%
- 董秘: 田晓东
- 董秘电话: 0452-2430123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建谋、李慎举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哈尔滨高新区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广场明月街192号15号楼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黑龙江
- 成立日期: 1999-04-0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301007110697253
- 法定代表人: 陈建国
- 董事长: 陈建国
- 电话: 0452-2430123
- 传真: 0452-2430018
- 企业官网: www.dxch0452.com
- 企业邮箱: Dxch0452@163.com
- 办公地址: 哈尔滨高新区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广场明月街192号15号楼
- 邮编: 150021
- 主营业务: 常规测绘、地理住处系统建设、航空摄影数据获取、智慧城市建设。
- 经营范围: 按测绘资质证书核定范围从事甲乙级业务;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其他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设计、论证、咨询等;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无人机销售及技术开发;无人机软件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房屋拆迁服务、土地登记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展开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现拥有多名高技术人才,在省内有三家分支机构和多家办 事处,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和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从事测绘工程与地理信息产业的 技术服务型企业。公司现为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现拥有国家测 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测绘甲级资质、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测绘乙级资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发的丙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黑龙江省土地学会颁发的 土地规划乙级资质,曾获得黑龙江省颁发的多项荣誉证书。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空间信息数据领域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各 个方面。在数据获取领域,公司能提供基于 Leica ADS80 航摄仪平台的数据服务以 及围绕航空影像数据的增值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常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航空摄影数据获取智慧城市建设,做到了主营业务明确。2018年度营业收入31,863,444.36元,较2017年度下降了30.97%,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测绘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测绘任务减少以及开拓的新项目还在研发阶段未产生收益。公司凭借在本行业的信誉和地位力争在2019年度在维护原有客户的同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加大研发项目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扩大服务规模,在2019年度营业收入有所增长;2018年净利润为10,164.53元,相比2017年下降了99.35%,是由于本年度传统测绘项目减少及研发新项目投入较大造成的。(二)行业情况1.宏观政策利好和法治保证日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是典型的B2G为主,B2B为辅的行业,因此宏观政策至关重要。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2号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充分认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推动重点领域快速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7部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推进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和“实施互联网+地理信息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有关要求,更好地谋划未来五年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空间,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规划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蓝图,为测绘地理信理信息企业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国务院批复《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到2020年,建立起高效协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立体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到2030年,全面建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基础测绘服务。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测绘法》第一条增加了测绘为生态保护服务的规定。这就要求基础测绘的工作内容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比如,基础测绘成果中要进一步丰富自然生态有关要素的种类,如植被覆盖水系等要素的种类。同时,要求基础测绘成果的更新周期缩短。考虑到自然要素随季节的变化,更新周期一般为半年甚至更短。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测绘地理信息局和保密局对保密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2018年4月11日,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多个部门的整合为地理信息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方案提出,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2.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0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到931.9亿元,之后每年保持将近21%以上增速,截至至2015年行业产值已经超过3600亿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着较好的增长速度。根据测算,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4360亿元,同比增长20.1%。2017年第四季度开展准备工作,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9年下半年,汇总形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十三五”时期,完善地理国情监测业务体系,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理国情信息的变化情况开展监测,进行地理国情综合评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根据《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有望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行业总产值将突破万亿。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而随着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天地图”“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等诸多重大工程的逐一落地,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除以上利好消息外,本行业还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波及地理信息产业,甚至给一些地理信息企业带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2.国际竞争依然激烈国外品牌在高端装备核心芯片平台软件等领域依然占据领先地位。外资进入我国地理信息领域日益增多,我国企业走出去直面国际竞争难度较大。3.跨界竞争压力加大地理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愈加紧密,互相渗透使得产业边界越发模糊,在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将不断面临跨界对手的全新压力。4.市场环境有待改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利用不够。部分项目地方政府部门要求垫资,影响了企业现金流,增加了财务成本。传统测绘领域低价竞争加剧,甚至低于成本价中标,企业很难保证合理收益。有的地方或者行业存在市场壁垒,招投标流于形式,限制了合理竞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