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哈三联
  • 企业英文名: Harbin Medisan Pharmaceutic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周莉,秦剑飞
  • 上市代码: 002900.SZ
  • 注册资本: 31635.75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9-22
  • 大股东: 秦剑飞
  • 持股比例: 39.1%
  • 董秘: 梁延飞
  • 董秘电话: 0451-57355689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智勇、张媛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北京路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黑龙江 创新药 化妆品概念 消毒剂 医疗美容 病毒防治 医疗器械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黑龙江
  • 成立日期: 1996-06-2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30100607168790X
  • 法定代表人: 秦剑飞
  • 董事长: 秦剑飞
  • 电话: 0451-85608888,0451-57355689
  • 传真: 0451-57355699
  • 企业官网: www.medisan.com.cn
  • 企业邮箱: medisan1996@126.com
  • 办公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北京路
  • 邮编: 150025
  • 主营业务: 医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委托生产;药品进出口;化妆品生产;食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保健食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消毒器械生产;消毒器械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检验检测服务。一般项目:医用包装材料制造;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哈三联,股票代码:002900)是一家面向国内外、具有多品种、多剂型的医药上市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建于1996年,2001年冻干粉针、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企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经济效益快速提高。2011年起,公司以集团化运作为基础,谋求繁荣发展,正式组建了哈三联药物研究院,并于201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7年9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主要从事医药、动物保健和大健康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始终遵循着医药产业发展的脉络,在长期稳健的发展中构建“一体两翼”发展优势,并依靠平台优势,以质量为根基,以创新为驱动,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建有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体系完善的研发中心,业务网络覆盖全国。多年来,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榜单”,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未来,哈三联将持续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科技外溢效应,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机结合和效益最大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 发展进程: 1995年11月,哈药五厂制定了《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议书》,决定与美国大生合资设立三联有限,投资总额为450万元,注册资本为450万元,其中,哈药五厂以厂房设备出资110万元,占注册资本24.40%;美国大生以品种技术、工艺技术、部分设备及部分现汇投入,合计40.96万美元,占注册资本75.60%。1995年11月20日,哈药五厂和美国大生签署了《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制定了《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合资章程》,双方同意设立三联有限。1995年11月22日,哈尔滨医药集团公司出具了《关于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哈药集外字[1995]58号),核准上述研究报告及项目建议书。1995年11月23日,哈尔滨市外资管理局出具了《关于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的批复》(哈外资转字[1995]第713号),同意哈药五厂与美国大生合资成立三联有限的合同及章程,同意设立三联有限。1995年11月30日,黑龙江省医药管理局出具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外合资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的批复》(药五字[1995]37号),同意上述合资事项。1996年2月13日,哈尔滨市资产评估中心出具了哈资评字(96)第(015)号《哈尔滨制药五厂资产评估报告》,确认以1996年1月31日为基准,哈药五厂拥有的拟以出资的房屋评估值为96.39万元,拟以出资的机器设备评估值为19.76万元。1996年2月29日,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具了哈国资评字(1996)第29号《资产确认通知》,确认哈药五厂以出资房屋及出资设备的现值共116.15万元作为出资底价。1996年6月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核发了外经贸哈外资证字[1995]22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1996年6月21日,三联有限设立,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工商企合黑哈字第01180号)。 经三联有限于2013年11月30日召开的股东会审议同意,三联有限以2013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进行股改。2013年12月20日,大华事务所出具了编号为大华审字[2013]004639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3年11月30日,三联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55,574,796.22元。其中,实收资本为150,000,000.00元,资本公积为8,583,300.00元,盈余公积为15,200,168.71元,未分配利润为181,791,327.51元。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20日出具了沪东洲资评报字[2013]第0935231号的《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确认于评估基准日三联有限净资产的评估值为43,885.07万元。2013年12月23日,经三联有限召开的股东会决议通过,三联有限以经审计净资产中的150,000,000.00元按股东出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每股面值1元,剩余净资产205,574,796.22元列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2013年12月24日,大华事务所出具大华验字[2013]000359号《验资报告》。同日,三联有限各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并召开了创立大会。2013年12月27日,公司取得股份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变更为“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医药健康事业,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化学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的研发与生产体系,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发展路径,凭借深耕多年的医药基底,积极布局动保、大健康产业赛道,明确了“医药+动保+大健康”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新布局的动保和大健康板块整体收入比重仍较小。1、医药板块公司深耕化学药品制剂领域二十余年,奠定发展基本盘。通过多年的持续研发创新和工业化积累,公司已形成产品结构丰富、竞争格局良好的多元化产品梯队,主要覆盖神经系统、心血管、肌肉-骨骼、全身用抗感染等治疗领域,多个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排名位居前列。公司建有多条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具备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大输液、口服固体、水凝胶贴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能力,并持续推进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智化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高效、柔性化生产。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多年前布局“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布局,目前公司核心产品与原料药已形成稳固产业链,从源头保证了药品质量,也带动了原料药业务的发展。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如下:2、动保板块动保板块是公司重点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自2021年公司成立哈尔滨龙江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切入动保领域,专注于反刍动物、畜禽、宠物的疫病治疗、生长营养、保健领域,现有批准文号170余个,主要业务涉及抗生素类、驱虫类、解热镇痛类、营养补充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相继有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维生素ADE注射液等产品投入市场。报告期内,维生素ADE注射液、美洛昔康注射液、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均是国内第二家通过该品种比对研究的企业,核心产品具备市场先发优势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公司长期看好行业未来发展,并坚定践行既定战略,持续落子完善产业布局,与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梁剑平教授合作成立黑龙江哈三联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围绕动物生长、诊断、治疗、营养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全方位提升公司动保板块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投资建设灵宝哈三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打造国内领先的抗球虫原料药(莫能菌素钠、盐霉素)生产基地,报告期内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并顺利通过GMP认证,发酵产能规模可达360m³,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以此为依托,公司打造哈三联植物源特色药物研发制造中心,聚焦中兽药创新,为公司在动保领域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3、大健康板块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健康和美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司敏锐捕捉这一趋势,布局健康消费品市场。秉承“内调外养,精准营养”理念,将公司在制药领域的研发、品牌、技术优势延伸到大健康领域,构建以美妆、医疗器械类敷料、食品为核心的三大业务分支,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在产品梯队建设上,公司从原料臻选、核心成分、产品配方、生产制备、品质管理等各个环节深研突破,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其中“哈三联”美妆系列聚焦日常多护肤场景,打造精细化面膜矩阵;“哈三联”II类医疗器械敷料系列搭载重组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钠两大核心成分,深耕问题性肌肤赛道;食品系列围绕当下人们关注的健康问题,细分各类场景研发推出“好好”系列饮品。渠道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在线上线下业务拓展的基础上,加强与商业和连锁合作,进一步拓展渠道布局。在市场拓展及运营方面,通过参展美博会等机遇,多维度提升品牌曝光度,驱动用户增长,持续通过精细化运营强化平台联动与消费者沟通,整体品牌增长势头良好,人群渗透持续提升。(二)市场地位历经二十余年创新积淀与战略升级,公司已构建覆盖化学药品、动保、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业务矩阵。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榜单”,本年度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公司综合能力与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公司深度融入国家医药产业改革,长期聚焦项目攻关,成果转化不断涌现。一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安全、有效、满足民众健康需求的优质产品,截至目前已有23个仿制药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凭借一致性评价先发优势,公司累计10款核心产品中选国家集采。据米内网2024年上半年数据,公司米氮平片在国内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同类产品中以35.1%市场份额稳居榜首,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以13.5%市场占有率位列第四,注射用艾司洛尔凭借差异化优势蓄势突破,多产品形成“头部卡位+潜力梯队”矩阵。同时,公司前瞻布局老龄化赛道,神经保护剂奥拉西坦注射液以25.2%市场占有率跻身行业前三,改善微循环用药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七,未来有望依托临床刚需加速放量;注射用氯诺昔康、伊曲康唑分散片等产品均稳居细分赛道前四,奠定质量与成本双优竞争力;消化领域用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产品持续渗透基层市场,形成差异化增长极。(三)业绩驱动因素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247.65万元,较同期下降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67.52万元,较同期下降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23.34万元,较同期增长73.85%。1、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制剂产品受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影响,相关集采产品收入、利润减少;部分非集采制剂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减少;同时,受在销品种结构调整影响,营业成本较同期有所增加,毛利空间进一步压缩;2、受本年度公司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影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相应影响归母净利润;3、公司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坚持降本增效,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从而保持公司整体稳健的发展态势。1、概述2024年是公司实施第二个五年战略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企业发展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公司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任务,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市场新需求引领新供给,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细化项目过程管理,强化高端提升培训,持续提高竞争实力”为年度方针,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247.65万元,较同期下降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67.52万元,较同期下降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23.34万元,较同期增长73.85%。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财务管控精准有力。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贯彻执行2024年方针目标保证体系要求,围绕实现收入与利润核心指标精准发力。坚持开源与节流、挖潜与增效并重,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强化预算执行监控,推动减费增效和提高业务合规性。统筹安排融资业务,利用丰富的支付手段,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效率。同时,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业财融合,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赋能企业发展。二是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在仿制药新形势下积极转变业务经营思路,以集采+新零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强化终端推广,深化代理合作,全面推进核心药品销售。积极参加国家、省、市药品集采,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共24个品规中标呼伦贝尔市注射液集采,制剂产品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枸橼酸坦度螺酮片中标第十批国采,其中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枸橼酸坦度螺酮片第一顺位中选。重点产品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销量超600万支,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经营改善。米氮平片中选省份销量增长显著,同时大力提升电商渠道销售规模,有效弥补了非中选省份业务缺口。重点流通产品注射用炎琥宁,克服市场低迷影响,完成销量近4,000万支。扎实推进大输液南拓战略,已开拓南方14省,销量超3,600万瓶袋。持续强化基础输液东北医疗市场开发,东北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国际贸易稳步推进,贸易出口销售5,800万元,自有制剂产品的海外市场拓展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首次取得海外订单,实现了国际化。三是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优势品类,以产品力建设为核心,以临床价值明确、用药人群和市场需求稳定的经典一线用药为导向深耕重点疾病领域研发,不断丰富管线布局,为长期发展筑牢基石。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同时布局原料药和制剂,确保供应链稳定和成本优势;注射口服一体化,结合产品临床应用特点,补全同品种注射剂和口服剂型,序贯治疗,形成产品组合;院内流通一体化,筛选既可院内销售又可流通销售的品种,院内准入带动流通销售;线下线上一体化,筛选既可线下销售,又具备线上电商属性的品种,线下线上联动,拓宽销售渠道。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研发与注册申报取得较好成效,获批罗沙司他、甲磺酸倍他司汀、醋酸曲普瑞林、盐酸昂丹司琼4个原料药项目,拉米夫定通过进口原料药登记,获批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奥氮平片等仿制药3项,碳酸氢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4个项目通过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通过包材登记,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18个项目完成补充申请。同时集中资源加速推进项目进度,报告期内三类新药马来酸阿塞那平舌下片注册申请已受理。四是制造产能全面提升。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系统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降本增效工作,对现有品种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降低产品单耗;加强智能化建设,大幅提升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持续完善研、销、产、采多方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科学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结合产线能力、物料及产品库存情况实时调整供应方案,提高响应速度,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在产能释放、精细化管理措施叠加发力下,公司重点产品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同时积极拓展OEM业务,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过程控制及现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五是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公司立足于第二个五年规划目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抓手,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医药、动保、大健康三大领域在建项目34个,总投资4亿元。大输液二期扩产项目310A线、冻干粉针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全自动立体库建设项目等21个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灵宝哈三联兽用药品生产建设项目、兰西哈三联动保原料药无菌生产线改造项目已通过检查验收,取得GMP证书。六是质量管理持续优化。公司坚持质量为本,牢守质量“生命线”,持续开展生产工艺优化提升和质量问题排查整改,促进产品合格率和产能的提升。持续加强现场监管,开展集团GMP互审,顺利通过外部审计37次;完成20个品种技术转移,组织22个品种91次小试方案研究。七是人才队伍培优建强。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实施人才盘点加强人岗匹配,通过访谈、360评价、定期+专项等多维度考察领导干部91人次,评价人1,166人次。发展党员13人,创历史之最。组织29所高校22场宣讲会,招聘应届毕业生224人。加大对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培养,48名一线员工通过“药物制剂工”职业技能等级高级工评定。重视员工的发展、培养和激励,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等。细化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推动一体化管理实施落地。公司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贯彻企业文化,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专业技能、法规意识,持续构建学习型组织。八是风险隐患防范有力。严格执行安全合规管控目标,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要求嵌入业务流程,通过对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排查隐患、查缺补漏、防微杜渐。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