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光光电 - 688011.SH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9-07-2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
康为民
企业英文名
Harbin Xinguang Optic-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7-11-30
董事长
康为民
注册地
黑龙江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新光光电
股票代码
688011.SH
上市日期
2019-07-22
大股东
康为民
持股比例
44.65 %
董秘
陈国兴
董秘电话
0451-58627231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刘宇;王民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2301996656799864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黑龙江
成立日期
2007-11-30
法定代表人
康为民
董事长
康为民
企业电话
0451-87180343,0451-58627230,0451-58627231
企业传真
0451-87180316
邮编
150028
企业邮箱
zqb@xggdkj.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1294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将像方扫描成像制导技术、多光学波段合成技术等先进光电技术应用于光学制导类武器批产和研制的企业,致力于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武器系统研制等领域,专注于为武器系统研制提供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激光对抗和光电专用测试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从事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光学仪器、光学材料、光学镜头、光学监控设备、投影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安防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维修;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电力科技的研发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智能化电力保护监控装置、智能网络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人工智能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自有房屋租赁;检测服务;医疗器械生产及销售。(涉及许可经营的项目,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拥有一支160余位高端技术人才组成的核心团队,是东北地区首家科创版首批上市公司。

公司管理总部位于哈尔滨,在北京、深圳、惠州、武汉、西安、洛阳、南京设置了分子公司和研发机构,初步形成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科研、业务架构,涵盖军工产品及民品的科研、生产服务能力的产业布局体系。

公司是一家将像方扫描成像制导技术、多光学波段合成技术等先进光电技术应用于光学制导类武器研制的企业,致力于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武器系统研制等领域,专注于为武器系统研制提供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光电专用测试、和激光对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

多年来,公司实际控制人康为民先生带领技术团队,在其父亲、中国著名光学专家康松高教授提出的光学相差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在国内首次提出基于像方扫描原理的光学成像制导新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此外,公司技术团队还在多数字微镜阵列并联合束技术、短积分时间内红外动态景象生成技术、薄膜式波束合成技术和激光空间合束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完成重大突破,并获得相应知识产权,在多个细分产品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于2016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公司核心技术为国家解决了减少导弹外场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成功率和制导精度、降低制导产品成本以及缩短研制周期等关键核心问题。

目前,公司具备多品种、系列化高端军用产品的研发和批产能力,为多个重点型号导弹提供了高性能批量产品,使用效果受到客户高度认可,为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公司在电力系统多光谱智能监控系统、森林防火应急管理系统等方向积极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中电力系统多光谱智能监控系统被国家电网确定2019年七项技改项目之一。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公司短时间研发出高精度人体温度智能监控设备,为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使光电感知更精准、更智能,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贯彻“务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核心价值观,实现“成为光电行业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成就百年新光”的企业愿景。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年初工作部署,重点围绕“抓业务”、“抓管理”、“抓团队建设”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公司各业务模块协同发展,市场拓展计划深入推进。

军品领域聚焦模拟仿真、光学制导、激光对抗等方向,重点围绕“全国两会”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部署要求以及国内外错综复杂新形势下的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做好项目立项论证和产品开发工作,产品向高端定制+批量生产+服务转型,并通过各分支机构进行业务推广争取更多订单;民品业务对事业部进行了战略梳理及组织架构优化,围绕精准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加强军工领域积累的先进光电感知、红外监测等核心技术向民用细分场景拓展,并在民品研发和产品创新及市场开拓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同时加强工作执行力。

报告期内,由于公司承接的系统级项目尚处于生产及装调阶段,已经交付客户的产品涉及到大系统的联调、测试,未达到验收条件,导致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一、抓业务1.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公司充分利用各分支机构的地域优势,以解决客户痛点和需求为目标,加强与客户单位的沟通、对接和技术交流,进一步深度挖掘符合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以及民用领域产品的推广,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在手订单及已立项的意向订单1.53亿元。

光学制导方向:公司成功开发的中波红外制导组件,针对空中目标防御与拦截制导武器装备要求,实现了异形结构设计与快速扫描跟踪,在异形空间、高温环境下性能表现优异,获得最终用户的高度认可,在小批量顺利交付后,公司成功签订新一阶段的订货合同,并且有望在未来进行系列产品配套,为业务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不同口径低成本项目也有望陆续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

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方向: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多个大型项目的售前支持和投标工作,同时大力拓展全产业链技术升级服务,为仿真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业务支撑。

针对军方“减少实弹试验、提升制导精度”的核心诉求,成功开发高精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并凭借该平台成功中标辽沈工业强检系统项目,该项目的中标将有力支撑实战化训练与智能化武器升级,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仿真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激光对抗方向:结合激光反无需求,公司在轻小型激光防御系统研发中,采用嵌入式平台,自主开发粗跟踪伺服控制系统、目标检测算法,并应用AI智能识别技术,成功实现了产品的高跟瞄精度及小型化。

通过丰富的项目工程实践,公司在各类激光反无系统、发射天线模块、精跟瞄模块等设计及装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精跟瞄成像模块研发方面,公司开创国内首次应用数字微镜阵列进行调光的先例,并成功应用于某重要型号的预研项目中。

目前,公司已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与多家需求单位开展了大量的应用论证,为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做好充分准备。

光电专用测试方向:公司将持续深耕光电检测核心领域,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

重点发展定制化光电四随检测设备、外场测试设备等,夯实基础测试能力,巩固并升级现有产品(如便携式惯性测角仪、多光轴一致性检测设备及便携式宽温平行光管等)的优势地位,提升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

同时,大力拓展武器装备光电载荷动态测试与外场技术检测等高端、智能化系统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满足实战化需求。

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深化核心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如新型装备测试、训练评估、战场技术保障)及提升服务体系,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扩大在国防与高端工业领域的份额,驱动该业务板块可持续增长。

2.加快技术转化速度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科创属性,保持光学制导、模拟仿真、光电测试、激光对抗等产品方向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细分领域中的较强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通过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自主创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光学制导方向:公司开展非制冷国产化机芯相关算法、像移补偿可靠性提升等技术攻关;基于像扫和像移补偿的空间折转光路制导新产品,在完成工程样机的全环境闭环验证基础上,优化挂飞和自主飞行等空中阶段验证样机指标;提升部分可见-红外双光制导、激光制导、无人机光学导航等型号的技术成熟度等级,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方向:公司通过系统性技术攻关、高效研发转化及前瞻性布局,构建了以创新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国防信息化加速背景下,将持续以技术独创性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可见光、红外、激光及毫米波全波段仿真技术的供应商,公司依托四代技术迭代,构建了覆盖导弹研制全生命周期的仿真系统,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客户定制开发“长波红外目标模拟器”等关键设备,技术转化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基于模拟仿真测试的光电器件的发展需要,公司研发了基于碳基原理的图像转换器件,能够更好的解决新一代制导器件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帧频的需求。

激光对抗方向: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围绕轻小型化和模块化的高能激光发射、快速跟踪瞄准系统进行优化。

在光束控制与发射功能、目标跟踪瞄准功能、多目标智能图像识别功能、自动调焦功能、便携式快速部署功能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并持续开展无人机动态毁伤和光电设备干扰测试。

便携式激光应用系统的三款产品以及车载型激光防御系统,进一步围绕轻小型化和模块化的高能激光发射、快速跟踪瞄准系统进行优化,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强化产品实战适配性。

光电专用测试方向:经多年检测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定制化光学测试设备、标准标校设备、产线检测设备以及阵地检测设备等多种测试产品。

公司将光电检测设备小型化设计、宽温段外场标校、高效光电转化等核心技术,融入头罩式阵地检测设备、简易红外目标源、激光转红外靶标等产品。

通过系统集成设计,可在实验室、野外等多场景生成高逼真测试目标,还可扩展对抗功能,验证光电载荷在实战中的抗干扰能力,精准匹配现代武器系统总装出厂、技术测试等阶段的迫切需求。

公司研制的便携式宽温平行光管,具备体积小、环境适应性强、功耗低、重量轻三大核心优势,可满足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的外场作业需求,支持野外快速部署,经行业评估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

3.聚焦民用细分领域公司将军工领域积累的光电感知、红外监测等核心技术,拓展至民用细分场景,精准解决行业痛点,已在多个领域形成优势。

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公司与东北林业大学深度合作,研发野生动物预警、驱离、全天候监控、信息直报系统等系列产品,有效应对东北虎、野猪等动物入侵人口聚居区的问题,为生态保护提供全方位技术方案。

电力检测领域,公司升级便携式红外监测设备,新增电力故障判断专属算法,凭借“环境适应性强、监测距离远、分辨率高”的优势,提升电力设备故障排查效率。

完善光子嫩肤医美产品的光源控制与能量输出精度等技术参数,努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满足细分市场个性化需求。

二、抓管理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公司以“降本、提效”为目标,从制度、流程、资源协同多维度优化管理体系。

围绕企业战略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完善市场、研发板块激励办法,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员工奋斗热情;开展岗位价值评价,结合部门业务特点细化考核标准,推动人效提升;通过制度修订、信息化系统升级、全流程监控、内部评审优化,规范设计、采购、外协、生产装调全环节管理,减少物料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供应商分级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外协成本;推行“五有五必有”标准,以“结果与效果”为核心考核指标,促进经营计划积极落地。

加工部门通过提高工艺能力,不断提高高附加值的零件自制率;批产部门继续配合好制导部、民品事业部等部门高质量完成有批量背景的项目;有效管理供应链,保证供货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外协成本。

强化质量、工艺、信息化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充分借助资本市场与行业专家资源,对接产业趋势企业与行业龙头,谋求技术合作与业务协同;及时吸纳市场与专家对公司发展的建议,积极寻找优质标的推进业务合作或资产收购,增强核心竞争力。

控制风险,保证企业安全运行。

预判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包括政策变化、市场波动、产品、财务及运营风险,自研项目重点评价市场需求、技术先进性等,避免研发成果无法在市场产生效益或者没有竞争优势,陷入低价竞争的被动局面;交付项目在立项环节要重点评价客户风险、技术风险,同时关注成本、进度等风险;在外协、采购、技术外包等环节加强风险防控。

三、抓团队建设公司将人才视为核心发展动力,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梯队建设”多维度强化团队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分支机构地域优势,通过项目合作、技术顾问等多元模式,定向引进激光、光电检测、数字仿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进一步补充技术实力;结合员工岗位需求与职业规划,提供定制化培训课程,搭建丰富的项目实践平台,让员工在研发攻坚、跨部门协同中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深化市场人员“绩效-贡献”挂钩机制,优化考核指标,激发业务开拓积极性;针对技术人才,完善项目激励办法,鼓励核心技术突破;加强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内部讲师管理制度,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项培训,实现技术知识的传承与更新,保障团队持续创新能力。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新光有限由康立新、远光光电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2,000.0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

2007年11月28日,黑龙江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黑立信会验字开(2007)第DL040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7年11月28日止,贵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贰仟万元。

各股东以货币出资贰仟万元。”2007年11月30日,公司取得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发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发行人由新光有限依法整体变更设立。

2018年12月11日,新光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新光有限以2018年9月30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日,新光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订《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约定将新光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57,129,170.30元折为7,500.00万股计入股份公司股本,每股面值1.00元,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各发起人按照其在新光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比例的股份。

2018年12月27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019年1月8日,信永中和对公司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XYZH/2019BJA100002”《验资报告》。

2018年12月27日,公司取得哈尔滨市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康为民 2024-11-04 -5820000 0 元 44654000 董事
王玉伟 2024-02-08 158465 12.62 元 228983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