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国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哈尔滨国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哈铁科技
  • 企业英文名: China Railway Harbin Group of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实际控制人: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88459.SH
  • 注册资本: 48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10-12
  • 大股东: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4.42%
  • 董秘: 刘钦明
  • 董秘电话: 0451-86445573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国涛、关丽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2栋
  • 概念板块: 交运设备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中俄贸易概念 央企改革 机构重仓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黑龙江
  • 成立日期: 1996-10-3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301991280664631
  • 法定代表人: 郑彦涛
  • 董事长: 郑彦涛
  • 电话: 0451-86428753,0451-86445573
  • 传真: 0451-86424053
  • 企业官网: www.cr-tc.cn
  • 企业邮箱: crtc@cr-tc.cn
  • 办公地址: 哈尔滨市松北区橙泽路2599号
  • 邮编: 150029
  • 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检测、铁路专业信息化和智能装备业务
  • 经营范围: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制造;铁路运输基础设备销售;铁路运输辅助活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开发;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通信设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电气安装服务、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开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减振降噪设备制造;减振降噪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噪声与振动控制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电工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建设工程施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特种设备设计。
  • 企业简介: 哈尔滨国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中哈铁路科研体系中首批创建的科研机构。公司总部位于哈尔滨新区,建立起完善的IS09000、IS014000、OHSAS18000、IRIS等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取得了CRCC、CMMI3、SIL4认证,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铁科技集团公司下辖北京京天威、天津哈威克、哈尔滨威克轨道、哈尔滨减速顶等四个子公司,拥有1个铁路正线综合试验基地,拥有多元阵列、嵌入式开发、无损探伤等30余个专业实验室,车辆踏面图像采集与合成、动车组除冰机器人应用、减速顶研究等30余个技术研发团队,建立完整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坚实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哈铁科技集团公司承担国家、哈铁集团、省市科研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土木“詹天佑奖”4项,国家级火炬计划证书3项,国家铁路局重大科技成果入库11项,中哈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64项。拥有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8项,国家专利118项,国际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38项。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整体变更前为科研所公司。科研所公司于1996年10月31日设立,设立时公司名称为龙威公司。龙威公司设立情况如下:1996年10月5日,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为“哈尔滨市龙威经济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10月12日,威克技术、汪洋、雷永厚、耿宇真共同签署《龙威公司章程》,由威克技术、汪洋、雷永厚、耿宇真共同出资设立龙威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1996年9月18日,黑龙江省亚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注册资金审验证明》(黑亚会验字(1996)第018号),经审验确认注册资本金为5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其中威克技术出资3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00%,汪洋、雷永厚、耿宇真分别出资1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20.00%、10.00%和10.00%。1996年10月31日,龙威公司取得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1年3月3日,国铁集团出具《国铁集团关于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股改上市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科研所公司股改上市方案。2021年6月9日,科研所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2021年6月10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21)第230A021595号),以2021年5月31日为审计基准日,科研所公司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28,024.37万元。2021年6月10日,科研所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更名等相关议案。2021年6月17日,科研所公司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更名等相关议案,股份公司全体发起人共同签署了《哈尔滨国铁科技集团股份公司发起人协议书》。2021年6月20日,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评估报告》(中水致远评报字[2021]第070021号),以2021年5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科研所公司净资产评估值为210,023.25万元。2021年7月30日,《评估报告》完成国铁集团备案,评估备案结果无变化。2021年6月28日,国铁科技召开创立大会暨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科研所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等相关议案,并制定股份公司《公司章程》。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科研所公司经审计的2021年5月31日净资产账面值128,024.37万元按照1:0.2812的比例折合股本36,000.00万元(计36,0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为发起设立,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中车国创、中车青岛、北京局集团公司、成都局集团公司、国铁信息、中车资本为发起人,分别认购股份公司股份。2021年6月28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国铁科技各发起人的出资情况进行了验证,并出具了《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1)第230C000447号)。2021年6月28日,国铁科技取得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18年9月1日,科研所公司股东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作出决定:将科研所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00万元增加至25,900.00万元,以货币出资。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出具的《回单》,2018年9月5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向科研所公司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垦分行营业室开立的账号支付1.99亿元,用途为“增加投资”。2018年9月25日,科研所公司取得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发区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2021年3月15日,科研所公司增资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增资基准日为2020年9月30日。根据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20)第230FC00221),截至2020年9月30日科研所公司资产总额为123,621.36万元,负债总额为33,190.40万元,净资产为90,430.96万元。根据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中水致远评报字[2020]第070032号),于评估基准日2020年9月30日,科研所公司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187,788.55万元。2021年4月23日,上述评估报告完成国铁集团备案。2021年5月20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作出股东决定,同意科研所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35,732.908418万元。2021年5月24日,中车国创、中车青岛、中车资本、国铁信息、北京局集团公司、成都局集团公司与科研所公司及科研所公司股东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签署增资协议,本次增资采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增资和非公开协议增资两种方式同步进行。本次公开增资部分的价格以经备案的科研所公司的资产评估结果为基础,最终确定中车国创、中车青岛和中车资本三家外部投资人每一元新增注册资本的认缴价格为7.25元。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铁集团下属全资企业北京局集团公司、成都局集团公司和国铁信息对科研所公司进行认缴出资,以2020年9月30日审计报告的账面净资产为基础,每一元新增注册资本的认缴价格为3.49元。2021年5月31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科研所公司增资情况进行了验证,并出具了《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1)第230C000288号)。2021年5月27日,科研所公司取得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发区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的关键期,公司在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合规运营、安全质量把控等多条战线上稳步推进、精准发力,成功达成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1.坚持市场导向,聚焦市场经营任务。公司秉持“营销为王”的经营理念,将其深度融入企业发展之中,积极主动地践行“走出去”的市场拓展方针。高度聚焦“三大”核心市场,全力调配资源,通过多元举措大力推进市场开拓工作。一是持续践行“走出去”营销策略。公司进一步加强营销工作的顶层设计,强化产品营销策略,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及事业部、子公司负责人到各路局集团公司、地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深耕市场,密切关注重点项目的实施,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部署,大力拓展了产品市场。二是不断巩固“既有”市场根基。全年累计完成THDS设备新建、大修、更新改造超400套,维护5500余套;TADS设备新建、大修、更新20多套;立足现有减速顶市场的同时,积极推广客车库止轮顶、护轮减速顶,深挖减速顶配件市场;视频监控、道岔缺口、限高架监测、断轨监测等既有项目继续保持;积极跟进城际和市域铁路市场,成功中标北京地铁平谷线、厦门地铁6号线、上海地铁崇明线/21号线/13号线、杭州至德清城际、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等洗车机项目;票据订印业务及承揽的6A和CMD系统维保等业务均取得不错的业绩。2024年,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均采取了有效的稳定措施,强化了产品的市场地位,实现了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深度挖掘“新领域”市场潜力。小型化THDS-D评审后,利用沈阳局THDS设备大修机会,更新升级为小型化THDS-D设备,成为在全路推广的第一批小型机设备,小型机产品在性能上的高度可靠和质量上的安全过硬在沈阳局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推广小型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车辆段数字化建设项目与哈尔滨车辆段、昆明北车辆段等多家单位合作;车轮故障在线检测设备销售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相控阵轮轴探伤机销售取得“零”突破,与哈尔滨三棵树车辆段签订销售合同,为进一步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杭州地铁公司签订TADS设备,进一步扩大了TADS设备在地铁市场的份额;高铁洗车机在哈尔滨局、武汉局均有销售,营销展现新突破。四是全力开拓海外市场版图。公司积极投身国际市场,凭借优质产品与专业服务,成功与几内亚、南非、越南、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众多海外企业达成合作,相继签订销售合同,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2.坚持科技引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公司始终聚焦科技创新,紧紧围绕铁路运输现场需求,锚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耕厚植核心技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科研成果转化显成效。公司本年度承担了科研项目130余项。承担的国铁集团“揭榜挂帅”课题通过验收并均评为A级。荣获国家铁路局重大成果入库2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奖等共11项。编制发布国铁集团企业标准1项。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展新貌。围绕5T数字化、小型化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数字化、小型化THDS-D系统顺利通过技术主导局北京局的技术审查,已在全路正式推广;TPDS-1系统在取得哈尔滨局和上海局技术评审后,成功接入铁路网并上传至国铁集团平台。完善并提高车辆段数字化相关研究,推进数字技术与货车业务全场景、产业全链条、管理全流程深度融合,与哈尔滨车辆段针对轮厂数字化改造开展合作。推进“红外探测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建设,红外传感技术中心在上海正式成立,可实现红外传感技术的深入研究及科研实验,同时具备红外器件量产能力,首批公司自主化生产的红外光子器件产品已完成试制。探索并扩大北斗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场景。基于北斗技术,本年度开展了智能铁鞋、空吊板智能检测系统、铁路停车信号牌位置管理平台相关研究,并已通过技术评审。相控阵项目科研开发取得新进展。固定式车轮车轴相控阵探伤机采用相控阵探伤技术替代常规超声技术,取得了铁科院技术审查证书,成为技术审查开展以来第一家取得证书的企业。三是深化合作交流促攻关。与哈工大、哈工程、铁科院、中车等高校院所和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并积极参加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哈洽会及各类展会,鼓励支持骨干研发人员参加国家重大项目评审及交流活动,掌握行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推进高水平成果转化。3.坚持依法依规,构筑坚实管理基础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相互制衡、科学治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一是完成董监高换届工作。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公司启动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分别召开了董事会、监事会审议了第二届董事会董事、第二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人选提名的议案,于10月30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选举了第二届董事、非职工代表监事,顺利完成换届工作,确保了公司治理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二是深化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公司始终将规范董事会运作视为关键任务,着力完善决策机制,提升决策质量。全年精心组织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每次会议均严格遵循议事规则与流程,深入研讨各项议题,确保每一项决策都合规合法、科学合理且切实有效,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决策支撑。三是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公司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其作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规范管理流程的重要抓手。本年度,公司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及实际运营需求,对内部制度展开全面梳理与深度优化,累计修订完善了30余项重要制度,使公司管理制度得以与时俱进,更加契合企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公司高效、有序运转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四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保函“零保证金”和响应减税降费政策;差旅费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实现网上报销,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五是健全内控监督审计。公司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本年度开展了财务收支、经营业绩、固定资产投资、外协采购审计,对募集资金进行专项检查,跟踪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公司经营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六是着力规范物资采购管理流程。公司积极推行公开招标与竞争性谈判等多元化采购方式,增强了公司在物资采购环节的自主权,提升了采购流程的透明度,确保每一笔物资采购都在阳光、规范的环境下进行,为公司高效运营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4.坚持合规运作,对接上市公司新标准对标上市公司要求,在资本运作中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积极推进股权投资管理。拓展投资版图,成功参股投资时代半导体公司。强化投后管理,确保投资资产的稳健运营与价值提升。二是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股东回报,提高股东利润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由0.8元提升至1元,切实增强股东获得感。加强沟通交流,组织召开3场业绩说明会,全方位宣传公司在市场中的正面形象与优势地位,有效传递公司价值。公司全年累计回复投资者提问140余条,积极维护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公司荣获证券时报“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成长百强”荣誉称号,进一步提升市场关注度。三是强化内幕信息管理。重新修订并发布公司《内幕信息管理办法》,更新内幕信息知情人备案登记,强化内幕信息知情人的保密意识,确保公司信息披露合规、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与公司形象。5.坚持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公司始终秉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绷安全弦,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一是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针对安全管理、施工安全、设备质量、劳动安全、消防安全、关键管控等方面持续加强管理。二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做好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发布多项安全制度、细则。三是推进安全重点工作。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强化施工管控,确保施工安全;制定专项重保时期网络安全保障方案,保障公司网络稳定、通畅。四是稳步提升产品质量。编制16种“上线上车设备”质量检查方案及外委厂家相关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办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