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佰能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佰能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佰能蓝天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Bestpower Bluesky Engineeri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835729.NQ
- 注册资本: 101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02-17
- 大股东: 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6.97%
- 董秘: 张恒春
- 董秘电话: 010-82948600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汪吉军、李利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东路18号三层318室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12-10-3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055561016N
- 法定代表人: 陈立刚
- 董事长: 陈立刚
- 电话: 010-82948600
- 传真: 010-82922775
- 企业官网: www.ibluesky.cn
- 企业邮箱: yangjun@ibluesky.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东路18号佰能大厦三层318室
- 邮编: 100096
- 主营业务: 烟气净化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新能源应用等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经济贸易咨询;计算机系统集成;销售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五金交电、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产品)、通讯设备、文化用品、建筑材料、开发后的产品;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废气治理;环保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监测;工程设计。
- 企业简介: 北京佰能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能蓝天”)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是一家集新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节能环保综合服务商。佰能蓝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国家节能服务企业、中关村高成长top100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代码为835729。公司拥有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与总承包资质,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体系认证,拥有AAA级资信评级。佰能蓝天致力于工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公司在治金、钢铁、电力、建材、化工、有色、城市建设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烟气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及电气节能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水泥回转窑余热发电、玻璃炉窑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饱和蒸汽余热发电、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烧结大烟道余热利用、加热炉余热利用、矿热炉余热发电、焦炉余热利用、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在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VOC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佰能蓝天将本着“顾客是水、佰能是舟;追求卓越,回报社会"的宗旨,帮助用户按照科学发展、绿色生产的理念,实现生产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秉着诚信、团结、创新、共赢的理念,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坚持以用户满意为第一要务,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祖国的碧水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环保指标越来越严格,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将创造新的行业机会,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机会和空间。公司专注于提供优质的工程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走专业化细分化发展路线,以环境友好安全高效技术领先为发展核心,在环保工程产品技术与服务的细分市场中牢牢占据自己的位置,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工程服务。通过公司所有员工的努力,公司要实现为顾客创造精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事业。公司计划在未来的2-5年,相继发展20余个环保工程总承包服务合同,力争在环保工程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机遇,尤其是生物质发电领域。公司正在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发电技术,由于生物质电站盈利稳定,持续期长(一般30年经营权),该领域项目一旦实现,将为公司带来新的稳定收入。在盈利模式上,公司将加大专业承包以外的盈利模式,比如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即通过从后期项目运营中分享收益的方式覆盖前期的投资款并获得后续的投资。(二)行业情况1行业发展现状国内环保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废气的大气监管格局已经形成。新的格局下,环保产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能源消耗量虽有所放缓,但总体呈增长趋势。2行业的市场规模(1)截止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达到813万亿元左右,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07%。预测2023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2)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一次能源消耗量达36.06亿吨标准煤,2018年达到46.20亿吨标准煤,巨大的能源消耗量产生了大量的余热资源。根据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量的17-67%,2018年余热资源总量达7.85-30.95亿吨标准煤,然而目前国内余热回收利用占余热总资源的30%左右,对标国际发达国家,国内余热回收利用率若达到60%,回收利用前景非常可观。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