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胎盘干细胞存储和制备服务、干细胞药物研发、精准医疗健康服务。。
经营范围:细胞工程、细胞系列技术工程、细胞治疗、细胞抗体、细胞医药、基因药物、保健品、化妆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检测;销售化妆品(未经专项审批的项目除外)、办公用品、电子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化工产品;投资管理;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批发药品或零售药品。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公司主营业务为胎盘干细胞采集和存储服务、干细胞相关美容抗衰老产品和干细胞药物研发。
在全球首创胎盘来源的多种干细胞的提取、鉴定、培养扩增、规模化制备和保存等系列工艺技术,并建立了可以同时保存四种胎盘组织源干细胞的“干细胞银行”。
汉氏联合在干细胞工业化过程中注重干细胞来源符合伦理、干细胞采集无痛苦、干细胞制备质量可控、干细胞最终产品临床可用。
(一)经营计划(1)存储业务实现情况及新市场开拓情况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45.64万元,同比增长16.71%,营业收入增长原因:①干细胞存储业务市场采集量同比增长5.8%,其中直营渠道增长17.5%;②细胞制备服务量较上年增长98.5%。
2018年公司在巩固原有市场情况下,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拓新市场,扩大销售份额。
各子公司、各营销团队在集团公司经营班子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壮大了营销队伍,各区域销售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实现净利润-1,925.44万元,较上年度减少的原因主要是:①上年处置子公司产生较多投资收益,②本年研发支出增加984.12万元,较上年增长98.32%。
(2)研发进展截止目前已经有三个剂型、九个适应症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脐带)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项目已经获得CFDA的正式受理;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于2018年11月获得CFDA的正式受理、2019年2月获CFD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高活性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重度下肢缺血2019年3月已获法国药监局(ANSM)正式受理。
(3)精准医疗大健康业务推进情况2018年10月,天津武清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其开展的基因检测业务、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业务开始投放市场,逐步取得客户的认可。
此外,2018年,布局在江西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医美门诊部、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高端体检中心已完成建设工期,即将投入运营。
(二)行业情况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研究和干细胞新药研发是目前国际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给人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干细胞临床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干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与评价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制药企业及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对干细胞行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日益提升,相关支持性政策在近年内频繁发布。
随着国家对干细胞产业的政策日益完善,干细胞产业将迎来健康有序的高速发展期。
从产业链上来看,干细胞产业链包括干细胞存储、干细胞药物研发和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
目前,国内干细胞存储为最成熟的产业化项目。
根据MarketResearch&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估计,目前全国孕产妇家庭整体干细胞存储率仍不足1%,地区存储率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随着整个行业市场教育的深入、干细胞知识的不断普及、二胎政策的放开、政策持续利好等因素,干细胞存储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参考发达国家,我国干细胞存储市场预计规模超过300亿,存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在干细胞药物研发方面,全球范围内已有干细胞治疗产品14款,多数为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成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中国虽然在成体干细胞药物研发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围产期干细胞领域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www.pubmed.com网站显示,中国在脐带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远超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不过,由于中国的干细胞药物审批和监管尚落后于发达国家,造成干细胞药物审批的进程缓慢。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尤其是2017年10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重申:由企业主导研发的体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有关规定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申报注册上市,这一政策极大推动了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干细胞药物开发的进度。
2018年内有2家干细胞企业的3款干细胞1类新药被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其中包括汉氏联合的2款干细胞1类新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
2006年11月15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下发《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京朝)企名预核(内)字[2006]第12382614号),同意赵宝娜、韩忠朝在北京设立的有限公司预先核准名称为“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27日,华青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华清验字(2006)第428号),审验确认,截至2006年12月27日,汉氏有限已收到股东以货币方式出资的100万元,其中赵宝娜出资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韩忠朝出资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8%。
2006年12月28日,赵宝娜、韩忠朝共同签署《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章程》;公司住所为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科学园南里风林绿洲18号楼B座19层1903室;法定代表人为赵宝娜;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为“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经许可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营业期限自2007年1月8日至2027年1月7日。
赵宝娜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韩忠朝担任监事职务。
2007年1月8日,汉氏有限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01052282245。
2015年6月25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致同审字[2015]第110ZB4680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5年5月31日母公司账面净资产为264,650,910.36元。
截至2015年5月31日汉氏有限净资产评估情况详见本公开转让说明书“第四节公司财务”之“十、资产评估情况”。
2015年7月11日,汉氏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以公司2015年5月31日为基准日经审计净的资产值(264,650,910.36元)折股,其中的100,000,000元折为100,000,000股,其余净资产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汉氏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各股东以各自所持有汉氏有限的股权比例作为在股份公司的持股比例。
2015年7月11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对全体发起人投入公司的资产进行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15]第110ZB0315号),确认发起人出资额已按时足额缴纳。
2015年7月12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同意汉氏有限拟整体变更设立为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7月20日,公司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股份公司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