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造林绿化苗木、林木的培育销售及木材加工销售和林下经济开发。。
经营范围:造林用苗、绿化用苗、育苗、花卉培植及销售、林业科技开发、林下经济开发、中药材种植、销售、蛋鸡养殖、销售。(以上项目涉及许可证和资质证的需凭证经营)
公司所处行业为林业,主营业务为造林绿化苗木、林木的培育销售及木材加工销售和林下经济开发,主要产品为竹柳苗木、胶合板、绿壳鸡蛋。
目前公司关于绿壳蛋鸡等生态农产品的林下养殖业务已正式启动,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未产生营业收入。
2014年1-7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达100%,其中苗木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43.65%,胶合板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56.35%。
施秉县东昌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黔昌农林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松、杉原木、细木工板、胶合板、木制混凝土模板、机制环保木炭的生产销售。
自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均未发生重大变化;同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用途也未发生重大变化。
2017年公司经营情况如下:一、2017年上半年完成构树苗木种植面积5,000亩—10,000亩,示范园种植达到1,000亩。
苗木组培、智能大棚、综合办公楼建设已经完工,正在使用中,“特惠贷”和“农发基金”全面启动,公司设计的“三变模式”,即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得以实现。
二、2017年下半年建设生物饲料厂、微生物菌肥厂、养殖场,充分利用价值杠杆和新农业体验方式,抓好“农旅”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做到以农带旅,以旅促农,不断延伸构树产业的价值链,提高构树产业的综合收益率,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生物饲料厂、微生物菌肥厂和养殖场建设。
公司总资产达到2亿元,涉农各项资源基本达到最佳配置,资金运营进入良性循环的正常轨道。
三、在完成上述投资的基础上,2017年策划召开一次全国(或全球)性的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农业扶贫攻坚论坛大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以此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黔昌有限设立于2011年9月29日,设立时的名称为:施秉县速生优质商品林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住所为:施秉县城关镇云台路,法定代表人为:伍晓莉,注册(实收)资本为:100万元,经营范围为:造林用苗、绿化用苗、育苗、花卉的培植及销售。
公司由伍晓莉、林普、覃剑、艾燕、刘颖、汪博儒6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其中伍晓莉出资42万元,林普出资30万元,覃剑出资8.50万元,艾燕出资7.50万元,刘颖出资6.50万元,汪博儒出资5.5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2011年9月23日,黔南黔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黔诚验字(2011)303号《验资报告》对出资情况进行审验:截至2011年9月22日,公司收到全体股东以货币形式缴纳的注册资本共计100万元。
2011年9月29日,经施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领取了注册号为52262300002370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2年9月8日,黔昌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名称变更为“贵州黔昌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9月21日,公司在施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本次名称的变更登记,换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7月30日,有限公司股东会通过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决议。
2014年8月1日,有限公司各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14年8月27日,黔昌农林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贵州黔昌生态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报告》等议案,同意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为“贵州黔昌生态农林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4年8月25日出具的亚会B审字(2014)311号《审计报告》(审计基准日为2014年7月31日),有限公司经审计账面净资产为1,511.24万元;根据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8月25日出具的国融兴华评报字[2014]第010194号《贵州黔昌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评估报告》(评估基准日为2014年7月31日),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值为1,873.16万元。
公司股份总数依据上述有限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折股,股本965.00万元,净资产扣除股本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2014年10月15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换发注册号为52262300002370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为“贵州黔昌生态农林股份有限公司”,住所为施秉县城关镇云台路,法定代表人为林普,注册资本为96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造林用苗、绿化用苗、育苗、花卉培植及销售、林业科技开发、林下经济开发、中药材种植、销售、蛋鸡养殖、销售。
(以上项目涉及许可证和资质证的需凭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