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能热力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京能热力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京能热力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Jingneng Therm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893.SZ
  • 注册资本: 2636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9-15
  • 大股东: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28.46%
  • 董秘: 谢凌宇
  • 董秘电话: 010-83934888
  •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赵鹏、史莉莉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8号院3号楼9层908
  • 概念板块: 公用事业 北京板块 碳交易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央国企改革 水利建设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2-12-12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745461928Y
  • 法定代表人: 付强
  • 董事长: 付强
  • 电话: 010-83934888
  • 传真: 010-83817800-8002
  • 企业官网: www.bjjnrl.com
  • 企业邮箱: jnrl@bjjnrl.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8号院3号楼9层908
  • 邮编: 100160
  • 主营业务: 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热力供应;施工总承包;维修办公设备;销售锅炉、机械设备、五金交电、空调制冷设备。(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京能热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能热力”、“公司”)前身为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2年成立,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893,2022年成为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实控公司。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在传统燃煤供热、燃气供热、热电联产供热、工业余热利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京能热力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管理推行5S标准化管理规范和4S维保管理体系,保障运行管理高标准、精细化,连续多年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京能热力以“传递光明,温暖生活”为企业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科技引领、低碳转型,聚焦供热主业,积极探索智慧供热路径,推进供热系统重构,致力于打造成为行业一流、以供热业务为依托的综合能源服务上市公司。
  •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华通有限系赵一波、张莹、李萍、孙福童四名自然人于2002年10月以货币出资方式共同设立,注册资本为50万元,实收资本为5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赵一波。2002年12月10日,北京瑞文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京瑞联验字[2002]第09-B-3236号《验资报告》。2002年12月12日华通有限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10101251852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8月25日,信永中和出具了XYZH/2014A2049号《审计报告》。根据该《审计报告》,截至2014年4月30日,华通有限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56,336,973.45元。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天兴评报字(2014)第0856号《北京华远意通供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经评估截至2014年4月30日华通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29,967.33万元,本公司设立时未按照评估值调账。2014年8月29日,华通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华通有限全体股东共计38名作为发起人,将华通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将华通有限经审计的以2014年4月30日为基准日的账面净资产值256,336,973.45元中的90,000,000元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份90,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股份公司股本总额为90,000,000元。净资产中未全部折股的差额人民币166,336,973.45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2014年8月29日,全体发起人签署了《关于北京华远意通供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2014年9月2日,信永中和出具了XYZH/2014A2049-1号《验资报告》。2014年9月25日,本公司创立大会召开。2014年10月24日,本公司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换发的注册号为110106005185253的营业执照。 近日,公司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领取了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京能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BeijingHuaYuanYiTongThermalTechnologyCo.,Ltd.”变更为“BeijingJingnengThermalCo.,Ltd.”,公司证券简称由“华通热力”变更为“京能热力”,启用时间为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公司证券代码“002893”保持不变。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热力供应业务,主要是向最终用户提供供暖服务,同时向部分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热力供应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司的综合能源主要是通过多种能源耦合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供热、供冷、热水等综合能源的业务。公司的节能技术服务,主要是向用能单位或同行业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包括:改造供热设施和管网、改进排烟除尘系统、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充分挖掘设备及系统的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使客户通过节能收益来实现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专注节能、绿色供热”的理念,致力于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供热投资及节能技术改造,成长为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并通过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审认定。公司坚持智能化、精细化、清洁化的节能供热,是城市小区“供热投资运营”模式的先行者,是北京市首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供热企业。同时,公司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的行业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成为集“供热项目投资、供热托管运营、合同能源管理、供热节能技术研发、供热管理顾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供热公司。1、概述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也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公司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始终坚持高质量稳健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入贯彻国家战略部署,聚焦供热主业精准发力,稳健经营、风控优先,切实提升经营质量。2024年,公司加大优质项目投资力度,加速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在保持企业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运营质量,最终实现整体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6,752.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6.53万元,较上年上升22.25%。2024年公司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如下:1、深度挖掘智慧供热潜力,强化供热管理能效2024年,公司对智慧供热示范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心优化,实现了从热源、管道、换热站到用户终端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建立供热信息化、智能化指挥调度中心,对供热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节能诊断、优化运行、能耗定额管理、指挥调度,实现“生产系统、收费系统、客服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促进供热系统的精细化节能运行,最大限度挖掘节能潜力,提高供热管理效率。公司成功开发了锅炉负荷精确预测系统和最优热源效率输出模型,并引入了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二次网平衡调节机制,确保能够精准监控并深入分析典型室内的温度情况。基于经验积累,实施了区域性的轻量化应用,扩大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智能供热覆盖面积。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深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加速推进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截止2024年末,公司实现供热管理面积约3,600万平方米。2、协同智慧供热技术应用推广,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2024年,公司实施推广了合同管理系统,成功完成了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客诉督办平台管理系统、群发短信发布平台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升了企业经营的合规能力,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全公司覆盖,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搭建了京能热力智慧供热管控中心,对供热系统进行运行及能耗数据分析、智能诊断、精细调节,实现了热源高效控制,热网节能运行,供热系统自动化管理,优化能源分配,降低运行成本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3、开展综合能源供热供冷应用研究2022年12月,北京市国资委发布的《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加快在京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有序开展地热、再生水及余热资源供暖制冷。2023年10月,北京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供热,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供热系统,推动新能源供热多场景应用,促进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开展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综合能源耦合供热、供冷技术及应用场景的研究工作。2024年,公司控股子公司京能未来投资建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综合能源项目、朱辛庄1#综合能源利用中心项目等综合能源项目,提供供热、供冷及其他综合能源服务,有助于丰富公司的新能源技术储备、加速公司从传统热力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公司组织技术研发团队对北京用友产业园综合能源运行管理项目、用友产业园(南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北京同仁堂地源热泵空调及能源管控托管服务项目、天津中环产业园-DW智慧能源管理项目、北京大兴机场、北京热力氢能供热等11个综合能源供热项目开展考察,对综合能源耦合模式、供冷/热规模、设备及人员配置、末端用户类型、管理方式、工程建设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通过调研考察,为公司拓展综合能源供冷/热提供了借鉴,助力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业态转型升级。4、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热费收款工作2024年度,公司围绕全年热费收款目标,制订促收方案,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热费收款工作。通过聚焦应收账款精细化管理,全力压降资金占用风险,为加速历史欠费清收、严控新增欠费规模,公司统筹成立专项工作组,针对往期欠费问题,建立“分类施策、动态监测”机制。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形成常态化清收高压态势,为现金流稳健运营提供坚实保障。5、持续深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改革报告期内,全面实施集中采购战略,通过“冬病夏治”专项打捆招标策略,实现采购成本精准管控,有效提升全年检修期采购效率。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供应商管理体系,完成全部合格供应商动态评级,建立准入审核-履约评价-年度复审的闭环机制,供应商OA审批系统与ERP系统实现数据贯通。建立法务、财务对采购全流程嵌入式监督机制,招标异议发生率同比明显下降。创新采用“广联达预算软件+第三方审计”双控模式,对采购前控制价及结算进行有效控制,并实行动态跟踪联络机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动态偏差率。完成采购制度标准化内控体系建设,推行阳光采购承诺书签署全覆盖。积极开展行业对标,明显提升管理能效,在采购品类管理、施工服务标准化等领域实现优化提升。6、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的对标提升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把对标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及企业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制约价值创造的因素,找准短板弱项,聚焦价值创造中体现质量效益效率的核心指标和要素。通过组织开展公司对标进展及阶段成果评估工作,形成对标报告,深入总结各业务价值创造行动的做法和成效,对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增强公司价值创造能力。7、强化能源管控,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公司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拓展企业发展思路,加快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积极开拓、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市场及相关业务,积极部署落实能源管理和节能降碳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能源管控措施。报告期内,公司针对目前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制定能源管理与碳排放管理制度、落实能源目标分解管控、优化能源调度等方式实现能源使用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公司持续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并实施一系列节能改造项目,如加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智慧供热平台建设等,降低了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8、提升管理效能与人才建设,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以提升管理效能为核心,稳步推进人才市场化改革,优化组织架构与岗位管理,通过科学定岗定编、推进冗员化解、完善岗位体系等举措,显著提升人均管理效能。同时,公司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机制,实现员工绩效强制分布,拉开薪酬差异,优化人员结构,确保调整退出平稳有序。公司对标先进经验,完善人力制度体系,发布劳动定员、招聘、培训等关键环节的制度文件,经多轮审查与民主程序,确保制度科学透明,拓宽季节工招聘渠道,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与招聘质量。9、完善企业文化,践行社会责任2024年,公司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创新、发展创效、效能创优、价值创造”的工作主线,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党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宣传、形势任务教育、先进榜样人物宣传等工作。公司聚焦挖潜能、创价值、强激励、释活力,以“党建+双碳”行动为抓手,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