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星网宇达 - 002829.SZ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12-1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StarNeto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5-05-20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星网宇达
股票代码
002829.SZ
上市日期
2016-12-13
大股东
迟家升
持股比例
20.45 %
董秘
黄婧超
董秘电话
010-87838888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福兴;周兰更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108776399733W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5-05-20
法定代表人
迟家升
董事长
迟家升
企业电话
010-87838888,010-87838700
企业传真
010-87838887
邮编
100176
企业邮箱
yxx@starneto.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谷二街6号院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智能无人系统及核心部组件研发、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中心的数据中心、PUE值在1;4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应用软件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生产北斗、惯性导航产品、卫星通信产品、无人驾驶系统、水下测绘系统、机器人、无人机、靶弹、光电吊舱、光电跟踪设备、光电观瞄设备、光电取证设备、测试转台、伺服转台、浮空器、充气装置等、地理信息遥感遥测系统、激光设备、雷达、无人车、无人船、无人船艇、无人潜航器、综合显控台、综合舰桥系统、舰船电子集成系统、测控系统、模拟训练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限在外埠从事生产活动);设备租赁、维修;生产倾角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姿态方位组合导航系统;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01月10日)。(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829,是以惯性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智能无人系统及核心部组件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是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有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惯性/北斗多传感器融合导航与测控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公司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等科技类奖项10余项,先后主持并承担了若干项重要科技项目。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科技强军、产业报国的理念,坚持惯性技术引领智能世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惯性组合导航、移动卫星通信、无源电子对抗、智能无人系统四大业务板块。

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打造无人智能全产业链生态圈。

商业规划

公司是国内较早致力于无人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专注于无人系统业务方向的战略布局,在持续深化无人系统核心部件技术攻关的同时,全面推进无人系统整机研发创新,现已形成覆盖军民两用市场的无人系统产品体系。

报告期,因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资质受限,公司军工业务订单减少。

公司在坚持主业稳定运营,确保交付质量的同时,拓展装备研发、试验鉴定等军工新业务,以缓冲影响;此外,通过调整战略,加速业务多元化布局,加快民用市场拓展的步伐。

2025年为公司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

通过研判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公司将业务重心从传统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转型,重点布局低空经济、低轨互联、自动驾驶、AI及机器人等战略新兴领域。

依托创新驱动,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民用市场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面对挑战,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拓民用业务,优化产业结构,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未来,公司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业务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当前,公司产品矩阵已涵盖惯性导航、光电探测、雷达探测、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无人系统核心部件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无人系统整机。

1、信息感知(1)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感知运动载体的角速率和加速度,从而解算运载体位置、速度、姿态信息的导航定位方法,具有不依靠外部信息而自主独立工作的能力。

惯性导航可与卫星导航(GNSS)、里程计、气压计等组合,可形成实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方案。

高精度的惯性导航以军用领域为主,主要用于舰船、潜航器、飞行器、制导武器、陆地车辆及机器人等装备。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高精度惯性导航在军事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

在民用领域,惯性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新型惯性器件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惯性产品的成本,使得惯性产品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在智能交通、汽车安全、自动驾驶、自动控制乃至消费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受益于市场需求牵引,惯性导航及其组合导航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出光纤、MEMS等系列化惯性导航和组合导航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在公司的无人整机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还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无人采煤机、飞行滑板等领域和场景,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导航定位解决方案。

在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成功研制出一款惯性测量单元、一款标定机器人以及一款船载光纤罗经。

新一代高性价比的战术级惯性测量单元,采用先进的阵列融合技术、全温标定及补偿技术,在确保同等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具备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

该产品广泛运用于车载导航、动中通、飞行器等领域,为各类运动载体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惯性测量支持。

标定机器人通过集成高精度编码器与电机,实现了±0.02mm的极高重复定位精度,确保了角度姿态采集的高准确性与高重复性,该机器人可高效完成MEMS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批量标定工作,为惯性器件的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船载光纤罗经采用先进光纤陀螺技术,具备快速稳定能力和较好的导航精度。

输出信号遵循国际标准接口,信息更新迅速,可实时提供精准航向数据。

系统具备自检功能,一旦出现故障或精度下降,会立即发出警报,保障航行安全无忧。

相较于传统机械陀螺罗经,它在启动速度、航向精度、维护便捷性及船舶姿态信息实时获取方面优势显著。

(2)光电探测设备光电吊舱也称为陀螺稳定光电系统,通常由一个稳定平台和一套搭载在该平台上的探测设备组成。

光电吊舱具有目标识别、视轴稳定、探测与自动跟踪、数据传输等功能,是光电侦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人侦察的核心装备。

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无人系统市场的蓬勃发展,光电吊舱应用范围逐渐由军用领域向民用领域扩展,光电吊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市场对光电吊舱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光电吊舱行业不断向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公司的光电吊舱基于公司惯性测量和动基座稳控优势,将激光、红外、相机等产品相结合,用于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等载体,服务于侦察、瞄准、搜救、缉私、安全、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电力巡线、辅助导航等领域。

公司目前光电吊舱主要产品包括机载光电吊舱、车载/船载光电转塔、船载光电取证,同时,公司自研通用小型大功率伺服驱动器,具有小尺寸、大功率、通用性强、接口丰富等优势。

公司研制的某型强光拒止设备,采用先进光电技术,可实现“软杀伤、软破坏”效果,在体积、重量及操作性等方面较传统武器具有显著优势。

该设备已完成多轮客户演示验证,性能指标获得高度认可。

此外,公司某型光电跟踪转塔成功应用于某型执法船。

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生产投入,持续提升光电探测产品产业化能力,为市场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3)安防雷达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目标探测手段,以前多用于军事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小型雷达逐渐成熟,并广泛用于安防领域。

与其他探测手段相比,雷达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探测距离远、综合成本低等优点。

不仅能对侵入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可以获取监控场内移动物体的速度、方向、距离、角度等信息。

小型安防雷达可以服务于机场、港口、油井油田、电力电网、铁路交通、边防哨所等市场,为光电吊舱提供目标引导。

雷达与光电吊舱结合,可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探测和识别,并提供目标点方位、距离等信息,在边境管控、要地防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公司的安防雷达采用相控阵技术,具有小型化、全固态、低成本等特点,主要用于安防监控和反无人机领域。

公司已推出桥梁防撞系统方案,相较于单一手段的桥梁防撞方法,它更注重预警、主动避险和回溯。

系统以先进的雷达技术为基础,结合激光、红外等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对桥梁及周边水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扫描,并参与多座桥梁防撞项目。

公司针对智慧养殖(海洋牧场)开发了智能终端软件,可与高分辨率雷达、光电设备的探测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和智能联动。

该软件首创以事件管理为中心的业务功能,包含目标探测、联动跟踪、抓拍取证、智能预警、事件回溯等功能。

公司针对“低慢小”无人机,推出要地反无人机防御系统,该系统由雷达探测设备、智能跟踪设备、频谱探测设备、导航诱骗设备、激光处置设备及指挥控制监视平台组成,各设备采用分布式部署,通过指挥控制监视平台智能互联,可实现远距离探测、中远距离跟踪、近距离处置,用于探测和处置各类型小、微型无人机。

公司针对边境、周界、机场、军事基地等重点区域内微型/小型民用无人机的探测、警戒和目标指示,推出玄武系列低空安防雷达,该雷达能准确给出目标的方位、距离、高度和速度等航迹信息,具有高实时高精度、灵活性高、环境适应力强、全方位探测等特点。

此外,公司成功实现了高集成一体化反无人机产品的技术迭代升级,该系统集成雷达/频谱探测、GPS诱骗、无线电磁干扰等核心技术,构建了集无人机监测和精准识别于一体的综合防御体系,可有效防范非法无人机对重点防护区域的侵入威胁和以无人机为载体实施危险物品投放、监管设施拍摄等行为。

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感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11.70万元。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者多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信息传输、交换和分发。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且通信线路稳定,在卫星上下行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不易受复杂地理条件的限制。

公司的卫星“动中通”可满足车辆、舰船、飞机等载体在运动中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广泛用于军事指挥、消防、应急、救灾等方面,并在多个军兵种装备中定型,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

公司在传统天线领域持续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积极布局军民融合新产品。

现已成功研制并交付多款适用于宽频段卫星的产品,具备覆盖低轨、中轨、IGSO和高轨等的多种轨道跟踪能力。

在高通量应用领域,公司已成功研发交付多款车/船载卫通天线,同步推出能够Ku/Ka双频段的新型高通量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已研制小型化动中通天线系列产品,适配多种飞行器,并已完成公司靶机产品试装,实现靶机超视距通信能力突破;在卫星通信终端领域,依托相控阵技术优势开发便携式低轨卫星终端,重点布局应急救援、海事、偏远地区通信补盲市场。

此外,面向低轨卫星的相控阵天线已完成原理样机,正加速推进工程化及产品化进程,计划应用于公司应急无人机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卫星通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05.71万元。

3、无人系统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无人系统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的企业,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已掌握惯性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指挥控制等无人系统核心技术,具备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的全链条研发及生产能力,现已成为行业领先的无人系统整机及核心部件供应商。

公司无人系统产品在竞优比测中屡获优异成绩,已形成低、中、高全谱系无人靶机及亚音速固体火箭靶弹等核心产品,并突破高空大机动、超低空飞行、高速多机编队、多路抗干扰等关键技术。

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海、陆、空等军兵种,以及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等,在行业内实现规模化应用。

2025年,公司成功完成亚音速巡航靶弹、应急救灾无人机及垂直起降无人机等多机型的试飞工作。

其中,应急救灾无人机在多地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表现卓越。

基于任务实践积累,公司对靶机应用技术体系实施全面升级,包括自主研发舰载信标、优化集群编队控制技术、提升产品综合性能指标,同时充分发挥总体单位牵引作用,协同供应商在动力系统、作动系统、数据链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无人船方面,公司正稳步推进无人艇控制及仿真系统研发,以实现复杂海洋环境下无人艇任务规划、目标识别与融合、动态避障、自主导航、编队协同等关键功能的仿真测试,以提高无人艇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实艇测试风险。

无人车方面,公司的小型四轮无人车,通过配备的导航系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自主行驶、智能避障,并将成员安全地运送到指定地点。

该产品具有自主导航、智能避障、高度灵活、安全稳定等特点,可实现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实现自主行驶、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自动避开障碍物、可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载运服务及确保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响应,保障人员安全。

报告期内,公司无人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726.70万元。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北京星网宇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系由自然人迟家升、李国盛、王珊珊、李双林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居住区四期F区金源时代商务中心2号楼A座12D,法定代表人迟家升,经营范围为:“货物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经许可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2005年5月20日,星网宇达有限在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手续,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082835585)。

2011年10月10日,星网宇达有限召开股东会并做出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星网宇达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11年9月20日,京都天华出具了编号为京都天华审字[2011]第1375号的《审计报告》,对星网宇达有限截至2011年8月31日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星网宇达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8,746.60万元。

2011年10月12日,中铭国际以2011年8月31日为基准日对星网宇达有限进行了资产评估,并出具了编号为中铭评报字[2011]第12005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公司经评估的净资产为9,556.68万元。

星网宇达有限以截至2011年8月31日经审计账面净资产8,747.60万元,按照1:0.583的比例折合为5,100万股,其余3,647.60万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

股份公司成立后整体承接星网宇达有限的资产、负债和业务。

2011年11月1日,星网宇达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书》,各发起人认股比例与其持有的星网宇达有限股权比例相同。

同日,公司创立大会暨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

2011年11月1日,京都天华出具京都天华验字(2011)第0195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1年8月31日止,星网宇达有限的净资产共计8,747.60万元,其中5,100万元折成股份5,100万股,其余部分作为公司资本公积。

整体变更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100万元,实收资本为5,100万元。

2011年11月7日,公司办理了工商登记并领取了注册号为11010800835585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迟家升 2025-09-22 -748700 21.35 元 424945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9-18 -78900 21.25 元 432432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9-17 -184200 20.8 元 433221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9-01 -1040100 23.65 元 435063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8-13 -14000 22.58 元 445464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8-06 -352500 23.22 元 445604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8-05 -546000 20.29 元 449129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8-04 -752600 19.72 元 454589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5-08-01 -2450000 19.37 元 46211500 董事、高管
迟家升 2024-07-25 50600 16.48 元 48661500 董事、高管
王超 2024-03-01 -10000 18.95 元
迟家升 2024-02-07 301900 13.94 元 486109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