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能科科技
- 企业英文名: Nancal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祖军,赵岚
- 上市代码: 603859.SH
- 注册资本: 24469.77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10-21
- 大股东: 祖军
- 持股比例: 15.22%
- 董秘: 刘景达
- 董秘电话: 010-58741905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圆全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谢德彬、任晓辉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德润南路9号院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北京板块 沪股通 新型工业化 信创 数字经济 华为汽车 数字孪生 商业航天 华为概念 工业互联 大飞机 军民融合 人工智能 国产软件 大数据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6-12-2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117975786690
- 法定代表人: 赵岚
- 董事长: 祖军
- 电话: 010-58741905
- 传真: 010-58741906
- 企业官网: www.nancal.com
- 企业邮箱: nancalir@nancal.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5号楼互联网创新中心2层
- 邮编: 100193
- 主营业务: 智能制造、智能电气
- 经营范围: 制造全数字式低、中高压晶闸管固态软起动器柜和集成高中低压变频器、无功补偿、电能质量设备、电控设备及电源设备;组装电控设备;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中介除外);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物联网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中介除外);计算机系统集成;维修机电设备;能源管理;产品设计;模型设计;航空航天技术开发;力学环境试验设备技术开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技术开发;销售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机电设备、撬装设备、充电设备、车载电子产品、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仪器仪表、电线电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代理进出口;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安装机电设备;出租办公用房。(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016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3859.SH),致力成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围绕工业互联网经营生态,围绕全流程数字孪生组织能力,以生产力中台为基础,建设新时代企业应用服务基础设施,赋能客户实现智能制造转型与数字化运作。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AIGC将企业推向智能时代,各类大模型的推出更是加速着AI的商业化进程。国产工业软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驱动着工业软件与AI的加速融合。传统工业软件产品和应用市场面临着巨大变革。人工智能是公司近二十年以来面临的重大业务机遇,秉承拥抱变化、应对变化的发展思路,坚持战略引领、协同落地的经营策略,利用公司深厚的行业场景积累和AI技术储备,坚定的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公司围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械等行业客户,持续迭代“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同时推出了“灵系列”AIagent产品,形成了公司两大自研产品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AIagent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依托对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厚积累和理解,公司AIagent产品在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实现了场景化应用,AI产品与服务业务取得突破性增长。公司继续加强“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的升级迭代,同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使得基于云原生的工业软件产品在众多行业客户得以广泛应用,公司云产品与服务业务实现持续增长。(一)经营业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0亿元,同比增长7.47%;实现毛利率49.46%,增加0.81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15.17%;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98亿元,同比增长6.15%;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9亿元,同比增长64.87%;报告期末合同负债3.55亿元,同比增长130.55%。(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情况1、AI产品和服务实现突破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布局AI和数据的应用开发,依托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实践和对行业客户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和经验积累,通过整合和管理AI相关技术、数据、模型等资源,打造了“灵系列”AIagent产品体系。实现了在机器人的训推、汽车的产品设计优化和高端装备的AI质检等场景下AIagent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签署了“AI大模型、软件工具链及私有云建设项目”和“大模型场景化应用合同”两个亿元级项目,公司AI技术能力实现落地应用,AI业务实现重大突破。2、持续丰富和优化“乐系列”自研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对乐仓、乐研、乐造、乐数等“乐系列”自研产品进行持续优化。结合各行业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系列,形成12个行业包、36个子应用、156个工业组件,扩大了公司自研产品从研发到制造各流程节点的覆盖面。同时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做了持续研究和提升,使产品的适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高。3、战略合作伙伴生态业务全面提升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外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大型企业华为、西门子、亚马逊等的战略合作,打造公司自研产品和合作伙伴产品深度融合的工业软件和AI产品体系,联合开发面向行业重点领域的多场景解决方案,重点落地AI产品和服务等创新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成为年度晋级华为优选级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上市公司之一,并取得“智能制造行业业绩优胜奖”、“业绩高速增长奖”、“价值方案联合构建奖”、“NA市场经营贡献奖”以及“制造攀峰奖”、“华为云Stack业绩优胜奖”、“卓越ISV合作奖”等奖项。同时公司取得华为云上百项技术认证、评选为“华为云优秀合作伙伴”。4、持续优化现金流管理公司持续强化资金管控力度,全面预算管理纵深落地。在销售端收款、采购端付款、项目交付进度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9亿元,同比增长64.87%。5、加强数字化人才储备公司持续优化升级数字化人才管理体系,助力公司从传统组织人才向数字化组织和人才转型,积极打造敏捷型、学习型组织,持续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与新兴技术能力和业务融合,全方位打造和建设数字化人才队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6、强化风控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践行“合规生态圈”理念,根据西门子、AWS、华为、比亚迪等合作伙伴的合规和内控要求,逐步构建起合规、内控、法务、监察、审计“五位一体”的风控体系,将合规内控要求嵌入研发、销售、采购等全流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