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映翰通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InHand Networks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明,李红雨
- 上市代码: 688080.SH
- 注册资本: 7385.184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2-12
- 大股东: 李明
- 持股比例: 19.86%
- 董秘: 李烨华
- 董秘电话: 010-84170010-8020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郝先经、冯岩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紫月路18号院3号楼5层501室
- 概念板块: 通信设备 北京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DeepSeek概念 边缘计算 工业互联 车联网(车路云) 智能电网 物联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1-05-2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802095822J
- 法定代表人: 李明
- 董事长: 李明
- 电话: 010-84170010-8020
- 传真: 010-84170089
- 企业官网: www.inhand.com.cn
- 企业邮箱: inhand@inhand.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紫月路18号院3号楼5层501室
- 邮编: 100012
- 主营业务: 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客户提供工业物联网通信(M2M)产品以及物联网(IoT)领域“云+端”整体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面向全国招生);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销售通信技术产品及配件、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电力自动化系统及相关电力系统自动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委托加工;委托加工、生产通信技术产品及配件、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销售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商用密码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物联网(IoT)技术公司,成立于2001年,工业级联网通信产品&物联网整体方案提供商,产品及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业智能网关、工业级路由器、工业级车载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无线数据终端、安卓工业计算机等物联网产品;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传感器与云端数据分析技术而推出的垂直细分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智能售货机系统”、“工业设备远程维护监控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等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等,帮助目标行业实现物联网智能化升级。主要应用于电力、自动化、交通、零售、医疗、农业、环保、地震、水利、油气等行业,客户及业务合作伙伴覆盖了众多目标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例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富士冰山、GE医疗、施耐德电气、飞利浦、罗克韦尔等,业务遍及全球,获国内外高度认可! 映翰通自成立以来,不断获得众多客户的认可和好评,并先后获得众多国内外著名商业机构认可,2007年起连续岁获得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称号,被美国著名商业媒体“红鲱鱼”评为2007年亚洲创新企业200强、2008年亚洲创新企业100强,2010年入选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50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2015年获评中关村信用培育双百企业,连续多年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2017年入选中关村高成长企业TOP100,2017年荣登“2017新三板创新百强榜”,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荣登“瞪羚企业”榜。
- 商业规划: 2024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宏观环境挑战重重,公司始终坚守初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既定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围绕企业网络、数字能源、工业与楼宇IoT、智慧商业、车载与运输这五大核心业务板块,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版图,同时大力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凭借这一系列举措,公司经营发展成果丰硕,不仅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显著提升,各项发展成果也颇为亮眼。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财务表现以及经营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分析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173.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88.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262.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21%。其中:工业物联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1,394.80万元,同比增长28.49%;数字配电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6,259.78万元,同比增长21.39%;企业网络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708.48万元,同比增长94.90%;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99.95万元,同比下滑46.34%;技术服务及其他收入为3,010.63万元,同比增长29.10%。公司综合毛利率两期基本持平,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2024年度较2023年度均有上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良好。2、公司总体经营管理情况(1)搭建均衡化全球生态网络,海外区域市场增长态势强劲2024年,伴随公司全球化战略稳步深入,现已成功搭建起覆盖全球的四大区域化运营体系,构筑起“中国+三大区域(美洲区、欧洲区、亚太区)”以及国内外电商平台协同发展的均衡全球生态网络。当下,公司业务已广泛布局于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为更好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特性,公司积极推行本地化策略,依据各区域及国家特点,不断扩充海外销售与技术服务团队规模,并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涵盖与海外代理商联合开展销售及技术人员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团队业务能力。同时,公司持续优化境外销售渠道生态体系,大力拓展经销商、集成商、运营商等多元渠道资源。凭借公司深厚的国际化经营底蕴以及在品牌、渠道方面的突出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海外营业收入达27,439.01万元,同比增长53.63%,其中,美洲区、欧洲区、中东亚太区各区域均展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2)在产品与市场方面,聚焦主业强基础,AI创新聚融合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部门紧紧围绕五大核心业务板块,全力加速产品创新与迭代进程,精准洞察市场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迅速推出一系列契合市场趋势的新产品。在创新产品阵列中,打造了边缘智能解决方案产品系列,多款AI边缘计算机表现亮眼,支持多种算力平台,覆盖1TOPS至100TOPS的广泛算力区间,极大地加速了AI模型在边缘侧的部署效率,牢牢抓住AI浪潮下端侧业务的发展机遇。企业网络产品线成功推出高性能边缘路由器产品,显著提升网络性能。车载网关产品线构建起更加丰富的车载产品矩阵,包含从车载网关到车载计算机等系列产品,精准匹配不同商用车队的需求。智慧商业产品线推出多款AI开门柜智能套件,为商业运营模式创新赋能。数字能源产品线推出专为配电线路FTU和一二次融合开关精心设计的接地故障研判终端,为能源领域数字化升级添砖加瓦。AI时代的浪潮正汹涌而至,得益于公司的前瞻眼光和长期技术投入,目前,AI技术已深度应用于各产品线。在电力、智慧商业领域,AI产品已成功落地应用;在工业领域,公司面向工控、视觉识别、车载等方向,成功推出多款AI产品。这些产品已经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中应用。依托公司现有的强大渠道优势,AI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正从国内市场稳步向北美、欧洲及亚太等全球地区拓展。在市场拓展层面,公司与现有客户维持紧密且稳固的合作关系。针对客户提出的新兴需求与全新应用场景,迅速构建起涵盖研发、产品、生产、销售全链条的专属响应机制,全方位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此外,公司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持续深耕的同时,积极拓展分支机构联网业务与车载业务,公司产品线已成功突破传统工业应用场景局限,顺利延伸至商业连锁企业与车联网领域,报告期内,企业网络业务与车载业务均实现了高速增长。(3)在研发方面,大力投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同时构建全球化的研发队伍公司持续深耕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强化研发创新能力,保持行业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653.3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10.8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申请及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合计262件,新增申请知识产权20项。为完善公司整体全球化产业布局,公司积极建设多伦多研发中心、弗吉尼亚研发中心,布局全球研发和服务能力,吸收学习国际的先进技术,同时为避免地缘政治风险的发生储备研发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各研发业务线推出了适用于海外区域的多项产品。(1)智能车联网系统和工业通信产品线持续升级和完善IoT产品线、企业网络解决方案、车联网车载产品线、移动蜂窝产品线,满足不同行业、高中低档、全场景的应用。①IoT产品线:具有完备智能的软件功能和全工业级硬件平台,适用于各种物联网场景,能够提供高可靠、高速、安全的联网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升运营效率。主要研发成果包括:工业级4G安全路由器IR924、全千兆工业级5G路由器IR624、经济型工业级5G路由器IR300、工业级5GRedcap路由器IR315等系列产品,全面提升工业特性、5G蜂窝速率性能以及网络安全,持续响应客户需求迭代版本。②企业网络解决方案:推出基于云管理的新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包括云管理的边缘路由器、AP、交换机、5GODU蜂窝产品及小星云管家SaaS服务,全面提升现代化企业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为全球客户提供高速、安全、简单、便捷的一站式网络方案,可灵活应用于连锁门店、企业办公等网络场景。主要研发成果包括:ER605和ER805等系列产品,持续响应客户需求迭代版本。推出ER815系列产品,支持5GR16、Wi-Fi6、2.5G网口等高速能力。推出ER2000高吞吐系列产品,具备10GSFP+和10Gbps以太网,支持PoE供电,具备SD-WAN组网能力。③车联网车载产品线: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平台,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车载网关产品矩阵,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功能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主要研发成果包括:旗舰级车载网关系列:VG710/VG814双平台采用创新性双蜂窝模组架构,实现智能链路冗余与双网并发传输,支持5G/4G多频段自适应切换,网络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通过车载级硬件加密引擎与深度包检测技术,构建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车载网关系列:VG710-M专为严苛环境设计,采用复合材质与三防结构,符合IP65防护标准。可在-40℃至85℃宽温域稳定运行,满足特种车辆及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改造需求轻量化智能终端系列:VT300/VT200搭载新一代嵌入式处理器,支持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架构。通过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实现8W超低运行功耗,配合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部署,已批量应用于智慧物流、共享出行等新兴领域。④移动蜂窝产品:4G/5G蜂窝路由器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安全、高速、可靠、便捷的网络连接,可实现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轻松助力业务发展。主要研发结果包括:便携式蜂窝路由器、5GFWA产品、5GODU产品持续响应客户需求迭代版本,为客户提供高速5G和Wi-Fi网络。(2)数字配电网产品线研制了面向配电自动化FTU及一二次融合型智能柱上开关的接地故障研判终端(JF101型),采用模块化可扩展架构设计,支持不停电改造升级,实现对存量配电终端设备的柔性化改造,提升配电线路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的能力,目前已在华东、华中、华北等典型配电网络完成多区域、小批量示范工程验证;研制了光伏型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有效解决配电网架空线路长距离末端区段、复杂地理环境区域及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接入线路场景下的故障监测盲区问题,提升配电网故障检测和定位系统的空间覆盖率;在架空线路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中完善了DNP3.0等功能,以支撑产品在斯洛伐克、南美地区的批量应用;研制了配电线路故障测距产品的第二代样机,已在现场小批量试点;在IWOS算法服务器和云主站中新增了设备缺陷识别与管理模块,减轻了设备运维的工作量;升级了ADAIA200算法的故障原因识别功能,新增了对电缆外破、鸟巢隐患等类型的识别,提升了对肘型头击穿、绝缘子放电、变压器故障以及树线矛盾等类型的识别精度;在IWOS算法服务器集群及云端主站平台中,构建了基于变电站-馈线-区段多级拓扑结构的线损动态耦合分析模型,通过融合一二次融合开关量测数据,建立多时间尺度线损量化评估算法,实现线损异常区段的分层定位,提升高线损异常馈线的全景态势感知能力与降损决策优化效率。(3)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线持续升级和完善了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发布了一系列多尺寸一体机,面向垃圾分类、取餐柜、智能冰柜等细分市场。持续提升工控机和摄像头性能,发布了一系列开门柜智能套件、多款基于AI视觉识别技术的第二代开门柜产品。结合国际市场需求,发布北美版本和东南亚版本的开门柜产品,支持LINEPay和VISA等多种国际支付方式。InVending智能售货机管理云平台发布了新版本,支持第三方开门柜运营管理;支持智能手表扫码支付和NFC支付等多种新型支付方式;完善会员管理功能;新增了多种自助零售设备协议的支持;新增多种自研智能冰柜的支持。AI开门柜新增第三方刷卡功能。(4)工业与楼宇IoT业务线①边缘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发布多款AI边缘计算机产品,包括EC900系列、EC3000系列和EC5000系列,支持多种算力平台,覆盖1TOPS至100TOPS的不同算力需求,加速AI模型边缘侧部署。完成边缘AI操作系统的研发,包含视频采集、编解码、数据预处理功能,支持多款NPU的推理运行时,实时模型量化,实现模型快速本地运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该系统的功能,保持技术水平的领先。持续提升产品安全特性,IG502、IG902及EC312等产品已通过IEC62443认证,满足工业安全标准。发布DeviceSupervisorAgentv3.0(DSA3.0),进一步增强工业协议软件的功能与性能,完善能源领域常用通信协议,增强IEC61850、IEC104、DL/T645等协议的支持;针对楼宇自控场景,优化BACnetIP协议支持,并新增BACnetMS/TP协议;新增对MQTTSparkplugB协议的支持,为工业自动化与OT网络标准化打下基础。边缘计算产品已全面接入DeviceLive云平台,助力用户实现大规模部署与统一管理。②无线数据终端产品线DTU300系列与DTU900系列持续推出多款全国产化型号,满足电网公司等客户对自主可控的高要求。③实时能源管理整体方案基于产品路线图与客户反馈,持续补充并优化各功能模块,面向能源产消者提供更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5)通用支撑技术平台持续升级小星云管家,逐步引入试用许可证策略、远程诊断工具、性能监控与各类告警功能,完善订阅管理、企业微信推送和快捷登录等补充措施,改进系统操作性和数据追溯能力。持续扩展和优化DeviceLive平台,新增设备CLI配置和DeviceTouch远程维护功能,强化落电告警、升级时间窗口、定制化登录及操作日志管理等功能,为设备接入与管理提供全面支持。持续完善InLink、DeviceManager、InConnect与白鹰能源管家平台,依次新增联通卡、多网卡管理、VPN服务器远程管理及能源看板等功能,优化自动化规则、支付方式、报表定制和定时告警机制,整体提升系统便捷性、安全性与监控能力。随着AI大模型的普及应用,公司深化AI技术在各项业务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出AI+能源、AI+边缘计算、AI+视觉、AI+云服务等产品,覆盖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场景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公司以智能化技术为引擎,精准匹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能源等多元化场景需求,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智能生态新格局。同时,公司研发部门利用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提高研发质量,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4)夯实全球供应链,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公司坚定地将全球化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的核心。面对国际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贸易风险,我们已构建了一个多元化且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网络,确保了业务的稳健运行和风险的最小化。公司的泰国合作工厂和加拿大自营工厂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两家海外生产基地与嘉兴主生产基地共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三地供应链体系,该体系不仅有力保障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稳定供应,更搭建起一张覆盖全球的生产与供应链网络,为公司全球化销售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在欧洲、北美等关键区域的生产与仓储布局,稳步推进对全球区域市场的全面、深度覆盖,不断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与服务质量。推进生产智能化方面,公司优化生产设备、流程、工艺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能。公司构建全流程精益管理体系,强化原材料控制,优化工艺参数,提升产品性能,完善生产链条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及稳定性,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市场认可,助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5)品牌营销持续推进,稳步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公司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采用国际化的线上和线下平台宣传推广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打造全球品牌。报告期内,公司推出顶级域名的多语言官网,建设了国际化公司的统一品牌形象;公司利用国内外的多个媒体平台,在AI技术的加持下,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多频次全方位的宣传推广产品,方案和品牌。公司积极参与全球各种专业展会和行业论坛,向世界各地的用户伙伴展示产品方案,拓展渠道,面对面交流。报告期内,公司参展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美国NAMA展、2024亚洲自助售货及智慧零售博览交易会、北美通信行业渠道展等,覆盖了北美、欧洲、亚太以及中国等关键市场和地区,所到之处备受好评。(6)强化销售团队能力建设,加快国际营销本土化建设,铸就全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深度整合国内各销售区域的组织结构与市场资源,增强市场的覆盖广度与深度。同时,加强销售团队的能力建设,致力于塑造一支精通产品特性、擅长挖掘行业客户、精准执行销售策略且能够高效实现交付变现的精锐销售队伍。在国际市场拓展层面,公司全力加快本地化团队建设步伐,以此推动国际业务持续上扬。公司扩大本地销售、技术支持人员、物流人员团队规模,强化团队的市场推广、销售及用户服务能力建设,为海外销售增长注入强劲动力。(7)加强内控建设,完善制度体系,防范经营性风险公司持续推进系统制度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在注重生产经营的同时,不断加强公司治理管理,通过管理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生产经营业务稳健发展。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公司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最新规定,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对《公司章程》及部分治理制度进行修订。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要求,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重视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内控建设和内控管理,法人治理水平和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