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
经营范围: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元器件及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流、技术培训;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制造计算机软硬件;销售自产产品;经济信息咨询;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信息系统集成及物联网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
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航天智装”,原简称“康拓红外”,股票代码:300455)成立于2007年9月,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并于2019年12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
2023年5月,公司更名为“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专注智能装备领域,发挥宇航技术、专业基础和系统工程经验优势,重点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三大国家战略性行业,形成了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三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
公司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航天贡献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等荣誉表彰,成员单位先后获批国家级和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认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致远惟新,庄敬自强。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合力优势,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智能装备提供商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一)主要业务概况公司专注智能装备领域,发挥宇航技术、专业基础和系统工程经验优势,重点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三大国家战略性行业,形成了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三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1.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从事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领域和机车车辆检修自动化领域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服务。
产品主要包括铁路车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车辆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车辆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车辆运行品质轨边检测系统以及相关安全检测信息化产品。
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检测。
2.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业务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包括复杂系统和复杂装备在研制、集成和交付运行过程中的仿真验证平台、地面测试平台。
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等复杂智能装备领域,为复杂系统和复杂装备在地面研制过程、大系统集成调试过程、长期连续稳定运行过程提供仿真、测试手段。
微系统及控制部组件:微系统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微系统模块等产品,控制部组件主要包括姿轨控液体动力系统、光学惯性组合导航装置、姿态敏感器、空间机电等产品。
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复杂智能装备的控制系统。
3.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业务高放环境重载操作机器人:是面向箱室特殊环境内工艺操作的专用机电一体化关键设备,具有多自由度、高负载能力、高可靠性、操作灵活的特点,可以承担大负载、大范围操作和检维修作业,提高设备自动运行能力和降低检维修难度。
远程操作装置:用于特殊环境内工艺操作的专用机电一体化关键设备,具有多自由度、高负载能力、高可靠性、操作灵活的特点,可以承担大负载、大范围操作和检维修作业,提高设备自动运行能力和降低检维修难度。
智能装备系统业务主要聚焦于特种行业、特殊环境、特殊要求“三特”领域,技术、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核工业及其他特殊环境要求的行业,轩宇智能已成为国内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的重要供应商,相关产品已在核工业领域多个项目成功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经营模式1.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公开投标等方式获取订单,按照合同约定及客户需求提供轨道交通产品及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
生产模式: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属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及配套系统软件,产品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加工、装配、调试、试验与检验。
研发设计环节由公司自主完成,加工环节中技术含量高的核心部件由公司自主采购原材料加工装配完成,通用部件采用外购或外协定制方式,劳动密集型、加工工艺简单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协定制加工完成。
研发模式:主要是依据行业市场变化以及相应政策变化,采取自主研发形式,围绕不同类型产品开展不同形式的研发工作。
采购模式:公司实行原材料集中统一采购,同时采用ERP系统进行存货管理、发票管理、货款管理、供应商管理,通过全面的办公自动化工具确保采购行为的高效与合规性。
2.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业务销售模式:主要通过公开投标和客户议标的方式获得项目订单,直接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按照客户需求量身定做项目产品。
生产模式: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类产品的生产模式主要是采用模块化、平台化方式实现,通过预先对模块化产品批量生产,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模块化产品配置,快速实现系统产品功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研制生产交付进度;通用微系统模块和定型的控制部组件采用预先生产模式,适用于部分通用性强、使用量大、技术成熟的产品,年初预测生产计划并备料投产,确保用户能够随时定购。
生产过程中,部分环节电装、机械结构件加工和组件测试实验等采取外协或外包方式完成。
研发模式:轩宇空间的研发模式为自主研发,通过自有资金和技术独立进行研发,并拥有研发项目的独立知识产权,同时公司根据客户提出的指标参数和技术要求,对客户的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型技术研发。
采购模式:日常采购品主要包括科研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以及维持正常科研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
对于非日常耗用原材料,按订单配套生产需求提请报批采购计划的方式进行;对于常用原材料、辅料及元器件备料,视领用情况集中采购。
3.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业务销售模式:随着业务的开展,已经具备了面向核工业、军事等领域完备的资质体系,销售订单主要通过参与竞标和客户议标获得。
生产模式:产品按项目定制化生产,属于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生产过程分为需求确认、投标、工程立项、设计加工、总装调试、系统联调、交付验收、售后服务等阶段。
研发模式:采取自主研发、客户定制与院所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研发工作,坚持市场驱动和客户驱动。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为主动开发,主要是针对市场需要,包括因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等,开发新产品,储备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
客户驱动的产品开发设计为定制化开发,根据客户产品需求提供产品设计、样品试制和调试等服务;或根据客户的需求,在现有自主开发产品或技术平台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定制化修改、功能扩展,以提高获取市场订单的能力。
采购模式:采购方式为根据项目需求自主采购。
对于标准设备及材料,主要通过原厂采购及代理采购的方式进行。
对于非标设备及零部件,主要由轩宇智能开展总体设计及标准规范制定,委托外协单位进行加工制造。
(四)行业发展情况1.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近年来,快速扩张的铁路基础建设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流通能力,与此同时,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当前至关重要的目标。
据国家铁路局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铁路建设投资持续增长为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和检修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2.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业务航天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以独特的优势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及要发展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星际探测、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探月工程四期、北斗产业化应用等重大航天工程或航天科技发展应用方向。
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国产化高可靠、高性能、小型化、长寿命的芯片产品,以及智能测试仿真产品和控制系统部组件的需求日益迫切,促使国产化产品对自主创新要求不断提升,未来五年相关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3.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业务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核能开发、利用的综合性新兴工业,涉及国家能源开发利用、高科技发展以及国家竞争力等多个方面,在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
核能行业的长远发展为产业链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五)市场地位1.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公司作为国内具有铁路运行安全动态检测系统全品类产品的厂家之一,在铁路行业具有30多年铁路市场用户基础,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保有量,在铁路运营安全服务提供商及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测检修智能装备提供商中保持在第一梯队的地位。
2.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业务轩宇空间在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微系统及控制部组件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开发出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整体业务在行业内位居前列,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和品牌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
3.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业务轩宇智能随着多个非标定制系统项目的成功交付,已正式确立了国内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的重要供应商的地位,在核工业等业务领域具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用户粘性,可在相关领域获得较为稳定的自动化设备研制、生产线集成总包项目。
(六)主要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各项经营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392.69万元,同比增长3.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434.17万元,同比下降856.66%。
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保持稳定,公司紧随市场变化,围绕国铁集团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国能集团等客户意向订单进行重点跟踪,取得了多个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检修产品合同订单。
重点研发项目稳步推进,新一代THDS小型机等顺利完成样机研制,国内首套铁路货车机器人组整备作业系统样机完成研制,创新成果受到客户肯定并被央视、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
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业务持续拓展,公司进一步深耕芯片、智能装备等相关行业,积极对接航天航空等多个工业领域客户需求,实现核心技术市场转化。
由于上半年达到验收条件的项目较少,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利润有所下滑。
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领域重点研发项目进展顺利,RV32空天高可靠微处理器等按计划完成阶段性技术攻关任务,自主研发项目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业务因客户计划调整导致项目推迟,现有零散业务不足以支撑现有固定成本,且由于专项工程受产品暂定价与审核价格之间的价差影响,公司根据最终审核价格调整当期营业收入,直接造成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另外,受回款周期波动,公司本期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也对利润总额产生暂时性影响。
在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业务领域,公司加速开拓新兴市场,深化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管理,进一步巩固业务领先优势,新一代智能货叉研发进展顺利,面向核工业专项检维修业务的轻量化、高精度产品研制任务按计划完成实施。
本公司是由北京康拓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整体变更是经国资委《关于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1】1164号)批准,以截至2011年3月31日经中瑞岳华审计的有限公司净资产额155,850,170.34元按1:0.67372的比例折股本105,000,000.00元,其余50,850,170.34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1年10月20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取得了注册号为11010801046222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0,500万元。
康拓红外有限是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关于北京康拓科技开发总公司红外事业部分立改制的批复》(天科经【2007】580号)批准,由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与自然人秦勤、殷延超、公茂财、南振会、农时猛、孙庆共同以现金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9月4日,康拓红外有限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办理完成工商登记,取得注册号为110101046222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
近日,公司已完成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的工商变更登记及相关备案手续,并取得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BeijingCtrowellTechnologyCorporationLimited"变更为"BeijingAerospaceShenzhouIntelligentEquipmentTechnologyCo.,Ltd",公司英文简称由"Ctrowell"变更为"ASIET",自2023年5月25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康拓红外”变更为“航天智装”,证券代码保持不变,仍为“30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