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寓控股股份公司

  • 企业全称: 嘉寓控股股份公司
  • 企业简称: *ST嘉寓
  • 企业英文名: Jiayu Holdi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田家玉
  • 上市代码: 300117.SZ
  • 注册资本: 7167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9-02
  • 大股东: 嘉寓新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8.01%
  • 董秘: 黄秋艳
  • 董秘电话: 010-69415566
  • 所属行业: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鹏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海强、余自勇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牛富路1号
  • 概念板块: 装修建材 北京板块 低价股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ST股 建筑节能 装配建筑 光伏建筑一体化 HIT电池 雄安新区 太阳能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87-01-0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2526927Q
  • 法定代表人: 付海波
  • 董事长: 张国峰
  • 电话: 010-69412265,010-69415566
  • 传真: 010-69416588
  • 企业官网: www.jayugroup.com
  • 企业邮箱: service@jayugroup.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牛富路1号
  • 邮编: 101301
  • 主营业务: 新能源业务和节能门窗幕墙业务
  • 经营范围: 专业承包;装潢设计;建筑幕墙设计、安装;仓储服务;销售自产产品;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工程咨询;建筑物清洁服务;物业管理;制造金属门窗、防火门、防盗门、塑钢、木质门窗;建筑幕墙加工;工程设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工程设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嘉寓控股股份公司(简称“嘉寓股份”,股票代码:300117)是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建筑节能、智能、光热光伏、门窗幕墙系统提供商。30多年的专业经验,使嘉寓对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经验与技术积累。公司新的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了夯实主营业务,向与主业相关的高、精、尖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形成节能门窗幕墙与新能源利用双主业发展的新格局。嘉寓股份是国内首家节能门窗上市企业,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门窗企业百强单位、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在节能门窗领域,是中国门窗百强企业、行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门窗幕墙十佳品牌、中国幕墙行业50强、中国门窗幕墙创新企业、中国房地产500强品牌;也是“中国具有投资价值公司百强榜”、“中国家居产业网友喜爱品牌”、“中国家居产业影响力品牌”上榜企业。为更好的服务客户,公司在全国布局了二十多个生产基地,在280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子公司、办事处,与万科、金融街、中直机关、保利、中海、华润等全国地产前二十强达成了常年战略合作;自主品牌产品远销澳洲、非洲、中东、远东、东南亚等地区。自主研发的200余项专利产品已成功运用于国内外多项大型项目。在新能源光伏组件领域,嘉寓光能持续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确保技术、产品、服务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最高效能的双面双玻多栅拼片组件在国内率先下线,输出功率600W,转换率23%,产品通过TUV、CQC、CGC、领跑者系列认证,进入中能建、国电投等30余家央企、国企、白名单,市场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嘉寓光能是全球光伏组件品牌20强、中国好光伏企业。在光伏EPC领域,公司拥有电力施工总承包资质,已获得太阳能光热、光伏技术国家授权专利近230项,承接的世界最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延安大型光伏扶贫电站、古浪黄花滩360MW光伏电站项目、阜新300MW光伏电站、朝阳150MW风力电站项目、户用电站等项目,同时运营服务了20多个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总容量超过1GW,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运维服务,得到了客户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在光热利用领域,公司是光热+清洁能源供暖行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基于在平台技术研发的“光热+”清洁能源采暖系统,通过远程后台控制,实现高效、精准、舒适供应,引领了“光热+”清洁能源采暖行业发展。公司在辽宁、河北、吉林、宁夏等地实施的光热+户用清洁能源采暖项目,得到了各地政府及教育部等各级领导和终端用户的广泛认可,并被辽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授予清洁取暖推荐品牌。
  • 发展进程: 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1月5日的北京市顺义县牛栏山新型轻体活动房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10000410296248。 公司本次变更名称并修订〈公司章程〉已完成了相应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嘉寓控股股份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BeijingJIAYUDoor,WindowandCurtainWallJoint-StockCo.,Ltd.”变更为“JiayuHoldingCo.,Ltd.”。公司证券简称“嘉寓股份”及证券代码“300117”保持不变。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业务和节能门窗幕墙业务,报告期内,因被债权人申请司法重整,公司主要集中力量化解债务危机,努力推进重整事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1.新能源业务①太阳能光伏业务:公司具有高效光伏组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完整产业链。在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EPC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②光伏、风电EPC业务:公司具备太阳能发电系统从光伏组件产品到应用的系统交付能力、完备的项目管理体系、丰富的项目施工经验和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可为光伏、风电EPC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③太阳能光热业务:在光热利用领域,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及管理优势,基于云平台技术研发的高效“光热+”清洁采暖系统在辽宁、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取暖项目在供热效率、技术集成、施工方案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提升。公司结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因地制宜,为用户提供“光热+”清洁取暖整体解决方案。2.门窗幕墙业务随着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快速拓展,主营业务收入已经由新能源业务占据主导地位,传统节能门窗幕墙业务,主要包括节能门窗幕墙产品的生产、施工以及零售,工装领域涉及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地产公司开发的办公楼及住宅、高档酒店、高端写字楼、公共建筑等多种业态。(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太阳能光伏产品:公司目前拥有的光伏组件全自动化生产线,可生产单晶组件、多晶组件、大尺寸组件、多主栅组件、双玻组件、轻质组件、半片组件、叠瓦组件、拼片组件、PERC组件、TOPCon组件等涵盖166/182/210多尺寸、多规格、多系列产品,用于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光伏微电站建设。太阳能光热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适应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采暖的光热+清洁取暖系统产品,已经在东北、西北地区得到规模化应用,该系统在白天可利用良好的太阳能光热资源实现供暖,夜间则通过电、燃气、生物质、醇基燃料等不同的辅助热源供暖,可大幅降低用户的取暖成本,降低大气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门窗幕墙系统产品:公司可提供全系列的门窗幕墙系统解决方案,产品系列可满足不同区域、气候及消费者使用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标准化、系统化的生产与现场施工工艺及服务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①门窗产品包括:A系列-基础型门窗,E系列-经济型门窗,主要用于工程配套;H系列-高端门窗,T系列-特种门窗,主要用于终端零售;M系列-铝木复合门窗,S系列-铝塑复合门窗,适用于个性化应用场景。此外,公司还提供与光伏、光热、遮阳、防火、智能控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功能相结合的系统门窗产品及解决方案。②幕墙产品包括构件式、单元式、点支撑式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非金属板幕墙以及双层呼吸式幕墙等,主要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三)经营模式1.新能源业务①光伏组件业务:公司组件销售业务主要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即公司从市场承接光伏组件订单后,再由生产部门根据订单要求,安排生产、发货;②风电、光伏电站EPC业务:公司拥有电力施工安装总承包资质、30余年的门窗幕墙施工管理经验、高效光伏组件研发生产能力,可为集中式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面电站开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具备承接、实施各类大型风电、光伏电站EPC的能力。公司风力电、光伏电站EPC项目通常是业主方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EPC或PC企业;③“光热+”清洁取暖项目:公司主要通过市场投标获取订单后,根据订单的情况因地制宜,提供户用清洁采暖系统的产品生产、安装及服务,为农户提供“光热+”清洁取暖整体解决方案。2.门窗幕墙公司承接的门窗和幕墙工程,通常是由工程业主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总包和分包企业,主要方式:业主通过招标确定总包和分包企业;业主通过招标先确定总包企业,再委托总包企业确定分包企业。公司作为专业分包企业中标后,以项目为单位,与业主或总包签订专项协议,按照协议中约定的工程进度组织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和现场施工。(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被诉案件对生产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因被债权人申请司法重整,公司主要集中力量化解债务危机,努力推进重整事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下降59.94%,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56亿元,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破产出表损益、信用减值及资产减值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及涉诉案件新增计提营业外支出所致,其中子公司破产出表确认投资收益20.22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5.99亿元、9.37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等确认所得税费用3.89亿元,因涉诉案件等计提的营业外支出2.42亿元。(五)主要的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化解公司债务危机,恢复和提升公司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公司积极推进司法重整事项,同时通过资产处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降低经营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新能源业务收入,除了积极推进司法重整事项外,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在风险防控和加强内控管理等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将新能源业务发展作为主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的速度,推进大尺寸、半片组件等技术工艺升级。2024年2月,公司新签光伏组件销售合同2.42亿元;完善业务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积极应对因传统业务涉诉案件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不同的业务进行细分,确保门窗幕墙、新能源业务的独立性;优化管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报告期内,为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公司成立风险化解小组,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合并重复职能,精简人员,降本增效,强化对下属子公司监督、管理职能,提高决策效率;强化以现金流为核心的目标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收定支的原则,强化预算管理并按日管控,结合资产盘活、账款清收等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对与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性较差的资产进行剥离,加速资金回流,补充流动资金的同时助力公司业务的稳步发展。(六)实施工程项目的主要业务模式、模式的特有风险和模式变化情况1.公司实施工程项目的主要业务模式公司光伏工程、风电工程和光热工程均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对专业的部分向下进行专业分包,劳务部分由EPC总承包进行分包;门窗幕墙工程:采用专业承包模式,劳务部分进行劳务分包。公司采用四位一体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主要且关键的环节设计、采购、生产和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进行成本全过程的管控,在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质量的同时,对进度进行有效把控,及时纠偏,保障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达到合同标准,满足业主要求,公司工程整体的实施水平在同行业中属于领先地位。公司通过业务资质、产品质量、施工质量、项目经验等多方面考核指标,制定优化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于年中、年末对当年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情况、供货及时情况、工程施工情况、服务响应情况、业务规模、履约能力、资信状况、财务状况、采购价格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据此调整优化供应商名录。公司高效光伏组件业务、光伏风电EPC业务采购主要包括材料、设备采购及安装、施工作业采购。公司已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了覆盖销售、采购、生产和研发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管理体系,对销售、采购、生产和研发等全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程,保证了公司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2.模式的特有风险主要面对的风险有: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质量与安全风险。随着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加剧,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未来公司如不能保持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有效扩大业务规模,则可能存在市场空间受到压缩、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提升公司新能源一站式服务能力,提高业务附加值。3.模式的变化情况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的模式未发生明显变化。(七)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执行标准、控制措施及整体评价1.公司应当披露报告期内的重大项目质量问题,并说明可能产生的工程回款、收入确认及诉讼仲裁等风险。重大项目是指项目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10%以上的项目公司不涉及重大项目质量问题2.质量控制体系、控制措施及整体评价公司执行的是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和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行分级质量管理架构体系,有效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保持产品售后服务处于行业一流水平,使客户关系更加紧密。3.执行标准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指标1.光伏组件业务的关键技术指标如下:名词说明:1、最大功率:指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2、最高电池转换效率:指组件由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3、最大保险丝额定电流:指组件的最大工作电流,超过后接线盒二极管熔断,保护组件;4、最大系统电压:指组件组成的发电系统的最大直流电压;5、防火等级:指组件的防火的等级程度,A级为最高级。2.指标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公司当期和未来业绩的影响情况公司采用的晶硅电池是目前产业化水平与可靠性最高的光伏电池类型。单晶硅电池由于其更高的转化效率,目前是行业的主流选择。从光伏发电的原理来看,对于主流的晶硅电池,P/N导电性则是硅片最基本的特性,该特性是电池片效率与成本的一项核心决定因素,因此各种提效手段的本质都在于减少光电转换过程中的电学或光学损失。技术迭代频繁是光伏全产业链的突出特点,究其根本动力都在于降低度电成本,提升这种能源形式的经济性和竞争力,电池转换效率则可发挥全局性的关键作用,也是未来进一步降本的关键。以TOPCon、HJT为代表的新技术路线产能爆发,TOPCon因性能、成本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受到业内广泛采用。TOPCon电池目前量产效率在24.5%—25%左右,实验室效率最高达到26.1%。据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算,TOPCon理论极限效率为28.7%,高于HJT的理论极限效率27.5%,量产效率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综合上述性能优势及盈利性特点,TOPCon综合性价比高,且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实现,是当前电池片技术的主要方向。总体来看,由于TOPCon成本效益方面的综合优势,TOPCon进一步放量,处于产业化上升周期。目前TOPCon电池技术使得电池具备超700mV的高开路电压,ISFH在实验室的最高效率已经达到26.1%。从目前TOPCon量产的情况看,平均量产效率分布在24.3%-24.6%,最高效率达到25%,具备大规模产业化达到25%以上的效率潜力。随着工艺简化、设备成熟度提升及设备价格下降,TOPCon的竞争力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其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TOPCon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TOPCon电池拥有理论转换效率高、低衰减、高双面率、低温度系数等优点。TOPCon电池理论转换效率28.7%,而PERC电池转换效率24.5%,HJT电池转换效率29.2%。根据行业统计数据,预计2025年TOPCon名义产能将有望达到725GW。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升自身业绩。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为化解债务危机,积极推进司法重整,在“稳控风险”的前提下,将清应收及项目结算作为日常经营工作的重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82亿元,同比下降59.94%,其中新能源业务收入4.13亿元,占整体收入比例已超80%。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