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龙软科技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LongRuan Technologies Inc.
- 实际控制人: 毛善君
- 上市代码: 688078.SH
- 注册资本: 7289.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12-30
- 大股东: 毛善君
- 持股比例: 45.76%
- 董秘: 郭俊英
- 董秘电话: 010-62670727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葆华、常莹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2106室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北京板块 融资融券 AIGC概念 微盘股 机器人概念 工业互联 国产软件 华为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2-02-22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7355893625
- 法定代表人: 毛善君
- 董事长: 毛善君
- 电话: 010-62670727,010-62670052,010-62670056
- 传真: 010-62670092
- 企业官网: www.longruan.com
- 企业邮箱: info@longruan.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1008室
- 邮编: 100080
- 主营业务: 以自主研发的LongRuanGIS平台为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智能开采提供工业应用软件及全业务流程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政府应急救援、矿山安全监察、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及科研院所、工业园区提供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的智能应急、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装饰装修工程;信息系统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集成、工程总承包和运维服务;矿井地质工程、物探工程、勘察工程、岩土工程。(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软科技”)创立于2002年初春,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主营业务是以自主研发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李生和时空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智能开采提供工业应用软件及全业务流程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政府应急和安全监管部门、科研院所、工业园区提供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的智慧应急、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2019年12月30日,我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证券代码:688078),成为科创板煤炭行业工业软件第一股。作为煤炭工业面向智能开采的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龙头企业的龙软科技,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形成了“龙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LongRuanTGIS“一张图”智能管控平台及分布式协同图形处理、透明化矿山和综采工作面构建、综采工作面精确定位和自适应割煤、智能掘进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已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共计22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协会科技奖多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批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1项,教育部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荣获两化深度融合优秀和示范项目6项,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和863主题项目等。就“十三五”而言,公司具体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编号:2016YFC0801800)”的高科技攻关,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的“北大-龙软科技智慧能源和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参与了北京大学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智能开采安全技术与装备研发(编号:2017YFC0804300) ”、“大型矿井综合掘进机器人(编号:2020YFB1314000)”的高科技攻关。公司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累计在全国1400余家大中型煤矿、政府部门、智慧园区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得到成功应用,2020年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有44家使用公司产品和服务。龙软科技将继续秉承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我国矿山、政府和城市的智能化、智慧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基于国家能源局《智能化煤矿建设指南(2021年版)》和中国煤炭学会标准《智能化煤矿(井工)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打造高科技的智能化煤矿奋斗终身。
- 商业规划: 1.主要经营情况公司以自主研发的LongRuanGIS平台及LongRuanGIS时空智能技术体系为基础,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智能矿山、智慧安监、智慧园区、零碳机场等能源领域提供国产工业软件及自主技术体系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LongRuanGIS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及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公司围绕国家就智能矿山领域由单个系统智能化向矿山整体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持续研发投入,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平稳,营业总收入32,860.2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04%;受初中级智能矿山竞争加剧及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2.9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36.1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57%。(1)智能矿山主业全面发展,深耕高级矿井智能化。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不仅实现了智能矿山关键技术环节的智能管控产品体系全面覆盖,并且在透明地质、井下精准定位导航、采掘设备姿态精准控制、智能装备集群协同控制、灾害精准感知预警、工业软件等制约智能化建设的“卡脖子”技术领域持续发力,研发应用一体化推进。公司与北京大学联合组建智慧能源和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共同推出“高级智能化矿山6626工程”,成功探索出与矿山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龙软技术体系新模式,并开始在示范矿井开展落地建设。(2)创新优势持续转化,市场应用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基于技术优势,公司主要产品的应用规模居业内领先地位,截止2024年末国家能源局71个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矿,龙软科技参与建设的透明化地质保障系统、智能化管控平台、采掘工作面自适应截割、智能化洗选等系统的煤矿数量为46对,市场渗透率领先。公司在全国已累计实施地质保障系统120余对矿井、综合管控平台250余对矿井,为矿山的智能化、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3)非煤矿山智能化业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公司非煤矿山智能化业务利用以龙软智图和透明化数字孪生平台为核心,通过构建时空智能GIS基础底座,覆盖非煤矿山“采、掘、支、铲、运”等全环节、全周期、全过程的一体化管控,提供空间数据和各类业务集成应用和决策支持能力。公司非煤矿山龙软智图和管控平台已在亚洲最大的铅锌矿之一凡口铅锌矿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4)技术优势跨行业渗透,行业拓展取得关键突破。公司研发的国内首个基于全息数字孪生技术的“零碳”机场能源管控平台,赋能全国首个零碳机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通过龙软能源管控数字孪生基础平台、能源业务管理及碳排放管理系统,打造包括航站楼、单体建筑、地下管网、冷热一体化设备、绿电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场所等空间对象数字孪生体,提供高可视化、沉浸感和基于地理信息的机场全域三维场景,实现监测机场环境及设备实时运行状态,预测机场电、暖、水的能量消耗,动态调整工作状态,最终达到机场节能减排目的,示范引领国内外“零碳”机场项目的建设和发展。(5)工业基础软件(CAE)领域自主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公司与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共同组建的“智能化矿山数值模拟与仿真联合实验室”,报告期内申请“一种面向矿山的有限元法蠕变材料接触计算方法”、“一种面向智慧矿山的断层的几何建模方法”等两项发明专利,与龙软科技现有专利形成地质模型及灾害仿真专利组,涵盖了从地质建模、仿真求解算法到数字孪生平台构建全流程的知识产权,可用于矿山灾害仿真模拟,实现对灾害环境及灾害过程的全面推演、机理分析、信息反馈和自适应智能处理,为煤矿重大灾害智能感知、安全隐患智能识别、灾害融合监控与数据化决策提供科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能源神东矿区、华能地质保障等多个项目中得到了应用。(6)核心竞争优势稳固,客户订单保持高位。公司在智能矿山行业以自主研发的底层平台驱动研发创新及产品升级,“技术引领”和“服务导向”的销售模式具有创新性及可持续性。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营销力度,新增订单4.2亿元,为后续业务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科技创新成果再创新高,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可。公司围绕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云GIS、人工智能、时空智能、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等核心技术体系持续迭代深耕,报告期内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9项,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8项;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7项,专利授权数量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末获得软件著作权325项。公司参与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煤矿灾害融合监控与决策数字化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应用》(编号:2022YFC3004700),承担项目之课题5“《煤矿灾害融合监控与智能决策平台及示范应用》”的“任务3《煤矿灾害融合监控预警与防控数字化决策平台研究》”,该项目可用于提升煤矿“水、火、瓦斯、粉尘”灾害的防治水平,以灾害数字孪生为创新点,从理论根基上深化了对灾害形成机制的认知,搭建起智能监测、预警、防控一体化的决策平台全方位提升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处于试运行阶段。公司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荣获202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公司连续3年入选中国煤炭协会“煤炭行业信息技术企业20强”;公司荣获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荣获2024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公司“基于时空信息的高级智能化矿井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成果于2024年9月25日在鄂尔多斯成功发布。董事长毛善君教授本人荣获了上海证券报“卓越企业家”奖项。(8)成功推出龙软智图(LongRuan云GIS平台),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在2023年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矿山工业物联网云GIS平台-“龙软智图-龙软云GIS”后,龙软智图不断完善功能日趋强大,构建了全国产、全流程,“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智能化矿山云GIS应用生态。2024年,云GIS落地曲靖市能源局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为全市煤矿提供云化地理信息服务;助力山西焦煤、贵州盘江、河北开滦等矿业集团,打造基于云GIS的透明地质示范工程。完成龙软智图英文版和俄文版的翻译,规划和布局“煤和非煤矿山”软件全球培训和销售网络。公司成功召开2024龙软智图教育版授权暨生态圈大会云GIS生态大会,教育源头培育龙软“产-学-研-用”智能矿山创新人才及助力龙软生态圈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9)强化时空智能领域多维技术壁垒。公司通过改组成立人工时空智能研究院,实现关键人才汇聚。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时空大模型技术,实现与通用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基于矿山行业二十余年的业务、场景、海量数据积累,构建了矿山垂直大模型,并应用于矿山智能管控、智能调度和地质保障等场景。通过AI技术全面重构龙软云GIS、管控平台、智能开采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系统的便捷性、实用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矿山安全生产模式的智能化重塑,助力智能化矿井建设向纵深发展。在时空智能知识产权领域,已经获得了“一种通用人工时空智能大模型的构建方法”、“一种软件系统智能交互方法”、“一种基于时空数据的智能眼镜装置和系统”、“基于多维时空信息矢量图形的互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等数个重要发明专利,为龙软科技服务于人形机器人、智能眼镜、无人驾驶等领域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基础。(10)战略布局成效显著。公司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合资成立龙软北创公司,在“智慧矿山”、“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能源大数据”、“能源软件平台”等九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2024年8月,龙软北创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共同承担鄂尔多斯市重大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科技支撑项目“高级智能化矿山构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国内外开启了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的序幕;与安徽理工大学、科大讯飞签署《校企联合合作框架协议》,在智能化矿山人工智能领域寻求“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校企产业合作模式。参股智安透明探测公司,面向智能开采煤岩层识别进行核心物探装备及算法的研发布局,打通智能矿山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全产业链。经过公司的战略布局,在智能矿山领域,除专业机电设备和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生产外(如提升、主运、辅运、掘进、综采、洗选等),龙软科技团队(龙软科技、龙软—北大战略合作团队、控股和参股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矿山智能化自主软件研发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团队之一,从采掘地测透明化探测、灾害仿真模拟与预测预报、“采、掘、机、运、通”和“水、火、瓦斯、顶板”多维专题图形的处理、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基于透明化地测的管控平台,到智能化综掘、智能化综采、智能化通风、智能化洗选,均设有专门的研发及实施团队,并取得系列化、产品化的创新成果,也与众多设备厂家初步形成了龙软科技研发和服务生态圈。此外,公司布局工业基础软件(CAE)和人工智能、时空智能领域以产业化为先导,技术突破及落地应用并举。图3-1龙软科技团队产品体系2.分产品经营情况讨论(1)基于龙软智图的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及数智化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85.9%;截止2024年底,在首批71对示范矿中,公司管控平台、地质保障或智能采掘等核心产品已在46对矿井得到成功应用。基于透明化地测保障的智能化管控平台综合解决方案。作为入选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炭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推广名录的优秀产品,公司该产品系列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口碑良好。本报告期,持续在国家能源、中煤能源、山西焦煤、晋能控股等煤业集团获得进一步推广,全年完成70①余对大中型矿井的智能管控平台应用。基于龙软智图的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基于龙软智图的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以公司特有的深地空间GIS软件作为核心技术,叠加高精度地质模型及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和智能探测与监测的技术装备,是煤炭行业的智能化的重要保障,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本报告期,完成国家能源、开②滦集团、中煤集团、华能集团等煤炭集团下属50多对矿井的智能地质保障项目。智能采掘通风系统。报告期内,在智能开采领域,公司继续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金凤煤矿数个工作面进行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系统实现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继2023年011815工作面获得采煤创新大赛中厚煤层赛道一等奖项后,2024年度金凤煤矿011817工作面获得采煤创新大③赛厚煤层赛道特等级奖项。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精确定位、时空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煤矿采掘动态管理相结合,公司研发基于“UWB+时空分析”的智能化自动测距、GIS自动成图、“五量”自动计算、“五量”预警模型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基于云GIS的煤矿“五量”动态管理及监测预警平台,形成“五量”一体化综合管控模式。智能通风方面,公司矿井智能通风系统软硬件一体化完成研发,并成功在徐矿集团哈密煤矿、赛尔煤矿等地成功应用,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工业物联网应用系统。报告期内,公司在河南能化集团下属煤矿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局部总包模式,实现公司核心产品和其他厂家控制系统的互联网应用系统集成,体现了公司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综合实力。④智能洗选应用系统。公司积极参与太原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在基于数字孪生的选煤厂智能管控平台、基于选煤厂数据标准数据集成的数据中台和基于知识图谱+智能模型的决策支持承载平台基础上,创新研发了生产模式自动识别并分类统计、多端考勤管理系统、洗选全流程的智能⑤化分析与评价、洗选全流程的精准统计与动态展示等功能,技术能力和实施效果获得客户的好评。(2)智慧安监、智慧应急系统报告期内公司智慧安监、智慧应急系统业务主要客户为河南等地域煤矿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运维及完善,为矿山精准执法、远程监察、事故追溯,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信息化支撑。(3)龙软智图(LongRuan云GIS平台)龙软智图(LongRuanGIS云平台)是公司产品体系的技术基座。结合客户采购习惯,公司本年采用GIS及云GIS并行策略,加快引导客户授权制向订阅制转换的步伐。(4)非煤业务非煤业务实现新的突破,本期公司作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广东局非煤矿山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非煤矿山龙软智图和管控平台拓展到有色金属矿山的凡口铅锌矿,实现营收近千万元。(5)“零碳”业务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协同,本期公司在"零碳"能源管理领域成功开辟新赛道,成功研发并实施鄂尔多斯"零碳"机场能源综合管控平台及数字孪生相关业务。(6)时空智能AI业务公司时空智能AI业务厚积薄发,公司相继实现与DeepSeek-V2、DeepSeek-R1等大模型的对接,顺利完成大模型在智能管控平台、龙软智图等核心产品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智能化矿山管控平台及矿山行业智能问答系统、龙软智图智能交互系统等AI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公司发挥LongRuanGIS多年“时空+工程”领域技术积累,研究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人工时空智能大模型技术体系,公司矿山领域的AI应用侧能力体系逐步丰厚,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等AI业务成功实现研发技术的商业化运用落地。视频智能分析产品成功在山西东泰鑫源煤业、山西吕梁离石永聚煤业、山西东泰金源煤业等项目独立实施应用,并在山西隆华、曲靖能源局、国能金凤煤矿等综合类智能矿山项目中集成应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