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原创IP制作、发行及商业化,以及基于IP和内容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和运营。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网络出版物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广告设计、代理;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儿童成长公司,公司以“发现儿童的兴趣与天赋,培养儿童的爱好与技能,分享儿童成长中的快乐”为使命,以“有爱、用心”为经营理念。
我们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多媒体新兴技术、出版、实体产品与服务等方式,以及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努力创造高品质内容与产品,打造最优质的全媒体家庭早教产品,促进学龄前儿童教育与成长事业的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2018年度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69,138.35元,同比2017年全年77,328,476.50元,下滑25.68%。
其中内容与发行本期收入16,552,865.67元,较上期收入36,311,001.92元,减少54.41%;网络广告服务本期收入27,226,770.18元,较上期收入27,170,126.37元,增长0.21%;授权与衍生品本期收入13,687,700.7元,较上期收入13,847,348.21元,减少1.15%。
2018年度营业成本18,442,939.9元,较上期营业成本27,376,677.95元,减少32.63%,营业成本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经营费用64,230,649.22元,较上期总经营费用49,045,878.76元,增长30.96%,销售费用率增长了48个百分点。
在内容版权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引进国外优质视频33部,共计1,425集,10,198分钟,其中包括《克拉克船长》《鹿精灵》《小皮大世界》《极客小超人》《百变布鲁可》《二允兄弟》等出自俄罗斯、美国、韩国、法国等国家及国内的优质动画视频,其中《克拉克船长》《二允兄弟》为中国大陆独家授权,对其内容进行了全渠道的发行。
截至2018年末,公司的视频内容库突破7500集,丰富的品类涵盖儿歌动画、故事动画、双语动画、歌舞培训课程、英语启蒙等类别。
其中包括公司最新尝试创作的“小河狸贝瓦”动画片,系国内首部适合3-6岁幼儿观看的“小公民行为养成”音乐启蒙动画!每集一个有趣故事,每集一首原创儿歌;自2018年6月推出后,在业界反响强烈,获得了金翼奖在内的多项动画奖项,软萌的形象也在新一代小朋友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逐步发行至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TV、酷开、小米、咪咕视频等发行渠道。
音频内容库突破3300集,主要倾向于英文儿歌,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内容体系;除了继续延续和腾讯音乐、小米音乐平台的深度合作外,新增网易云音乐、懒人听书为音频合作渠道,实现品牌和收入的双提升。
在内容制作方面,公司基于优势内容“贝瓦儿歌”持续发力,与细分领域知名品牌广告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葵花药业、金领冠等客户。
借助公司全维度的传播渠道,不仅帮助品牌广告主塑造良好品牌形象,也进一步提升“贝瓦”IP的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原创儿歌动画共计44首,其中25首为“小河狸贝瓦”动画片创作,同时有小朋友专属的十二星座儿歌等主题的新儿歌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贝瓦儿歌》《美妈问问团》系列在2018年登上中国教育台早教频道进行轮播。
平台方面,公司自有媒体平台“贝瓦儿歌”APP广告业务同比增涨42.08%,主要增长源于客户市场对于贝瓦IP价值认可的提升,以及广告平台产品的迭代优化,为广告主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广告投放解决方案。
启蒙教育市场用户消费潜力价值凸显。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IP+数据+体验”,进行用户与内容系统的升级,结合系统化的启蒙教育框架,建立APP产品的“观看、互动、检验”儿童启蒙认知常规模型指标体系,并完成原始模型的数据积累,完善用户付费业务创新模式的基础层建设。
(二)行业情况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大行业为I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细分类别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I64),应用行业为童教育娱乐行业。
我公司致力于以科技化内容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娱乐全产业生态。
通过构建“I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衍生品”授权的全产业链变现模式,形成“内容版权”+“媒体平台”两大核心资产体系。
2018年儿童教育娱乐行业呈以下发展趋势:伴随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及2016年1月1日二胎政策的正式实施,儿童教育娱乐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儿童PGC领域,精品IP作为核心资源,变现能力越来越强;随着互联网科技持续渗透、付费意愿与便捷度提升、体验业态崛起等,IP变现渠道增多,IP的单个用户的价值越来越高。
报告期内,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其中涉及到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指出相关部门将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指南》,表明了教育部对学龄前儿童玩教具材料配备情况及质量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视。
伴随AI、AR技术的兴起,为儿童的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推动力,新技术、新展现形式、新业态将不断助推教育娱乐行业的升级转型。
公司自主研发的AI项目贝拉乐园目前已在“贝瓦儿歌”APP安卓端进行尝试性孵化,IOS端在2018年度Q2正式上线,互动游戏贝瓦乐园已于2018年下半年在“贝瓦儿歌”APP上线运营。
近年来,STEM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STEM教育的核心是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整合起来,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培养其创新力。
公司积极应对行业的变化推出多款衍生商品,强化公司现有IP的盈利能力。
结合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及教育娱乐行业的发展态势,公司利用多年沉淀的品牌、内容、发行能力等优势,并秉承开放的心态、整合行业资源、加大合作开发、加快IP开发节奏,以应对行业的周期性变化并加强盈利能力。
2010年3月10日芝兰玉树有限(筹)获发(京海)名称预核(内)字[2010]第0027785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预先核准使用“北京芝兰玉树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名称。
2010年5月4日,刘朝阳、莫奇、彭凡、杨威、曾李青签署了《北京芝兰玉树科技有限公司章程》,拟共同出资设立芝兰玉树有限。
2010年4月12日,北京捷勤丰汇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捷汇验海乙字[2010]第274号),经验证,截至2010年4月12日,芝兰玉树有限(筹)已收到股东分期缴纳的注册资本共计人民币500万元。
2010年5月7日,芝兰玉树有限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区分局核准领取了注册号为11010801284136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6月25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核发(京海)名称变核(内)字[2015]第0024373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芝兰玉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8月20日,股份公司取得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0108012841362,名称为芝兰玉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威,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甲12号1幢601室。
经营范围为: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不含新闻、教育、医疗保健,含出版、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公告服务(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10月19日);利用信息网络经营音乐娱乐产品,游戏产品,动漫产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图书、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网上销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教育咨询;代理、发布广告;销售日用品、服装、玩具。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