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建工修复
- 企业英文名: BCEG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958.SZ
- 注册资本: 15673.657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3-29
- 大股东: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41.91%
- 董秘: 赵鸿雁
- 董秘电话: 010-68611688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闫志波、肖梦瑶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16号楼3层301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北京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QFII重仓 预亏预减 微盘股 新型城镇化 土壤修复 央国企改革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7-11-0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66840059XP
- 法定代表人: 路刚
- 董事长: 路刚
- 电话: 010-68611688,010-68096688-8111
- 传真: 010-68096677
- 企业官网: bceer.bcegc.com
- 企业邮箱: ir@bceer.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16号楼
- 邮编: 100015
- 主营业务: 提供环境修复综合服务,主要包括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咨询与运营服务等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检验检测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土壤及场地修复装备制造;土壤及场地修复装备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技术进出口;环保咨询服务;环境保护监测;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仪器仪表销售;机械设备研发;建筑材料销售;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建工修复300958)是环境修复综合服务上市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致力于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水环境、矿山、农田等生态修复,以及固废、危废的处置与循环利用。公司业务涵盖环境修复相关的咨询、设计、治理、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条。凭借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股东在工程建设和城市综合服务方面的产业链优势,为客户提供土壤污染防治系统解决方案、修复“产业协同”解决方案、资源再生解决方案和智慧环境管理解决方案,实现良好生态环境增值赋能,并积极探索棕地开发、无废城市、绿色园区等创新模式。公司牵头建设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国内率先开展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牵头或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20余项课题。在“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中,累计承担项目课题数量在业内名列前茅。公司掌握20余项关键技术,满足多种类型的复杂污染场地修复需求,拥有180余项境内外专利授权,构建了综合全面的技术体系。公司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珠江三角洲等重点区域深入布局,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完成和正在服务的环境修复项目达300余例。承接实施天津农药厂修复项目、广钢白鹤洞地块修复项目、云南红云氯碱厂含汞盐泥处理项目、海豚橡胶地块修复治理项目、四川省会东县野牛坪大堰灌区农田土壤改良项目等国内标志性项目。公司还在广西落地环境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在浙江成功实践棕地开发服务模式,在云南探索固废利用+矿山修复的“以废治废”模式等。多项案例入选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项目实施经验与服务能力在业内位列前茅。公司担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单位。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全国环保优秀品牌企业、北京市模范集体、首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环境修复综合实力标杆企业、北京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等荣誉。
- 商业规划: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始终以成为人类宜居环境创造者为愿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环境修复解决方案。凭借深耕环境修复领域并具有行业技术积累的高素质专业化团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丰富的项目运营管理经验,致力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以及水环境、矿山、农田等生态修复,并积极拓展固危废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业务范围涵盖环境修复相关的咨询、设计、治理、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条。(一)主要业务公司提供环境修复综合服务,主要包括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咨询与运营服务等。具体而言:1、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提供的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涵盖项目技术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和后续风险管控及持续管理咨询等不同阶段,具体包括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水环境和矿山等生态修复、垃圾填埋场治理、高品质农田建设。(1)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公司开展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主要包括场地修复。场地修复指采用工程、技术和政策等管理手段,将地块污染物移除、削减、固定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活动。(2)水环境修复与生态提升针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问题,采用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水体污染、去除富营养化,重建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3)矿山生态修复对采石场、煤矿、金属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结合工程技术和生态手段,以植被-土壤系统的恢复演替为主要目标,构建适宜的生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对磷矿等可利用矿的废弃地,利用“固废资源化+矿山修复”解决方案,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以生态融合产业,推动矿山修复后价值提升。(4)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通过填埋场调查、封场覆盖、防渗体系构建、渗滤液导排与处理、填埋气导排与处理、筛分与资源化处置、植被和生态系统重构等解决方案对正规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治理与生态修复。(5)农田生态修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源头控制、农艺调控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生物技术、集成优化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技术措施,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田安全利用模式,减少耕地土壤中污染物的输入、总量或降低其活性,从而降低农产品污染物超标风险,改善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2、技术咨询与运营服务公司提供的技术咨询包含环境修复行业前端的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修复项目过程咨询和环境应急咨询。公司积极开拓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服务,目前主要针对石油开采和炼化产生的油泥、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铝土矿碱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赤泥等大宗固废,通过热解、阴燃、改性处理等工艺进行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大宗固废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二)经营模式根据项目特点及客户需求,公司服务模式主要包括EPC模式(含IR-EPC模式)及其他模式:PC模式、RCM模式、TCS模式、EOD模式等,具体而言:1、EPC、IR-EPC模式IR-EPC模式即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程总承包模式(EnvironmentalInvestigationandRiskAssessment-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在IR-EPC模式下,公司负责项目实施前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并与客户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承担项目整体的规划设计、材料采购、项目实施和管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全面负责,完工后将项目整体交付给业主。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及业主要求,IR-EPC模式下存在项目前期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服务不是由公司完成的情况,该种模式为EPC模式。2、其他模式(1)PC模式PC模式即专业承包模式(ProcurementConstruction),PC模式与IR-EPC模式的不同在于,项目前期的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和规划设计不是由公司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直接获得可实施的项目方案和技术参数。在PC模式下,公司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场地补充调查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并进行可行性试验后确定修复工艺设计,再根据工艺设计完成材料采购、项目实施和管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和工期负责,完工后将项目整体交付给业主。(2)RCM模式RCM模式即风险管控与运营模式(RiskControlandManagement),指公司提供环境修复服务并在修复完成后持续进行风险管控和监测等运营管理,或根据业主要求及项目特点重点进行风险管控和运营管理。随着环境修复从单纯侧重工程治理逐步向源头修复与风险管控相结合转变,公司承接的提供长期风险管控和运营管理服务的项目逐渐增多。根据运营对象的不同,RCM模式下包括一般性风险管控项目和面向区域环境的综合环境服务项目。(3)TCS模式TCS模式即技术咨询服务模式(TechnicalConsultationServices),指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环境修复行业前端的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修复过程咨询和环境应急咨询等服务。公司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过程中,综合运用高密度电阻、MIP、HPT等技术手段,为客户后续修复、区域/地块开发再利用规划等提供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指导项目实施和再开发工作。(4)EOD模式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是一种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通过特色产业运营和区域综合开发,推动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1、概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一,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及地方财政收支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态与环境治理行业投资速度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第二,为提高项目现金流水平,公司从项目资金来源、支付进度、项目收益水平、招标方信用、营商环境等角度加强了对传统业务项目的综合筛选,故传统业务承接及履约情况较往年度有所下降。第三,借助传统业务的竞争优势,公司积极拓展环保细分领域新的业务空间,但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新业务市场正处在开拓和培育阶段,技术适配性调整、市场跟踪、项目承揽、合同履约、收入实现、资金入账的转化周期和转化率影响着新业务的利润贡献。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新业务布局,一方面,从业务方向上,凭借对处置装备的成功升级改造及典型区域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带动全国范围内大宗固废(磷石膏)安全利用与处置业务市场的拓展;加快开展改性赤泥制备生态修复填充材料关键技术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示范的研究,打造改性赤泥生态修复工程样板;基于对危废(油泥)处置技术的成功降本增效改造,形成以技术和资质为核心的区域市场壁垒;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在产园区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项目,探索生态水利治理业务,梯次推进细分领域多元化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从营销机制上,由团队营销升级为全员营销,通过制度确定组织与个人绩效深度绑定;深入分析中央及地方政策,借助政策引导资金推动项目开发。总之,2024年虽总体收入规模下降,但新业务合同额占比大幅提升,为公司后续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公司2024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除收入规模降低外,长账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提高,计提信用减值增加是重要的原因。具体而言,由于公司承接的项目多为行业内较大体量的项目,加之业主方性质、规模原因付款审核更为严格,付款周期更长,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受2024年宏观经济及财政收支情况影响,公司传统总承包业务收款难度增加,三年以上应收账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对公司当期的损益影响愈加增大。面对这一拖累公司业绩表现的重要问题,公司对应收账款采取“控增量,减存量”的处理原则,在“控增量”方面,公司一方面严控项目的标前评估,结合对招标项目现金流评价,更加审慎地筛选项目,从源头上减少应收账款在项目中标到收款入账之间造成的转化障碍;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精准管理项目结算,加强在施项目过程结算资料审核,提升结算管理标准化,密切结合业主资金情况加紧“施工-完工-验收-结算-回款”进度安排,强化履约过程资金管理,精准跟踪推进回款工作。在“减存量”方面,公司积极通过政府化债、法律诉讼、债权转让等方式对各项应收账款分别制定回款方案,并由专人负责、进行专项考核,多措并举加大收款清欠力度。2024年公司积极调整业务布局,加强在手项目的结算管理,经营性净现金流有较大改善,相较2023年度提升58.33%。传统主营业务在EPC、PC模式下,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大、周期长,公司积极布局运营类业务的拓展,挖掘为在产园区提供环境管控、为在产企业提供大宗固废处置运营服务机会,优化公司收入模式。对于传统业务的履约和结算,聚焦履约过程资金把控,精准跟踪推进回款工作,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项目回款把控力度增强。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