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雷能 - 300593.SZ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1-1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王彬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Relpow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1997-06-11
董事长
王彬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新雷能
股票代码
300593.SZ
上市日期
2017-01-13
大股东
王彬
持股比例
19.35 %
董秘
王华燕
董秘电话
010-81913636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马东宇;庄任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114102699924C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7-06-11
法定代表人
王彬
董事长
王彬
企业电话
010-81913636
企业传真
010-82926121,010-89723611
邮编
102200
企业邮箱
300593@xinleine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双营中路139号院1号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致力于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以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等高可靠特种应用、通信及数据中心为主要业务领域的格局

经营范围: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高铁设备、配件制造;高铁设备、配件销售;铁路机车车辆配件销售;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设计;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软件开发;其他电子器件制造;通讯设备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节能管理服务;专业设计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电动机制造;电机制造;伺服控制机构制造;伺服控制机构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机电耦合系统研发;电工器材制造;电工器材销售;电力测功电机销售;电力测功电机制造;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修理;软件销售;软件外包服务;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检验检测服务;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雷能”)创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是为客户提供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电力电子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雷能总部注册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593)。

新雷能电源品类齐全,技术性能指标行业领先,主要产品包括以下品类:1、集成电路类:微模组、电源管理芯片、驱动芯片等;2、模块电源类:微电路模块电源、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模块电源、浪涌抑制器及滤波器等;3、电机驱动类: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智能功率模块IPM;4、电源组件及其他类电源:CPCI/VPX电源、电源逆变器、大功率风冷/液冷电源等;5、供配电电源系统类:岛礁/浮台风光油储能源供电系统等。

新雷能始终坚持“科技领先”的发展战略,研发经费投入持续保持在20%左右,累计获得各项知识产权33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

新雷能被北京市经信委评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被北京市昌平区科委评定为“昌平科技研发中心”,被北京市发改委审定为航空航天级电源及整机系统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2023年被评为北京高精尖企业100强、北京制造业企业100强、北京数字经济企业100强、北京专精特新企业100强,2023年北京市隐形冠军,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

秉承“追求卓越,和合共赢”的核心理念,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使新雷能成为质量可靠、技术领先、深受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成为中国电源行业的中坚力量!

商业规划

(一)行业政策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数据中心、铁路、船舶等各个领域,是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基础,尤其是在高可靠和高技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以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等高可靠特种应用、通信及数据中心为主要业务领域的格局。

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影响,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航天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在未来航空航天市场规模持续增加的同时,电气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促使单位航空航天装备所需的电源产品及电机类产品同比增加,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年上半年,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据工信部统计,截至6月末,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规模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通服数字基建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深化,算力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数据中心需求稳步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将进一步深入,未来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将继续加大。

预计至2025年“十四五”规划期末,拟实现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增长至1,400万架,规模总量翻两倍。

(二)行业地位1、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等高可靠特种领域公司在航空、航天、船舶、铁路、激光器等特种应用领域具备集成电路产品、电源产品及电机驱动产品等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航天、航空、船舶、铁路、激光器等领域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是上述领域重要的电力电子产品的供应商。

2、通信领域及数据中心领域公司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具备深厚的技术及研发实力。

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品类、新产品和提升产品性能,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数据中心电源是公司的战略方向之一,在这个方向上,公司积极引进具备深厚技术背景和丰富经验的电源工程师、研发专家等人才,积极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与客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目前产品已经覆盖多家客户,市场推广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三)公司主要产品1、集成电路(IC)类产品公司的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包括特种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和集成电路微模组。

(1)电源管理芯片及电源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主要包括隔离型PWM控制芯片、非隔离电源管理芯片和栅极驱动器芯片。

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特种电源的应用特点,在公司电源管理芯片中,集成实现多种特种电路功能,实现小型化和高可靠性。

公司隔离型电源管理芯片系列产品,涵盖反激、正激、半桥、推挽、全桥等多种拓扑PWM控制器,可适应各类隔离式开关电源变换器产品应用场景;公司非隔离电源管理芯片涵盖降压DC/DC变换器、降压-升压控制器、LDO线性稳压器等多品类系列产品,适合多种负载点电源应用场景;公司栅极驱动器芯片产品包括半桥、全桥、三相全桥等系列产品,应用于开关电源变换器等多种电源功率驱动。

(2)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是集成有CMOS控制电路和DMOS功率器件的芯片,利用它可以与主处理器、电机和增量型编码器构成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可以用来驱动类型电机负载。

公司产品包括有刷直流电机驱动器、三相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等多系列电机驱动芯片产品,应用于高可靠领域。

(3)集成电路微模组集成电路微模组是以集成电路芯片为核心,集成有源器件、无源元件等电路,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形式,具备完整功能电路的一种器件类型。

集成电路微模组适用于CPU、FPGA、DSP等大规模集成电路负载点供电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电力等对电源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例如:机载信号系统、驱动器控制器、隔离信号传输系统、CAN总线供电、伺服电机系统、PGA/CPLD供电、DSP供电、CPU供电等应用场景。

公司集成电路微模组的核心芯片主要采用自研产品。

2、电源类产品公司电源产品属于开关电源应用领域,包括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

(1)模块电源采用高可靠性小体积的元器件,使用先进的电路、结构、工艺和封装技术,形成一个效率高、体积小、高可靠的电子稳压电源,是可以直接安装(主要为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变换器,因外形像模块,称为模块电源,又称电源模块或板上安装式电源。

模块电源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可以将各种输入电压变换为客户所要求的直流电压,供客户设备或系统使用。

公司的模块电源主要是直流输入电压,交流输入的模块电源在某些场景也有应用。

模块电源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通信、数据中心、铁路、电力等对电源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领域,例如:分布式电源系统、相控阵雷达、计算机、导航、无线通信、光通讯、网络设备、数据库、机车信号系统、铁路通信系统、列车监控系统、驱动器控制器、信息显示屏等应用场景。

客户一般将模块电源归为电子器件类产品,模块电源的功率一般较小,从几瓦到3000瓦不等。

(2)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是指按照具体客户需求的电性能指标、结构要求等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

与模块电源相比,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多样,是根据客户所处应用场景的特定要求而设计制造的电源产品,具有符合客户特定要求的外型,可以通过模块电源组合、模块电源与其他元器件搭配、或者用分立元器件全新设计来实现客户的特殊电源要求。

公司的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船舶、数据中心、铁路、电力、新能源及其它高可靠性应用领域。

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的功率一般从几十瓦到几十千瓦不等。

(3)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是指用于供应和分配电能,以满足各种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电力的各类设备或系统的总称。

电网市电、交流发电机一般为380V、220V或115V交流电;机载/车载等直流发电机一般发电输出为28V、270V、540V、600V或900V等直流电压;客户用电设备所需供电分为直流电或交流电,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是将电网市电、发电机、电池或燃料电池等产生电能的设备或设施输出的交流/直流电压变换成直流或交流电的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

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一般由功率转换组件、配电组件、监控组件、显示组件等组成。

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数据中心、铁路、船舶、电力、新能源等领域。

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的功率大都为千瓦级以上,甚至到兆瓦级。

3.电驱及电机类产品公司的电驱及电机类产品包含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控制器及电机设备。

(1)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机运动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对电机的电流、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电机驱动模块通常由功率电子器件、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型号和规格。

(2)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是控制动力电源与驱动电机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由控制器信号接口电路、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

(3)电机设备电机设备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设备及其相关组件所构成的整体。

一般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发电机,其作用与电动机相反,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如化学能、热能、水能、风能等转换为电能的设备;电机设备除了包含电机本体外,还包括与电机运行相关的控制装置、保护装置、传动装置以及其他如起到冷却、润滑等功能的辅助装置或组件。

(三)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通过研发、制造平台的实力及多年的品牌影响力,为下游客户提供高性能电力电子产品,以产品销售收入和研发、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盈利来源。

电力电子产品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电力电子产品制造商、设备制造商。

其中原材料供应商处于电力电子产品产业链的上游,提供控制芯片、功率器件、变压器、PCB板、结构件等。

电力电子产品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设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根据行业最终客户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采购相应型号、规格的产品,应用到自身的电子设备中。

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电力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完成对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研发模式公司在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对电子电子前沿技术进行持续的投入,每年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客户具体需求,采用新产品立项的方式,预研新产品新技术,同时满足目标客户对产品的具体需求。

公司研发活动以研发中心为执行主体,分为立项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中试验证阶段。

公司质保部负责对重要节点进行评审和把控。

公司制定产品技术标准,结合相关研发管理制度和研发流程,对研发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3、采购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采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模式:计划人员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客户需求订单、物料实际库存、在产品及在途物料,通过ERP软件系统生成物料需求计划,采购人员根据物料需求计划结合当期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情况综合制定物料采购计划;ERP软件系统根据采购计划、请购单等直接生成采购订单,经采购负责人或主管经理确认后执行采购。

公司质保部每年定期组织对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进行评比和评价,以确保合格供应商名录包含最优性价比的供应商。

4、生产模式公司电力电子产品生产环节的元器件筛选、组装、测试、老练筛选等主要由公司制造部门完成,根据各类产品的不同特点,分别配备了生产装配车间、测试线室等。

为了缩短产品的交货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克服公司应急产能不足以及订单不均衡问题,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及主管副总经理定期召开产品交付会议,根据产品通用性、产能情况、呆滞风险、历年持续需求、使用客户的多少、市场供应周期及价格波动情况、未来市场需求预测、产品毛利水平等因素,确定安全库存水平及相关管理策略。

根据动态调整的管理策略,生产部门组织生产,满足订单,平衡产能;同时,采购部根据生产物料消耗情况,结合物料安全库存水平,调整物料备货计划。

5、营销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

销售部负责公司各类产品的销售工作,目前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成都、上海、青岛有本地化销售服务团队,调查市场信息并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务。

同时,公司还通过参加专业展会、技术研讨会等方式获得客户需求信息,完善销售服务网络,为各区域客户提供售前、售中至售后的全程服务及技术支持。

针对通信、航空、航天、船舶、铁路等领域客户相对集中的特点,公司制定了大客户营销(销售)策略。

(四)业绩主要驱动因素1、航空、航天、船舶、铁路、激光器等高可靠特种领域发展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国家在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的投资规模加大,公司研制的电力电子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的品种和数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国内电力电子产业的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性能电力电子产品供应商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通信、数据中心行业稳步发展的需要公司在通信行业耕耘多年,成为了国内外多家通信客户的优秀供应商,随着国内外网络建设已进入平稳阶段,公司积极拓展绿色基站改造等新领域,促进通信业务的发展。

数据中心行业是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中央会议多次提及“新基建”概念,要求出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发展进程

1997年6月11日,王彬、郑罡、陆永、李小宇、丁树芳、李云鹏共同设立北京新雷能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2月12日,新雷能有限原有股东王彬、郑罡、李建新、丁树芳、王金柏、李小宇、杜永生、李云鹏、王士民、丁贤后和陈永胜签订《发起人协议书》,按照整体变更、发起设立方式,即以11名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以经审计的截至2008年10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52,366,552.05元为基数,折合为股本5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09年3月26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平分局向发行人换发了变更为股份公司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