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展以国内、国际贸易为主的商贸物流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对所属企业资产及资本的经营管理;服装鞋帽、轻纺印染、制革装具、橡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医药、化工、资源开发的投资与管理;实业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商贸、物流项目的投资与管理;进出口业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管理咨询。
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军需被装企业,最早历史可追述至1927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为我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0年,为适应新形势下军队保障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部署,军队将部分保障性企业移交新兴铸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2006年成立际华轻工集团有限公司统筹管理所属轻工生产企业。
2009年6月26日重组改制成立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8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40亿元,成为军需被装领域首家上市企业。
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际华始终积极践行“保军、应急、为民”的发展使命,淬炼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军需精神和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
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聚焦改革创新,打造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公司在所属行业、产业的影响力。
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军需、武警、工装、行配等制式服装、鞋靴的生产基地和整合型系统服务商之一,具备年产各类服装5600万套、服饰产品2800万件、鞋靴7500万双、各类纱线1.78亿吨、坯布5700万米、印染色布7400万米的生产能力。
旗下50余户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欧洲等地,资产规模超310亿元。
在军需被装领域,际华承担着50%左右的军需、武警被装产品生产任务,出色的完成了解放军历次换装、阅兵的保障任务;在工装行配领域,际华与国家15个统一着装单位职业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并承担了一批中央企业的工装制发任务;在外贸出口领域,作为国内军需被装领域具有军需品出口资质的公司,际华响应国家战略,极开展围绕主要业务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内贸易和以军需品出口为主的国际贸易,向欧洲、非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服装、鞋靴、装具等军需被装、民用鞋服产品;在应急保障领域,际华用多年积累的后勤物资保障及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优势,成为国家第一时间“第一响应”力量,在汶川震灾、北京洪灾、抗击“非典”、抗击“新冠”等应急保障中,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救援机制,成为灾区人民安心信赖的“际华品牌”。
多年来,际华通过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提升公司在行业产业的竞争力。
公司拥有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2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各类专业研究中心40余个,科技活动人员2400余人。
研究项目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参与4项。
军队开放性课题4项。
共拥有有效专利2300余项,发明专利450余项。
在防弹、阻燃材料研发应用、制式鞋服研发、国家重大课题参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行业领先优势。
伴随着公司的发展,际华公司建立了以“际华”品牌作为母品牌的多元化业务母子品牌架构体系。
“际华”作为集团品牌,在亚洲品牌500强中位列276名,荣获“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企业”、“亚洲名优品牌奖”、“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等荣誉称号,在军警保障、行配工装等市场享负盛誉。
为更好地适应多元化企业的发展,际华围绕发展模式、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并购整合、企业重组、利用资本市场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经验,在战略管理、领导力发展、财务价值创造等总部建设方面建立了适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目前,际华正在实施“十四五”发展战略,立足主业实业,服务国家战略,以打造一流轻工军民保障产业发展平台为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和巩固核心产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股东价值,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8亿元,同比下降38.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03万元。
收入及利润下降主要系重点客户上半年产品订单减少,导致营业收入降幅较大;因订单收入减少带来的产能利用不足,固定费用较高,毛利额下降影响了利润。
报告期内,尽管公司整体收入有所下滑,但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强尼龙、玄武岩纤维、防水透湿膜等新材料成果转化以及单兵产品、野营装备、消防装备等新产品开发方面加快布局,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新产业部署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履行“保军”首责,深度推进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积极梳理所属企业主力产品,构建“军品、应急、民品”三位一体产品谱系——军品领域加速由基础防护、隐身功能向多功能系统集成升级,提升单兵保障能力与战场适应性;应急领域聚焦消防抢险、灾害救援、工业防护四大核心场景,打造模块化专业解决方案;民品领域聚焦行政司法制服、央国企工装集采、高端定制服务、电商快反供应链及国际品牌代工五大赛道,形成多层次市场布局,三大板块协同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强化产能建设通过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优化用工结构等措施提升保障能力。
三是重塑营销体系,公司开展营销体系提升工作,完善营销体系架构,加强营销队伍市场化竞争能力建设。
四是培育新质动能,打造高级定制“JH1912”品牌,开发系列高端商务定制产品,配套建成国内一流全流程数字化柔性智能西装生产线,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售后快速反应能力。
五是战新产业如期开展,“双国产”(国产原材料+国产装备)高性能尼龙66纤维完成中试验证,成功打通纺丝-应用全链路制备技术,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军警防护装备、消防救援服装及高端民用功能性面料全产业链供应能力的企业,为业务板块提供高附加值材料支撑。
公司前身为际华轻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4日。
际华轻工是新兴铸管集团按业务板块进行资产整合时在军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
2009年6月24日,经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设立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09]444号)文件批准,新兴铸管集团联合新兴置业作为发起人,对际华轻工进行整体改制,并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夏前军 | 2024-07-17 | 17200 | 2.37 元 | 50000 | 董事 |
夏前军 | 2024-07-16 | 2800 | 2.36 元 | 32800 | 董事 |
夏前军 | 2024-07-10 | 10000 | 2.34 元 | 30000 | 董事 |
曾伟良 | 2024-06-25 | 50000 | 2.47 元 | 5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夏前军 | 2024-04-30 | 20000 | 2.79 元 | 20000 | 董事 |
韩月芬 | 2024-02-05 | 30000 | 2.5 元 | 6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邱卫兵 | 2024-02-05 | 18800 | 2.54 元 | 58800 | 董事 |
王明增 | 2024-02-02 | 10000 | 2.62 元 | 5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王明增 | 2024-02-01 | 10000 | 2.66 元 | 4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改平 | 2024-02-01 | 30000 | 2.66 元 | 6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韩月芬 | 2024-01-31 | 30000 | 2.73 元 | 3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王明增 | 2024-01-31 | 30000 | 2.69 元 | 3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长城 | 2024-01-22 | 52800 | 2.61 元 | 5280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