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ST证通 - 002197.SZ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7-12-18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ZZT Electronics Co.,Ltd.
成立日期
1993-09-04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证通
股票代码
002197.SZ
上市日期
2007-12-18
大股东
曾胜强
持股比例
17.04 %
董秘
彭雪
董秘电话
0755-26490099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肖逸;唐伊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279402305L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3-09-04
法定代表人
曾胜强
董事长
曾胜强
企业电话
0755-26490099
企业传真
0755-26490099
邮编
518132
企业邮箱
IR@szzt.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同观大道3号证通电子产业园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金融自助服务终端、金融支付终端设备、IDC及云计算等开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件、硬件、外围设备,电子产品,自助设备及配件,金融机具设备,通讯设备,金融支付终端设备,办公用品,耗材的开发、生产、销售、租赁、维护、运营、营销推广及服务;电子计算机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批准的商用密码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维护保养及相关技术咨询和运营维护(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LED照明、城市道路照明工程、风光发电设备、太阳能应用系统及相关应用工程、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能源管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及运营;节能方案咨询;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节能服务、能源监测、能源管理、设备维护服务及EMC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自有房屋租赁;进出口业务(具体按深贸管登证字第2001-101号资格证书办);设备租赁(设备租赁范围:电子产品,自助设备及配件,金融机具设备,通讯设备);机器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机电、自动化产品、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研发、生产、销售、租赁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相关业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商品信息咨询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因特网数据传输服务和接入服务业务;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数据库技术服务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数据中心建设规划、运营、服务外包;云计算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物业管理;提供机动车停放服务;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环保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市政综合工程等工程施工与设计,景观规划、环境艺术、规划设计等设计与工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及维护;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电子与智能化工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配套设备;金属材料、铁合金、五金交件、建筑装饰材料、钢材的销售与代理销售,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服务;经营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木竹制品;苗木、花卉、水果种植;开展林下经济种养殖及销售;木材市场服务及木材市场培育;林区道路施工、林业建筑施工;森林康养、林地林木收储,木材加工、营造林。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证通电子已经发展成为涵盖IDC及云计算、金融科技、照明科技三大业务板块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在深圳、长沙和东莞建设了3座产业园,在深圳光明、广州南沙、东莞石碣、东莞旗峰、长沙望城和武汉神狐共拥有6个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在深圳南山和光明、广州、东莞、长沙和西安设立了6个研发中心,在全国分布28个售后服务中心和182个售后服务网点。

公司建设了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平台和先进的物联网智慧终端感知网络,为客户提供“云+网+端”全方位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以云计算为核心技术、以金融科技及智慧终端为支撑的云运营商的服务商和金融科技服务商。

公司依托于六大数据中心的资源,与平安、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知名企业生态圈展开战略合作,为政府提供IDC+智慧城市的产品及服务;为国有各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各中小商业银行提供包括终端、业务软件、平台运营和机房托管等类型多样的差异化金融支付解决方案,产品足迹遍布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产品公司是一家业务涉及IDC及云计算、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明确提出了“IDC基础设施、云计算和智能终端为特色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具备为客户提供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

1、IDC业务公司主营IDC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致力于为各大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数据中心服务。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部地区投资自建四大产业园、八大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已经建成的数据中心IT负载合计约79,200千瓦(kW),折算成4.4千瓦(kW)标准机柜约18,000个,其中约12,000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

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有证通长沙云谷3#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3,240个)、湖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3,000个)、陕西证通云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700个)。

公司IDC数据中心多为批发型高等级金融数据中心,面向金融客户、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三大通信运营商,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盈利模式为向金融客户群、中大型互联网客户群及政府客户群通过提供机柜资源收取租金等实现基础业务收入,同时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数据中心架构及规划设计、运维、管理咨询服务以及宽带资源等实现增值业务收入。

公司目前已具备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能力,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投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测试验证、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绿色节能和提供增值服务不同产品组合业务,具体如设计规划咨询业务、数据中心EPC业务、数据中心运维服务业务、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管理业务等,从而扩展客户群体,拓宽公司IDC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公司较强的建设交付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把客户业务需求转化为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直至交付并为客户提供长期运营管理服务的整体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除此以外,公司还可以在数据中心设计、建设、改造过程中引入IDC人工智能算力,进行持续的仿真、大数据分析及AI算法调优、修正,进行高效制冷管理、供电优化,持续为数据中心降本增效,打造绿色节能数据中心,推进数据中心行业低碳优化建设。

2、云计算业务公司从2015年开始布局云计算业务,以证通云平台为业务依托,围绕IDC核心客户,持续推进云计算平台研发、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以强大的系统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和项目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云+端+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服务、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综合解决方案,形成了从IaaS基础设施层、PaaS平台层、SaaS应用层全栈式的业务构建能力,并从中实现运营收入。

公司云计算IAAS及PaaS层运营服务平台业务主要是以公司自主研发的证通云平台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稳定、最安全的云主机、云托管、云存储、云安全、云迁移等基础云服务,为客户的系统入云、应用入云、数据入云提供支撑,解决客户数字化转型或升级基础架构及平台层面的需求,如根据客户的需求搭建完全定制化云平台,提供一体化私有云服务、混合云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定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或运维服务);提供虚拟机、存储、网络等IT基础资源租用的云主机服务;支持国产芯片异构融合,异构数据源的快速集成与数据融合能力;基于独享或者共享的物理资源,为客户提供专项的云资源托管服务;提供多云、跨地域管理,集成各种云资源池管理,通过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对资源池(软硬件等资源)进行统一地监控、配置、部署和调度等。

公司处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库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或以大云厂商AI算法为基础,实现技术层算法和应用层场景做匹配关联和深度学习,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AI+RPA”技术为企业提供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多渠道采集数据,协同低代码平台,在统一核心平台分配任务,实现智能分拨、自动分拨及多级联动,满足多场景的应用需求,提高业务流程自动化效益;“AI+大数据”智能化业务通过对数据储存管理,基于数据训练及深度学习,建立统一运营管理和分析体系,实现数据治理。

公司云服务SAAS应用层主要为快速构建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政务云、警务云、交通云、金融云、民生云、工业云、惠农云及旅游云等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并依托公司云服务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智慧节能等应用架构上的全面信息感知能力、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管理服务能力,构建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泛金融的行业云基础设施建设、云集成与云平台及应用系统定制化服务,面向运营商等行业用户基于云的行业数据并行处理与分析挖掘服务等应用领域综合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算力业务方面,实现从IDC运营商到AIDC+算力网运营商的升级,依托自有数据中心,整合资源,构建AIDC+算力业务模型,通过投资+资源整合的方式建设智算算力池服务于渲染算力及AI推理应用算力市场需求,以提高存量IDC机架上架率。

公司算力业务以渲染和推理应用为主,面向游戏、教育实训、影视制作、政务服务、医疗、电力等领域,可为客户提供高效统一的资源管理、快速响应的服务、低延时的网络体验、丰富的游戏、内容、增值产品、工具资源等。

公司自研算力运营服务平台,可实现GPU资源纳管、综合调度,最大化利用硬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3、金融科技业务公司深耕金融科技领域30余年,系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提供“支付+自助”业务的金融科技数智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务、通信、税务、交通、医疗、零售、地产、景区、院线、酒旅、彩票等领域。

公司支付产品主要包括POS机、云喇叭、制卡机、人脸识别支付终端、收银机、移动支付扫码终端、桌面智能终端、助农服务终端、加密键盘、支付套件、税控服务终端等多种设备,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金融系统、赋强公证系统、金融物联网终端管理平台、数字人民币业务管理平台、电子财税设备管理平台、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智慧三农服务平台、智慧地产管理平台、移动支付平台等;自助终端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柜员机、智慧政务终端、智慧银医终端、智能柜台、金融太空舱、智慧地产终端等产品。

在场景金融时代(BANK4.0时代),银行网点与产业、生活等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产生多种合作场景与数字金融服务需求,例如,银行网点+教育、银行网点+旅游等场景对接,银行网点+消费(分期付款购物、消费贷款)、银行网点+第三方开发的各种生活服务平台等嵌入式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升级都将带来金融科技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产业与设备的升级,将促生金融服务线上实现,实物交付线下实现连接模式,并随着5G、物联网、生物识别、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服务不再聚焦于某个网点、某台设备上来实现,而是在万物互联的智能硬件上搭载AI+行业定制化大模型等解决方案,将大大拓宽场景金融的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

针对场景金融时代(BANK4.0时代)的特点,公司将协同银行重新定义用户并重构与用户的“连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围绕用户体验、产品设计、科技研发、客户营销、客户服务及风险管理等所有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供银行业产品创新、全渠道融合、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引进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穿戴设备等创新型技术,推动公司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并不断丰富行业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同时,为协同国家“2+8”安全可控体系战略部署,抓住产品国产化市场机遇,公司通过为客户协同打造金融信创“终端+应用+服务开发”的全栈式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以商用密码、金融支付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覆盖模块、整机、软件、适配服务、信创云等业务,从关键模块到核心部件、终端设备到操作系统、IT基础设施服务到应用平台,在多个方面实现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信创升级服务。

除此之外,公司在海外业务中依托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和“支付+场景+数据”深度融合的业务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移动支付平台与智能硬件终端深度融合,打造集支付受理、资金清分、数据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依托生物识别、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构建起覆盖用户、商户、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多维交互网络,实现支付链条的无缝衔接,并通过标准化接口支持多币种结算与海外本地化合规适配,为海外商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服务。

(二)公司所属产业链位置及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成立于1993年,致力于成为领先的IDC云计算和金融科技服务商,通过坚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自主创新,运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铸就品牌的发展内核,秉着诚信、开拓、高效、创新的精神,服务于全球客户。

2015年起公司开启战略转型升级,通过收购和新建数据中心,与金融、政务、互联网等行业关键客户展开合作,在IDC及云计算业务上构筑了新业务版图。

目前公司已成为一家业务涉及IDC及云计算、金融科技两大领域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明确提出了“IDC基础设施、云计算和智能终端为特色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围绕IDC及云计算业务与金融科技的协同发展及相互赋能,为金融、党政、医疗、通信、石化、交通、地产、教育、互联网等机构客户和行业客户提供IDC及算力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和以支付终端产品、自助终端产品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引领智慧生活。

(三)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IDC及云计算行业是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必要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2月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要取得重要进展,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

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要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4年12月发布《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面向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激励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竞争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健全产业生态”,“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数据技术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AI技术、云网协同、算网一体、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大量的数据算力、存储、传输及交互需求,加速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

同时,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纵深融合,金融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效果日趋突显,银行从过往在单一场景下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模式,演变为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千行百业,场景需求增加也形成了银行开放式服务的模式,以此为数字经济和实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动能。

1、IDC及云计算行业随着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推进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取得进展,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载体,正在由传统数据中心向AI算力中心(AIDC)的演进,其功能定位已从基础的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升级为支撑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智能数据中心。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单位联合印发的《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的目标。

当前人工智能突破传统任务型应用(如图像处理、语音辨识等)的边界逐步实现拟人类智能的能力演进,处于迈向通用智能的初始阶段,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随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持续进步,人工智能将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结合,将快速驱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变革,推动产业格局的生产范式革新与价值链升级。

根据深企投产业研究院的《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汹涌,算力底座万亿市场可期》,“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为725.3EFLOPS,预计2028年将达到2781.9EFLOPS,2020-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速为57.1%”。

2025年1月DeepSeek-R1模型发布,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化AI大模型,在多模态理解与生成任务中展现出的强大性能,对算力规模、模型参数等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预计将进一步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

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夯实算力网络发展底座,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发展。

未来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中国算力服务场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将促使数据中心产业进入规模扩张与技术创新并行的新阶段,在算力供给层面将实现快速扩容以应对智能应用的增长,在可持续发展层面将通过技术革新达成能源效率的提升,最终构建高性能与低碳化相统一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云技术的不断创新,云计算已成为支持企业、政府及个人服务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云计算作为新基建中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是国家重点投资和建设的内容,正在各省市加速落地。

目前,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融合趋势明显,特别是云计算与智算的加速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快速革新。

《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提到“随着量子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云计算的融合革新,云计算的市场边界将进一步扩展,预计在“十五五”期间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2、金融科技行业金融行业已步入场景金融时代(BANK4.0时代),数据价值、规模价值凸显,专业化服务逐渐下沉,场景金融从传统以产品和交易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将服务的物理空间从银行为中心转向以场景为中心,通过支付连接客户生活、生产场景中产生的金融需求而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带来金融的创新和业态的转化。

国内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ATM机具(含自助存款机、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自助缴费终端等传统自助设备,以及自助服务终端、可视柜台(VTM)、智能柜台等新型终端设备)79.25万台”。

根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研究表明,“2025-2030年中国商用POS机行业将向“智能化、场景化、全球化”方向加速演进,市场规模CAGR预计达12%-15%,2030年将突破1300亿元”。

海外市场,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零售POS终端市场规模为545.8亿美元,预计在2024-2029年预测期内该市场将以14.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随着海外地区移动支付的改变,未来几年海外移动支付市场渗透率将会快速增长,智能POS终端厂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网点转型升级和场景化金融的需要,自助终端的定制化需求日趋增多。

随着我国信创产业进入发力期,在党政和八大民生行业实践应用,开始与各行实业结合,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取得快速进展,通过内外部新的有利条件支持,信创行业有望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发展。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行业信创的深入、应用软件的成熟,信创产品将渗透至更多核心业务场景,预期2025年恢复高增速,2027年有望达到37,011.3亿元”。

开源鸿蒙旨在推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应用,随着开源鸿蒙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拓展应用,未来将为金融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变革,推动金融服务智能化、数字化,为金融机构构建起可靠的技术屏障,有效保障金融数据安全与业务稳定运行。

2025年6月,开放原子开源鸿蒙社区累计8915名贡献者和453家社区伙伴,通过兼容性产品数1224款,产生61.2万多个PR、3.08万多个Star、12.02万多个Fork,共计67个SIG组,累计1200多款生态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2025年8月,以开源鸿蒙为底座的生态设备突破11.9亿。

全国多地先后出台了支持开源鸿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鸿蒙生态建设,2025年4月,工信部提出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的重要性,将通过推动应用上架、支持开源共建、加速场景融合三大举措,构建中国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

未来随着金融科技与移动支付的加速融合,包含生物识别、多维交叉结合的创新支付认证技术将广泛应用,支付技术将更加安全,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与移动支付加速结合,移动支付产品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定制能力和提升增值服务的比重将成为金融科技行业未来竞争关键点。

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24.3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0.69万元。

主要系报告期内因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导致公司数据中心机柜上架进度、云计算业务项目签约和确认收入进度未达到预期,同时受商场、酒店等下游行业自助服务终端需求下降等影响,订单量减少所致。

1、聚焦主业发展,落实重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数据中心机柜租赁业务收入略有下降,重点推进了算力相关业务,加大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力度,开展大模型在行业的应用,以推动上架率增长,构建AIDC+算力运营体系;金融科技业务方面,公司重点推进银行智慧厅堂软硬件及“数字人+医疗自助一体机”等新产品研发与应用;同时,海外业务中传统POS机批量出货实现同比增长,智慧厅堂解决方案在东南亚市场实现突破。

2、持续性降本增效,加强内部管控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降本增效各项举措,一方面通过持续优化节能减排技术,降低IDC的能耗和碳排放;通过优化供应链系列举措降低物料采购成本,积极推动设计优化和物料替代降低产品成本,优化管理流程、关键制程监督等举措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公司以全面预算为基础,加强现金流及资金链管控,调整人才结构,控制人力成本,落实各项控费举措,减少和控制非必要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化内控体系执行,持续修订并完善内控、资金管理等各项公司制度,并对相关处罚、行政监管措施涉及的问题,认真持续地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并强化监督执行,目前公司股票已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按“2025年经营计划”持续推进,采取稳健策略,聚焦核心业务,强化财务健康,提升资产效益与经营业绩,降低负债规模,优化融资结构,提升竞争力,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进程

公司是由原深圳市证通电子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为曾胜强、许忠桂、曾胜辉等18位自然人。

公司于2006年12月6日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856万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03012064231。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傅德亮 2024-10-28 900 5.03 元 228600 高管
傅德亮 2024-05-24 227700 4.38 元 227700 高管
程峰武 2024-05-16 94600 5.34 元 94600 高管
杨义仁 2024-05-16 92200 5.53 元 922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