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久其软件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Join-cheer Software Co.,Ltd.
- 实际控制人: 董泰湘,赵福君
- 上市代码: 002279.SZ
- 注册资本: 86464.72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9-08-11
- 大股东: 北京久其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1.25%
- 董秘: 王海霞
- 董秘电话: 010-58022988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潘帅、黄玉清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甲12号楼1层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北京板块 深股通 参股新三板 机构重仓 预亏预减 财税数字化 数据要素 信创 数字经济 职业教育 快手概念 抖音概念(字节概念) 远程办公 智慧政务 华为概念 百度概念 雄安新区 化债(AMC)概念 网红经济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国产软件 网络安全 互联金融 大数据 云计算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9-08-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177242684
- 法定代表人: 赵福君
- 董事长: 赵福君
- 电话: 010-58022988
- 传真: 010-58022897
- 企业官网: www.jiuqi.com.cn
- 企业邮箱: 002279@jiuqi.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路26号
- 邮编: 102600
- 主营业务: 专注于为政企客户提供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服务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和大数据综合服务提供商,依托先进的技术能力平台,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为驱动,结合丰富的应用场景,在电子政务、集团管控、数字传播等领域为用户提供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与产品。
- 经营范围: 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外部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经济贸易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计算机系统服务;销售(含网上销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及外部设备、打印纸及计算机耗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租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政企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股票代码:002279),在电子政务、集团管控、数字传播等领域为用户提供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与产品;通过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满足政企客户对数据治理和运营的核心需求;致力于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久其始终坚持以核心技术驱动创新。久其女娲平台作为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业务开发集成平台,不仅是满足政企客户产品升级与创新的重要技术保障,更是适配国家信创环境的数字化平台。目前,公司基于女娲平台打造了政府统计报表、资产管理、财务一体化、企业绩效管理、行业大数据等产品线,成为了政企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久其始终坚持行业化的发展战略。我们借助专业的行业洞察能力和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与客户实现共创、共生和共赢。目前,久其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财政、国资、民生、交通、教育、司法、建筑、能源、通信等众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久其始终坚持服务至上的合作精神。二十余年来,公司已建立起以北京总部为核心、辐射全国的服务网络,参与了众多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的建设,为千万级用户提供了专业服务。久其始终坚持对钻石品质的不懈追求。公司自2006年至今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拥有软件研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安全服务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资质及国家级、省市级荣誉100余项。久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公司遵循“简单、规范、高效、创新”的价值观,倡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知识共享、富足自强”的人生追求,以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激发组织活力,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未来,久其将始终追寻价值无限的成长梦想,致力于成为一家跨行业、集团化、国际化的专业公司,拥有多级事业合伙人的平台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受人尊敬的良知公司,受员工爱戴的幸福公司。我们将不忘初心,共赢未来!
- 商业规划: 在智能化时代下,公司紧跟“新经济、新技术、新政策”趋势,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为创新驱动,聚焦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营销三大业务领域,专注于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升级,强化数据治理、智能升级服务能力,致力为多行业客户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赋能。公司坚持平台化研发模式,通过持续构建完善开放、共享的技术和业务平台,可快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本报告期,公司女娲平台在巩固原有的低代码、大数据、云原生和信创适配等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国家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平台的数据安全能力,助力全面优化、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智能性。本期,一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桌面数据库,适配多种信创软硬件环境,简化程序的安装部署过程,从而聚焦提升功能运行效率和产品易用性,为数据治理、数据分析全面赋能;二是以提升数据安全为导向,进一步深化完善平台安全体系,建设以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研发安全以及运维安全为基础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应用从源代码开发,到应用运行的全程安全,从而提升产品和项目的安全性;三是将大模型能力内化到女娲底座,以业务建模与AI建模融合,期内正式发布新一代大模型应用管理平台——女娲GPT,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开发生成式商业智能GBI应用,实现人工智能的开箱即用,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的商业分析、数据洞察和业务决策支持。此外,2025年年初公司对女娲GPT进行升级,快速完成与主流大模型的深度融合与适配,推出“智能问数、智能问答、智能报告、智能审核”等一系列智能体应用,不断提升平台智能化服务水平,让大模型赋能政企,让AI技术助力政企客户解锁数智化新篇章。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AI大模型加速的新趋势下,公司以女娲平台为核心底座,以女娲GPT为应用管理平台,围绕女娲平台八大核心能力,通过政府统计报表、资产管理、企业绩效管理、财务一体化、智慧法院、智慧交通、智慧建造、数据资产等产品线的打造,赋能数字政府、数字企业建设,致力成为政企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一)主要产品线情况1、政府报表与统计产品线政府统计业务是我国各政府部门业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亦是政府重要数据的生产系统,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持续推进,增强数治化服务能力成为迫切需求。公司政府报表与统计产品线,专注于为各级政府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从产品到服务、从采集到利用的全套方案,覆盖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数据共享以及数据要素价值等全链条。报告期内,政府报表与统计产品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全方位部署业务流程规范化、产品智能化。一是贯彻落实制度发文,积极响应国家数据局的相关要求,构建完成集数据采集、治理、管理和要素化应用为一体的解决方案,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二是把握政策动态,快速落实国家战略。本期公司积极协助财政、国资部门落实国资预算相关政策,推动国资预算管理、国企管理报表、国企名录库和产权管理等业务,推动国有资本预算全覆盖。同时,助力国资产权登记与市场注册联动,为防止假冒央国企提供有效支撑,维护市场秩序;三是深化数据共享,重点布局部门决算领域,目前已服务于16个省、计划单列市,并深挖探索预算、决算公开等细分领域,为客户在决算领域提供更精细化的优质服务。2、资产管理产品线根据国家推动国有资产价值动态实现、数据资产改革等新形势,公司以用户为根本、以政策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以创新为驱动,助力客户构建资产业务全口径、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体系。报告期内,在财政资产管理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在财政业务领域的高质量服务优势,以提升财政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质量水平和服务效率为导向,全方位构建运维服务体系。本期,公司设计开发完成新一代财政资产管理平台,实现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闭环管理,规范业务管理和统一数据标准。在重点推进“1+22”个省市资产融入一体化项目交付落地的同时,紧跟相关政策要求,聚焦财政管理,以标准产品孵化、市场拓展为重心,基于女娲平台,迭代开发完成“国有资产盘活与运营平台”“公物仓管理平台”“资产清查盘点云平台”等特色产品,为全国各级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赋能。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公司围绕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有效盘活资产、提质增效等相关政策要求,紧贴单位内控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理念,持续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资产管理产品进行质量打磨和能力提升。本期着重提升产品易用性、灵活性、标准化等能力,为税务、机关事务管理、公安等多个重点行业的项目交付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在卫生行业,深挖客户需求,不断探索数据资产管理、资产盘活及新技术融合应用,独立开发医院资产管理系统,并已在中央、北京、云南、陕西等全国多家医院完成落地应用,以数字化赋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在资产清查盘点方面,本期全新发布资产清查云平台1.0,重点规范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内容和流程,与资产系统数据双向互通,依托“大模型+资产清查云平台+智能小程序+资产条码化”全栈解决方案,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资产清查盘点服务,为智慧清查赋能。3、企业绩效产品线公司企业绩效管理(EPM)产品线助力大型企业集团构建“计划—预算—报表—决策—绩效”的完整管控体系,强化核算报告、资金管理、成本管控、税务管理、资本运作等关键职能。本期企业绩效管理(EPM)产品加速向智能化、业财融合纵深发展,通过业财数据深度协同,EPM系统赋能资源配置优化与合规性管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布局,助力企业构建“战略-执行-监控”闭环,为高质量增长提供敏捷决策支撑。在国企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下,公司在报告期内聚焦大型国央企绩效管理效能升级,以“多维数据治理+智能算法”为核心构建新一代企业绩效管理方案。一是针对行业精益管理趋势,通过多维库动态建模支撑集团级数据治理,融合业财场景的成本精细化管控系统助力降本增效,战略解码型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工具推动管理闭环落地,赋能客户在国企改革中实现“战略-执行-考核”一体化跃升。二是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报表产品升级,打破组织层级壁垒,贯通仪表盘、报表、凭证、单据的数据透视路径,落实决策层到执行层的绩效追责,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度强化穿透式监管效能。三是依托智能化、可视化分析工具,构建智能决策中枢,清晰洞察各级单位的运营与财务状况,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全方位筑牢财务风险的防线。4、财务产品线公司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据驱动决策与风险管理,围绕“票、账、钱、税、表”等财务管理核心要素,打造“经济业务—内控管理—数智化”一体化新模式,深化新一代业财一体化产品在政企客户中的应用,推动客户实现财务变革。报告期内,结合客户实际业务应用场景需求,公司聚焦业财深度融合及财务全流程数字化两个方向,持续在政府财务和企业财务上进行深化创新管理。在政府财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提升政府单位内控管理水平,防控经济活动风险,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围绕内控管理和财会监督两大核心方向发力。内控管理方面,一是创新推出内控报告大模型,将AI大模型能力应用到全国内控报告会审工作中,高效完成全国61万家单位的内控报告及其佐证材料的质量审核,首次实现了100%全覆盖;二是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一体化产品,不仅在产品端融入了微信生态应用,还拓展了包括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采购管理、存货管理等多个业务模块,大幅提升了其应用的综合效能;三是基于财政部于2024年7月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构建形成了“内控评价系统”试用系统,支撑财政部内控评价试点工作的推进。财会监督方面,本期产品线梳理了百余项监督主题,以财会监督产品为抓手,强化专项资金监管监测,形成全周期流程管理,有效助力客户开展日常监督及专项监督业务。在企业业财一体化方面,公司持续聚焦业财融合战略,通过构建端到端的数字化业务闭环,为企业提供涵盖战略规划、运营管控到决策支持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本期一是强化司库管理与资金产品创新,在满足国资监管及合规要求的前提下,深化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创新资金管理产品,构建集资金运用、资源管理、风险控制和战略决策于一体的数智化司库体系,实现全过程信息监管和全级次穿透式监管,提高业务协同效率;二是深耕行业,不断迭代场景化解决方案,聚焦行业痛点,深入挖掘细分领域需求,通过业务场景定制与智能化升级,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三是AI赋能共享财务,推动创新发展,借助大模型及久其女娲GPT技术应用,以智能化技术持续优化算法,全面提升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效率;四是加强财税领域数智化集成应用,聚焦电子发票与财税政策的智能化应用,提供覆盖乐企对接、一键申报、智能财税政策库等功能的综合财税解决方案,推进企事业单位财税数字化转型。5、智慧法院产品线公司智慧法院产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夏电通研发推广,其作为国内法院信息化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科技法庭、智慧法庭、审判无纸化等重点产品,助力各级人民法院实现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助力国家构建科技服务新生态。报告期内,公司以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瞻性的创新思维为依托,专注打造高效且智能的法庭生态系统。在产品创新方面,一是依照全国法院“一张网”规范和信创要求,在软件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协助用户把在用法庭设施无缝融入“一张网”,为数字法庭建设赋能;二是迭代升级云网一体化数智法庭产品,统一法庭产品后台,助力各级法庭完成产品升级;三是完成升级以电子卷宗和智能化辅助判案为基础的全流程无纸化审判系统,通过技术升级和系统优化进一步强化法院的工作效率与透明度,以智慧科技助力各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在技术创新方面,本期为进一步实践法律AI技术与创新应用的深度融合,依托女娲GPT框架,融合长期积累的法律行业知识,推出低代码化、可兼容多种基座大模型的应用开发平台,可提供知识增强检索、提示词工程、智能体服务等智慧能力。6、智慧交通产品线公司智慧交通产品线通过打造“一中心”(数据中心)、“六应用”(基础应用类:综合信用监管、应急装备物资;综合应用类:管理决策平台、运行监测与预警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三窗口”(一体化门户、综合大屏、移动端)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的产品体系,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有效的信息化支撑。报告期内,为匹配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推进进程,公司以打造产品差异化优势、赋能数字交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一是基于交通运输部政策发文,深入研究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和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业务,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供支撑;二是梳理交通管理决策亮点,助力交通客户挖掘数据价值;三是通过大模型技术应用和引导式操作模式的设计,提升应急指挥产品和综合信用监管产品的用户体验;四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重点解决应急装备物资产品用户痛点;五是通过打造一键搜索能力、内置交通数据标准等措施,提升数据中心产品标准化能力。7、智慧建造产品线在数字化浪潮下,我国工程项目正面临管理效率低、成本不可控、安全风险高等核心痛点问题,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公司智能建造产品线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技术,落实“从集团管控到公司经营再到项目执行全层级贯通”的业务方针,打造了覆盖经营、生产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工程建设单位降本增效、防范风险、提升竞争力。公司智慧建造产品主要通过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从签订到结算全流程数字化、强化风险管控与资金管理;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全周期成本动态监管核算;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测项目人机料法环生产过程,结果可视。报告期内,公司一是全面升级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审批自动化与合规审查智能化;打通合同系统与采购、财务等业务模块的数据壁垒,提升合同履约效率,规范收支行为,降低运营风险。二是持续推进项目全周期成本管理系统升级,打造“数据进得来、过程管得住、结果看得到”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三是优化智慧工地系统,集成大数据、BIM与AI人工智能,在生产作业数字化基础上,应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建模与施工过程管理,支持一模多用,提升施工效率;构建风险指标库,实时监测成本超支、进度延误,为项目生产经营赋能。8、数据资产产品线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公布后,数据确立为五大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之一,数据要素市场化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资产时代已然来临。报告期内,围绕《“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制度,公司数据资产产品生态以“赋能数据价值提升”为核心使命,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据产品和全价值链运营体系,构建了包含数据资产盘点、数据确权登记、价值量化评估、合规流通交易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了持续提升数据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数据资产产品创新能力,助力客户实现数据从资源到资产、从资产到资本的跨越式发展。(二)主要业务拓展情况1、管理软件业务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管理软件业务是公司的根基,公司坚持以核心技术驱动创新,在电子政务、集团管控等领域为用户提供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本期,公司坚持聚焦主业、深耕行业,精研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政府用户以“数字化五大体系”支撑“现代化五大目标”;聚焦数字企业建设,推进企业用户以全面数字化运营为起点对标世界一流。本期管理软件实现营业收入102,502.51万元,同比减少1.14%。(1)财政行业“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战略支点。推动财政信息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引擎。公司依托积累多年的财政信息化经验,以技术赋能,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数字应用的新思路、新模式。报告期内,为响应新形势下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科学管理,公司全方位构建数字财政服务体系。资产管理方面,辅助完成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资产数据分析利用不断增强;加强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和构建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动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跨部门、跨级次、跨地区调剂共享;试点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管理,夯实国有资产数据基础,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探索支撑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部门决算方面,进一步落地吉林、湖北、天津等省部门决算融入一体化,共覆盖全国20个省部门决算系统建设和服务工作;推进多省各级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决算公开服务工作,拓展saas新商业模式。内控报告方面,依托公司女娲GPT平台构建的内控报告大模型应用智能体协助财政部首次对全国内控报告佐证材料进行全量审核,提升审核质效、优化应用场景,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满足财政客户监督管理的同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会计电子凭证方面,公司作为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验证子系统的建设单位,出色的完成了试点验证服务保障工作,助力财政建立会计数据标准体系、会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同时公司开发完善电子凭证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已在四川省甘孜州财政局、天津市红桥区财政局等完成部署。统一报表方面,继续保障财政部12个司局专项工作和新增报表业务的有序开展,推动系统完成全面信创改造升级;同时新增国有企业名录、税收统计调查等业务子系统,为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夯实国有资产报告基础、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等提供数字化支撑。财源建设方面,本期成功中标海南省财政综合管理项目。通过深度融合各类财税数据资源,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价值,构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财源综合数据应用平台,全面助力海南提升地方财税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教育行业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全面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公司积极探索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持续深耕教育行业,全面支撑教育强国战略,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和国家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战略部署,持续在教育领域围绕行业监管信息化、高等教育数字化、基础教育智能化、职业教育社会化等方面发力。在行业监管信息化方面,由公司承建的教育部国有监管平台于本期上线运行,公司凭借专业高效的服务,以建立健全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制度和信息化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助力构筑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在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公司聚焦教育行业采资一体化产品的优化与创新,本期新签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头部院校项目。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与投入,积极响应高校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迫切需求,期内正式发布久其大型仪器共享共用服务平台,助力高校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与资源共享,降低科研成本,提升科研效率。在基础教育智能化方面,公司创新推出久其“基教云”产品,围绕中小学有关财务、资产和内控管理的特点,结合预算一体化及内控建设需求,融合大数据、大模型和移动互联技术,助力中小学实现“办公无纸化、内控精细化、数据可视化、分析智能化”。目前公司已在宁夏、黑龙江、江西、安徽等省(区)取得显著进展,成功签约多家教体局及中小学,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为全国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职业教育社会化方面,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报告期内,公司与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围绕专业共建、实习实践等维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实践,整合企业资源与院校教学体系,推动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3)交通行业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智能交通作为关键一环,正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加速发展。此外,2024年作为低空经济元年,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载体,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更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方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报告期内,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公司不断深化对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投入和探索,全面解读分析行业发展新政策、新趋势,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期,在综合交通方面,一是依托交通运输部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结合多年在交通行业的聚焦实践与技术沉淀,推出《久其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赋能智慧交通发展,为交通行业数字化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引;二是本期签约并启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运行监测系统工程项目、四川省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湖南省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国产化适配改造及系统升级项目等,并推进完成湖北、陕西等多省份地区统计服务项目合同的签署。在智慧民航方面,一是基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政策的全面解读,聚焦低空治理,深耕民航领域,推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同时,完成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行政管理、政府协作、公众服务)UOM项目竣工验收,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新签约民航局空管局、华东空管局等多个空管系统单位的财务、基建等系统的服务合同,同时还与华东空管局签署了财务共享项目合同。此外,新签约海口美兰机场智慧财务管理系统项目、湖北机场集团收入管理平台软件开发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机场领域客户占比和业务纵深。(4)政法行业2024年初,最高院快速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工作,随着一张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在法庭建设的细分市场中,受行业市场竞争加剧,本期在法院市场拓展计划受阻,整体情况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密切跟踪、研判全国法院“一张网”的发展态势,确立了深挖法庭核心业务的聚焦策略。本期依托符合“一张网”建设标准和信创要求的庭审主机等产品,获得法院用户高度认可,成功与四川高院、西藏高院、贵州高院、广西高院完成“一张网”对接,进一步筑牢公司法庭业务护城河。此外,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驱动司法领域智能化升级,重塑核心功能的智慧能力,结合最高法要素式立案的新要求,搭建模块化审理全链条产品,期末已在山东省基层法院成功实施试点部署,助力公司构建法律AI产业生态。(5)建筑地产行业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新变革。当前,建筑业已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公司基于建筑业数字化本质,深挖市场潜力,将“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数字化转型作为行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更具行业特色的业财一体化、企项一体化、财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建筑、地产企业和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以央企为中心,向地方广拓市场,以合同为主线、以量价为核心,搭建横向贯穿规范到运营的全业务链,纵向联通集团到项目的全层级蓝图,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构建智慧建造全场景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深化业财管理,深挖市场资源,稳定战略客户的同时开拓新客户。本期在进一步深化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安能、湖南路桥等央国企合作的基础上,开拓平陆运河、海陆建设等新客户;二是聚焦智慧建造,与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江西交投、陕煤地质等客户建立全新合作,拓展项目管理和智慧工地业务;三是深度融合司库与共享体系,进行司库大数据分析,建立资金风险指标体系,实现全方位可控可溯。本期成功助力中国铁建司库管理系统完成国资委验收,塑造典型案例标杆;四是秉持“钻石服务”理念,以数字化施工、数字化管理助力客户作业、管理、决策,本期成功验收以中铁十七局为代表的基建版工程数字化项目。(6)能源制造行业能源行业是国之命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均强调,要推进能源革命,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建设步伐,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催生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能源产业与数字产业的融合,实现能源行业的产业变革,加快能源行业绿色发展,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报告期内,公司紧跟能源行业客户探索数字化与智能化创新应用的发展步伐,精准布局,采取“业务与数据”双轮驱动战略,助力客户提升精益管理和价值创造的能力。在市场拓展层面,以聚焦行业战略布局为指引,公司通过业财深度融合与流程重构,系统打通业财之间数据壁垒,统一数据源,深化业财协同创效。进一步深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成功中标中国石油财务报表工具、中国海油规划与计划项目、中国华电审计数字化应用、中国华电往来款项管理深化应用及中国大唐产权管理等多个关键项目,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在产品创新层面,公司以精准的数据治理为抓手,驱动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与价值创造,为能源企业集团管理数智化转型赋能。2、数字传播业务2024年度,公司数字传播业务紧跟全球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以“AI赋能+出海深化”为核心战略,实现稳健增长。同时,在保持业务增长态势下,公司继续强化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司数字传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0,289.88万元,同比增长26.97%。国内业务方面,本期公司持续依托社媒运营、电商营销、新媒体推广等优势领域,深化业务,构建“内容+流量+转化”全链路服务闭环,与国泰航空、索尼、新氧、晖致医药、海南航空、乐扣乐扣等标杆客户深化合作,推动私域流量运营与直播电商业务增长,助力客户实现品效合一。海外业务方面,随着品牌出海平台的不断完善,公司成功整合Meta、Google、TikTok等海外媒体资源,除继续服务电商、游戏、短剧、社交等客户之外,本期进一步加强对广交会、一汽、奇瑞等众多品牌客户的出海服务,加速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出海智库的建设。此外,公司以客服为精准切入点,以AI技术为应用突破,自主研发的JoinMC智能客服系统在本期已成功完成商业化落地,该系统通过大语言模型实现了跨平台客户数据的整合与自动化营销响应,同时,JoinMC在创意内容生产及广告素材优化环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跨境营销提供了全方位、智能化的支持。1、概述2024年,公司紧抓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四五”规划要求,聚焦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营销三大业务领域,持续深耕行业市场。本报告期共实现营业收入403,717.69万元,同比增长18.33%。其中:管理软件实现营业收入102,502.51万元,同比减少1.14%;数字传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0,289.88万元,同比增长26.97%。本报告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6.10万元,主要是由于子公司华夏电通和亿起联市场拓展严重不及预期,公司共计提10,497.55万元商誉所致。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