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科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北京科锐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Creative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付小东
- 上市代码: 002350.SZ
- 注册资本: 54233.135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2-03
- 大股东: 北京科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7.11%
- 董秘: 付静
- 董秘电话: 010-82701887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邱欣、吕相平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4号楼107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北京板块 参股新三板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储能 虚拟电厂 数据中心 特高压 HIT电池 氢能源 雄安新区 超级电容 充电桩 智能电网 创投 新能源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3-07-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209313X4
- 法定代表人: 付小东
- 董事长: 付小东
- 电话: 010-82701887
- 传真: 010-82701909
- 企业官网: www.creat-da.com.cn
- 企业邮箱: IR@creat-da.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4号楼
- 邮编: 100193
- 主营业务: 12kV及以下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力电子、供用电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新能源、通信技术的技术推广;销售自产产品、汽车;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专业承包;电力供应;出租办公用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检测服务;产品设计;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限分支机构经营)。(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的为准)
- 企业简介: 北京科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科锐(股票代码:002350),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在北京怀柔区、郑州、武汉等地建有现代化工业园区。北京科锐1988年创建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从配电设备研发制造和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起步,目前已经形成了配电设备研发与制造、新能源投资与建设、智慧能源管理三大业务体系,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海淀区优秀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百强企业。北京科锐三十余年来一直专注配电领域,持续推动电力技术进步,崇尚技术创新,积极参与新能源领域发展。如今的北京科锐,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电力设备制造业和智慧能源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投身新能源投资、资产交易与建设。北京科锐拥有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和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多次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863等)及行业标准制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荣誉,在一二次配电设备、智慧能源管理、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北京科锐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重要设备供应商与长期合作伙伴,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居前列。北京科锐的产品已经成功运行于北京奥运会、北京世园会、G20峰会等重要场合,广泛应用于两网、新能源、数据中心、石化、冶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拥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航工业、中船重工、华能、国电投等重要客户。北京科锐,永远是您可靠、专业和长久的合作伙伴!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夯实扩大制造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报告期内,公司以配电设备为核心的制造业,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市场为主战场,同时大力拓展储能、光伏等新能源市场。随着近两年电网投资持续增加,公司聚焦电气设备制造,通过对电气类产品的梳理,从市场容量、盈利能力、技术满足性、产能满足性等方面评估、论证,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产品型号,并加强其研发投入,全力发展、重点推广、优先销售,做精做优,形成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公司多年来致力于配电系统的技术进步,崇尚技术创新,曾率先推出多种新型配电设备和工程技术方案,并在多年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形成了中低压开关设备(环网柜、柱上开关、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全系列低压开关柜、预装及箱式变电站、模块化变电站、新能源专用一体机、高/低压分支箱等)、节能配电变压器(油变、干变、美变)、配电自动化产品(FTU、DTU、TTU、故障定位、自动化项目)、电缆附件、无功补偿、超级电容、充电装置、光伏发电等系列产品,应用遍及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各省区的配电网,及轨道交通、冶金、石化、煤炭、用户工程等领域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建设工程。公司新能源业务重点开拓以新能源投资、工程总承包(EPC)、设备带入、资产交易和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为主的技术服务市场,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交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地面电站、光储充氢项目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项目。公司智慧能源管理业务可为城市、园区、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集团客户、机场及数据中心行业用户提供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智能电力服务、能效管理、配售电、高低压成套设备及机电工程总包等服务。公司配电设备产品或服务大部分通过招投标方式供应给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另外部分产品应用于轨道交通、冶金、石化、煤炭等领域以及用户工程领域。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公司近年来在巩固配电设备产品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IGBT、光储充氢技术,并联合业内头部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业务和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努力为全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从新能源发电、储能、充电、氢能运用、综合能源管理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新能源发电、储能方面,公司多款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公司研发生产的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实现蓄电池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支持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公司高低压成套设备种类齐全,产品电压等级覆盖400V至35kV;YB口-40.5/0.8-6300系列风电/光伏华式箱变、ZGS(B)系列风电/光伏美式箱变,是依据公司多年在箱变领域内的深耕细作,结合风电/光伏行业特点自行研制一款新型风电/光伏专用的变电站产品,产品集升压变压器、高压真空开关、避雷器、智能型低压真空断路器及相应辅助配套设备于一体,将风电/光伏发电装置发出的800V电压升高到35kV电压等级,是风电/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输出的专用设备。公司模块化变电站产品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建设,十余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全国各地,也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升压变电站的首选技术。控股子公司武汉科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科锐”)35kV可分离连接器、绝缘件等产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全资子公司北京科锐博润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博润”)SVG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场站,在研产品集中式储能PCS、组串式DC/DC储能PCS、户用光储一体机(混合逆变器)可应用于储能及户用光储系统领域。在氢能方面,全资子公司科锐博润以绿电制氢行业需求为契机,研发光伏制氢新型电源系统。控股子公司北京稳力已研发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叉车燃料电池系统、清扫车燃料电池系统,并可提供空压机、控制器等产品及光制储氢及应用一体化、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搭载北京稳力开发清扫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清扫车在大兴氢能示范区已无故障运行超2年,该系统除应用于清扫车外,还可用于场馆车、高尔夫球车等微型工具车辆场景。北京稳力120kW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已在49T重卡装车运行20辆,已通过出厂道路型式认证测试。北京稳力开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叉车,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可实现参数在线自调整,采用无辅热低温冷启动设计,可实现零下30度快速冷启动,满足物流、仓储、冷链等多种场景的应用需求,兼容国内主流叉车厂家车型,兼容压缩气瓶和固态储氢瓶。(一)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制造业务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1、采购模式公司的配电及控制设备,如环网柜、开关柜、重合器、箱式变电站、模块化变电站等的生产和销售采用订单驱动机制,严格实施按需定制、以销定产的原则,根据不同用户对配置的不同要求,严格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原材料和配套装置的采购。故障指示器作为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检测装置,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按计划批量生产,主要原材料按计划定期采购,保持一定的库存数量,以满足持续生产需求。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与战略供应商统一签订采购框架协议,负责采购下单、订单执行、成本控制、采购结算及三包索赔等。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环节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包括配套装置和零部件)采购加工、装配调试。产品设计是公司的核心生产环节。一般在设计过程中采取模块化、单元化、组合化的设计,从而有效降低生产周期和后期维护更新成本。由于公司产品的技术独特,并经常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差异化特殊设计,因此设计工作在公司的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司按需定制、以销定产的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如环网柜、开关柜、重合器、箱变、模块化变电站等,由各制造中心根据不同用户对配置的不同要求,提出产品及产品组件差异化的技术方案,完成产品的整体设计。故障指示器作为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检测装置,标准化程度较高,则按照产品技术方案和标准设计和生产。公司同时拥有开关设备、变压器设备、自动化装置、低压成套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等多方面的产品技术,具备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在新产品、智能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具有明显优势。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自主创新,在保证配套装置和零部件的布局合理、绝缘水平合格的情况下,积极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主要采取与最终用户接触的直销方式,主要通过参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系统招投标的方式或用户工程直销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少数地区通过代理商开拓销售渠道,但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公司产品在生产完工并接到客户发货通知后发货,在客户指定场所由客户组织验收。公司营销网络遍布30多个省区,形成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分为电网内和电网外两大销售团队,负责公司各类产品的销售,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公司新能源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公司新能源业务重点开拓以新能源投资、工程总承包(EPC)、设备带入、资产交易和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为主的技术服务市场,通过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交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地面电站、光储充氢项目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项目,整合协调相关子公司在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储能、氢能等相关业务的长期技术储备、产品制造和项目实施能力;积极与合作方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展业务,捕捉新能源领域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制造领域的商机。公司智慧能源管理经营模式如下:为城市、园区、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集团客户、机场及数据中心行业用户提供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智能电力服务、能效管理、配售电、高低压成套设备及机电工程总包等服务。(二)市场地位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配电自动化技术推广及设备开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产品结构齐全,产品在两网的整体中标率一直保持稳定且居于行业前列。根据《高压开关行业年鉴(2023)》,公司2023年高压开关产值排名41位,12kV环网柜产量排名第4位,12kV箱式变电站产量排名第9位,40.5kV箱式变电站产量排名第8位。公司业绩驱动主要因素包括电网市场投资规模及公司技术开发优势、产品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公司产品或服务大部分通过招投标方式供应给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市场投资规模加大将带动电力行业相关产品或设备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可凭借技术开发和产品、人才和管理等优势,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拥有技术开发优势和产品优势。公司创立时聚集了多个专业的电力科研人才,加上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使公司同时拥有开关设备、箱变设备、自动化装置和电力电子设备四方面的产品技术,因此具备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公司产品涵盖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领域,并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因此具备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一、二次设备协同能力。公司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能力较强,能够针对客户对产品功能和结构的特殊需求,快速进行设计改进,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使公司在获得技术差异性较强的销售合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的产品优势使公司在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声誉,良好的市场声誉使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拥有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稳定且高水准的营销团队,他们一直专注于电力系统内的销售工作,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多年来积累了诸多宝贵和丰富的经验,随着电网外业务的持续拓展,公司营销网络已经由之前的聚焦电网业务转变为电网业务与网外业务齐头并进的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支强大的队伍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合同的获取,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专长,有效拓展市场,不断提高合同金额。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246.40万元,同比增长4.58%,其中电气类产品(含新能源产品)营业收入192,474.22万元,同比增长4.87%;新能源工程服务类营业收入9,071.09万元,同比下降3.41%;其他工程服务类营业收入1,373.58万元,同比增长31.54%;其他业务营业收入1,327.51万元,同比增长0.47%。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0.89万元,同比增长123.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51.47万元,同比增长120.14%。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公司本年度在巩固两网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能源等行业市场业务,优化营销策略,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公司持续加强成本优化,使得本年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确立了转型升级、轻装前进的工作方针,公司上下增强战略定力,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壮大新能源业务、深耕行业市场,加快产品数智升级,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开启了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2024年度,公司市场营销中心统一投标项目中标金额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新增中标金额较上年同比增长25.97%,其中:两网市场中标同比增长20.02%,新能源行业市场中标同比增长95.95%,其他行业市场增长16.82%。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储能升压一体机和干式变压器产线成功由北京怀柔生产基地搬迁至郑州空港生产基地,节省转运成本,同时解决场地不足问题;郑州空港生产基地产线顺利升级改造,变压器产线按期落地,及时满足了新能源业务增长的产能需求。公司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核心产品能力,加大新能源市场的资源投入,抢占市场,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第八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工作,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与第八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含),回购股份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7,836,892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45%,最高成交价为5.9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3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45,250,827.23元(不含交易费用)。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及子公司完成一二次融合环网箱、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柱上开关、YB□-40.5/0.8(0.69)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分布式新平台南网DTU装置、新Ⅰ代新能源组合式变压器、自动化测试平台V2.0等6个项目,完成了小批试制,系列化设计,通过了设计确认评审,项目已结题,并已量产。内置隔离支柱式柱上断路器、国网国产化集中式DTU、终端产品平台国产化(含南网)、深度融合柱上控制器、高能效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等项目完成方案设计、样机验证,并通过了方案样机评审。新能源用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取得型式试验报告,为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成2500kW~3450kW系列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的型式试验和CQC产品认证,完成1000标方电解槽用IGBT制氢电源装置研发,津巴布韦旺吉三期工程SherwoodB变电站SVC装置一次带电投运成功。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称号,“储能升压变流一体机”获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证明,彰显创新与技术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获得专利授权1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有效专利授权135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4项。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积极参加外部技术标准的修制定活动,及时掌握标准动态,为公司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2024年共参与13项外部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累计参加98个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国家标准31个、行业标准31个、团体标准28个、企业标准8个,其中已发行标准47个。公司及子公司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力行业会议、高峰论坛和专题会议,及时掌握市场新技术、市场需求及关键技术应用等重要信息,为公司产品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使公司产品更加满足客户需求,更好地服务电力市场。2024年,公司顺利通过了高压开关分会第十届换届选举,并连续当选常务理事单位,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开关行业的影响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