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自主研发具有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慧决策、智慧分析能力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融合调度通信系统、军事通信网通信设备、应急通信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智能现场作业管理系统、道岔缺口监测系统、智能监管系统、通信安全监测系统等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智慧化运营、智慧化运维、智慧化管理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专业设计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专用设备修理;通讯设备修理;通信交换设备专业修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雷达、无线电导航设备专业修理;汽车销售;通讯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对外承包工程;机械设备租赁;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通信设备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高铁设备、配件制造;高铁设备、配件销售;安防设备销售;安防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移动终端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制造;铁路运输基础设备销售;交通安全、管制专用设备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软件销售;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大数据服务;仪器仪表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开发;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开发;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船舶自动化、检测、监控系统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铁路运输基础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初,2011年登陆A股(股票代码:300213),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北京市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企业。
经过多年稳步发展,现已成为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旗下拥有多家分子公司/参控股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
成立20余年来,佳讯飞鸿在智慧指挥调度领域持续深入探索,致力于通过感知、分析、数据挖掘等层面的多维度信息整合,为铁路、国防、城轨、民航、能源、海关、政企等行业提供先进的定制化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
伴随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佳讯飞鸿基于“大、智、移、云、物”的新ICT技术,致力于构建数字时代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助力行业及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畅通世界,连接美好未来。
(一)报告期内核心经营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72.9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2.24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到625.09万元,同比增长108.28%。
公司在手订单10.1亿元,同比增长34.85%,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业绩波动属于公司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短期因素共同影响:1、部分战略性项目执行进度延缓,阶段性影响收入确认为保障长期交付质量并深化与客户的协同合作,报告期内部分战略性项目的执行周期有所延长,相应收入确认时点延后,对本期的营业收入及利润产生暂时性影响。
2、面向人工智能、5G等前沿领域的战略性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为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壁垒,公司积极把握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轨道交通、民航、国防等垂直行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于本报告期内显著加大了对相关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突破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76%,是公司为构筑长期技术优势所采取的主动且必要的战略举措。
尽管相关领域的商业化周期受行业特性影响相对较长,但其形成的先发优势将为公司开辟广阔的长期增长空间。
在坚定投入研发的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实现销售与管理费用合计同比下降约13%,整体运营效率不断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展现出良好的战略执行与费用管控能力。
3、个别子公司处于业务转型关键期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航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六捷科技有限公司主动调整部分传统业务,聚焦于更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领域,目前正处于业务结构战略性转型与升级的关键阶段。
由于传统业务收入主动收缩,而新兴业务尚处于市场拓展初期,对整体收入的贡献存在时间差,导致其业绩出现暂时性下滑。
(二)长期价值基石与战略前景展望公司董事会认为:评估公司价值应着眼于其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短期业绩波动。
公司的价值核心在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清晰的战略路径以及所处行业发展的长期确定性。
当前,公司的核心优势与成长逻辑并未改变,且正通过扎实的产业布局不断巩固:1、战略研发已取得关键性突破与早期市场验证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围绕基于5G技术的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持续发力,积极参与国铁集团组织的现场试验,推动铁路通信系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公司推出基于DeepSeek的铁路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对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AI升级,研发并落地铁路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显著提升了铁路运营的安全与效率。
此外,公司参与研究的《国家交通战备一体化调度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CICC“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充分展现了公司在铁路数智化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行业贡献。
在智慧民航领域,公司的长期投入迎来里程碑式进展。
核心产品记录仪、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成功获得民航局颁发的临时使用许可证,并与金湖金北通用机场、衡阳南岳机场达成重要商业合作,实现了通用机场与运输机场的“双线并进”场景突破,充分验证了公司在低空经济与民航发展两大核心支柱——“通用机场建设+空管设备国产化”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市场转化潜力。
2、订单储备夯实业绩韧性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10.1亿元,其中围绕“AI+铁路”的数智化应用相关订单大幅增加,带动整体订单同比增长34.85%,再创历史新高。
充足的订单储备为后续业绩的持续恢复与增长提供了强劲且可预见的动能。
3、战略布局契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公司深耕的轨道交通、民航、国防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其智能化、数字化的升级需求确定性强、市场空间广阔,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根据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公司当前围绕“AI+铁路”、“AI+民航”等方向的战略性投入,正是为在未来的行业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并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拓展南非市场,签署了公司海外直接承建项目中首个合同金额突破四千万元人民币的重大项目。
通过参与多个国家的轨道交通建设,公司不仅助力当地交通系统实现数字化升级,也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逐步构建起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业务体系。
展望未来,公司坚信当前的战略投入与短期调整将转化为长期而稳定的价值成长。
管理层将始终以提升公司长期内在价值为核心目标,聚焦主业,稳健经营,致力于推动公司实现跨越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由传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向“AI驱动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数智化战略跃迁,持续回报广大投资者的信任。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12日,公司前身为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佳讯飞鸿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26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于2007年6月12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毕股份公司变更设立手续,并于2011年5月5日在深圳创业板发行股票21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