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洋 - 601099.SH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7-12-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THE PACIFIC SECURITIES CO., LTD
成立日期
2004-01-06
注册地
云南
所在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太平洋
股票代码
601099.SH
上市日期
2007-12-28
大股东
北京嘉裕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0.92 %
董秘
栾峦
董秘电话
0871-68898121
所在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段奇,高晓普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530000757165982D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云南
成立日期
2004-01-06
法定代表人
李长伟
董事长
郑亚南
企业电话
0871-68885858-8191,0871-68898121
企业传真
0871-68898100
邮编
650224
企业邮箱
tpy@tpyzq.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926号同德广场写字楼31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证券经纪业务、信用业务、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股权投资业务、证券研究业务。

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自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代销金融产品;融资融券;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化解云南证券风险在云南昆明注册成立,2007年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证券”或“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近年来,太平洋证券通过经营积累和多种融资、增资手段,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先后成功实施定向增发和配股。

太平洋证券作为一家上市券商,经过多年积累,打造和建设了较为完整规范和有市场活力的业务体系和团队,包括涵盖除港澳台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营业网点,盈利模式日趋多元,已经成长为全国性的中等规模综合券商。

公司下设太证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太证非凡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

太平洋证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逐步确立了开拓东南亚市场,布局海外资本市场的国际战略思路。

2013年,公司成立了老-中证券有限公司,这是中国证券行业在境外设立的第一家合资证券公司。

公司始终以“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守正、出奇”为行为准则,追求“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追求股东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公司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商业规划

2024年,国内宏观经济处于深度转型期,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

新“国九条”出台,“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框架迎来系统性重构,防风险、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为政策主线。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公司紧跟政策导向,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强化风险管控,推进降本增效,各主要业务条线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1,939.3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05.17万元。

(一)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A股表现先抑后扬,9月底以来多项政策出台,呈现逆周期调节,市场回暖,“提振资本市场”成效显著。

根据数据,2024年末上证指数同比增长12.67%,深证成指同比增长9.34%,创业板指同比增长13.23%,A股股票基金成交总额292.87万亿元,同比增长22.03%,日均股基成交额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2.03%。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积极分析研判市场形势,有效开展部署,线上线下渠道联动,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做大客户规模,传统业务显著增长;为了适应新形势、寻找新方向,以券结产品、ETF、指数增强基金为抓手,转变销售理念,持续布局私人财富业务,稳定产品收入;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投顾业务、机构业务迅猛发展,业绩实现新突破,业务结构得以改善;协同资产管理总部、研究院等部门不断优化完善合作机制,促进公司业务共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把握住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2025年展望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将紧跟市场步伐,优选拓客渠道,提升获客效能,发挥数字化运营核心优势,拓展新增、深耕存量;持续深化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大力发展券商结算业务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推动投顾业务发展,关注客户投资收益及持有体验,同时以减持业务、T0算法交易等为抓手,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及时关注行业动态及业务方向,不断探索新的业绩增长点,赋能分支机构,进一步提升团队专业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信用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A股市场在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活跃的背景下,结束自2021年以来的连续下跌趋势,实现较为显著的涨幅。

在两融市场方面,融资融券余额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末沪深两融余额18,6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37亿元,涨幅12.94%。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业务通过优化开户流程,积极应对融资融券利率调整,视市场情况制订相关调整方案,不断提升对融资融券业务客户的服务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两融业务余额22.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1%,新开信用账户同比增幅80.62%,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78.24%;公司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无融出资金余额,较上年末减少5.84亿元。

信用业务合计融出资金22.6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23%。

此外,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为6.55亿元。

2025年展望伴随权益市场流动性的显著改善,公司信用业务将以改善客户投资体验为中心,不断优化业务系统及流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两融投顾产品,强化条线协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以高质量服务创造价值,提高公司两融客户服务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三)证券投资业务1.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债券市场走牛,收益率大幅下行,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宽松,债市供需失衡,“资产荒”极致演绎,信用利差压缩至极低水平,期间虽受监管政策影响债市出现阶段性调整,但未改变收益率整体下行趋势。

随着一揽子化债政策持续推进,城投债刚兑预期加强,城投债务延续控增化存主基调,城投债供给大幅收缩,在大规模债务置换政策的支持下,城投债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收窄。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通过不断研判债券市场变化,积极把握和挖掘市场波动下不同债券的配置和交易机会,但受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高收益标的大幅减少等影响,虽实现盈利并继续成为公司利润的有力支撑,但全年收益较上年有所下滑。

2025年展望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将持续用力、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房地产在“止跌回稳”定调推动下有望加快修复,但考虑到经济回暖尚需时日等因素,债券收益率或将维持低位。

公司固定收益类业务将继续做好投资策略研判工作,争取创造较好业绩。

2.权益类投资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A股市场出现宽幅震荡,9月下旬发生重大政策面变化,带动流动性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快速提升,市场风格转换速度较快。

上半年红利股表现突出,下半年成长股表现占优。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权益类投资业务坚持绝对收益导向,全年严格控制风险,灵活调整仓位,合理分散配置资产,积极把握市场投资机会,实现较好收益。

2025年展望公司权益类投资业务将持续完善投资交易体系,落实“价值投资、严控风险、分散投资”的基本思路,加强多样化投资策略研究,捕捉结构性投资机会,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

(四)投资银行业务1.股权融资业务市场环境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

在严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调下,IPO及再融资持续收紧,股权融资数量和金额呈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包含IPO、增发和可转债等多种方式的全口径募资事件共265起,较上年减少512起,合计募集金额为2,693亿元,同比下降74%。

全年IPO发行102起,同比减少212起;IPO融资规模663亿元,同比下降82%。

全年增发项目120起,同比减少200起;增发融资规模为1,624亿元,同期下降68%。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股权融资业务加强规范运营,完善体系建设,继续推行业务实施过程管理精细化,完成英派斯1家再融资项目。

更加注重股权融资储备项目质量的提升,增强业务发展后劲,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有效积累上市公司客户资源及地方平台客户资源。

在第17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并购投行”,在2024年度最佳投行评选中获得“A股股权承销快速进步奖”“A股再融资承销快速进步奖”。

2025年展望公司股权融资业务将继续紧抓并购重组市场机遇,拓展并购重组市场机会,加大并购重组项目承揽与承做;加强北交所IPO项目储备,开拓优质新三板、四板储备项目;利用好再融资收紧下对小额快速业务的宽松政策,积极推进拓展定增业务。

2.债券融资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债券发行增势不减,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全年各类债券发行合计7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

利率债发行达到27.9万亿,同比增长6%,其中,国债同比增长12%,地方政府债同比增长4%,政策性金融债同比降低3%。

信用债发行20.4万亿,同比增长7%。

同业存单累计发行31.4万亿,同比增长22%。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债券融资业务继续深化根据地建设,打造生态链,积极推动业务承揽,在湖北、江浙、河南、川渝、贵州、广西、江西等区域长期挖掘、培育、服务客户。

债券业务稳定增长持续发力,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大幅度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报告期内公司在全市场共计主承销发行债券46只,承销规模196.80亿元,承销规模同比上升66%。

2024年,公司继续把云南省昆明市城投公司的防风化债作为重点工作,全年为昆明市及云南其他地区发行公司债券总金额达96.34亿元,在云南债券承销市场排名第一,确保了相关公司债券到期兑付,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025年展望公司债券融资业务将重点培育、推广产业债,采取主动管理方针,助力城投企业实现产业转型;推动城投剥离具备产业属性的资产并单独发行债券;深耕地方政府债,提升承销规模与参团数量,增强业务竞争力。

(五)资产管理业务市场环境2024年,在债牛行情和银行“存款搬家”背景下,资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和数量保持增长趋势。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规模持续提升,2024年集合资产管理规模首次超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对不同类型产品进行差异化投资管理策略,形成风格鲜明、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的多个明星系列产品;在巩固债券投研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对权益资产、衍生品及海外资产的投资研究,固收、固收+产品继续保持稳定且较好的业绩;细分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种类,逐步建立起供求匹配的客户适当性管理体系。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45.21亿元,较上年减少4.94%。

其中,单一(定向)产品管理规模27.56亿元,集合产品管理规模99.45亿元,资产证券化管理规模18.20亿元。

2025年展望2025年债券市场在外部复杂环境、结构性资产荒延续和宽货币的背景下,波动性增强。

低利率环境给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带来新的挑战,固收+产品或将成为券商资管的主要发力点。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在“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以服务投资者需求、连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为目标,提升对权益、衍生品、商品等大类资产的研究能力,向多资产、多策略的方向纵深发展;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在保持固收、固收+产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尝试根据细分客户需求创设个性化产品;以优质专业服务为抓手,以维护客户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为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提供支持。

(六)股权投资业务市场环境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在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影响下,整体处于调整期。

募资端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前三季度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下降49.2%和26.0%,但第三季度环比上升84%,人民币基金和国资背景LP成为主要支撑。

投资端活跃度有所下降,第三季度虽有回暖,但整体仍较为谨慎,投资热点集中在半导体、IT、生物技术等泛科技领域。

退出端面临较大挑战,退出案例数量大幅减少,IPO退出虽有回暖但整体仍受限,并购退出成为主要方式。

整体而言,市场处于低活跃周期,随着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市场在逐步适应新的周期变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太证资本积极开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

报告期内,太证资本在新设基金和基金投资方面取得较好业绩。

其中,新备案基金1只,新增认缴管理规模1亿元,新增实缴规模1,190万元;完成工商设立基金1只,基金认缴管理规模2亿元。

新增项目投资3个,投资规模2,000万元。

截至报告期末,太证资本及下属机构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1只,基金管理规模为10.07亿元。

2025年展望太证资本将继续围绕主业积极拓展新增业务,推进新设基金、项目投资和财务顾问业务,继续重点布局投资新能源、半导体、电子设备、高端制造、大消费等行业的优质企业,紧跟国家的经济与产业政策,积极布局“专精特新”企业,并重点关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持续做好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工作,确保业务合规运行。

2.另类投资业务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太证非凡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太证非凡主要开展了前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投后跟踪管理工作,未新增投资项目。

2025年展望太证非凡将按照公司的业务规划目标,持续推进存量股权投资项目的投后管理和退出处置工作。

后续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紧跟国家政策要求,力争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适时新增优质股权投资业务。

(七)证券研究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研究院向全市场投资者提供专业、前瞻、全面的研究服务,支持公司各项业务并全面服务各业务线客户。

公司研究业务拥有丰富的产品体系,全年发布报告超1,800篇;研究领域全面,共设置总量及行业研究团队超过20个,并与各领域优秀企业建立研究关系和业务联系;举办线上线下策略会、上市公司闭门会议等,提升公司社会声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2025年,公司研究业务将继续专注于行业和企业基本面研究,服务专业投资者,扩大研究影响力,提升公司声誉和价值。

发展进程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在中国证监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化解原云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而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

公司于2004年1月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注册成立。

公司成立后,弥补了云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1.65亿元保证金缺口,全面接收了云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客户资产和员工,在5个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对高风险证券公司的市场化托管,为证券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中国证监会、云南省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