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经营范围: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水力发电;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建设工程施工;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专用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园区管理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探索开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氢能、光热等业务。
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储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2021年6月,三峡能源正式在沪市主板上市,创国内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IPO纪录。
截至2024年底,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装机规模、盈利能力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三峡能源始终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实施差异化竞争和成本领先战略,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价值创造、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沙戈荒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大基地”两大战略重点,深入落实“四强四化”行动要求,统筹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业务,深入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兴业务发展,多措并举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坚持做优增量项目,着力挖潜存量效益,加快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专业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生产经营各项重点工作。
(一)装机容量分析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其中风电新增并网53.8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并网164.26万千瓦。
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合计1381.78万千瓦。
报告期末公司待建新能源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其中风电1143.1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543.36万千瓦,储能10万千瓦。
注:“其他”项为独立储能项目。
2025年,公司因转让水电项目,装机减少20.26万千瓦。
(二)报告期内发电量及上网电量情况分析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5%,其中风电、太阳能、独立储能发电量增长主要受益于装机增长。
公司自2025年1月起不再控股水电项目装机,故未产生水电发电量。
(三)报告期内电量、收入及成本情况(四)发电效率情况分析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有所下降,主要受消纳等因素影响,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区域消纳压力相对较大。
其中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146小时,较上年减少97小时;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小时为597小时,较上年减少96小时;公司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分别高于全国均值59小时、37小时。
风电发电厂可利用率为99.21%,太阳能发电厂可利用率99.83%,较上年均有所上升。
注: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2025年7月23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月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并网风电为1087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为560小时。
公司系由三峡新能源有限原股东作为发起人,以三峡新能源有限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经审计的净资产32,954,117,540.72元扣除向三峡集团分配3,263,677,674.21元利润后剩余的29,690,439,866.51元母公司净资产为基数,按照1:0.6736折股比例折合股份公司的总股本为200亿股,剩余9,690,439,866.51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整体变更经信永中和审验,并于2019年11月12日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9BJA30380)。
公司于2019年6月26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号为9111000010000376X7。
1985年9月,根据国务院批复,原“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与“中国三峡实业开发公司”合并,成立“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水利总公司为水利电力部直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水利总公司成立时,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
1991年12月,根据水利部《关于同意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更名的批复》(水人劳[1991]130号),水利总公司注册登记名称由“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改为“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3,140万元。
1996年8月,江河水利水电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4,120.5万元。
1997年1月,江河水利水电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7,414万元。
1997年10月,水利部出具《关于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更名改建为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的批复》(水人教[1997]386号),同意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更名为“中国水利投资公司”。
1998年8月,水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129,275.3万元。
1999年12月,水利投资公司与水利部脱钩,被无偿划转至国务院。
经水利部经济调节司和财政部审定同意,水利投资公司完成了国有产权变动登记,出资单位变更为国务院,注册资金变更为134,998万元。
经2000年9月、2001年4月和2001年8月三次注册资金变更,水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162,497.9万元。
2006年10月,水利投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
2008年7月,水利投资集团注册资金增加至272,050.2万元。
2008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具《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水利投资集团公司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国资改革[2008]1409号),同意三峡总公司与水利投资集团按照报批的重组方案实施重组,将水利投资集团并入三峡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010年6月,三峡集团作出《关于同意子公司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更名的函》,决定将水利投资集团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0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具《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同意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
2011年6月、2012年6月、2013年7月,三峡集团分别对公司增资,公司注册资金增加至702,152.56万元。
2015年6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9月22日,三峡集团作出股东决定,同意将三峡新能源有限的注册资本由100亿元增加至13,051,431,033.20元。
2017年9月27日,三峡新能源有限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取得北京市工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000376X7),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2019年11月12日,信永中和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9BJA30378),经审验,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三峡新能源有限新增注册资本已缴足,出资方式为货币。
2017年8月20日,中企华出具《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项目评估报告》(中企华评报字(2017)第1207-01号),经其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12月31日,三峡新能源有限的总资产为3,522,444.47万元,净资产为2,507,432.37万元。
2017年11月15日,三峡集团对上述评估结果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2178ZGSX2019002)。
根据信永中和出具的《审计报告》(XYZH/2019BJA20028),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公司经审计的母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32,954,117,540.72元。
根据中通诚出具的《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涉及的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中通评报字[2019]12082号),三峡新能源有限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3,923,040.97万元。
上述资产评估结果已于2019年6月5日通过三峡集团备案(备案编号:2178ZGSX2019002)。
2019年6月5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安置方案”,并选举袁英平为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第一届董事会的职工董事,选举郑景芳为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第一届监事会的职工监事。
2019年6月10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及相关议案。
2019年6月21日,三峡集团出具《关于三峡新能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及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三峡战略函〔2019〕185号),同意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国有股权管理方案。
2019年6月24日,三峡新能源有限全体9名股东三峡集团、都城伟业、水电建咨询、三峡资本、珠海融朗、浙能资本、金石新能源、川投能源、招银成长,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共同签署《关于设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
2019年6月25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及相关议案。
2019年6月26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一致同意公司以现有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通过整体变更的方式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由“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由186.44901476亿元变更为200亿元。
同意三峡新能源以向三峡集团分配3,263,677,674.21元利润后剩余的29,690,439,866.51元母公司净资产为基数,折合股份公司的总股本为200亿股,折股比例为1:0.6736,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
29,690,439,866.51元母公司净资产中的20,000,000,000.00元作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剩余9,690,439,866.51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
折股后,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200亿元。
股份设定为人民币普通股。
同意公司现有股东以其在有限公司中的股东权益认购股份公司的股份,并成为股份公司发起人。
股改前后公司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不变。
2019年6月2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三峡新能源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核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000376X7)。
登记的企业名称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资本为2,000,000万元。
2019年11月12日,信永中和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9BJA30380),经审验,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峡新能源已收到各发起人(股东)投入的股本20,000,000,000.00元,出资方式为各股东持有的三峡新能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2018年10月31日净资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王忠亮 | 2025-07-10 | -206667 | 0 元 | 103433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丽迎 | 2025-07-10 | -193334 | 0 元 | 52666 | 高级管理人员 |
吕鹏远 | 2025-07-10 | -246667 | 0 元 | 123333 | 高级管理人员 |
吕东 | 2025-07-10 | -90667 | 0 元 | 45333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姿 | 2025-07-10 | -246667 | 0 元 | 12333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