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9-06-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7003918234
  • 法定代表人: 李月杰
  • 董事长: 李月杰
  • 电话: 010-82884499
  • 传真: 010-82885200
  • 企业官网: www.raisecom.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bu@raisecom.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11号楼一至五层
  • 邮编: 100094
  • 主营业务: 在全光网络、交换路由、云网安融合、无线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销售通讯设备、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计算机系统集成;制造通讯设备、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限分支机构经营);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业界领先的光网络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1999年,深耕通信行业二十余年,在全光网络、交换路由、云网安融合、无线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公司致力于成为客户数智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通过持续创新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电信运营商、能源、交通、政府、金融、教育、制造等行业具备丰富的成功案例。
  •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为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瑞斯康达有限于2008年12月10日依法整体变更设立为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0000000436603,注册资本为:200,,00,000元人民币,实收资本为:200,000,000元人民币。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公司实施战略转型和业务升级的关键一年,董事会和管理层带领全员秉承创新务实、开放进取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重点围绕经营战略转型、业务布局调整、组织系统建设和核心能力提升等年度关键任务开展具体工作。但同时,公司仍然面临着全球经济复苏增速放缓、下游投资消费需求动力不足、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加剧、收入结构调整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迭代及市场推广尚未形成规模贡献等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进而导致收入和利润等年度关键经营指标未能按计划达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6.78亿元,净资产为16.1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9.92%和7.38%;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65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领先的行业地位,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还再次入选由亚太光通信委员会及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联合评选的“中国光传输与网络接入设备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榜单,连续入选北京市工商联发布的“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和“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名单。依靠在研发技术创新能力、供应链战略协同和产品供应保障中的突出表现,公司荣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颁发的“产品创新奖”和“卓越支撑奖”。此外,公司积极参与MWC在巴塞罗那和上海举办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AfricaCom南非国际通信技术展览会及巴西圣保罗Futurecom2024通信技术展览会等拥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展会,为公司在海内外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一)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坚持运营商业务、政企业务和国际业务三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经营策略:1、报告期内,运营商市场业务继续保持接入OTN/CPE-OTN的市场领先,先后中标中国电信接入型OTN扩容采购、中国移动CPEOTN插卡设备采购和中国电信新型城域波分DCI-BOX采购等重大项目。同时,在传输分组市场迎来新的政企2.0时代,先后中标中国移动小型化接入SPN设备采购、省份移动小型化SPN设备(GE款)采购和多省份电信IPRANU设备集中采购,为公司核心业务市场的巩固和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入算网络DCA的光算力锚点上公司推出超融合解决方案,融合OSE、VNF、LAP、量子等新技术的创新单元,可帮助运营商客户打造面向算网融合的一体化智能接入平台,在多个省份形成试点和商用,并将成为公司未来光网络新的业务增长点。云网安融合业务依托“双网双速、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的教育网新趋势,携手中国移动打造新型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再次中标中国移动SD-WAN设备采购项目,满足大型央国企跨域互联、线路备份需求,陆续完成中国石油管网全国项目的业务上线。与省份联通联合打造“云WAN”产品,在多个省份继承与发展。依托省份电信高品质城域网资源,实现多业务融合承载的政企网关与管理控制系统的协同方案,为教育、视频、医疗、政府、金融等诸多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全光接入服务。在商企市场领域,公司中标中国电信企业网关集中采购项目,打造中小企业多业务接入的综合承载。同时,积极开拓FTTR-B设备在商企市场的应用,先后中标湖北电信、广东电信、上海电信、广东移动FTTR-B终端集中采购项目,为未来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在数字化ICT领域,积极拓展小微ICT市场和运营商数字化DICT市场。在多个省份形成合作框架,打造可信的云管平台,采用SD-Branch的创新方案实现市场的突破。同时,积极与同行业内的多家知名厂商、集成商、服务商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与中科曙光、北京弘光向尚等智算、国产化芯片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运营商无线产品领域持续发力,凭借技术优势与市场深耕,公司响应国家“信号升格”大政策,在室外广覆盖和室内深度覆盖等场景,提供高可靠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并通过自主芯片研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与升级电信运营商和铁塔客户积极拓展多个无线覆盖合作框架。公司积极试点创新型5G融合小站方案,实现运营商在无线覆盖建设项目上降本增效、精准建网,助力运营商低成本构建高质量无线网络。2、报告期内,瑞斯数科坚定践行“光+IP+X”战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电力、交通重点行业,深化全光网络、工业网络以及算力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布局。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行业合作,在国产化替代、高端网络设备、垂直行业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全面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1)能源领域:专注新型电力系统通信与信息化领域,国产化GPON、国产化工业交换机参与中国电科院自主可控测试,推进十五五电力配网光纤通信网建设。自主可控交换机通过集成商中标南方电网自动化过程层交换机招标。参与电网多个省份fgOTN/OSU试点或测试,率先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LAP和OSE技术,助力电力光传输网络的演进。在新型电力系统层面,中标国电新能源场站无线覆盖项目,实现可信WLAN技术在新能源应用的突破。同时布局光伏新能源的通信信息化一体解决方案。方案融合了公司的交换机、光缆监测、WLAN、智能网管等技术。石油化工行业:构建覆盖"油气勘探-管道运输-炼化生产-终端销售"的全场景智能网络体系,在大港油田开展智能柔性生产技术试点工程,通过自主研发增程采油动态优化系统,较传统采油方式提升采收率13个百分点;初步试水矿山板块,作为新赛道,实现本安型交换机、协议板、电源板在煤炭井工矿井下液压控领域的规模应用。(2)交通领域:报告期内,传统交通市场的高铁业务板块国产化IEC61375车载网络设备重磅发布并实现上车测试,成为未来市场增长新的助力点。同时深度参与浙江、山东、广东、河南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云化收费站、数智隧道、融合服务区等场景落地组合方案。新型交通领域紧抓市场机遇,深耕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瑞斯康达产品及方案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襄阳、武汉、柳州、长沙等全国多个车联网先导示范区和“双智”试点城市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全面打通车、路、云三端数据,特别是在路侧数字基站、全光智行网络、云端AI应用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创新,已经成为无人驾驶产业生态当中重要一环。(3)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先后发布了基于国产芯片自主研发的高精度IEEE1588工业交换机,单台精度<20nm性能媲美国际方案,打破工业通信领域技术壁垒;推出12.8T全端口及48100G+8400G智算中心4交换机,深度融合RoCEv2技术,实现AI万卡级GPU集群无损传输;国产化ETBN交换机支持IEC61375协议,与国内外设备实现互通,助力TCMS系统全面国产化。3、报告期内,国际市场业务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衰退、贸易壁垒、汇率波动、和地缘政治冲突等负面影响。在众多不利市场因素背景下,公司国际业务团队通过深耕拓展销售渠道、加强本地化服务支撑能力、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位以及加强品牌营销宣传等综合举措,海外订单及收入实现逆势增长,彰显出高度的市场认可与品牌竞争力。产品销售结构方面:传统的接入类终端产品占比下降明显,而彰显公司研发实力的IP/MPLS承载网、DWDM/OTM等产品方案占比显著上升。产品结构的优化不仅有利于减少低价竞争、有效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同时还对高价值市场定位、售后维保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粘性增强及公司品牌价值推广形成积极的正向助力和良性循环。区域布局发展方面:非洲、南亚、中东等欠发达区域的基础通信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公司凭借完善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和高性价比产品组合实现快速切入,先后中标非洲多国的光纤骨干网建设项目、城域光承载项目、光纤到户宽带接入项目以及南亚/东南亚多国城域的分组承载网项目和垂直行业国家级项目等,这些区域成为公司海外市场新的业绩增长源。除此之外,在欧洲、拉丁美洲等区域的现有客户的网络中,公司产品结构和方案的优化也使销售产品由先前的简单接入类产品,向高价值、高技术要求的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转移,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突破基于高速相干光传输的数据中心互联项目、IP分组城域承载网项目以及长距离高速光承载网络项目等,为公司实现国际市场收入与利润同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研发技术方面在外部环境恶化、公司经营持续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公司继续大比例投入研发创新,提升技术实力,夯实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23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为23.40%。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为663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2%。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系统秉承“开放网络、敏捷部署、技术融合”技术路线,聚焦“光+IP”技术领域,全面提升光网络自组网能力和平台化的技术融合能力。本年度公司完成了基于超100G相干传输技术和自研100GOTN成帧技术的大容量OTN电交叉产品开发,城域传输和县乡承载能力得以较大提升;实现了C6T波段高速大容量中长距光纤传输系统正式商用,结合C6TEDFA、400G+速率DWDM系统、拉曼放大、以及光层智能化运维技术向上向外拓展。公司分组产品继续加强IP/MPLS城域组网能力构建,IEEE1588高精度时钟能力得到整体落地和增强,与业内友商成功完成协同组网和互通,成功通过关键大客户入网测试;EVPN/SR/SRv6/iOAM随流检测等下一代IPRAN2.0技术完成在分组产品体系的整体落地,具备商用推广条件。公司数通领域通过“硬核技术攻关+场景化产品创新”双轮驱动,发布了全新一代正交CLOS架构核心交换机以及基于自研PONMAC技术的系列OLT产品,在POL全光园区网场景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展RoCE等智算网络技术研发,满足云计算、AI算力场景高并发、低时延的业务需求。公司积极推进下一代政企网关及FTTR-B的产品开发,丰富产品形态,增强了企业级市场的网络覆盖和性能表现,进一步巩固在政企宽带接入领域的行业地位;完成了云网融合平台V3.0的正式发布,确保了架构的稳定性与先进性,满足了市场对高效、灵活网络服务的需求。在无线领域,公司推出了全频段、高集成、差异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全面适配“信号升格”海量点状小场景需求,4/5G微分布、电梯通、4/5G微宏站、固移融合小站等产品已经在多个省份运营商落地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通信行业标准制定,其中参与的SRv6新型网络架构标准、新一代组播增强技术规范等3项已完成发布,参与的小颗粒OTN下一代标准已送审;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牵头或深度参与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课题研究共计56项。公司新增专利授权及申请5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9项。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99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商标167项,公司知识产权储备和战略布局能力显著提升。(三)内部管理方面战略支撑保障:升级战略管理机制,系统开展战略解码与组织对齐,保障战略聚焦和上下对齐,构建行业研判模型与对标体系;拓宽融资授信渠道,夯实资金安全底座;搭建全球化人才供应链,通过海外人才池和雇主品牌升级,支撑国际化战略推进。组织效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以AT会议提升分层决策机制,提升重大事项决议效率,建立专项激励、人才公寓、内部竞聘和薪酬数智化改造,激活组织内生动力;财经管理深化业财融合,加强应收在途风险控制;完成ERP系统升级切换,实现全价值链资源整合与运营能效跃升。提质增效开源节流:公司近三年应付/应收比持续改善,优化了公司资金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马鞍山精益制造将SMT换线时间缩短60%以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积极跟进政府支持项目和财税补贴政策,项目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比提升;马鞍山基地通过绿色智造升级,年节约电费预计可达百万元级;采购部通过对高端产品战略物料启动专项招标,采购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