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软 - 603927.SH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9-09-09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inosoft Co.,Ltd
成立日期
1996-05-30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科软
股票代码
603927.SH
上市日期
2019-09-09
大股东
北京科软创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1.45 %
董秘
蔡宏
董秘电话
010-82522073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宁国星;张国静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108101966816T
组织形式
其他企业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6-05-30
法定代表人
左春
董事长
左春
企业电话
010-82522073
企业传真
010-82523227
邮编
100190
企业邮箱
sinosoftzqb@sinosoft.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新科祥园甲6号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中科软公司是从事计算机软件研发、应用、服务的大型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业务以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为核心,业务涵盖应用软件、支撑软件、系统集成等应用层次,可为客户提供大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将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扩展至众多行业领域,并已在保险信息化以及公共卫生信息化行业细分应用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在政务信息化行业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件开发及产品的销售及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及服务;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电子产品的销售;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出口业务;本企业和成员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其中消防子系统除外)专项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安防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0年10月经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科学院批复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软科技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前列,是从事计算机软件研发、应用、服务的大型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为核心,业务涵盖应用软件、支撑软件、系统集成等应用层次,可为客户提供大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将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扩展至众多行业领域,并已在保险信息化以及公共卫生信息化行业细分应用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在政务信息化行业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长期以来,中科软科技本着踏实稳健的企业作风,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公司信誉和品牌形象,企业信用等级达到AAA级,并获得了中关村企业信用等级最高级ZC1级。

中科软科技不断开拓创新,丰富自主研发产品内容,增强优质的服务理念,建立了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体系。

在保险领域,公司致力于为保险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专业技术服务与系统集成服务等,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保险行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医疗卫生领域,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在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领域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在政务领域,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以及系统集成建设,为众多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另外,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扩展新的应用领域,公司目前还为非保险金融、教科文、通讯媒体等众多领域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等。

中科软科技重视管理体系和资质建设,已经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取得了齐全、高级别的经营资质,为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0000(IT服务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保持SEICMMI5认证;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运行维护分项一级资质、国家信息安全服务一级资质、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符合性标准一级资质等重要资质。

中科软科技以“发展软件产业,创新软件科技”为己任,秉承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扎根本土,放眼世界,携手合作伙伴共创未来,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继续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力争成为业内公认的以行业应用软件为特色的高技术软件企业标兵。

商业规划

(一)总体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但部分行业仍处于战略调整期,公司部分客户的IT需求仍有待进一步释放。

公司一方面加强自身成本费用管控,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人效;另一方面紧抓下游多个行业的业务机会,推进订单签订和项目落地进度。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AI在保险、医疗卫生、政务等多个行业的应用落地,在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进程中,充分发挥公司在领域知识沉淀与工程化落地方面的双重优势,寻找更多的增量业务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3亿元,同比上升1.21%。

受部分行业领域收入下滑、整体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47.25%;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43.36%。

从现金流看,报告期内由于系统集成类项目推进较快,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9.40亿元,同比上升48.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5亿元,同比减少4.48亿元。

分业务类型看,报告期内公司软件类业务收入(包含软件产品收入和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实现20.86亿元,同比下降3.92%;系统集成业务收入7.60亿元,同比上升18.66%。

公司软件类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3.31%;系统集成类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6.69%,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92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公司下游主要客户仍处于高质量转型调整期,部分项目验收进展放缓、客户IT预算依然处于调整中,导致项目毛利率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软件类业务毛利率为31.67%,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64个百分点。

受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占比增加和软件类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99%,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11个百分点。

分行业领域看:1、在保险行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0亿元,同比下降6.38%。

报告期内保险业竞争格局加速分化,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IT投入延续了阶段性承压的情况。

公司通过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继续加大高技术服务和业务的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在IFRS17及相关系统改造、核心系统改造、监管数据标准化(EAST)升级改造、再保系统对接等领域签单与确收情况较好。

未来,随着IFRS17的全面普及应用,保险公司的管理颗粒度将进一步细化,需建立跨系统的全链路协同机制。

公司已与多家保险机构签订IFRS17平台及配套的核心系统、精算系统、各类渠道管理系统、理赔保全系统、费用分摊系统、准备金系统等多项改造项目。

未来公司将通过“咨询+产品+实施”的综合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保险机构,帮助保险公司在“后I17”时代实现涵盖业务运营和战略管理的全方位升级与转型。

2、在非保险金融行业,受项目验收周期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22.53%。

公司在本报告期内继续推进证券与银行IT技术服务、银行基础设施采购等领域的项目开拓。

3、在政务行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上升22.00%。

报告期内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的项目收入确认较好,例如纪检监察领域的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平台、数字执纪执法平台、检举举报平台等;外事管理领域的因公出国(境)审批系统、领事认证系统、电子护照系统等;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园区建设、海关智慧监管等项目。

4、在医疗卫生行业,受项目验收周期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24.49%。

报告期内公司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系统、智慧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等项目的签单和确收情况较好。

5、在教科文及其他行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上升32.17%。

随着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对数智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司在工业信息化、教科文、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通信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业务规模随之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大陆以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0.62亿元,同比下降12.28%。

公司将继续坚持国际化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外已有项目执行、老客户新订单签订、新重点客户开拓及订单签订等工作。

(二)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1、研发投入情况2025年1-6月,公司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合理开展研发投入,研发支出4.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4.54%,研发投入同比下降7.63%。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围绕AIGC的一系列技术研发与能力积累,重点聚焦以AI为引擎的智能化升级,赋能业务的全流程。

例如,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健康险理赔系统和基于语义理解的团险特约理算助手,旨在自动化并革新理赔核算等核心业务;基于大模型的代理人智能展业助手项目和智能化数字人寿险建议书系统,则致力于赋能前端营销与客户服务;而AIGC垂直领域行业知识平台和基于大模型的会议内容萃取系统等项目,则聚焦于构建企业级的知识大脑,提升内部运营和决策效率。

这表明,公司围绕AI的研发内容已不仅仅是零散的“点状”应用,而是贯穿前中后台的系统性驱动力。

未来,AI不仅是提效工具,更是驱动业务模式变革、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武器。

分行业领域看,在保险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项目涉及精算与产品管理、营销与销售支持、理赔管理、运营管理与决策支持、IT运维与开发、监管合规等多个场景;在医疗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涉及医疗辅助诊断等场景;在政务领域,涉及执法办案等场景。

除人工智能应用外,公司结合软件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客户需求方向以及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在行业参考模型平台、“保险+”生态平台、数据治理与分析应用等方向上也进一步加大了研发创新与技术积累。

报告期内,公司重要研发项目如下:2、技术实践交流2025年7月,中科软以“AI应用中的重点开源软件工具和平台建立及组织协同实施研发”为主题,成功举办为期两天的技术实践交流会。

活动旨在推动AI技术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聚焦低成本、高精度、强安全特性,展示中科软在垂直领域小模型研发、开源工具应用及工程化落地方面的最新成果。

本次比赛汇聚了来自科研机构、行业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专家。

不同领域的专家与公司各技术团队就如何推进AI技术在更多垂直领域的深入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中科软的技术成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在比赛过程中,中科软展示了其在MaaS(ModelasaService)平台上的研发积累,包括底层资源适配、垂直模型微调推理部署以及智能助手开发等能力。

今年,中科软更加聚焦于垂直业务领域,打造精确专业的业务知识库,并继续优化和拓展大模型应用边界。

本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中科软不同团队间在AI应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交流,还加强了与客户、合作伙伴和研究机构的沟通。

未来,中科软将充分发挥领域知识与工程化实施经验等优势,持续深化垂直领域小模型应用,联合上下游伙伴,共同服务客户,支持远端大模型与本地私有化小模型对接,融入多模态知识库管理,结合提示词工程、数据集建设等能力,推动AI与核心业务系统群等已有应用软件的融合,扩展为广义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帮助行业客户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精准的AI落地能力。

3、技术应用进展报告期内,中科软在各行业打造精确专业的业务知识库,实现更丰富的场景应用,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公司在保险、政务、医疗卫生、教科文等主要行业已推广或试点了多个场景的AI应用,以下为其中部分产品和场景列举:(1)保险领域•保险MaaS平台:作为保险AI应用开发基础平台,实现数据、模型、知识库管理。

•保险产品知识库体系:涵盖参数定义、标签、文档、序列、文本、图谱和向量等多类知识形态的完整体系,知识库包含产品条款、监管制度、数据报送规范等内容。

•保险智能营销平台:一方面可面向营销管理部门,提供营销分析会议内容纪要的智能化生成;另一方面可面向代理人营销辅助场景,提供客户需求分析、产品解读、评测、保障计划制定、健康问卷等营销环节的智能辅助。

•智能陪练:利用AIGC多模态能力,为保险代理人培训业务提供能力评估、课程准备、话术训练、模拟练习、效果评测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极大提升传统代理人产品讲解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营销话术质检:全面提升传统语音质检能力,将既有质检盲区通过大语言模型进行理解和分析。

•客服知识库:大模型检索结合知识库能力,升级客服和代理人问题解决效率,为客户提供更精准及高效的产品/服务/流程指引。

•智能运维:快速实现问题定位,进行针对性的问题答复和操作指引,自动完成问题改派,生成运维方案建议。

•理赔辅助:涵盖多模态理赔数据获取、理赔报告生成、理赔流程引导等功能。

•运营辅助:将AIGC能力嵌入保险公司进行协同办公、运营数据分析。

•私域运营报价机器人:依托大语言模型、RPA等技术,通过企微或内部通讯工具嵌入群聊,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触发自动报价、出单、续保及风险提示,重塑服务流程。

(2)政务领域•面向政务领域的中科软训练推理一体化平台(MaaSStudio):提供大模型和专业精准模型的统一训练和推理能力,包括:数据处理、标注、模型训练、调优、发布等各环节的流水线自动化,降低了政务领域引入AI的研发管理成本,提升了高质量数据和模型治理水平。

•基于大模型的AI办公辅助智能体:涵盖法规问答、政策解读、信访要素提取、文稿校对润色、ChatBI数据查询、会议纪要总结、党政风写作等场景,融合图片、PDF、音视频等全格式文件处理、敏感信息处理、智能法规等工具集,为用户提供全流程智能办公辅助支撑、多模态AI融合,同时深度适配垂直场景,满足用户多方需求。

例如在纪检监察领域,通过构建纪检监察知识库,可赋能工作人员处理违纪分析、定性量纪、异常筛查、提取证据链、处分建议、行为分析等事项。

(3)医教科文及其他领域•基于多模态AI的肺结核智能识别与风险预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从电子病历和胸部图像等数据中自动提取、分析和挖掘传染病相关信息,完成实时风险评估和预警上报。

目前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之肺结核智能识别已在天津市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下一步公司将开展更多法定传染病以及基于症候群、基于病原的传染病规律研究,推出更多样的传染病监测识别场景的AI应用产品。

•免疫智能客服小程序:针对疫苗接种场景的智能客服,可24小时在线、及时回复、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智能AI咨询疗愈模型智能体:基于经过精心挑选的心理咨询语料训练的心理健康大语言模型,小程序智能体可对居民提供心理咨询交谈、情绪梳理陪伴的服务。

•随时学APP:针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智能培训学习场景。

在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学习过程中,通过收集分析工作人员的学习数据,智能识别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匹配岗位要求,智能推荐适合的学习路线和课程资源,根据接种人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辅助学习方案,提高预防接种从业人员的学习效率和服务水平。

•宣传出版场景:利用AIGC的多模态数据分析能力和全面审核生成能力,可赋能新闻传播行业领域的客户实现出版监管、宣传内容生成、语义敏感识别、资产标签提取等功能。

发展进程

1996年3月28日,“北京中科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工商局的名称预核准。

1996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企业局出具《关于同意成立北京中科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批复》(企字[1996]029号),同意软件所出资设立中科软信息,注册资本为220.00万元,软件所出资143.00万元,占65.00%。

1996年5月16日,软件所与孙玉芳、陈逸振等14名自然人共同签署公司章程。

根据公司章程,中科软信息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220.00万元,其中软件所出资14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5.00%,14名自然人共出资77.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00%。

1996年5月20日,长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开业登记验资报告书》(长会验1996字第414号)。

经审验,截至1996年5月17日,中科软信息共收到软件所及左春等14名自然人合计出资220.00万元,均为货币形式出资。

1996年5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核发编号为1150742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中科软信息设立时基本情况如下:企业名称为“北京中科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冯玉琳,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销售开发后的产品(未经专项许可的项目除外)、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医疗器械、文化办公设备、建筑材料、化工产品、化工轻工材料”。

鉴于中科软信息拟筹划以灵智科技作为申请上市的主体,1999年9月20日,中科软信息召开股东会,审议同意有限公司全体自然人股东将其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灵智科技,并同意修改公司章程。

同日,上述自然人股东与灵智科技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款均为出资额。

本次股权转让未实际支付对价。

1999年10月11日,中科软信息就上述变更事项完成工商变更手续。

2000年6月19日,中科软信息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北京中科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申请变更为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决定申请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6月20日,软件所、海国投、四博连、知金科技、新华科技、孙玉芳、杨学平、冯玉琳、左春、闻亚平、湛华清、顾毓清、杨秀霞、柳军飞、郭菊卿、刘棠、张志华、张玮、王裕国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作为发起人,以截至2000年9月30日各自所持有的中科软信息的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股本为7,500.00万股。

2000年6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出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国)名称变核内字[2000]第171号),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9月27日,财政部出具《关于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财企[2000]357号),同意中科软信息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纳入股份公司的净资产为7,500.00万元,按照1:1的比例折为股本合计7,500.00万股。

2000年10月10日,国家经贸委作出《关于同意设立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复函》(国经贸企改[2000]955号),同意软件所、海国投、知金科技、新华科技、四博连和14位自然人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500.00万元(每股面值一元)。

2000年10月10日,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审计报告》(北京京都审字[2000]第1287号),经审计,截至2000年9月30日,拟改制的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为7,500.00万元。

2000年10月11日,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北京京都验字[2000]第074号),经审验,截至2000年9月30日,中科软件股份设立后,注册资本变更为7,500.00万元,股本为7,500.00万股。

2000年10月12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人筹办情况的报告、同意设立股份公司、选举公司董事、监事等相关议案。

2000年10月16日,公司领取了由北京市工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10000150742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邢立 2024-05-20 1433052 0 元 5015683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谢中阳 2024-05-20 1491458 0 元 5220102 高级管理人员
蔡宏 2024-05-20 1139350 0 元 3987726 高级管理人员
王欣 2024-05-20 933656 0 元 3267797 高级管理人员
王万成 2024-05-20 67809 0 元 237331 高级管理人员
张志华 2024-05-20 1492516 0 元 5223806 高级管理人员
左春 2024-05-20 2306304 0 元 8072064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孙静 2024-05-20 1634610 0 元 5721136 高级管理人员
孙熙杰 2024-05-20 1362578 0 元 4769022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