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世纪瑞尔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Century Real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牛俊杰,王铁
- 上市代码: 300150.SZ
- 注册资本: 58510.605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12-22
- 大股东: 牛俊杰
- 持股比例: 15.37%
- 董秘: 朱江滨
- 董秘电话: 010-62970877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旭鹏、王宝玥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创业路8号3号楼6层3-9
- 概念板块: 互联网服务 破净股 专精特新 低价股 QFII重仓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创业板综 2025规划 铁路基建 微盘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9-05-0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00308807J
- 法定代表人: 牛俊杰
- 董事长: 牛俊杰
- 电话: 010-62970877
- 传真: 010-62962298
- 企业官网: www.c-real.com.cn
- 企业邮箱: ireal@c-real.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2号上地科技综合楼B座九、十层
- 邮编: 100085
- 主营业务: 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及铁路综合运维服务等
- 经营范围: 生产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工业自动化设备、通信及网络产品、机电产品、监控设备;专业承包;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销售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信及网络产品、机电产品、空调设备及通用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租赁计算机及辅助设备;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5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注册成立,公司所属行业是轨道交通,主营轨道交通领域的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PIS)、广播系统(PA)、综合运维服务、通信系统、其他信息系统产品、水利产品、通信运营商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以及相关系统集成、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支持服务。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世纪瑞尔已成长为中国铁路行车安全监控、城市轨道交通PIS和PA以及铁路客站旅服系统运维服务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厂商。2010年12月,世纪瑞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50。世纪瑞尔自设立以来一直以铁路行车安全监控领域为立足点,遵循“夯实基础、逐步扩展”的发展策略参与并见证了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世纪瑞尔累计承担了近600个国家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的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产品广泛应用于各高速铁路工程和既有干线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产品覆盖中国高铁1.7万余公里,占高铁总里程数的9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领先。世纪瑞尔是中国最早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轨道交通数字通信产品和自动广播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其中广播系统(PA)覆盖全国70%的枢纽火车站、60%铁路列车。世纪瑞尔负责综合运维服务的核心团队目前已参与并完成了全国90%以上高铁车站客运服务系统的设计、调试及运维服务工作,并且凭借多年的项目实施经历积累并沉淀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已经为全国约400个车站提供客运服务系统运维服务及相关运维技术服务。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产品及市场地位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及铁路综合运维服务等。1、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公司在铁路行业多次承担开创性的项目建设,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综合视频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监控系统均由公司承担在高速铁路的首次建设实施。如:青藏铁路综合监控系统,是我国第一条全线实施综合监控系统的铁路线;武广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这是中国铁路市场第一条在长大干线实施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而武广高铁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高速铁路;郑西高铁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郑西高铁是世界首条长距离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公司部分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产品在高速铁路累积占有率,相比其它为铁路行业提供同类产品的企业占有领先优势。2、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要产品是地面通信(PA)系统及传统通信PIS领域。在PA领域,常年稳居市场第一位,全国占有率较高。随着技术革新,2015年公司推出全数字通信系统产品,使相关产品更加领先通信领域的其他竞争对手;2017年公司开始进入地面PIS领域,在柳州、哈尔滨等城市的项目落地,使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竞争力大幅增强,公司PIS和PA协同发展,领先同行业竞争对手;2018年公司推出智慧广播、PIS/PA融合等全新的系列产品;2020年参与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广播应用实施指南》,是地铁行业应用规范的主要编写者;2021年参与定制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广播系统技术规范》;2024年通过转版IRIS银牌认证,连续五年获此殊荣。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执行广播系统(PA)5,200余站,市场占有率超过60%,处于领先地位;执行乘客信息系统(PIS)约31,000余辆车,是唯一获得全部中车所有主机厂及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合资厂合格供方的PIS供应商,并连续多年获得中车优秀供应商称号。国铁方面,全国80%以上的铁路特等车站、一等车站,以及60%以上的高速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均使用北海通信的广播系统和综合显示系统。2023年执行“一带一路”雅万高铁项目顺利开通。随着国家对智慧交通的新要求,公司不断创新、开拓新技术,使公司的音视频解决方案在铁路信息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3、铁路综合运维服务公司目前已成功为国内1,000余座客运专线高铁车站及航空、地铁等项目提供了优质的售后服务和配套解决方案,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了对人员、资产、事件的统一协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故障受理、统一调度、过程监控、问题跟踪等现场运维作业的全业务流程跟踪与管理。并通过对历史事件大数据分析对设备进行状态检、预防修,可有效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对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公司以苏州运营服务中心为基础,通过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现场服务人员及备品备件分库,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本地化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及运维服务,易维迅的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二)经营模式1、铁路业务方面针对铁路行业信息化建设由各铁路建设单位、路局、专业铁路公司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实施的特点,本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经营模式。根据铁路部门建设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惯例,大部分铁路建设项目均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模式进行。铁路部门在完成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预算审批后,由业主单位(业主单位指中国铁路总公司直属的各路局或各铁路线运营公司)或项目建设总承包方作为主体,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行业内企业单独或组成联合体(联合体是指提供施工建设服务和提供具体产品的企业组成联合投标体,为铁路用户提供一揽子的产品生产、施工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的投标联合体,联合体是由行业内企业自愿组成,通常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模式)根据招标方的要求进行投标,中标后签订产品销售合同。2、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方面目前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行业通常由地方轨道交通建设方/铁路局进行发包,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合作的整车厂商,整车厂商可以进一步向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提供商进行采购。具体操作过程中,基于项目和建设方的需求不同,可能采取将多个关联系统总体打包进行招投标的方式,也可能采取各个子系统单独进行招投标的方式。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提供商与整车厂商(或直接与建设方)签订合同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安排设备采购、定制需求开发、安装施工直至调试运行。(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具有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优势。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还以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创业孵化等形式与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保持对前沿技术的紧密跟踪和对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在产品方面,根据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趋势,公司不断完善既有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铁路综合运维服务业务、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和通信系统产品线,并逐步扩展形成更全面的监控和服务体系产品。对新一代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监控业务、信息化资讯服务、综合运维服务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通过对系统开发组织、设计的改善,对系统基础件系统、中间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对过程控制的加强等,提高系统产品的整体“平台化”水平。增加系统平台监控业务范围,扩大行车安全监控前端数据采集范围和技术水平,增强公司综合运维服务能力,强化并提升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通信系统产品,从前端的数据采集、到高端监控平台技术实现全面升级。与此同时,积极拓展新产品、新领域,利用公司自身的视频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拓展节能控制市场,使公司技术和服务在其他行业领域延伸。公司的产品优势使公司在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铁路综合运维服务业务、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业务方面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亦使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1、概述2024年度,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目标,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国内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背景下,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在积极拓展铁路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产品以及铁路综合运维服务等其他业务的发展力度。公司根据铁路市场变化趋势及客户的需求制定销售策略,对市场和行业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合理安排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工作,制定详细的订单执行计划,顺利的执行并完成了相关重点项目。同时,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划,继续跟踪、发掘、研究新产品,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是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产品,该产品具有功能复杂、技术难度高的特点,为此,公司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随着公司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产品逐步超过保修期,公司通过收购易维迅后,通过资源整合,全面切入铁路综合运维服务业务领域;通过收购北海通信,通过协同及资源整合,公司进入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及通信系统产品供应业务领域。为了更好的拓展业务,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能力突出的销售团队,除此之外,公司为铁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建立一支工程服务团队。2024年针对公司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升级产品的销售和推广、维持并延展铁路综合运维服务、开拓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新市场,公司相应加强相关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铁路客户对本公司产品的了解水平,并且加大对客户培训力度,提高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客户维护和使用行车安全监控产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261,613.34元,同比增加5.42%;实现营业利润34,498,997.40元,同比增长245.69%;利润总额35,799,491.80元,同比增加25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72,821.81元,同比增加295.29%;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032,735,389.15元,较年初减少0.64%。铁路行业:报告期内,公司铁路行业各类主要业务发展情况如下:(1)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96,637,529.40元,同比减少8.80%,毛利率29.43%,比上年同期增加5.93个百分点;(2)铁路综合信息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7,889,578.21元,同比增加18.98%,毛利率25.94%,同比减少9.73个百分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报告期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2,373,636.39元,同比增加2.76%,毛利率46.86%,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为满足公司规模成长的需要,公司针对销售、采购、物流的供应链流程以及财务核算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修订,建立起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后台。2024年公司进行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存货管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等业务流程在内的改革,有利于准确、及时地反映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结果,从而为内部控制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公司继续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产品质量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质量依靠的是科学设计和科学管理。产品实现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从销售需求到研发、从研发到生产、从生产到项目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为各个环节提出了目标、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流程保证。报告期内,公司在加强供应商管理的同时,加大原材料与委托外加工产品的检测力度,公司通过提高原材料质量、生产定型水平和测试水平等方式提高了产品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对产品组装、在线检测、系统测试、包装入库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了产品定型定款工作,不断提高产品工艺质量指标,逐渐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模板,为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公司及各子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并拓展新的市场。通过不断对铁路视频监控等产品进行升级,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扩大公司业务市场空间,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先进性、建立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铁路站台自适应安全门系统终试已通过专家评审,下一步将在铁路市场推广,该系统的设计研发具有一定先进性。全资子公司北海通信“基于龙芯的PIS设备应用”、“播控设备鸿蒙系统移植”研发项目已完成,定型后可投入使用,其研发目的是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公司核心技术自主权,抢占国产化轨道交通设备市场先机,降低供应链风险,增强客户对国产方案的信心,为政府项目竞标提供差异化优势,长期可复制至其他产品线,打造国产化技术标杆。控股子公司易维迅报告期内完成的研发项目有:易维迅运维指挥中心、易维迅运维监控平台、动环融合监控平台项目、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通过对内提升公司运维服务质量、对外提供软件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模式为公司持续提供项目收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313项;获得有效专利授权116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