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 - 601318.SH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7-03-01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mpany of China, Ltd.
成立日期
1988-03-21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保险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国平安
股票代码
601318.SH
上市日期
2007-03-01
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6.56 %
董秘
盛瑞生
董秘电话
0755-22623557
所在行业
保险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吴翠蓉;范玉军
律师事务所
北京安杰世泽(深圳)律师事务所,欧华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100012316L
组织形式
其他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88-03-21
法定代表人
马明哲
董事长
马明哲
企业电话
0400-8866338,0755-22624243,0755-22623557
企业传真
0755-82431029
邮编
518033
企业邮箱
IR@pingan.com.cn,PR@pingan.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47、48、108、109、110、111、112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金融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经营范围: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在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平安成长为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提供商。

中国平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2318.HK)及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SH)两地上市。

平安集团旗下专业公司主要包括以保险、银行、资管为代表的综合金融业务和以平安健康、北大国际医院为代表的的医疗健康业务,涵盖金融、医疗、养老的各个领域。

中国平安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服务,让客户享有“省心、省时、又省钱”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消费体验。

商业规划

本公司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借助旗下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及平安融资租赁等子公司经营金融业务,借助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等成员公司打造金融赋能生态圈,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中短期仍面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内需不足等挑战。

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坚守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强化保险保障功能,遵循“聚焦主业、增收节支、改革创新、防范风险”的经营方针,深化发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不断巩固综合金融优势,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营业收入5,000.76亿元。

集团营运利润概览由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大部分业务为长期业务,为更好地评估及比较经营业绩表现及趋势,本公司使用营运利润指标予以衡量。

该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短期投资波动,适用于除浮动收费法(1)以外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该短期波动为前述业务实际投资回报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的差异,剔除短期投资波动后,前述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投资回报率锁定为4.0%(2),支持这类业务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以成本计算;·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

2025年上半年该类事项包括平安好医生纳入本集团合并报表时带来的一次性损益,本公司发行的美元、港元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权价值重估损益等。

去年同期该类事项为本公司持有的以陆金所控股为标的的可转换本票的价值重估损益。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概览本公司通过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和平安健康险经营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寿险多渠道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3.9%。

“保险+服务”布局深化。

2025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300万客户。

截至2025年6月末,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陆续进入试运营或建设阶段,其中上海项目于7月试运营。

业务品质稳步改善。

2025年上半年,平安寿险保单继续率保持较高水平,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95.0%,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寿险渠道经营平安寿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价值引领,持续深化转型,全面打造多渠道专业化销售能力,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代理人渠道平安寿险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基本法、培训、客户经营、产品+服务”为一体的队伍发展“四合一”体系,推动主管做强、存量做优、增量做好,助力队伍结构改善,实现量质并举。

2025年上半年,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截至2025年6月末,整体人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销售人员占比较2024年6月末提升1.5个百分点。

银保渠道平安寿险银保渠道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聚焦价值增长。

2025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

在银行合作方面,推进多元化布局,强化与国有大行合作,加强与头部股份行、城商行等潜力渠道关系,推动渠道扩面提质。

在网点经营方面,全面优化网点人员配置,推进标准化经营。

在队伍发展方面,坚持引入高素质人才,强化专业化建设,打造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的“三高”队伍。

在经营管理方面,激发组织活力,优化内部管理,经营效能持续提升。

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渠道社区金融服务渠道方面,平安寿险持续推广社区金融服务经营模式,以“农夫式”精耕存续客户(1)为首要,实现网点高质铺设和队伍稳步发展。

客户方面,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存续客户全缴次继续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网点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已在198个城市铺设301个网点,较年初增加105城170个网点。

队伍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已组建近3万人的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精英队伍。

下沉渠道方面,2025年上半年平安寿险持续在7个省份推进销售,创新并迭代业务模式,逐步探索形成稳定的产能路径。

寿险产品经营平安寿险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丰富升级保险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同时,依托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逐步推出“保险+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暖心服务。

保险产品方面平安寿险坚持金融为民,聚焦客户在养老储备、财富管理、保险保障三大关键领域的多元保险需求,持续供给高质量保险产品,打造多层次的产品体系。

保险服务方面保险+医疗健康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1,300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2025年4月,平安寿险重磅推出“平安添瑞·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为客户提供“重疾保险+重疾服务”的组合,帮助客户获得精密检查安排、专家手术安排、康复治疗等全流程服务,大病治疗更便捷、更安心。

保险+居家养老平安居家养老聚焦长者的核心需求场景,持续探索有温度的“保险+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保险+高端养老平安致力于开拓高品质养老服务市场,创新构建覆盖长者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基于“七维健康(1)”的康养核心理念以及“尊贵生活、尊享服务、尊严照护”的价值主张,为长者提供定制专享的康养服务,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全新康养体验,以满足中国高品质养老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陆续进入试运营或建设阶段,其中上海项目于7月试运营,深圳项目拟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2025年上半年,平安寿险保单继续率保持较高水平,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业务品质稳步改善。

未来,平安寿险将持续深化服务式续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开展对续期保单的前置服务、精准续收,提升续收效能和保单继续率。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及利源分析由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大部分业务为长期业务,为更好地评估及比较经营业绩表现及趋势,本公司使用营运利润指标予以衡量。

该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短期投资波动,适用于除浮动收费法(1)以外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该短期波动为前述业务实际投资回报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的差异,剔除短期投资波动后,前述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投资回报率锁定为4.0%(2),支持这类业务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以成本计算;·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

保险服务收入及保险服务费用保险服务收入基于提供服务的保险期间内确认,并剔除了投资成分(无论保险事项是否发生均须偿还给保单持有人的金额)。

保险服务费用包括已发生理赔及其他保险服务成本,并剔除投资成分。

规模保费规模保费是本公司签发保单所收取的全部保费。

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3,901.86亿元。

财产保险业务概览稳健增长助力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车险费用优化及保证保险扭亏为盈。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平安产险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不断探索“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累计开发1,741款产品,为161万小微企业提供了189万亿元风险保障;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358.36亿元,同比增长51.8%;协助推进70个城市型定制医疗保险项目,覆盖市民超2,200万,提供超45万亿元风险保障;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参保群众超6,286万,累计支付护理待遇近1.5亿元。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平安产险始终围绕“保安全、促竞争、优投产”三大方面,坚定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定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平安产险2024年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分83.42分,连续三次排名保险行业第一。

平安好车主结合AI技术持续深耕智能化能力,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优质服务,客户满意度超97.5%。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好车主注册用户数近2.51亿,上半年月活跃用户数峰值近3,850万。

风险减量提升服务质效平安产险联合平安集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甘肃省地震局等单位,共同举办“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活动,发布了《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系列科普丛书以及平安地震巨灾模型,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平安产险持续升级“鹰眼系统DRS3.0”,2025年上半年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同时推出鹰眼系统海外版(EagleX),为海外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是国内首家直保公司推出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分险种经营数据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86.11亿元,同比增长3.6%;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车险深化“报行合一”改革,持续推进费用精细化管理、优化费用投入。

践行“三省”服务理念,擦亮车险服务名片。

AI赋能投保流程、创新推出“三免”信用理赔服务、构建车主服务生态,打造“客户首选”车险品牌;聚焦新能源风险减量服务,协同车企挖掘出险场景、优化车型设计,通过好车主平台精准推送安全指引与风险提示,提升经营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承保新能源车575万辆,同比增长49.3%,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市场份额27.6%,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21万亿元风险保障;同时实现当期新能源车险业务承保盈利,成本呈可持续优化趋势。

责任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36.15亿元,同比下降4.0%;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优化0.4个百分点。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护航绿色发展、制造强国、民生保障等发展大局,积极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护网,全面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质效;在风险减量方面,加强定价模型属地化建设,持续提升定价精准度;引入AI支持核保定价和业务质检,全面提升业务合规性;在产品创新方面,首发标准化车生态保险产品“海外安行保”“电池无忧”,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3.62亿元,同比增长22.5%;综合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要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健康保险在满足客户个性化保障需求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年龄、地域、健康状况的客群的健康风险与保障需求,为客户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全面的健康风险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有效解决高龄老人投保难、家庭成员保障缺失等痛点。

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5.05亿元,同比增长15.7%;综合成本率98.0%,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首创农业数字地图,构建“一图一表一平台”的创新作业模式,推动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双精准”迈入新台阶;聚焦三农发展需求,深化“保险+科技+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融资贷款、生产管理、产后协销、风险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意外伤害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2.42亿元,同比增长25.6%;综合成本率98.4%,同比优化1.1个百分点。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加大“一老一少一新”等特定人群保险保障供给力度,推动特殊群体服务标准化;推动自动赔和自助赔,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理赔体验。

再保险安排平安产险始终坚持稳健的再保险政策,充分发挥再保险扩大承保能力及分散经营风险的作用,以保障业务的健康发展和公司经营结果的稳定。

平安产险与国际主要再保险经纪公司、再保险公司保持着紧密而深远的合作关系,积极交流业务经验和科技赋能再保。

目前,平安产险与全球再保险公司和再保险经纪公司合作开展再保险业务,主要合作再保险公司包括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法国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概览本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由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的可投资资金组成。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公司保险资金投资始终秉持长期投资、匹配负债的指导思想。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近10年,实现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超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固定收益投资公司积极应对利率下行风险,主动逢高配置利率债,合理利用交易型固收增厚收益,维持成本收益与久期的良好匹配。

权益投资公司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深化价值型和科技成长型的均衡配置,以追求长期超越市场的稳健投资收益。

另类投资公司积极增加优质另类资产布局,加大投入实体经济,并试点黄金投资业务,多元化拓展资产来源和收益来源。

投资收益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均衡的资产配置战略及前瞻布局高股息权益资产;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存量资产到期和新增固定收益资产到期收益率下降影响。

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公司债券规模为1,248.86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2.0%,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

从信用水平上看,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的公司债券信用较好,其中外部信用评级约99.9%为AA及以上,约62.7%为AAA及以上评级;从信用违约损失来看,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的公司债券整体风险较小,稳健可控。

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投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包括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债权投资计划、信托公司设立的债权型信托计划、商业银行设立的债权型理财产品等。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规模为3,453.81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5.6%,较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

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结构和收益率分布本公司高度关注市场信用风险,确保保险资金组合所持有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整体风险可控。

从信用水平上看,资产信用水平较好,本公司所持有的债权计划和信托计划外部信用评级99.1%以上为AAA、约0.9%为AA+;除部分高信用等级的主体融资免增信外,绝大部分项目都有担保或抵质押。

从行业及地域分布看,本公司主动规避高风险行业和区域,目标资产分散于基建设施及园区开发、非银金融等行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和沿海地区。

股权型理财产品投资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股权型理财产品投资规模为366.61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0.6%。

本公司持有的股权型理财产品,绝大部分属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产品,底层多为国内外优质公司二级市场流通股票,无显著流动性风险。

另外少部分为非上市股权投资基金,且底层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合伙企业的股权,风险可控。

不动产投资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不动产投资余额为2,060.07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3.3%,该类投资以物权投资为主(包含直接投资及以项目公司股权形式投资的持有型物业),采用成本法计量,在不动产投资中占比81.8%。

主要投向商业办公、物流地产、产业园、长租公寓等收租型物业,以匹配负债久期,贡献相对稳定的租金、分红等收入,并获取资产增值;除此之外,债权投资占比12.7%,其他股票投资占比5.5%。

银行业务概览平安银行坚持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强化风险管理,深化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平安银行整体业务经营保持稳健。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同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25年6月30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7%。

平安银行持续加强风险管控,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8.48%,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平安银行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5年6月30日,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28.39亿元,较年初增长0.4%;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年初增长3.1%。

零售业务平安银行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并顺应市场环境变化,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持续升级两大业务板块,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贷款业务:平安银行持续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住房按揭、持证抵押、新能源汽车贷款投放力度;同时,升级风险管控策略,通过优化风险模型提升新发放贷款质量,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较年初下降2.3%,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达64.3%;2025年上半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同比增长38.4%。

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平安银行着力优化零售存款业务结构,借助场景化经营促进低成本存款沉淀,并通过强化公私融合释放一体化经营动能,推动存款业务稳步增长。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年初增长3.1%,上半年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37个基点至1.92%;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存款余额3,882.03亿元,较年初增长9.2%。

同时,提升财富队伍的综合资产配置能力,将银保业务打造为大财富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并围绕客户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精选跨境产品货架,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客户体验。

对公业务平安银行对公业务聚焦产业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重点方向,持续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并升级公私融合经营机制,支持全行业务均衡发展。

做精行业平安银行构建行业化经营的差异化优势,2025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同比增长19.6%;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做精客户平安银行建立战略客户、区域重点客户、小微客户的客户分层经营和梯度培育体系,截至2025年6月30日,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年初增长6.5%。

做精产品平安银行围绕核心客群,做强行业化、差异化、综合化的产品组合,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9,112.80亿元,同比增长25.6%。

资金同业业务平安银行资金同业业务通过“投资交易+客户业务”双轮驱动,持续提升投资、交易和销售三大能力,助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平安银行紧密关注全球宏观市场变化,在保障资产端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前提下,合理制定资产配置计划,敏捷把握交易机会,灵活运用多种对冲工具应对市场变化。

平安银行依托客户综合服务优势,在交易服务、企业避险、机构销售、资产托管领域积极发力。

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境内外机构销售的现券交易量2.61万亿元,同比增长56.3%;在平安银行办理外汇即期及衍生品避险业务的客户达12,659户,同比增长14.5%;截至2025年6月30日,通过“行e通”平台销售的资管产品保有规模2,688.79亿元,较年初增长0.8%;资管类产品托管资产规模达4.88万亿元。

银行业务利源分析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平安银行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一方面受市场利率下行、贷款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净息差同比下降;另一方面,主要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下降。

平安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0%。

同时,平安银行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0%。

资产质量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

平安银行响应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大问题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对公资产质量方面,平安银行持续迭代风险政策,持续优化风险监控体系,重点加强房地产风险管控,强化不良清收处置力度,企业信贷风险指标保持良好水平。

资本充足率平安银行持续强化资本内生积累,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2025年6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上升0.19个百分点至9.31%。

平安理财基本情况平安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坚守风险合规底线,坚持稳健投资策略,丰富产品体系,践行社会责任。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11,599.89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概览本公司主要通过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经营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持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长期稳定收益获取能力及多资产组合管理能力,给客户提供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

同时,公司将不断夯实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以客户为中心,追求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项目的支持。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稳步提升。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超8.4万亿元。

证券业务本公司通过平安证券及其子公司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期货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财务顾问等服务。

2025年上半年,平安证券紧跟国家发展方向,全力支持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安证券进一步强化执行集团战略部署,践行“以‘三省’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以打造“有温度的证券平台服务商”为愿景,全面聚焦服务品质,升级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效率、有温度、有价值、一致性的服务。

通过持续深化客户洞察、资源整合、流程改造、组织保障和数据化经营五大战略举措,平安证券建立了一套管理体系,将“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落入组织行为,让进步可表述、可衡量,持续自我驱动、自我进化,为建立服务品牌奠定基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体现战略定力,实现利润高质量增长。

经纪业务持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围绕客户全旅程,平安证券深化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略,加速全视角、全闭环、体系化策略打法的全面落地,推动服务能力代际升级。

平安证券建立了统一的客户策略体系,识别和挖掘客户需求,并持续开拓新渠道、探索新模式,聚焦交易型、配置型、超高净值和企业家三大客群,提供“平安30”财富管理服务体系解决方案,构建细分领域品牌优势。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证券个人客户数超2,518万,稳居行业第一;APP用户活跃度持续领先同业,月活跃用户数稳居券商前三。

2025年上半年,平安证券经纪股基交易量(不含席位租赁)市场份额(1)达3.81%,同比上升5个基点。

投行聚焦精品投行策略投行业务持续深化体系化策略打法,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突破,强化管理执行,秉承务实的态度推动投行战略升级与成果转化,打造精品投行。

股权业务转化提速“一个深耕(PE)、两个突破(重点行业、区域)”,细化客户洞察与资源适配性,着力提升项目储备和转化效率,加快实现收入回报。

债权业务深化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强化“揽、做、销”三端协同、相互赋能,构建整体服务闭环,发行规模排名保持前列,2025年上半年ABS(2)与债券(2)承销规模分别位列行业第2位、第6位。

交易与资管持续夯实专业能力交易业务进一步深化推进“交易+服务”战略,通过多品种、多策略交易体系和海外业务布局进一步强化交易能力,并融合交易业务优势,通过服务赋能延长自营的价值,2025年上半年交易收益率跑赢市场对标。

资管业务聚焦定制化资产配置工具和绝对收益策略,提升“固收+”核心能力,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让客户更有价值获得感,主动管理规模增速超行业。

信托业务平安信托定位轻资产、服务型信托公司,聚焦服务信托等有核心优势且低资本消耗的业务。

平安信托助力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

同时,在行业三分类框架下,不断发掘和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场景。

截至2025年6月末,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0,524.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平安信托全面提升合规管理有效性,扎实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通过完善管理架构、健全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机制、强化合规培训四大活动夯实公司合规底盘;通过操作风险后督检视、升级信息披露管理、深度融合AI技术三大举措全面赋能业务发展,构建智能化发展新趋势,提升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信托净资本规模185.91亿元,净资本与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的比例为240.2%(监管要求≥100%),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为75.5%(监管要求≥40%),均符合监管要求。

平安融资租赁平安融资租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综合实力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平安融资租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行业进步及助力产业升级的初心,公司业务涉及行业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制造加工、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城市运营、汽车融资租赁、汽车经营性租赁、商用车、小微融资租赁、结构融资、平安保理等。

作为行业创新领军者,公司持续发挥“融资+融物”的行业属性,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租赁产品,打造“产业租赁、数字租赁、平台租赁、生态租赁”四张特色名片,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专注行业、服务实体、模式独特的创新型租赁专家。

平安融资租赁持续深化风险管理,实施业务全流程精细化管控,经营保持稳健。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率1.01%,较年初小幅下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且拨备计提充足,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同时,平安融资租赁持续提升风险管理前瞻性,精准实施风险管控策略,强化评审管理、商务运营,完善租后风险预警机制,提升全流程一体化监控及处置能力,风险整体可控。

平安资产管理平安资产管理负责本公司境内投资管理业务,接受委托管理本公司保险资金的投资资产,同时提供全面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服务,为海内外各类客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投资管理解决方案。

平安资产管理始终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做长期正确的事,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作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平安资产管理具有长期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资产管理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达5.91万亿元。

科技赋能平安通过研发投入持续打造领先科技能力,广泛应用于金融主业,并加速推进生态圈建设,对内强化业务场景的智能应用,对外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平安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科技公司服务技术开发与应用,构建AI护城河。

海量数据平安拥有的数据库包括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其海量数据处于世界领先梯队,亦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

平安的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平安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大模型,持续深化金融和医养领域垂直领域大模型建设,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超75亿图片语料,语音、语言、视觉大模型场景准确率领域内领先。

深度应用平安通过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科技持续拓展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赋能金融业务。

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优体验AI出单依托多模态感知与智能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平安产险成功攻克新车合格证、关单等大量非结构化、非制式单证的自动化识别与理解难题,应用于车险智能出单场景,实现车代渠道81.2%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

AI理赔依靠AI数字机器人、智能相机识别、AI理赔审核、外部数据互联等前沿技术,平安打造“111极速赔”寿险理赔新名片,2025年上半年闪赔占比59%。

针对病历、出入院记录等复杂医疗文档,平安产险有效突破理解精度技术瓶颈,应用于非车理赔端到端自动化,覆盖近百万案件,实现55%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最快51秒结案。

降成本AI风控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强化异常行为识别、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

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同比增长6%。

AI审核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平安构建数字核保新模式,实现94%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

AI服务2025年上半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1)约8.82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快速响应、解决消费者咨询、投诉问题,有效降低人工坐席成本。

促销售AI销售AI智能体赋能需求分析、个性化推荐、话术支持等,2025年上半年,辅助销售661.57亿元。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安搭建保单复效难度评分模型,构建“AI+人工”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18%,延续客户保障。

陆金所控股陆金所控股(纽交所股票代码:LU;联交所股票代码:06623.HK)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致力于为小微企业主提供全面、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赋能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更高效地触达和服务小微企业主。

陆金所控股也为个人客户提供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

陆金所控股依托积累的丰富数据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动态风险模型,为小微企业主和个人客户提供从线下咨询到在线申请的O2O全流程借款服务。

陆金所控股持续深化科技应用,加大AI技术在获客、客户风险识别和贷款管理领域的应用,提升对借款人风险识别的能力。

金融壹账通金融壹账通是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Technology-as-a-ServiceProvider),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向客户提供“横向一体化、纵向全覆盖”的整合产品,包括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和提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加马平台。

通过“业务+技术”模式,金融壹账通帮助客户提升效率、提升服务、降低成本、降低风险,实现数字化转型。

2025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积极应对行业变革,为金融行业搭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加快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

数字化银行板块基于AI大模型持续升级产品解决方案能力,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

数字化保险板块,通过产险及寿险两个解决方案,助力保险公司实现营销管理、客户经营及承保理赔全流程数字化。

加马平台整合“AI+数据”能力赋能金融机构及海外监管机构提升运营效率。

金融壹账通持续发力境外市场,通过深入洞察客户需求及创新合作模式与客户建立紧密联系,进一步扩大生态系统及海外业务版图。

平安好医生平安好医生(联交所股票代码:01833.HK)是平安集团医险协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

平安好医生以家庭医生及养老管家两大服务枢纽为核心,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将差异化的医疗养老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打造专业、全面、高质量、一站式的“医疗+养老”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医疗养老服务。

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净利润1.34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1)1.65亿元。

在生态构建上,平安好医生持续加强和平安集团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上的协同效应,深入践行医险协同模式,助力集团构筑自身服务能力壁垒和差异化竞争力,赋能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主业持续增长。

F端,平安好医生作为集团内部的医疗养老服务方,服务于集团内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赋能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等支付方。

B端,平安好医生通过“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将医健养服务与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等公司的企业补充保险、健康保障委托等产品相结合,为企业客户提供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在医疗服务能力上,平安好医生切实夯实专业医疗能力;2025年6月,推出全场景、全周期、全生态的AI医疗产品矩阵,基于行业赋能的“有医”平台打造“机+人”、“人+机”系列医疗产品矩阵,包括全原生进化的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管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同时,大模型赋能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辅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并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此外,平安好医生发布了代表平安标准的医健服务名片“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极致服务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医疗健康管理需求。

2025年上半年,平安家医实现家医会员100%主动服务,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

在养老服务能力上,平安好医生聚焦客户全养老周期的养老需求,持续进行特色服务建设。

2025上半年,在居家安全方面,升级智能适老化设备,主动监测长者居家风险,平安管家可进行远程救助指导协助,必要时可急速上门核查协助;在专业照护方面,提供“关爱经理”上门评估、专业照护及全周期的护理床位的匹配推荐、参观和入住协助,目前已合作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标准化建设方面,平安好医生携手产、学、研最新制定并发布2项智慧养老平台团体标准;平安在居家养老领域累计已有5项团体标准落地,极大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

在获客能力上,平安好医生通过与集团金融主业深度结合及自主拓展的方式进行支付方拓展。

在综合金融渠道(F端)方面,平安好医生通过“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医健权益服务”等方式与集团综合金融主业深度协同,服务于平安集团个人金融用户,并通过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升级、主动运营等方式,提升对集团的个人金融用户的服务渗透,并持续优化用户服务体验;在企业客户方面,平安好医生凭借集团庞大的企业客户资源,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拓客,并协同平安集团建立了面向企业及企业员工的“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产品体系,并将通过一体化支付与服务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式医疗管理,保障员工健康与福利。

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服务超3,500家企业。

依托日趋完善的O2O服务网络,平安好医生的医疗养老服务已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慢病及养老管理五大场景,为庞大的F端个人金融用户、B端企业客户和C端个人客户提供全场景、高质量服务。

未来,平安好医生将持续加强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的协同,全面推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落地。

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是中国领先的汽车消费者在线服务平台,致力于建立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生态圈,围绕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及服务。

2025年6月,汽车之家移动端日均用户量(1)达7,574万,同比增长11.5%。

汽车之家持续推动“生态化”战略升级,全方位服务消费者、主机厂和汽车生态其他各类参与者。

2025年上半年,汽车之家实现营业收入32.12亿元,净利润8.96亿元。

发展进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黄玉强 2024-06-21 2053 46.13 元 4518 高级管理人员
黄宝新 2024-06-21 12454 46.13 元 136744 高级管理人员
马明哲 2024-06-21 146617 47.56 元 2765695 董事
郭晓涛 2024-06-21 14203 47.56 元 45835 高级管理人员
邓斌 2024-06-21 4716 47.56 元 10044 高级管理人员
谢永林 2024-06-21 139802 47.56 元 1169628 董事
蔡方方 2024-06-21 31545 73.13 元 508805 董事
盛瑞生 2024-06-21 22374 73.13 元 475786 高级管理人员
王志良 2024-06-21 2173 73.13 元 79013 监事
张智淳 2024-06-21 3672 73.13 元 110042 高级管理人员
张小璐 2024-06-21 24738 47.56 元 81024 高级管理人员
付欣 2024-06-21 22393 46.13 元 78509 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