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泸天化 - 000912.SZ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9-06-0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泸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SICHUAN LUTIANHUA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成立日期
1999-04-29
董事长
廖廷君
注册地
四川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泸天化
股票代码
000912.SZ
上市日期
1999-06-03
大股东
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
15.09 %
董秘
王斌
董秘电话
0830-4122575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游鑫泉;马玉泉
律师事务所
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510500711880825C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四川
成立日期
1999-04-29
法定代表人
廖廷君
董事长
廖廷君
企业电话
0830-4122818,0830-4120687,0830-4122575
企业传真
0830-4122156
邮编
646300
企业邮箱
lthgfdb@126.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李子林路3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合成氨、尿素、复合肥、甲醇、硝酸、硝酸铵溶液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肥料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肥料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合成纤维制造;生态环境材料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金属制品修理;专用设备修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长江之滨永宁河畔的泸州市纳溪区,其前身为创建于1959年11月的泸州天然气化工厂,是中国第一个采用西方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企业,在世界化工和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尿素工业摇篮”。

1999年6月3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发行上市(代码000912)。

目前,公司拥有控股宁夏和宁化学有限公司、九禾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子公司,参股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单位。

六十多年来,公司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具有年生产合成氨100万吨、尿素147万吨、甲醇70万吨、二甲醚10万吨、硝酸19.2万吨、硝酸铵13.5万吨、油脂化学品5万吨、复合肥80万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10万吨等共400余万吨的化工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基地横跨四川、宁夏、广西、重庆等四个省市自治区。

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陈杰技能大师工作室、胡桂萍大师工作室,发展成为集生产、科研、设计、安装、商贸、服务等多元发展的企业。

行远必自迩、追求无止境。

展望未来,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做强做大做优化肥化工主业,沿着泸天化集团“新材料、新农化、新能源”战略方向,加快企业转型发展步伐,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书写泸天化奋进新时代更加壮美的篇章。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当前化肥行业仍处于产品转型升级、差异化竞争的发展阶段;与去年相比,行业发展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该发展阶段的特点仍然是:一是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特点成为市场普遍认同;二是已经实现前向一体化布局的公司的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三是市场细分逐渐强化,产品差异化竞争以细分的市场为基础,越来越精准地向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用肥需求的方向发展。

当前非化肥化工品行业正处于产品转型升级、初级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的发展阶段;与去年相比,行业发展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该发展阶段的特点仍然是: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用于终端消费的高级化工制品对前端半成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促使前端半成品生产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主动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主要产品具体情况如下:1、尿素2025年1-6月,尿素行业呈现供需紧平衡下的结构性调整态势。

价格先扬后抑,1-3月受春耕预期推动略微上涨,4月后因出口预期受挫、需求转淡等因素震荡下行。

供应端刚性增长,新增产能超300万吨,至年底总产能预计达8000万吨左右,开工率维持高位,煤头企业因煤炭成本下降保持盈利,气头企业则因天然气价格上调亏损扩大;需求端结构性分化,农业需求阶段性支撑减弱,工业需求疲软,板材行业受房地产低迷拖累,三聚氰胺等行业无明显增量,出口受配额限制,对市场提振效果有限。

成本与利润呈现分化,煤头盈利改善而气头亏损加剧;政策上出口政策分阶段放宽但实际规模受限,库存则由去库转为累库。

整体来看,行业在产能扩张、出口受限、需求分化等压力下,价格与利润空间均受明显压缩。

2、复合肥2025年1-6月,复合肥行业在供需关系与政策调控的交织作用下,呈现出产能扩张与需求结构调整并存、政策引导与市场转型共振的复杂格局。

上半年国内复合肥市场规模超3000万吨,但新增产能近400万吨,产能整体利用率仅34.49%(同比下降3.51%);需求端,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和种植收益下滑影响,下游经销商和农户普遍推迟备肥,导致需求集中释放现象加剧。

2025年夏季肥备肥期延迟至4-5月,企业开工负荷短期内飙升至高位,但秋季肥需求又因终端观望情绪再度延后,这种“淡旺季模糊化”趋势使得企业库存管理难度加大,需求后置与错配特征显著;政策上,国家通过春耕保供专项行动和粮食产量目标(1.3万亿斤以上)强化国内供应保障,推动企业优先满足春耕、秋播等关键农时需求。

同时,限制出口政策(如磷肥暂停出口)有效平衡国内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复合肥出口量同比下降69.18%,同时化肥减量增效政策要求2025年化肥利用率达43%,直接推动行业向精准施肥和环保产品转型;行业趋势上,头部企业通过技术与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升至55%,绿色转型与集中度提升成为核心方向。

3、甲醇2025年1-6月,全球甲醇行业呈现“弱现实与强预期分化”的特征,国内市场在产能优化、进口收缩及需求韧性支撑下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产能与产量上,结构优化与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计划投产755万吨新产能,多数为大企业配套下游产业建设的一体化项目,独立甲醇产能新增不足1%;1-6月国内甲醇产量达5019万吨,同比增长12%(+535万吨),主因煤炭价格下跌带动煤制甲醇利润扩大,刺激企业高负荷生产,此外伊朗政治局势原因导致出口锐减,国产供应快速填补缺口。

需求端,烯烃作为最大下游(占比53%)受制于低利润和产能过剩,增速放缓,但传统领域如醋酸、MTBE(调油需求)以及BDO等新兴应用表现强劲,推动需求多元化发展;政策方面,“双碳”目标下,2025年或将淘汰约25%的低效煤制甲醇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倒逼行业向绿色化、集约化转型。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尿素、复合肥等化肥类产品,液氨、甲醇、液态硝铵、浓硝酸、稀硝酸、四氧化二氮、车用尿素等化工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化肥产品尿素:尿素主要原料为煤和天然气,主要用途为农业肥料、工业原料,农用需求以直接施用和生产复合肥为主,工业上以生产三聚氰胺、脲醛胶、氰尿酸、ADC发泡剂以及用于脱硫脱硝等为主。

复合肥:复合肥主要用途为农业直接使用,能够起到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化工产品合成氨: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主要初始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如煤(或焦炭)、石脑油、重质油、天然气等。

合成氨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在工业应用中,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己内酰胺以及其他化学制品,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作为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

甲醇: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可以用来生产烯烃、甲醛、二甲醚、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胺、氯甲烷、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橡胶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

甲醇不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是优良的能源和车用燃料,可以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动力燃料。

近年来甲醇制烯烃技术快速发展,甲醇制烯烃也成为甲醇重要的新兴下游产品;甲醇也是生产敌百虫、甲基对硫磷、多菌灵等农药的原料;甲醇经生物发酵可生产甲醇蛋白,用作饲料添加剂。

硝酸铵溶液:硝酸铵溶液是一种基础性原材料,主要用于炸药和硝基复合肥的生产。

目前我国民爆行业对硝酸铵溶液的需求约占硝酸铵溶液市场需求的60-70%;硝基复合肥及其他医药、硝酸盐加工需求约占硝酸铵溶液需求的30-40%。

硝酸: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一元无机强酸。

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下游需求主要以生产硝基甲苯、硝化棉、苯胺、硝酸锶、颜料、铅酸电池、用作化学试剂、金属处理等。

(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及营销系统,化肥、化工生产采用连续不间断方式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原则,过程管理,用户至上,旨在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公司建立完善的销售、物流发运体系和流程,制定有效的售后服务准则,规范的售后服务管理,在售前、售中、售后为客户提供贴心服务。

另外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陈杰技能大师工作室、胡桂萍大师工作室,同时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签订了研发创新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提供多样化、异质性的信息资源,打通技术从创新、育成、孵化和产业化的通道,促进公司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地位多年来,公司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致力于打造西南乃至全国知名品牌。

从品牌战略、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优质的农化服务等多种因素和谐统一,强化品牌。

公司通过了“泸天化”“工农牌尿素”、增值尿素“环保生态产品认证”监督审核,保持了认证证书,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美誉度。

公司化工产品产业链完整,有专业的营销管理团队,可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节生产,产研销协调能力强;公司化工客户以大型贸易商、终端用户相结合,销售物流半径规划最优,在西南地区传统优势市场,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与产品影响力,合成氨、硝铵、硝酸等产品对周边区域市场具有价格风向标作用。

(六)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决定公司业绩的主要变量是成本、产量、销量、销售价格以及安全生产状况。

生产装置的工艺技术状况和生产管理水平决定公司产品的直接成本和产品产量;公司内部的节能节耗、费用控制决定管理成本;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展及行情把握的精准决定产品的销量;上游能源价格,特别是煤的价格决定尿素、甲醇等产品的销售价格;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规模、损害程度决定安全生产状况。

公司管理层依靠员工激励、严把产品质量关、准确把握上下游两端市场趋势,对冲价格风险、提高制度执行力等方式驱动成本下降、产量和销量提升、销售价格稳定、安全生产状况优质,间接驱动公司业绩。

发展进程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8)248号文批准,由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其生产合成氨、尿素产品的合成氨厂、尿素厂和包装厂等生产经营性资产投入,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于1999年9月16日完成承债入股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公司")。

本公司与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华公司、泸天化天兴化工一厂,以及沙大发、王敦伦等十三位自然人,于2001年12月26日共同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发起方式设立九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禾公司")。

2004年6月,本公司与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晟投资有限公司、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7,000万元设立四川泸天化恒大动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