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乐创技术
- 企业英文名: Chengdu Leetro Automatio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赵钧
- 上市代码: 430425.BJ
- 注册资本: 5066.896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1-30
- 大股东: 赵钧
- 持股比例: 16.35%
- 董秘: 李世杰
- 董秘电话: 028-85140203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芳芳、闵丹
- 律师事务所: 四川衡纵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成都高新区新川路686号4栋1单元3层301号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四川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机器人概念 数字经济 机器视觉 苹果概念 工业4.0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2007-10-18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6675742723
- 法定代表人: 赵钧
- 董事长: 赵钧
- 电话: 028-85149977,028-85140203
- 传真: 028-85187774
- 企业官网: www.leetro.com
- 企业邮箱: investors@leetro.com
- 办公地址: 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686号4栋1单元3层301号
- 邮编: 610212
- 主营业务: 从事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工业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及相关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工业行业另设分支机构经营或另选经营场地经营)。
- 企业简介: 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425)是一家工业运动控制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于2023年1月在北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面向国内电子制造设备厂商,提供以运动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及工业软件为一体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位于成都,在苏州和东莞等地设立销售分公司。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根据既定的经营工作目标,管理层积极组织各项工作的落实。研发方面,公司紧密围绕运动控制系统智能化建设目标,聚焦点胶控制系统、通用运动控制器及伺服驱动器三大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升级。开发了基于多轴编码器的矢量位置比较输出功能,通过实时位置同步技术进行闭环控制,点胶位置精度较传统开环控制方式提升35%。在视觉技术领域,优化了标定流程,使得3D相机标定精度达到0.01mm,标定耗时缩短至8分钟以内;视觉软件PDVision完成3D轨迹提取功能的迭代升级,轨迹提取精度达到亚像素级别,轨迹点胶精度提升至0.02mm,编程效率提高超过50%。同步突破五轴联动扫描技术,三维重建效率提升46%(耗时由15秒缩短至8秒)。初步完成点云预处理与多DLP无死角重建算法预研,为复杂曲面加工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储备。产品矩阵方面,成功推出支持EtherCAT协议的新一代总线型控制器i7,通讯周期最小250μs;配套开发的旋转式伺服驱动器形成完整产品体系,覆盖经济型(脉冲指令)、通用型(多协议兼容)及高性能型(全闭环控制)应用场景,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销售方面,公司深化“技术驱动市场”战略,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并成功实施。通过五轴联动技术及三维视觉算法升级,突破空间异型结构(如手机曲面中框、智能穿戴设备组件)高精度点胶瓶颈,打开精密三维点胶增量市场;通过"控制系统+伺服驱动+机器视觉"深度耦合,实现单客户价值提升,伺服驱动器在点胶机客户的配套率提高64.6%;通用运动控制器在点胶机、光通讯及电子贴装等应用上也取得显著的成绩,销售数量增长了31.7%,加深了和现有客户的合作深度,并拓展了公司产品电子制造设备应用领域的客户群。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销售团队的组织架构,以多职能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客户开发及服务的活动,并对重点客户的销售推进工作进行聚焦,较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对重点客户的满意度。管理方面,内部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精简不必要的管理制度,优化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内部协作的效率。报告期内,公司新增6项发明专利。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37项发明专利及5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核心研发团队人员稳定。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完善了培训体系的建设,加大了专业技术人员及现场服务人员的扩充及培训,一方面提升项目研发响应速度及现场服务能力,同时也为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积极储备后备管理和专业人才。2024年度营业收入7,785.78万元,同比下降6.53%。主要原因是上年公司出售位于成都的投资性房地产导致,而本年无此项收入。剔除该因素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公司以技术转化开拓市场机会,通过五轴联动技术解决手机中框、智能穿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三维点胶工艺难点,增加精密三维点胶的市场收入。同时,通过提供“控制系统+伺服驱动+机器视觉”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单客户贡献价值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供应商和客户、销售渠道、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季节性、周期性等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无重大变化。综上,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复苏态势,虽然传统产线设备因产能利用率提升导致投资放缓,但技术创新也催生了新的机会。公司通过五轴联动技术攻克三维点胶工艺难点(如手机中框、智能穿戴设备等),打开精密三维点胶增量市场。同时,通过提供“控制系统+伺服驱动+机器视觉”深度绑定的解决方案,实现单客户价值提升。在此背景下,推动收入结构可持续增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