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计量技术服务;仪器仪表制造;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供应用仪器仪表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智能水务系统开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销售;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数据处理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智能农业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效能评估服务;供冷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制冷、空调设备制造;照明器具制造;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制冷、空调设备销售;照明器具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贸易经纪;国内贸易代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长城开发”)于201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成立,是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网络研究所。
成都长城开发专注于能源管理的持续创新,致力于提供可靠的、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本着开拓创新、协作共赢、诚信务实、智联全球的价值理念,成都长城开发为客户提供多种通信协议的全套智能水、电、气能源计量产品,及集成大数据、物联网的一站式AMI智能计量系统解决方案,至今已有逾20年的自主研发经验,累计获得百余项专利成果及国际标准认证。
多年来,公司培养了一支稳定的,掌握多国语言、熟悉国际标准、具有国际业务经验的专业人才团队。
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及服务客户,成都长城开发在英国、荷兰、泰国、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深圳、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
作为最早将“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输入欧洲的智能计量企业,成都长城开发是中国唯一一家在欧洲大批量部署智能电表,并参与欧洲多个大型AMI项目的公司,已累计向欧洲出口逾4400万只智能电表,在载波通讯、无线通讯技术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自2002年起,成都长城开发向全球35个国家、近80家电力公司提供逾7600万只智能计量产品及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其中主站系统已部署超过10个国家,可管理超1500万只智能表计设备。
积累了丰富的设计、集成、品质控制、供应链管理及现场交付经验,其自主设计的产品也在现场经历了整个寿命周期的批量考验。
成都长城开发在2002年即开始推广6-Sigma方法进行全面管理,同时配备了国际标准实验室进行物料与产品的可靠性测试与验证。
公司秉承通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以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品质理念,持续投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为批量生产提供了效率高、可靠性强、可追溯性强的系统保障。
得益于对“品质”、“技术”、“服务”的多年积累与坚持,成都长城开发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客户信赖。
未来,成都长城开发始终秉持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深耕能源计量,聚焦智能化、数字化的能源管理,赋能公用事业双碳革命,提供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案。
1、市场及销售公司以“深耕能源计量,聚焦智能化、数字化的能源管理,赋能公用事业双碳革命,提供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为战略目标,构建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相结合的业务体系,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服务与生态的立体化体系升级,全面赋能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己为全球40多个国家,80逾家能源公司提供超1.07亿只智能计量产品,其中包含9,600万只智能表计产品;主站系统已部署20个国家,可管理超1,800万只智能表计产品。
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项目资源机遇,依托其在欧洲市场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成熟产品体系、先进技术能力以及大规模项目部署经验,为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的多个国家提供智能计量终端设备及先进的AMI系统软件解决方案。
在报告覆盖周期内,公司成功斩获荷兰、波兰、沙特阿拉伯、巴西等多个国家的智能表计项目订单。
在国内业务布局中,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智能电网与智慧用电的战略导向,持续强化在智能用电领域相关产品的资源投入。
自国家电网2020年推出智能电表定型产品以来,公司已多次成功入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集中采购项目,在报告覆盖周期内,相关中标金额已超1.27亿元。
2、技术与产品研发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跟踪全球智能计量技术的最新进展,于电水气表及AMI系统软件等领域取得显著研发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平台化设计方案储备,显著增强了产品集成能力,并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实现了与全球30余家主流厂商产品的高效适配。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依托CNAS认可的国际先进检测实验室,确保产品历经严格验证。
公司产品已获得欧盟MID、CE认证,沙特阿拉伯SASO认证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累计认证数量超600项,其中在安全性方面,公司通过英国NCSC国防安全级别认证,成为国内较早获得IEC62443-4-1工业网络安全CB证书的企业之一,也是少数在西欧等发达地区获得国家级信息安全认证的中国企业,为全球能源计量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3、数字化转型公司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重点完成了业务平台、技术平台、数据平台、企业门户、云智算等数字化基座建设。
广泛采用物联网、智能终端、自动控制等技术,进一步加强了SAP、MES、WMS、SCADA、PLM、APS等核心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业务的高效协同。
扩大了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AI智能体应用、测试方案智能推荐、检索增强生成(RAG)及产品智能诊断等场景落地应用。
4、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持续构建具备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在促进人才与组织共生发展、打造高绩效组织方面推进了一系列关键举措。
聚焦业务发展需求,引进高精尖人才,持续优化队伍结构,为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在人才评价与发展维度,坚持推进人才评估与公司战略目标分解的深度融合。
同时,积极开展人才梯队建设与岗位能力提升项目,全面落实任职资格评审,拓宽多元晋升通道,持续驱动人才与组织共同发展。
在组织层面,通过不断探索构建更具柔性、敏捷的组织架构和协同范式,为发挥人才优势奠定了优质的组织基础。
2016年4月14日,深科技、辉胜达、欧亚通、泰科达及自然人张森辉拟共同出资10,000万元设立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并签署了《关于投资设立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
2016年4月18日,前述主体召开公司第一次全体股东会议,审议通过有限公司《公司章程》。
2016年4月20日,公司取得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2022年7月19日,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股东会,同意以截至2022年4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996,247,300.93元,扣除现金分红62,500,000元后的余额,即933,747,300.93元,按照9.3375:1的比例进行折股,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份10,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将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余净资产进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各发起人按照各自在有限公司所占注册资本比例,确定在股份公司的股份比例,有限公司股东变更为股份公司股东。
2022年7月19日,深科技、辉胜达、欧亚通、泰科达、张森辉、星兴凯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同意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有限合伙)审计的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净资产值996,247,300.93元,扣除现金分红62,500,000元后的余额,即933,747,300.93元,按照9.3375:1的比例进行折股,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份10,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将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余净资产进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股份公司承继。
2022年7月20日,全体发起人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股份公司设立的相关议案及股份公司章程。
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有限合伙)于2022年8月4日出具的《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2]第ZI10456号),截至2022年7月20日,股份公司已收到全体发起人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10,000万元整,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
2022年7月22日,开发科技取得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