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和影院运营管理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出版物零售;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新鲜水果零售;礼品花卉销售;户外用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日用品销售;玩具销售;橡胶制品销售;服装服饰零售;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珠宝首饰零售;鞋帽零售;化妆品零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文具用品零售;自行车及零配件零售;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停车场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联股份,股票代码:000882),于2007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业务重组,主营业务由百货零售业务变更为与商业零售相关的商业地产的投资、开发、租售及购物中心的运营和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涉及社区商业运营管理业务和影院运营管理业务。
1、社区商业运营管理业务(1)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公司核心主业为社区商业运营管理,深厚的零售行业背景为公司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购物中心运营管理行业内已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在购物中心业务模式上,公司结合业务发展规划与选址调查,通过购买、租赁、受托管理等方式获得购物中心物业资源,根据商圈环境、项目定位等确定购物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商业租户的业态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装修与商户招租,项目开业后通过日常经营管理获得租金和管理费收益,并通过长期持续的租户管理、物业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大数据分析等运营与资产管理措施,提升项目品质与经营效益,保证购物中心长期价值的最大化。
作为专注于社区型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专业运营商,公司以北京地区为核心布局区域,已在国内十几个城市管理近30家购物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已开业的购物中心共27家,总建筑面积近190万平米,其中北京地区15家。
总体来看,公司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北京具有领先优势。
(2)DT业务为把握商业发展新机遇,提升公司社区商业差异化竞争能力,公司于本报告期收购美好生活股权,获取DT业务。
DT业务定位于社区型时尚精品百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共有3家DT商业项目,其中已开业项目1家,处于筹备期尚未开业项目2家。
已开业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DT51商业项目,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市场影响力,自开业以来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未来公司将依托DT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品牌资源,为拓展新项目以及现有项目的调改升级不断赋能。
2、影院运营管理业务在“平台+内容”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公司在依托公司购物中心资源优势、管理团队运营能力的基础上从事影院运营管理业务。
影院运营管理的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于电影票房收入、卖品收入以及广告收入。
目前公司旗下影院场地全部采用租赁方式取得,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共有14家影城,92块屏幕,其中在北京有7家影城。
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涉及社区商业运营管理业务和影院运营管理业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26.68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为68.84亿元人民币。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33.00万元人民币。
1、聚焦主营业务,提升核心经营能力2024年度,公司持续坚定发展信心,聚焦购物中心核心主业经营,持之以恒抓住重点经营环节与核心工作,整体经营态势良好,在促进存量资产经营稳中有升的基础上,以消费需求变化为导向寻找新的经营突破点,提升上市公司业务能力和盈利水平。
(1)加强购物中心运营与管理报告期内,公司以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为主要思路,强化并打造更多的标杆项目,提升资源整合与管理输出能力。
充分调动内部力量与优势资源支持弱势项目,通过优化经营定位与业态分布、阶段性调整经营策略等方式持续减亏关键项目,协同促进整体提升。
着力打造在营项目的特色和亮点,充分发挥各项目的优势业态或细分品类的带动作用,多维度增加与重点品牌合作的模式与深度,提升经营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
公司持续以目标客群消费需求为核心运营要素增强购物中心内容,系统性提升项目定位规划能力。
围绕核心经营指标,公司优化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及品牌更迭,把控汰换品牌级次,重视首进品牌与新拓品牌的引入,提升项目吸引力与体验感。
公司持续更新资源库及优化分级管理体系,关注千万店品牌及S-A级品牌等重点品牌的经营数据,巩固并不断提升S-A级品牌的合作价值,开展多样性经营活动,储备经营资源,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并赋能品牌认知度,实现与商户共赢。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项目与品牌方开展多项定向培训活动,提升经营导向的运营能力,为业务经营赋能。
公司继续加强BHGMall品牌宣传与建设,迭代宣传模式寻找新的突破点,将整体BHGMall活动进行升级统一化,提升公司品牌认知度。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统筹旗下购物中心设计覆盖全年龄段创新营销活动,举办“2024Need(你的)BHGDAY”、“夏日清凉节”、“BHGMall超级宠粉节”大型统一营销活动,“BHGMall新年赢麻了”、“中国一定赞”以及“BHGMall有你真合拍”等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上线自制短剧《岁岁年年共春风》,为项目聚人气、提客流,促进销售提升。
公司加强社群精细化运营管理,优化各类宣传营销渠道,联合品牌进行线上直播,制定商户分类别营销计划,着力提升商户销售额。
在会员管理方面,以提升会员体验为核心,整合会员权益,强化会员体系建设,提高数字化会员运营管理能力,以促进会员有效消费占比提升,增强顾客消费粘性。
报告期内,会员数量及会员消费占比持续增加。
为迅速了解消费需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公司尝试开展小规模的自营业务,提高会员小程序的活跃度,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优化卖场动线、完善业态布局、提升卖场形象和品质、改造广场等公共空间等方式推进多项经营性改造专项调改,以期达到提高项目吸引力,增加收益的目标。
(2)DT业务赋能社区商业经营,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北京DT51商场是华联(SKP)百货根据北京市政府有关“发挥自身优势,下沉赋能社区零售,给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的要求进行的改造试点。
北京DT51商场主营业务为经营潮流时尚品牌的社区商业。
与传统的购物中心纯租赁模式不同,北京DT51商场利用强大的买手团队进行国际采买和商品开发,形成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内容差异化,其商品自营能力和会员管理体系均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并且凭借高品质体验、服务驱动,获得了目标消费者极大的支持,自开业以来经营表现优异。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美好生活股权以获取DT业务,为公司在社区商业领域的创新尝试。
北京DT51商场的经营表现也验证了其在内容差异化、沉浸式体验以及会员管理等方面的成功实践。
公司将通过统一运营管理的体验驱动,尝试改变购物中心单一的租赁模式,升级为自营+联营+租赁的统一管理模式,建立以体验驱动的品牌价值创造,促进购物中心与DT业务融合式发展,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3)加强院线运营与管理2024年度,国内电影市场表现疲软,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与差异化竞争能力将成为影院经营的关键。
公司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与经营导向,着力加强影院品牌建设,通过架构设置、优化收入结构、服务个性、传播互动、营销多元、会员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影院运营管理水平。
公司要求旗下影院因地制宜,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组织更有针对性的观影服务,拓展影院剧场演出,推出更有延续性的多样化服务,提升目标客群的观影黏性,降低市场变化对影院经营带来的影响。
为提升观影体验感与影院吸引力,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推进部分影院区域的经营性改造,推动影院环境升级。
同时加强影院业务的财务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着力降本增效。
2、围绕核心经营目标,提高管理效率围绕核心经营目标与实际经营情况,公司持续深入剖析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与问题,抓重点强弱项,调整经营策略,更好的为业务经营赋能。
公司确定旗下项目定位规划方案阶段性发展目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提升项目系统性的定位规划能力。
加强设计成本管控能力,提升时间成本效率。
公司持续深化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的执行、检查与更新,围绕顾客研究、解决空置、提高客流和会员销售占比等核心经营目标,梳理并完善业务管理制度,完善招商管理工具与流程、综合管理巡检、品牌标准化管理、运营管理手册等运营相关的内部工作标准及管理流程,推动管理标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3、调整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组织效能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求与项目经营导向,明确并调整人力资源重点策略,提升干部团队积极性和创新力,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为增强中层储备干部力量,公司明确关键岗位及中层干部的素质能力,优化关键岗位人才标准,促使人才梯队建设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提取优秀案例,将优秀员工的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
基于对项目人员全面盘点的基础上,搭建项目人员培养梯队,开展专项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关键岗位队伍质量,提高组织效能。
公司的前身是中商股份有限公司("中商股份"),系经国内贸易部[1997]内贸函政体法字446号批复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生[1998]9号批复批准,由中商企业集团公司、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中国商业对外贸易总公司共同发起,采用募集设立方式设立。
经200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和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由中商股份变更为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本公司已换发注册号为110000004966148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周剑军 | 2024-06-21 | 200000 | 1.06 元 | 385000 | 董秘、董事、高管 |
马作群 | 2024-06-20 | 350000 | 1.05 元 | 1200000 | 董事 |
王欣荣 | 2024-06-13 | 18600 | 1.12 元 | 160000 | 董事、高管 |
周剑军 | 2024-06-13 | 100000 | 1.12 元 | 185000 | 董秘、董事、高管 |
马作群 | 2024-06-12 | 500000 | 1.13 元 | 850000 | 董事 |
王锐 | 2024-06-12 | 100000 | 1.12 元 | 200000 | 董事、高管 |
王锐 | 2024-06-05 | 100000 | 1.15 元 | 100000 | 董事、高管 |
周剑军 | 2024-06-05 | 85000 | 1.15 元 | 85000 | 董秘、董事、高管 |
马作群 | 2024-06-04 | 350000 | 1.1 元 | 350000 | 董事 |
王欣荣 | 2024-06-04 | 141400 | 1.12 元 | 141400 | 董事、高管 |
李翠芳 | 2024-06-04 | 50000 | 1.12 元 | 55200 | 董事 |
李春生 | 2024-06-04 | 450000 | 1.12 元 | 4500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