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83-09-16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0001262Q
  • 法定代表人: 刘宇
  • 董事长: 刘宇
  • 电话: 010-84427755,010-84427766,010-84427227
  • 传真: 010-84427777
  • 企业官网: www.nfc.com.cn
  • 企业邮箱: investor@nfc-china.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10号中国有色大厦
  • 邮编: 100029
  •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和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企业之一,以有色金属行业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为主。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公司逐步由单一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成为以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国际工程承包等为主营业务的国际有色金属综合型企业。
  • 经营范围: 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不含港澳台地区,有效期至2025年04月28日);承包本行业国外工程、境内外资工程;国外有色金属工程的咨询、勘测和设计;资源开发;进出口业务;承担有色工业及其他工业、能源、交通、公用建设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承办展览(销)会、仓储、室内装修;批发零售汽车及零配件;经批准的无线电通信产品的销售;自有房屋租赁;机械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五金交电、金属矿产品、化工材料(不含化学危险品)、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及制品、家具、通讯器材、日用百货、照相器材的销售。(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色股份,英文缩写NFC)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7年4月16日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优质资产改制组建中色股份,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000758),控股母公司为中国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色股份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多年来,已由建立初期的单一工程承包发展成为以国际工程承包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业,国际工程承包带动有色矿产资源开发,资源开发促进工程承包,两大主业协同发展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中色股份业务遍及全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印度、希腊、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越南、老挝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有色金属业务咨询、矿产资源勘探、有色金属工业设计与研发、国际工程承包、矿产投资及生产运营、采选、冶炼、冶金工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贸易等领域,含盖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全产业链。近年来,中色股份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契机,积极推进海外工程承包、资源开发和有色金属技术经济合作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或承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工业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在项目所在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多国领导人曾出席中色股份项目竣工仪式,“NFC”已成为国际有色金属行业美誉度很高的知名品牌。中色股份连续多年被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为“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全球最大200家设计商”,2018年位列第85名;连续多年被财富中文网评选为“中国500强”企业,最高位列第271名;多个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海外工程示范营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部级)优质工程奖、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省部级)。中色股份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真诚合作、诚实守信、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过去的几年中,中色股份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和人民捐赠和赞助了近千万美元的物资及设施,在环保方面也同样做出了卓越的努力。未来,中色股份将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中色研字(1997)0060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生(1997)20号批准,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立时股本总额14,000万股。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情况1.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和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企业之一,以有色金属行业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为主。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公司逐步由单一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成为以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国际工程承包等为主营业务的国际有色金属综合型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的整合是公司完善有色金属产业链的战略部署,旨在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延伸与合作,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用途及应用领域如下表所示:2.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在合理利用自产锌精矿资源基础上,根据需求及价格变化,外购部分锌精矿及其他原辅料。公司建立合格供应商制度,严格挑选和考核供应商,通过招标、询比价等方式确定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公司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公司主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2)生产模式:公司建立了铅锌采选及锌冶炼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公司拥有2座在产矿山及与之配套的采选能力。公司子公司中色锌业装备先进生产设备,采用热酸浸出-沉矾除铁湿法炼锌工艺和侧吹烟化火法冶炼工艺。该工艺流程具备处理当地锌精矿原料的特点,属国内领先、绿色环保的炼锌工艺。(3)销售模式:公司实施大客户销售战略,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快速供货能力与一批大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定价策略为,在参考市场同类产品售价的同时,结合自身品牌、产品品质、客户群体等因素进行综合定价。报告期内公司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3.业绩驱动因素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公司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绩较大程度上受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市场价格、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成本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景气度、有色金属市场供需状况、有色金属产能及库存等因素均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克服了逆全球化趋势预期加剧等不利因素,凭借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全力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经营业绩稳步提升。(二)报告期内进行的矿产勘探活动、相关勘探支出以及固定矿产资源储量情况2024年,公司主要围绕在产矿山开展探矿增储工作,组织开展了白音诺尔铅锌矿深边部(550米标高以下)勘查增储项目,增加铅锌金属量4.4万吨。本报告期,公司转让内蒙古自治区克仕克腾旗王家大院多金属矿1宗探矿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敖包锌矿、白音诺尔铅锌矿和达瑞铅锌矿等5宗采矿权和3宗探矿权。保有矿产资源总金属量:锌369.94万吨、铅171.99万吨。2024年,白音诺尔铅锌矿处理矿石量106.17万吨,生产锌金属3.3万吨,铅金属0.83万吨;敖包锌矿处理矿石量39.91万吨,生产锌金属3.63万吨。1.敖包锌矿经核实估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敖包锌矿采矿权全区保有资源/储量总计:矿石量327.4万吨,锌金属30.86万吨,锌平均品位9.43%;伴生铅金属量1.63万吨,银金属量87.84吨,铅平均品位0.49%,银平均品位26.83g/t。2.白音诺尔铅锌矿经核实估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白音诺尔铅锌矿全区保有资源/储量总计:矿石量2,260.74万吨,铅金属量38.33万吨,锌金属量113.46万吨,铅平均品位1.70%,锌平均品位5.02%。其中在采矿证范围内(开采深度1010m-181m)保有资源/储量总计:矿石量2,144.94万吨,铅金属量35.82万吨,锌金属量107.80万吨,铅平均品位2.17%,锌平均品位5.03%。赤峰市巴林左旗赛罕其格敖瑞铅锌矿普查探矿权保有资源量总计:矿石量115.8万吨,铅金属量2.5万吨,锌金属量5.66万吨,铅平均品位2.43%,锌平均品位4.92%。3.达瑞铅锌矿经核实估算,达瑞铅锌矿保有的资源/储量不变,全区保有的资源/储量总计为:矿石量2,070.09万吨,锌金属量225.62万吨,铅金属量132.03万吨,锌平均品位10.90%,铅平均品位6.38%。(一)工程项目的主要业务模式、模式的特有风险和报告期内业务模式的变化情况1.工程项目主要业务模式公司以EP或EPC总承包为基本业务模式,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扩展到“项目融资+EPC总承包+产品包销+运营服务”的模式,并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融入项目开发、执行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工程承包服务解决方案。(1)项目开发模式: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开发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过程,对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营销拓展、向客户(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保证签约后合同顺利执行起着重要作用。为适应市场需求、落实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持续优化调整项目开发管理模式,以市场开发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市场营销中心及海外代表处作为项目前台部门的开发职责,工程技术中心、采购物流中心、工程管理部等作为中台部门的专业性支持职责,以及其他管理部门作为后台部门的配合、监督职责;同时,市场营销中心作为总部部门,还兼有对公司海外机构的市场开发工作统筹协调等职能。(2)项目货物的采购模式:货物类采购是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项下的主要采购内容,根据各个工程项目对货物的具体要求向供应商采购各类货物并交付至客户(业主)。公司采购工作根据《采购管理办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非招标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评标专家管理办法》《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执行,并结合业务实际,建立了高效合规的采购管理模式。采购物流中心根据各项目部的采购需求实施具体采购工作,以保证各类货物质量、项目进度及成本的有效控制。(3)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模式:公司在项目施工阶段推行以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为引领的全周期集成管理模式,通过深化设计优化、强化供应链协同、实施矩阵式组织管控,实现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四大维度的动态均衡管理;同时依托物联网实时监测风险、数字化平台贯通业财流程,构建覆盖“规划-执行-监控-改进”的精益管理体系,驱动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优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完善项目进度、成本、绩效等全链条管理机制,细化项目策划、执行、收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确保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与高效运作。以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为基础,公司全面推广使用中色股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控。系统的应用有效整合了远程跟踪、人力资源调配和项目执行等关键环节,提升了工程项目整体运作效率,降低了多项目并行中风险管理的缺陷。各级管理者均可通过系统实时获取准确数据,助力科学决策,确保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信息系统还将工程项目运营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进行统一固化,实现了不同区域及国别项目的协同管理,推动项目管理全面化、协同化和科学化转型。2.模式特有风险公司与客户(业主)签订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除部分包括价格调整条款外,绝大多数合同为固定价格合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无法就所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进行充分预测并在合同价格中进行反映,如自然环境、天气因素、技术性问题、原材料市场变化等,均可能造成工期延迟或成本上升。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则可能造成项目盈利减少甚至亏损。同时,作为国际工程总承包商,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国际业务。此外,公司不可避免地使用建设相关的专业机构、劳务分包商及设备供应商,合同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分包商设计及施工能力、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后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分包商或设备供应商不履行、延迟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等情形均可能造成公司的违约风险。另外,目前公司项目模式主要为EPC总承包模式,该业务模式在国际市场中机会减少,公司需探索更具多元化、适应性更强的项目开发模式,以提升市场占有率。3.定价机制工程业务按照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国别市场情况、行业熟悉程度、客户资信、项目竞争强度、技术及管理标准、收汇保证、汇率风险等进行报价。4.回款安排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客户(业主)在签订合同后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收到预付款后公司开始执行项目;余下进度款按合同约定的里程碑节点或者实际工程量完成情况,客户(业主)按期进行支付;部分工程约定一定比例质保金,客户(业主)在项目质保期结束后支付质保金。5.融资方式根据借款人和融资产品的不同,公司工程承包业务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境外客户(业主)作为借款人,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境外客户(业主)作为借款人,公司协助其向中国境内银行申请出口买方信贷或项目融资;在公司与境外客户(业主)签订延期付款合同的情况下,公司向境内银行等金融机构转让应收账款(应收保理或福费廷方式)等。融资渠道包括国内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部分融资涉及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合作。6.政策优惠目前公司的工程项目不涉及中国援外优惠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中国政府给予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优惠性资金安排。(二)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执行标准、控制措施及整体评价1.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执行标准、控制措施及整体评价(1)质量控制体系、执行标准方面公司以质量基础管理为抓手,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全链条建设。积极参加ISO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座谈会,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体系运行质量和效果,冶炼、矿山、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主营业务领域通过三体系外部监督审核,连续保持ISO9001等国际标准认证有效性。(2)控制措施方面在质量月活动期间,公司推动项目部和出资企业深入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提升举措,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劳动技能竞赛、质量技能评比、质量隐患大排查等专题活动,增强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质量意识,更好的服务和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将质量工作落到实处,为建设优质工程、产品而持续努力。完善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处理,每季度进行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和质量管理季报统计,及时掌握风险信息情况反馈主要责任人员,确保持续改进。(3)整体评价2024年,公司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可控,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未发生一般质量事故,无重大投诉和反馈,圆满完成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年度目标。2.安全制度运行情况本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新增发病人数为零。全年累计安全生产投入2,744.11万元。公司和各子公司、项目部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新制定、修订制度74项,规程63项。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有效,中色锌业实现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中色白矿、中色泵业实现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实现全员覆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科技兴安环及矿山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杜绝重大安全隐患,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保持双重预防体系稳定运行,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强化现场监督检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应急救援,保持高水平应急能力。综上,公司各项制度体系运行良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1、概述2024年,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圆满完成年度经营任务目标,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789.2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231.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3%,为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收官、打牢“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工程承包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承包业务收入430,085.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9%,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额164.88亿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公司工程承包业务克服地缘政治冲突等一系列困难,充分发挥品牌、行业、人才等突出优势,积极开发海外工程业务,全力打造重点新兴支柱市场,高质量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方面,印尼阿曼铜冶炼项目顺利实现机械竣工、政府查验、系统点火、投料试车,为公司扎根印尼工程支柱市场奠定基础;哈萨克斯坦30万吨/年铜冶炼厂项目总协议和印尼阿曼铜选厂扩建项目施工合同成功签署,彰显了公司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承包商的综合实力;哈萨克斯坦VCM竖井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创造了哈萨克井下施工无损工时的安全记录,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哈萨克工程承包市场的优势地位。公司密切关注国际政治冲突形势,细化完善应对预案,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度,不断做强做优工程承包业务。(2)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报告期内,公司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收入429,045.8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65%。2024年,全球锌精矿产量连续第四年下降,锌产业供需矛盾加剧,锌金属价格呈现先抑后扬走势,锌冶炼加工费持续大幅下降。2024年,公司强化业务调度,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增储等各项工作,其中:中色锌业开展锌精矿伴生金属综合回收与采购策略研究,提高对高富含锌精矿的综合利用,实现可利用金属资源再扩围,中色锌业工艺优化及浸出渣处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下简称“渣处理项目”)稳步推进;中色白矿智能矿山建设按期推进,采矿充填技术投入使用,全力增储增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重提升;鑫都矿业开展岩石力学与采场结构参数及工艺优化、膏体充填系统调试及充填采矿工业试验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露天转井下开采平稳过渡;青海中色优选资源开发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合作勘查。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聚焦增储上产,进一步提高资源保有量和资源供应能力。(3)装备制造:报告期内,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收入20,879.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45%。中色泵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品牌建设,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场开拓取得突破;聚焦科技创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开展大流量、大压力、大功率隔膜泵、新能源用隔膜泵的开发及工程应用,实现产业再扩围,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