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哈药股份
- 企业英文名: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00664.SH
- 注册资本: 251850.9876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3-06-29
- 大股东: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6.58%
- 董秘: 孟晓东
- 董秘电话: 0451-51870077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邢士军、冯博夫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海华永泰(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利民西四大街68号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黑龙江 标准普尔 低价股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肝炎概念 流感 超级真菌 东北振兴 养老概念 中药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黑龙江
- 成立日期: 1991-12-2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30199128175037N
- 法定代表人: 芦传有
- 董事长: 胡晓萍
- 电话: 0451-51961111,0451-51870077
- 传真: 0451-51870277
- 企业官网: www.hayao.com
- 企业邮箱: master@hayao.com
- 办公地址: 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大道7号
- 邮编: 150070
- 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主要从事医药研发与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是集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内大型高新技术医药企业
- 经营范围: 药品生产,药品经营;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生产、销售制药机械、日用化学品、劳保用品、饲料添加剂、消毒产品、生物有机质、有机化学原料(不含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医疗器械;纸制品制造,卫生用品销售;销售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兽药生产;包装、印刷品印刷;按直销经营许可证从事直销;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从事医药以及医药机械方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普通货物运输;旅游业务经营;企业投资管理、咨询与调查;粮食收购;房屋、场地租赁;弱电工程设计及施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专用设备修理;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药股份”)是一家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1993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664”),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省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涵盖工业制造业、商业及GNC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旗下拥有哈药三精、哈药总厂、哈药六厂、哈药世一堂等10家工业企业,哈药人民同泰(上市公司)、哈药营销2家商业流通企业,还拥有科研力量雄厚的药物研究院,注重于中枢神经、抗肿瘤类、心脑血管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哈药股份拥有1816个药品批文和74个保健食品批文,主导产品有有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阿莫西林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拉西地平片、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布洛芬颗粒、新盖中盖牌高钙片等。公司拥有“哈药”、“三精”、“盖中盖”、“护彤”、“世一堂”5件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超过200亿元。诚信专业、开放包容、协作担当、创新高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哈药股份是一个极具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统筹人才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全面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圈,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产品、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商业模式、管理机制等多个领域持续努力突破转型,让哈药成为消费者、客户、员工和社会为之自豪的中国民族医药企业的标杆。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76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9亿元,同比增长5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80.08%。报告期内,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因素:报告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医药工业板块业绩提升影响。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模式,分阶段稳步推进由重分销模式向重终端推广模式转型,同时紧密跟踪市场动态,重塑产品定位并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制定营销策略,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业务与产品策略的双重优化,公司通过对重点产品的市场深耕以及精细化运营管理,提高公司毛利率,有效推动了业绩的增长。此外,公司收到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政府偿还款项7,826.50万元,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7,826.50万元,增加本期利润。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在产品营销方面:在新一届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围绕整体战略部署及重点工作对业务板块进行重新梳理,重新规划并构建了全新的市场营销及销售体系,围绕队伍完整有力、产品矩阵整齐、市场策略有效等十大战略目标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坚定不移地将“向真正的终端业务转型”为核心发展方向,把体系建设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多管齐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通过回归传统医药、优化团队建设、细分业务条线等重点工作,促进业务向健康良性发展。1、公司围绕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全面覆盖构建由两层市场部、三层销售体系组合而成“2+3”市场营销及销售体系,力争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实施销售体系专业化重组,建立矩阵式管理架构。通过业务条线垂直管理与区域横向协同的复合模式,强化商业渠道与终端网络的战略协同,有效提升终端市场开发的系统化运作能力。3、升级全流程业务管控机制,通过可视化管理和终端运营标准化建设,建设战略解码与绩效强关联考核体系,适时开展贸易条款动态优化机制,持续提升商业合作质量。4、构建“专业+大众”双轨品牌传播体系,开展终端深度用户教育及消费者互动项目。通过学术活动开展、专家共识、IP活动孵化等项目与战略客户进行生态共建,实现品牌专业形象与市场声量的同步提升。在保健品销售方面:基于公司布局健康全领域,并将保健品业务识别为重点增长引擎的发展战略,保健品产品线的主要经营公司为子公司健康科技和GNC中国,报告期内公司基于重点品种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全面的产品组合,大单品策略成果显著;持续在线上渠道布局多元化电商平台,包括布局内容电商等重点新渠道,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在医药商业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人民同泰批发板块持续强化营销力,稳固基本盘业务,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紧跟市场趋势和需求,寻增量、拓市场。人民同泰升级产品力,构建多维产品矩阵与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人民同泰深化与核心及潜力供应商协同,完善和丰富经营品类,持续开展增值服务项目,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与渠道资源整合。人民同泰巩固一级代理商资源,扩大终端市场覆盖范围,积极探索创新业务,巩固终端市场地位;零售板块DTP专业药房发展良好,带动零售业务收入增长,由于行业政策、销售品种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零售业务毛利率下降。人民同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供应链管理工作,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同时,积极推行多元化营销策略,优化门店布局,加强对会员的精准服务,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医疗服务业务方面,人民同泰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面强化合规管理,严守医疗安全底线,保障各项医疗业务稳健发展。推进特色诊疗项目开发工作,强化医护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及医护团队专业素养。物流配送业务方面,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实施WMS仓储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数字可视化系统建设及饮片库湿度控制系统改造,系统性优化供应链运作效能与质量管控。在研发方面:公司新产品研发重点聚焦于心脑血管、消化代谢、呼吸系统、抗感染、抗肿瘤五大治疗领域,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和大健康产品三大方向。公司制定了研发的短中长期规划,将逐步实现从仿创结合、以仿为主,向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战略过渡,积极探索产品研发新路径,全面丰富公司产品线。同时,公司通过新产品开发促进技术平台的建设,并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聚焦领域品种的快速上市。公司持续致力于药品的研发,在科技前沿持续探索,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公司积极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截至本报告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他啶6个品种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拉西地平片、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胶囊5个一致性评价项目进入审评阶段。根据既定计划,还有多个一致性评价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同时,公司持续推进仿制药的研究开发进度,截至本报告日,乳果糖口服溶液项目已成功批准注册,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等4个仿制药项目进入审评阶段。公司正加快开展新产品研发工作,将持续输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生产运营方面:一是制定产业基地规划、供应链体系规划,逐步形成从原料到制剂及中药材种植、提取到中药制剂生产的一体化生产模式;二是通过集中招标、战略采购等工作,不断优化供应结构、确保供应稳定,并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三是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技术攻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四是推动公司生产线数字化升级,实现生产全过程信息化、数字化管控,提高生产运营效率;五是推进PSQDC三级指标体系建设与优化,开展精益成熟度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六是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划,优化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完善EHS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方面:公司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符合市场规律、匹配企业文化、员工普遍认可的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开展后备干部培训,系统性提升后备干部的领导力及管理能力,深化员工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持续运用校园宣讲、校企合作联盟等渠道开展校园招聘,通过多元化途径深入传播企业文化与品牌,提升雇主品牌的曝光度与影响力;设定“人才质量评估标准”,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驱动组织稳健成长与创新发展。严格把控招聘人才质量,按照组织建设规划,吸纳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各类专业队伍,打造坚实人才梯队。其中销售业务板块,结合区域业务需求,因地制宜引入适配业务人员,服务终端下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