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京能电力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JINGNENG POWER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上市代码: 600578.SH
  • 注册资本: 669462.101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2-05-10
  • 大股东: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66.73%
  • 董秘: 李刚
  • 董秘电话: 010-65566807
  •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董阳阳、王帅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路10号
  • 概念板块: 电力行业 北京板块 证金持股 破净股 低价股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央国企改革 氢能源 风能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0-03-1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22601879M
  • 法定代表人: 张凤阳
  • 董事长: 张凤阳
  • 电话: 010-85218688,010-65566807
  • 传真: 010-85218666
  • 企业官网: www.jingnengpower.com
  • 企业邮箱: jndl@powerbeijing.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陈家林9号华腾世纪总部公园G座
  • 邮编: 100025
  • 主营业务: 覆盖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多种业态
  • 经营范围: 生产电力、热力产品;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罐式);电力供应;销售热力产品;电力设备运行;发电设备检测、修理;销售脱硫石膏;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专业承包,施工总承包,劳务分包;合同能源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电、输电、供电业务;固体废物治理。(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能电力”)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78),是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首都第一家电力上市公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具有百年历史的石景山发电厂。公司自上市以来,企业规模不断发展,业务范围涵盖火力发电、热电联产、煤电联营、售电经营、新能源发电、综合能源服务等。公司紧紧围绕“抓安全、控成本、转作风、促发展”工作思路,在安全生产经营中深入推进“五精管理”,落实“六安工程”,全力打造智慧电厂。积极响应“双轮驱动”战略,探索开展关键技术应用、能源机器人开发、成熟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超过50项。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公司以提供安全高效洁净能源为己任,连年保持国内最高企业信用评级AAA,获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金紫荆“最佳上市公司”、ESG金牛奖“治理先锋”。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不断提升清洁高效运行水平。公司以现有输电通道为依托,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及煤电灵活性改造配置新能源项目开发,开拓源网荷储、氢能产业、综合能源管理等新兴业务,积极建设乌兰察布能源基地、鄂尔多斯能源基地、锡盟能源基地、酒泉能源基地、京津冀能源基地共五大新能源基地,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
  • 发展进程: 公司是于1999年9月20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京政办函(1999)154号文件批准,由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现与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合并重组为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其所属的北京市石景山热电厂和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现变更为华北电网有限公司)以其所属的北京石景山发电总厂的经营性资产为主要发起资产,与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北京变压器厂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2)8号文批准,本公司于2002年4月19日首次向社会公开溢价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00万股。公司于2013年9月25日完成上述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北京市工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自2013年10月10日起变更为“京能电力”,公司证券代码不变,仍为“600578”
  • 商业规划: 2024年,京能电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数字创效、对标创优、价值创造”工作为主线,以“一个理念、两个转型、三个京能、四个市场、五精管理、六大建设”为抓手,奋力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公司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1.能源保供,展现首都国企担当公司持续发挥能源国企保供“压舱石”作用,着力推动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圆满完成重要时期的保电任务,以坚定的责任担当和实干实绩彰显了首都国企的风范。2.强基固本,安全管理走深走实2024年,公司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基层和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坚持“安全五精”管理,推行企业领导带班制度,带头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开展安全巡查工作,形成以安全综合巡查为主,兼顾机组检修、工程建设等相结合的巡查体系。以设备治理为重点,制定机组深调时间长、启停频次多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生产经营安全稳定。3.提质增效,经营业绩持续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运营装机容量2,344.49万千瓦,同比增长323.94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企业21家,装机容量2,139万千瓦,较上年新投产1台350MW超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新收购2台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新能源装机容量205.49万千瓦,其中集中式风光装机203.5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95万千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28亿元,同比增长6.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23亿元,同比增长95.52%。2024年度,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982.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6.49亿千瓦时(同比已还原锡林能源数据),火电机组年累计发电利用小时4584小时,同比降低295小时,高于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8小时;新能源机组累计发电利用小时1477小时,同比增加174小时。2024年度,公司积极开拓供热市场,累计完成供热量9,061万吉焦,同比增加896万吉焦;供热面积达2.43亿平米,同比基本持平。4.强化转型,项目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2024年,公司统筹煤电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大力发展风光能源,坚持基地式、规模化开发和集中、分布式开发并举,加大转型力度,加强转型质量。2024年,公司新投产集中式新能源项目3个,总并网容量160.99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取得新能源建设指标超过700万千瓦。开拓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滑州热电50兆瓦/100兆瓦时独立储能获批国家级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5.统筹协调,燃料成本稳中有降2024年,公司坚持“长协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全年采购长协煤量占总耗煤量的94%,积极优化运输方式,部分发电企业长协煤采取公转铁措施,降低燃料运输费用,加大全年内部协同煤量,全年入厂标煤单价同比降低3.9%,实现电煤“保量控价”。6.拓宽融资渠道,资本管控稳步向好公司紧跟金融市场形势,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变化,用足用好金融政策红利,资产负债率降低至63.70%,依托集团内部金融体系,深化内部协同,全年融资成本率在上一年度基础上再降低33个基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