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农发种业
  • 企业英文名: Zhongnongfa Seed Industry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0313.SH
  • 注册资本: 108219.866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1-01-19
  • 大股东: 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12%
  • 董秘: 陈才良
  • 董秘电话: 010-88067521
  • 所属行业: 批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大地泰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丽君、邹昕、李冠楠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31号5幢318室
  • 概念板块: 农牧饲渔 北京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央企改革 粮食概念 转基因 农业种植 乡村振兴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9-08-13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10925016E
  • 法定代表人: 何才文
  • 董事长: 何才文
  • 电话: 010-88067521
  • 传真: 010-88067519
  • 企业官网: znfzy.cnadc.com.cn
  • 企业邮箱: zhongnongfazhongye@163.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31号中水大厦3层
  • 邮编: 100032
  • 主营业务: 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化肥贸易以及农药的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经营;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进出口;农药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控股公司服务;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粮食收购;粮油仓储服务;食用农产品批发;货物进出口;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肥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花卉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发种业”)成立于1999年,于2001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码600313,目前已发行股份108,220万股。公司是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企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国际种业科学家联盟副主席单位,是中国农发集团发展现代种业的核心平台。自2011年以来,农发种业本着“产业投资”的理念,以资本为纽带,通过产融结合,整合并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历经十多年发展,公司业务涵盖玉米、小麦、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等农作物种业、农药、肥料以及农业综合服务业务。公司所属9家种子企业中,河南地神、江苏金土地、中农天泰、山西潞玉、湖北种子等5家是“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河南农化是国内领先的酰胺类除草剂原药及中间体生产企业,华垦国际是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公司已实现小麦种业全国第一、“两杂种业”全国领先的阶段性目标,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在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中,公司同时入选小麦和水稻强优势阵型、玉米和油菜补短板阵型,已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公司种业科技实力国内领先。公司北京研发总部下设大生态测试、常规育种、分子育种、生物信息、航天育种五个科研平台,拥有山西潞玉、湖北禾盛、河南地神、扬州现代等多个种业研究院,在北京、湖北等地建设了生物技术平台;在孟加拉、印尼等多国建立了科研试验站,成立巴基斯坦海外种子公司;公司拥有一支学历梯度合理的研发团队,构建了开放式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与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研发合作。公司目前已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群。扬麦系列享有“南方麦王”美誉,弱筋小麦品种全国第一、品质最佳;泛麦8号、泛麦5号小麦品种既是黄淮海主导品种,又是酒用小麦优质原料。泛玉298、汉单777、天泰316等一大批玉米新品种持续推出,在黄淮海主产区已突显较强的后发优势。国际化合作的中垦玉22等多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公司总部正在拓展东北早熟极早熟市场。水稻种业在保持籼稻主产区常规籼稻种子经营规模领先的基础上,扬籼优919、金香玉1号、虾稻1号水稻等一批新品种审定推广,将持续支撑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地神”、“禾盛”、“天泰”等多个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或省级著名商标。作为种业的一线品牌,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遍布全国的多级营销服务网络。公司发挥品种、基地、组织、设备等综合优势,围绕技术构建以品种为核心的全产链服务模式,拓展酒用小麦、弱筋小麦、优质大米等专有品种粮的订单农业,促进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提质降本,确保提高农民收益,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公司探索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所属湖广科技公司在江汉平原开设200多家湖广农业超市,依托农资精品化和套餐化、推广服务标准化,向农民提供放心可靠的全套种植解决方案;山西潞玉依托职业农民培训,实施“种肥药机”、农技相结合的配套服务;江苏金土地依托牵头组建的扬麦生产产业化联合体,推进扬州及周边地区小麦“一区一品”产业化发展。新时期,农发种业将以培育好种子为目标,开展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品种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发挥整合优势,探索构建种业为链长的全产链服务平台,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助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展现央企新作为,作出时代新贡献。
  • 发展进程: 中垦农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贸委企改[1999]698号文批准,由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果与蔬菜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兴业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及江苏大圣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0]178号文核准,2000年12月22日公司发行社会公众股8,000万股。2014年1月14号,现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公司名称由“中垦农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聚力开展种业振兴攻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治理效能,各业务板块在打造中心市场和拳头产品上下功夫,努力向精耕细作的效能型转变,面对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挑战,公司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本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63亿元,同比下降17.72%,具体经营情况分析如下:1、农作物板块:报告期内,国内粮价持续低迷,国内种子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小麦丰收,市场供种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农民自留种增加,导致需求减少;受商品玉米价格下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玉米种子市场供大于求,种子销售价格下降;水稻、油料作物也呈现出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下跌。综上,受国内种子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报告期公司农作物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0.15亿元,同比下降13.81%。2、农药板块:报告期内,由于国外产能的恢复及关税的提高,导致公司下游酰胺类原药产品出口量锐减,同时受到行业去库存和国内下游产业向上游延伸等因素影响,国内酰胺类原药和中间体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加剧。受上述多种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进一步下降,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报告期公司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0.03%。3、化肥板块:报告期内,公司化肥业务采取稳打稳扎的经营思路,保存量、求增量,开拓高端特肥产品,拓宽钾肥引进渠道,同时充分研判钾肥市场行情,把握好销售时机,在钾肥售价下降的趋势下,销售毛利率略有提升。2024年度受全球能源价格普遍下滑的影响,钾肥大合同谈判价格下降,导致公司化肥业务销售收入下降,报告期公司化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1.69亿元,同比下降20.21%。2024年公司和所属企业齐心协力,开展了如下重点工作:1、强化科技支撑,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报告期公司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完善“上下互补、协同增效”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加强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公司育种研发效率明显提升,培育出众多优良农作物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丰富了公司的品种结构,为公司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新品种选育和技术研发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共有3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登记),其中小麦品种10个、玉米品种12个、水稻品种8个、大豆品种2个、油菜品种2个、花生品种1个;公司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32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表SCI论文1篇。此外,合作的粳型常规稻“金香玉1号”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认定为2024年度超级稻;“印尼热带玉米种质引进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推广”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产稳产超级抗倒玉米新品种中天308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获齐鲁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分子技术培育抗病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应用”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高蛋白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在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和最具推广价值奖、“玉米新组合农发188合作选育”获科创中国湖北科技经济融合优秀项目一等奖、“长江下游粳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技术及其应用”获2024年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广适型玉米新品种天泰31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发应用”获山东省2024年度全省农技推广服务大竞赛(优秀农技推广成果竞赛)二等奖、“夏玉米清茬精准播种与产效协同提升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和“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分别获山东省优选计划二等奖;参与的“周口市小麦玉米周年协同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周口市小麦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分别获得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二等奖。二是科企合作持续深入。公司先后开展自主及合作研发项目49项,包括航天诱变育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育种、东北早熟极早熟玉米育种、短生育期油菜育种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湖南省作物所、湖北省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天津大学等多家国内科研院校和行业专家通过合作育种、项目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公司创新主体地位。三是研发资源更加聚集。公司注重国内外农作物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目前在山西、山东、湖北3个省份拥有获得“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认定的种质资源库,各类种质资源储备丰富。通过联合共建研发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水平,建成“山东省花生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仙桃水稻生物育种科技小院”等多家省级资质研发平台。2、全力攻坚市场,提质增效稳发展一是种业业务方面,面对今年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为巩固行业位势、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深入挖掘品种推广潜力,开展抖音等新媒体宣传,组织各级观摩会议,积极对接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等途径稳定种子销量。二是化肥业务方面,通过保存量、求增量的经营策略,在维护好现有钾肥渠道基础上新增钾肥进口渠道,开展原料进口加工复出口业务,开拓和引进高端特肥产品。三是农药业务方面:充分利用园区原材料优势,深入了解市场客户需求,强化与股东的战略协同合作,与关键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市场突变的风险。3、稳步并购发展,壮大规模实力一是通过继续收购安徽华成股权,完成对安徽华成的绝对控股,进一步巩固公司小麦种业龙头地位;二是设立黑龙江分公司,通过整合优秀的基层营销团队,使公司总部玉米自营业务延伸到市场终端销售环节;三是公司及所属锦绣华农分别在贵州桐梓和湖北浠水新设2个基地公司,在河南新乡、四川泸州等多地持续推进小麦、水稻、大豆、油菜等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种子及专用粮的生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4、加快延链发展,专用粮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围绕“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的经营思路,专用品种订单粮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有效带动种子业务发展。公司多家所属企业开展专用品种订单粮业务,订单渠道持续扩展,新增业务合作伙伴,同时与知名酒厂开展合作,被评定为优质供应商。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订单业务迈出实质性步伐,与下游加工收储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此外,种植基地不断优化,有机小麦基地面积和绿色小麦基地面积持续增加,同时拥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以及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为订单粮业务拓展夯实基础。5、推进海外发展,种子走出去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在巴基斯坦成功注册油菜品种HC-021C并实现商业化销售,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双低”油菜单品,“双低杂交油菜在巴基斯坦的推广及产业化”项目被推荐为湖北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唯一备选项目。二是组织实施好中国政府援塞拉利昂第十四期农业技术援助项目,2024年成功中标实施援几内亚比绍第十二期农业技术援助项目,派出农业技术专家在受援国开展新品种筛选试验、农业技术培训、示范展示基地建设等。三是积极拓展非洲市场。谋划布局马达加斯加水稻产业,在肯尼亚成功筛选出的优良水稻品种“垦稻1号(KEJX1号)”已进入小规模中试阶段,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优良芝麻品种选育及试验示范等。四是在北亚地区开展油菜新品种测试,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油菜品种。五是与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和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开展杂交水稻、玉米、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下一步推广与产业化开发打下基础。6、深化改革提升,完善企业治理一是扎实推进“三会”专项工作。通过规范决策主体、缩短决策链条、明确决策标准,公司全面修订完善《“三会”决策事项清单》、《党委前置研究清单》,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二是实现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新型经营责任制全覆盖。与各所属企业负责人签署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分层分类对公司所属各级子企业中层及关键岗位人员全面推行新型经营责任制,明确权责利及制定科学合理考核指标。三是打造精干高效的强总部。围绕“机构调优、职能调顺、人员调活”适度改革,推行“扁平化”“大部门”制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实现部门间联动协同、效能提升。四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下发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及工作方案;制定公司总部薪酬调整方案以及总部和所属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制方案,不断完善公司收入分配制度。7、强化风险防范,筑牢屏障促发展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全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节能环保责任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节能环保周”各项活动;全面开展安全环保大检查工作,深入排查治理隐患。二是制定完善法律纠纷管理制度,落实重点企业监控及重点案件跟踪制度,通过建立与相关政府机构、律所及专业顾问紧密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的纠纷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法律风险。8、做好党建和宣传工作,引领发展聚合力报告期公司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专题读书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抓牢思想建设,通过制定中心组学习办法、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推动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党建提质增效“七抓”工程,扎实推进“一支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大监督体系。建好公司宣传阵地,报告期内公司全方位建设“新媒体矩阵”,开展“春耕春种走基层”媒体开放日活动,首次披露的ESG专项报告提升了公司形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