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以及医学影像远程诊断服务业务
经营范围: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机器设备安装、维修;劳务服务;销售汽车(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Ⅰ、Ⅱ类医疗器械;物业管理;出租商业用房;出租办公用房;医疗器械制造;销售Ⅲ类医疗器械。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全世界需要先进医疗诊断设备和服务的人们,为全世界各地区的医生和患者打造优等质量和舒适体验的医疗产品,并通过顾问级和真正随时在身边的服务,提升设备使用效果和价值,赋能医者,助力医者共创良好诊疗效果。
万东始于1955年,专业从事影像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生产,及影像诊断服务,199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055)。
总部位于北京,建有北京、苏州两大研发生产基地,生命事业覆盖大型影像产品、移动影像产品、影像诊断服务(万里云)、超声诊断产品(万东百胜)。
解决方案涵盖MR、CT、DR、RF、DSA、乳腺机、超声诊断产品、移动式影像产品、移动体检车、远程医学影像服务以及影像云技术服务,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产品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是北京百家自主创新试点企业。
普及型射线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DR销量连续多年创国内佳绩。
万东积极推进变革,以互联网思维布局智能制造体系、智能服务体系和远程影像诊断体系,以诚挚匠心升级全线产品,打造世界先进的研发、生产、制造和服务新体系。
万东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继续与医生携手为人类的健康而努力前行。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疗科技领域加速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国产医疗装备自主创新进程持续深化。
公司牢牢把握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机遇,以“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为核心,聚焦高端医学影像装备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拓展。
面对全球供应链调整及行业结构性升级挑战,公司通过强化研发体系、深化市场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实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净利润端的承压换取技术攻坚的硬核成果:人员占比三分之一的研发团队聚焦高端CT,核心部件自研自产等硬科技;全球首台无液氦MR实现量产,彻底摆脱液氦供应的“卡脖子”风险;量子DSA凭借自主可控的稀土探测器,将血管造影带入低剂量时代。
截至2025年6月,已获授权知识产权243项,这些知识产权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
在标准制定方面,参与制定1项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以及9项行业标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20.46%;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39.46%;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9.16%,研发投入强度达15%,持续领跑行业创新。
(一)技术攻坚突破,引领无液氦革命与AI融合创新完成全球首台“零液氦超导磁共振(3.0T)”临床验证,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
推出WDL1024AI全域学习平台,实现病灶检出率提升12%,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项目。
联合协和医院开发心脏磁共振智能诊断系统,诊断效率提升40%,成果发表于《Radiology》。
新一代DSA3.0系统获批上市,导管室建设成本降低30%,首批装机覆盖10家三甲医院。
(二)全球布局深化,双循环体系加速构建1、国内市场精耕智慧医共体解决方案累计交付1,200套,县域覆盖率提升至85%,服务网络深入22省基层医疗机构。
DR产品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全幅DR精准助力骨科检查发展,高端普放设备年装机量超300台。
小于64排CT市场份额突破20%。
建成全国首个动物专用影像AI数据库,覆盖犬、猫等12类常见病种,AI辅助诊断准确率达92%。
2、海外版图扩展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聚焦17国战略市场突破,新突破泰国、印尼、阿根廷、墨西哥、法国等20+空白市场,开辟新客户60+个,战略品类DR、CT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布局巴西、意大利、摩洛哥本地SKD制造,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建共赢,深度绑定;筹备全球5大区域性服务中心,本地外籍人员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0%,深化本地化运营能力。
(三)县域强基2.0,数字医疗生态成型六大赋能体系升级,技术驱动基层医疗质效变革AI质控3.0系统覆盖影像检查全流程,设备端实时监控DR/CT成像质量,自动校准参数偏差,基层误诊率降至1.2%;诊断端“妙笔AI”自动核查报告逻辑矛盾,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
设备云共享平台县域设备资源池化,整合22省120县域的影像设备,实现设备利用率提升至78%,动态调度响应时间小于15分钟。
5G远程诊疗网覆盖2,000家基层机构,月均完成远程诊断超8万例。
三甲专家在线标注病灶,AI辅助生成结构化报告,诊断效率提升3倍。
万东医疗“县域强基2.0”通过“技术赋能+人才造血+生态协同”三重引擎,将碎片化医疗资源整合为有机数字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医疗基建样板。
(四)数据要素赋能,智慧医疗生态突破1、万里云平台跃升,构建医疗AI基础设施万里云始终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医疗服务的技术创新,于2025年4月CMEF发布“妙笔AI报告生成软件系统”,依托创新的动态适配模板库与智能校验引擎技术,实现了诊疗流程的智能化跃升,让影像诊断更聚焦。
已建成医疗影像AIGC训练平台,支撑20类疾病自动报告生成,覆盖肺结节、脑卒中、骨折等高频病种,通过标准化报告输出,有效提升各级医院的影像报告规范性与质量。
2、多模态AI突破,重构临床决策范式人工智能(AI)与医学影像技术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影像诊断的效率、精准度和安全性。
在CT成像领域,低剂量重建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保持图像质量,尤其适用于肺癌筛查和儿科检查;DR方面,稀疏重建技术利用压缩感知和AI从有限投影数据中恢复高质量图像,缩短曝光时间;CBCT图像去噪改善了锥形束CT的影像清晰度,助力骨科和介入治疗;而全脊柱Cobb角自动测量和下肢力线参数自动测量则通过AI智能分析,提升脊柱侧弯和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前规划效率;在血管成像领域,DSA图像去噪技术优化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影像质量,减少运动伪影和噪声;头颈CTA血管分析则利用AI自动分割和量化血管狭窄、斑块等病变,辅助卒中风险评估。
磁共振MR成像的智能化发展尤为突出:3D/4DAI快速成像技术大幅缩短扫描时间并提高动态成像分辨率;智能定位技术(颅脑、腰椎、关节)实现解剖结构的自动识别和扫描方案优化;智能自动扫描参数协议技术则大幅降低操作复杂度,提高检查一致性。
这些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医学影像向智能化、自动化、低剂量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多模态影像融合、边缘计算和可解释性AI的进步,医学影像AI将进一步优化临床工作流程,助力精准医疗和个性化诊疗的普及。
公司系由原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于1997年3月24日独家发起定向募集设立,以其生产经营性净资产折为国家股3500万股,经1997年4月24日公开发行后,上市时总股本达5000万股,其内部职工股150万股将于公众股1350万股1997年5月19日上市交易期满半年后上市。
公司名称由"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ResourcesWandongMedicalEquipmentCo.,Ltd.”变更为“”BeijingWandongMedicalTechnologyCo.,Ltd.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由“华润万东”变更为“万东医疗”,英文简称由“CRWandong”变更为“W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