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锂离子电池材料及装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LED照明系统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料加工、三来一补业务;普通货物运输(法律、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75)成立于2010年12月,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发改委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和研发的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产品为磷酸铁锂、磷酸铁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6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发新型产品,大力拓展销售市场,主营产品销售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虽受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但因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产线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主营产品单吨成本下降幅度高于单吨售价下降幅度,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同时,公司积极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加强采购管理,合理控制库存规模及材料成本,公司原材料及产成品价格同比波动幅度减缓,上半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公司业绩亏损同比收窄。
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丰富研发产品矩阵,构建全周期研发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联合体及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同时加快对新产品的研发,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公司积极构建全周期研发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覆盖研发规划、立项、过程管控、验收、物料管理及绩效评估的全流程制度框架,明确创新型、改进型、工艺降本型项目分级标准,规范技术委员会、项目组、供应链等多部门职责,推动研发管理标准化、系统化。
通过“制度规范+机制创新+协同管理”的有机融合,以揭榜挂帅为抓手推动重大技术攻关,有效提升研发效能与成果转化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二)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报告期内,为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提升工厂精细化管理效率,制造中心-PMC部编制了《改善项目管理制度》,着力从设备技改、产品质量管控、生产工艺改进、厂区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开展降本增效管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运营效率,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一方面,集团各工厂通过设备改造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产品质量及产能稳定性,确保设备运行与工厂实际产能匹配,降低公辅动力能耗,合理配置资源;同时,通过各工厂内部审核、客户审核、第三方审核及集团例行审核,加大对生产制造环节重点管控项目的审核频次及审核力度,不断提升各工厂产品一致性;另一方面,工厂通过建设智能立库,利用检测智能化系统及MES系统等对产品生产各工序进行动态监测,实现产品监测信息化系统与实际业务需求的精准适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策略,加快库存周转效率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对新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逐步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通过集团供应链平台整合订单需求,引进更加优质的供应资源;同时,通过技术交流、现场审核等方式加强与现有供应商的沟通合作,确保采购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提高原材料的交付速度和质量;另,公司结合自身采购节奏、市场预期及期货工具优势等,持续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有效实现采购成本的优化与价格风险的对冲。
在库存管理方面,公司继续完善产销联动机制,通过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对各工厂库存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库存变化合理调整采购计划;强化库存管理的绩效考核,确保库存总量和库存结构的合理可控,有效缩短存货周期,加快库存周转效率,降低库存管理风险。
(四)深化客户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积极响应锂电行业政策引导,继续发挥现有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的优势,提升营销中心的区域辐射能力和地区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产品渗透率;同时,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解决客户需求为目标,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持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增强客户粘性,公司已与行业下游头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
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公司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万润新能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及其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并与意向海外客户进行合作洽谈;同时,通过已设立的境外子公司整合当地资源优势,深度调研市场需求,助力公司产品嵌入海外本土市场,全方位赋能公司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五)优化公司内控建设,有效控制内控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内控制度建设以“流程优化+风险防控”为核心,聚焦组织架构、营运资金、采购业务、存货管理、固定资产、销售业务、合同管理等内部控制核心模块,完成公司内控手册编制并启动运行,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实现了内控体系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公司通过优化现有内控流程,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细化与升级,为业务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新设标准化流程,强化关键业务环节的风险管控,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有效控制内控风险。
(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自主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核心策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梯队建设。
依托北森学习云平台,公司逐步构建体系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培训生态,全面提升内部人才培养效能;同时,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绩效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员工绩效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与流程化,大幅提升绩效管理效率,有效推进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
通过构建多维度、全周期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充满活力、公平竞争的人才成长平台,为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0年12月,自然人刘世琦与李菲夫妇共同设立万润有限,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经公司章程约定认缴注册资本分两期缴纳,首期出资1,000万元在2010年12月缴纳,第二期出资1,000万元在2011年12月前缴纳。
2010年12月22日和2011年11月7日,湖北嘉泰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分别出具了(嘉泰验字[2010]第276号)《验资报告》及(嘉泰验字[2011]第138号)《验资报告》,确认万润有限已收到李菲、刘世琦首期1,000万元出资款及第二期1,000万元增资款,注册资本已全部到位。
2010年12月24日,十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万润有限核发了《营业执照》(注册号:420382000021550)。
发行人系由万润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月3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天健审[2020]3号),经审计,截至2019年11月30日,万润有限的净资产为112,305.03万元。
2020年1月3日,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坤元评报[2020]1号《资产评估报告》,经评估,截至2019年11月30日,万润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117,184.13万元。
2020年1月21日,万润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20年1月21日,万润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同意将万润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万润有限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净资产1,123,050,320.83元为基础,按照1:0.0550的比例折合股本61,770,055.00元,每股面值1元,扣除股本后的净资产余额1,061,280,265.83元计入资本公积。
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按照原出资比例以净资产折股方式认购股份公司的股本。
2020年1月21日,万润新能源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万润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8日,万润新能源在十堰市行政审批局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领取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03005654858771)。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李菲 | 2025-05-06 | 27500 | 36.37 元 | 11176910 | 董事 |
刘世琦 | 2025-05-06 | 118531 | 37.07 元 | 29593771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刘世琦 | 2024-06-28 | 274000 | 29.45 元 | 2947524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