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英诺特
- 企业英文名: Innovita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张秀杰,叶逢光
- 上市代码: 688253.SH
- 注册资本: 13645.819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7-28
- 大股东: 广州英斯盛拓企业管理中心(个人独资)
- 持股比例: 17.77%
- 董秘: 陈富康
- 董秘电话: 010-83682249-8029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游长庆、丁浩恩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1号院6号楼1层2层
- 概念板块: 生物制品 北京板块 养老金 沪股通 融资融券 痘病毒防治 抗原检测 新冠检测 基金重仓 流感 体外诊断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6-02-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7855339571
- 法定代表人: 张秀杰
- 董事长: 叶逢光
- 电话: 010-83682249-8029
- 传真: 010-83682966
- 企业官网: www.innovita.com.cn
- 企业邮箱: ir@innovita.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1号院6号楼1层2层
- 邮编: 100070
- 主营业务: POCT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节能管理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仪器仪表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英诺特”)成立于2006年2月,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行业POCT快速检测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战略聚焦于呼吸道检测领域,同时覆盖消化道、过敏原、优生优育、肝炎等多个检测领域,以“快速检测”、“急门诊检测”、“多病原体鉴别诊断”等为特色,已成为呼吸道POCT快速检测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并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领导品牌,成为医疗诊断创新的中坚力量。公司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架构,拥有包括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内共6家全资子公司(截至2023年末),具备完善的研产销组织架构,构建了6大技术平台: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核酸分子(PCR)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其中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已具备公司主要产品涉及的部分核心原料生产能力。公司紧紧抓住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检测范围扩大、诊断精准化、筛查基层化、早诊早治趋势凸显等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深耕POCT快速检测领域,在呼吸症候群鉴别诊断、腹泻症候群鉴别诊断领域拥有多款具有临床意义的特色产品。在战略规划上,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依托于6大技术平台进行不同方法学的技术布局,以提供不同应用场景下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多病原体检测的解决方案,并不断扩充产品所覆盖的呼吸道病原体种类;同时,公司将依托于在儿童急、门诊等终端临床长期积累的渠道优势,积极布局消化道检测、过敏原检测等儿童强相关领域产品,进一步服务相关科室的检测需求,持续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提供具有高临床应用价值、高质量的检测产品。
- 商业规划: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紧紧抓住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检测范围扩大、诊断精准化、筛查基层化、早诊早治趋势凸显等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领导品牌,成为医疗诊断创新的中坚力量。公司自2006年成立至今,总体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06年至2016年,是公司沉淀能力、夯实基础的创始时期。公司起步于两大原料技术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的发展,自2011年战略洞察到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市场机会后,开始向临床应用产品延伸布局,在这一时期公司总体建立了多技术平台协同发展的研发实力基础,并在多个方法学上成功取得产品注册证,成功实现了研发、注册至产业化生产的全流程贯通,完成全链条能力验证。2017年至2022年,是公司战略聚焦、深耕市场的突破时期。依托于公司构建的产品矩阵,公司在原有病原体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的聚焦力度,加大了在临床应用端的市场教育推广力度,以多病原体鉴别诊断、快速检测为特色,以儿童急门诊为市场切入点,以提供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为目标,凭借多款精准响应临床诊疗痛点的特色产品组合与深耕临床推广的营销网络,成功在销售端取得了放量突破。2022年至今,是公司乘风而起、再启新章的关键时期。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受益于国家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多项呼吸道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发布以及患者早诊早治的就诊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公司一方面在国内院端市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提升产品覆盖率,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复制国内以专业的临床学术推广带动诊疗意识提升的专业化营销模式,有望加速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依托于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建立的先发优势,历经三年快速发展,公司原有业务销售规模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自公司成立后,公司始终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奋进,为公司向更多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市场领域拓展而夯实基础。而随着行业发展及诊疗需求变化,公司加大了对行业机会的市场洞察力度,为打造未来重要业务增长点奠定基础。随着居家检测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公司于报告期内加大了C端业务的投入力度,在产品端、研发端、营销端等方面配备了更独立于原有业务的团队;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公司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政策要求,于报告期内战略进入包括阿尔茨海默病(以下简称“AD”)等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检测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如下:(一)研发和技术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立完善的研发组织架构,构建了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核酸分子(PCR)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6大技术平台。报告期内,继续保持对各大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投入为9,716.8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6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整体研发人员数量为149名,同比增长30.70%,占员工总数27.24%,研发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44.30%。在产品研发端,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市场新取得“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白介素-6(IL-6)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产品注册证,在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实现产品注册证零的突破;在国际市场,公司于报告期内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市场新取得多款多病原体联合检测产品,并正加紧推进欧美市场相关产品的临床、注册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产品矩阵已初具规模,在欧美市场正推进相关IVDR产品、FDA产品的临床实验与申报工作。在技术研发端,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知识产权布局力度,围绕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进行了专项技术攻关并取得了相关专利。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对外合作研发力度,与清华大学、北京儿童医院等知名机构深化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际超敏检测技术龙头企业Quanterix(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基于单分子检测的超灵敏免疫分析技术Simoa®成功引入,正加紧相关仪器和配套试剂的研发工作。(二)市场营销方面优质高效的营销体系是保证公司产品能顺利推向终端市场的前提条件。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深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及儿童病原体检测领域,深入解决临床医生、检验科医生对产品的需求痛点,打造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支持网络,在强化重点三甲医院、重点儿童医院等标杆医院培育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38.92万元(其中实现剔除新冠业务营业收入61,825.55万元),同比增长29.99%。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发展居家检测业务以满足涵盖呼吸道、消化道等多元应用场景的新兴市场。在业务策略上,公司以现有呼吸道、消化道相关快速检测产品切入市场,并正加紧布局覆盖更多检测场景与检测需求的产品,目前已与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通过开设官方旗舰店等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多种新媒体方式普及疾病检测知识,提升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和使用意愿。居家检测市场存在庞大的市场人群基础与多样的检测需求,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公司内部控制与治理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与治理体系,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各项流程制度,完善公司制度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了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施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以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根据证监会、上交所等制定的规范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