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提供较为完善的定制化工业互联网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涵盖电力新能源、智慧矿山、数字城市、轨道交通等多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制造等多领域的全场景通信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计算机产品、数据通信产品、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与购销;工业互联网设备制造与销售、信息安全设备制造、商用密码产品销售、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计算机产品、集成电路、数据通信产品、计算机软件的生产。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旺通信”)创建于2001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面向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需求,秉持研发驱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深耕工业级市场20年,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主打产品囊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工业无线产品等领域,涉及上千种产品类别,应用涵盖智慧城市、综合管廊、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智能电力、煤炭石化等行业领域。
业务遍布30多个海内外国家和地区,市场业绩连续19年超30%快速增长。
三旺通信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在深圳总部成立了研发中心,并携手东南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了工业互联网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5%投入研发,凝聚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在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应用方面不断突破,现拥有300余项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东省工业网络传输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标杆企业”等150项荣誉资质。
三旺通信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航者,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先后通过多项国家与国际认证,全球布局营销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从售前、售中到售后一站式服务。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面临关税壁垒、需求疲软、贸易摩擦加剧及地缘冲突等多重挑战,整体呈现增长放缓与区域分化态势。
在此背景下,国内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发展,生产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新动能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公司立足当前经济环境,聚焦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需求,为工业领域客户提供覆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通信解决方案,致力于促进工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等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
在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10.10万元,同比增长1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3.04万元,同比下降3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1.53万元,同比下降30.69%。
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09.77万元、3,151.15万元、2,412.26万元、785.15万元、1,951.76万元。
其中,工业互联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55%。
产品结构上,公司工业交换产品、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183.43万元、3,110.22万元、916.45万元,其中,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8%。
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深化核心市场稳健经营,多元布局开拓新兴市场公司聚焦工业交换主航道,在智慧能源领域依托技术优势,于深圳、上海等重点区域实现稳定订单获取能力,持续巩固核心市场地位。
在石油石化领域,公司通过定制化软硬件一体通信解决方案切入国内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加大在炼化企业、油气与管道资源富集地区的销售人员投入,通过多维度的宣传,推广企业石油石化整体方案,提升区域市场渗透率。
同时,积极布局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的新兴细分市场,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挖掘具体业务场景需求。
其中在智慧能源板块,公司在传统电力领域实现新的城市市场突破,在南京突破储能充电桩业务,并不断在火电、水电、核电等新场景实现突破性应用,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新技术研发创新,完善新产品矩阵布局1、技术研发创新:公司在完善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国产化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公司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重点在时间敏感网络(TSN)融合应用、工业控制平台、现场网络总线、工业无线、SPE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以及产品研究,凭借在各细分行业领域的技术沉淀,持续完善公司TSN网络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服务商,以自主创新力量持续赋能产业升级。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投入研发费用4,404.76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约25.59%,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61项。
2、产学研融合发展:公司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强化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与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集成有效资源,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开展人才交流,共同研究攻关最新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3、完善产品布局:在不断加强定制化的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行业专用产品、技术方向的投入,努力掌握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与核心装备,突破关键零组件,形成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
在产品升级优化上,公司工业交换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有所提升,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在智慧能源板块,公司聚焦各业务线核心产品进行迭代创新,新能源场景针对箱变测控场景规划了融合解决方案,储能场景持续控制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响应全国产化趋势,推进全流程国产化产品的研究开发。
在石油石化领域,研发防爆标准的工业级通信产品,通过防爆认证并实现电源、壳体、主板的全面升级;针对石化行业DCS/SCADA系统,基于国产芯片技术,重构通信协议栈与驱动层,实现从芯片、电子元器件到操作系统全链路兼容。
(三)提升品牌知名度,共创智慧生态圈1、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客户需求与痛点、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对产品进行综合性的优化创新,以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产品成本,更好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持续加大品牌推广投入,紧随业务布局进行品牌宣传布局,实现品牌与市场、品牌与渠道互通互联,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报告期内,公司受邀参加了2025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2025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管道会议、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RT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第二十三届中国制造业MES应用春季论坛e-works等相关展会及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参与,行业内对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公司在工业通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2、共创智慧生态圈:公司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发展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持续的技术支持,共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公司紧密携手中国中车、中国煤科、国家电网等行业领军企业,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联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及生态合作伙伴等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实现资源整合和跨界创新,助推整个工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3、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公司积极参与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时间敏感网络(TSN)应用技术规范》《工业互联网产品供应链安全评估规范》《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时间敏感网络与无线网络互联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接口要求》《工业互联网时间敏感网络与移动前传网络融合部署技术要求》等前沿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制定,通过发挥参编标准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引导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4、荣誉资质获取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入选2024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力榜单-高成长创新榜,获评深圳工业总会颁发的2024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杰出企业”,荣获2024年度中国智慧轨道交通“优秀解决方案奖”。
上述荣誉的加持,体现了公司在持续创新能力、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获得专业认可。
(四)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公司主动把握海外市场机遇,开启海外新征程,力求实现国内和海外双轮驱动、快速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携自主创新的工业通信解决方案相继亮相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Europe(全球顶级能源展)、土耳其EurasiaRail(欧亚最大轨道交通展)及巴西安防盛会EXPOSEC三大国际权威展会,以尖端技术实力向世界彰显企业硬核竞争力。
(五)强化团队建设与运营,提升企业经营效能公司持续完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流程型组织架构,推动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业务流程,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和响应速度,确保公司战略能够高效执行。
公司高度重视内部效能的提升,为匹配业务快速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内部运营体系,成立各行业专业市场团队,增加行业市场销售人员,通过优化组织绩效、强化重点工作管理等举措,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市场覆盖与客户服务能力,推动各项业务高效落地。
同时,公司还组建了“通信+石化”跨领域团队,引入熟知石油化工工艺知识的工程师,深化公司团队对行业痛点的理解,从客户痛点出发,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六)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努力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在兼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施稳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
2025年6月,公司完成了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公司总股本110,364,88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7,658,380.96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3.80%。
未来,公司将努力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的投资者回报,回馈投资者的信任,维护公司资本市场形象,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公司前身为深圳市三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01年8月15日,熊伟、吴健以货币资金50万元出资设立三旺有限。
20018月30日,深圳正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深正验字(2001)第A250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进行了审验。
2020年4月24日,天职国际出具天职业字[2020]20268号《验资复核报告》,对上述验资报告进行了复核。
2001年9月6日,三旺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3012073799。
发行人由三旺有限依法整体变更设立。
2019年1月10日,天职国际出具天职业字[2019]290号《审计报告》,三旺有限截至2018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1,042.94万元。
2019年1月10日,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沃克森评报字[2019]第0027号《资产评估报告》,三旺有限截至2018年10月31日净资产的评估值为11,619.09万元。
2019年1月10日,三旺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三旺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18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110,429,361.92元折合成股份公司3,597.2222万股,每股面值1元,注册资本为35,972,222.00元,超出注册资本部分的74,457,139.92元计入资本公积。
同日,三旺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共同发起设立三旺通信。
2019年1月24日,发行人召开了创立大会暨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019年1月28日,天职国际对拟设立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天职业字[2019]3355号《验资报告》。
2019年1月29日,公司取得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32050644R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3,597.2222万元。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阳桂林 | 2025-08-20 | -2628 | 15.34 元 | 49065 | 核心技术人员 |
钱小涛 | 2025-08-20 | -1643 | 15.34 元 | 23547 | 核心技术人员 |
袁自军 | 2025-08-20 | -4600 | 15.34 元 | 2207266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范腾凤 | 2025-08-20 | -657 | 15.34 元 | 2409 | 董事 |
熊莹莹 | 2025-08-20 | -2628 | 15.34 元 | 27161 | 高级管理人员 |
熊伟 | 2025-08-20 | -9200 | 15.34 元 | 1427133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吴健 | 2025-08-20 | -4527 | 15.34 元 | 5492603 | 董事 |
刘茂明 | 2025-08-20 | -4600 | 15.34 元 | 114120 | 核心技术人员 |
阳桂林 | 2025-06-13 | 39427 | 0 元 | 51693 | 核心技术人员 |
钱小涛 | 2025-06-13 | 21904 | 0 元 | 25190 | 核心技术人员 |
蔡超 | 2025-06-13 | 17523 | 0 元 | 17523 | |
熊莹莹 | 2025-06-13 | 17523 | 0 元 | 29789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敬力 | 2025-06-13 | 39427 | 0 元 | 47094 | 核心技术人员 |
姚群 | 2025-06-13 | 39427 | 0 元 | 39427 | |
刘茂明 | 2025-06-13 | 109520 | 0 元 | 118720 | 核心技术人员 |
严朝廷 | 2025-06-13 | 87616 | 0 元 | 87616 | 核心技术人员 |
吴健 | 2024-12-20 | 6038 | 0 元 | 5497130 | 董事 |
刘茂明 | 2024-10-24 | -12266 | 24.4 元 | 92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钱小涛 | 2024-06-20 | -4381 | 29.5 元 | 3286 | 核心技术人员 |
阳桂林 | 2024-06-07 | 3978 | 0 元 | 12266 | 核心技术人员 |
钱小涛 | 2024-06-07 | 2487 | 0 元 | 7667 | 核心技术人员 |
袁自军 | 2024-06-07 | 717362 | 0 元 | 2211866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袁玲 | 2024-06-07 | 3978 | 0 元 | 12266 | |
熊莹莹 | 2024-06-07 | 3978 | 0 元 | 12266 | 高级管理人员 |
熊伟 | 2024-06-07 | 4631524 | 0 元 | 1428053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杨敬力 | 2024-06-07 | 2487 | 0 元 | 7667 | 核心技术人员 |
吴健 | 2024-06-07 | 1780894 | 0 元 | 5491092 | 董事 |
刘茂明 | 2024-06-07 | 6962 | 0 元 | 21466 | 核心技术人员 |
阳桂林 | 2024-05-10 | 2368 | 30.14 元 | 8288 | 核心技术人员 |
钱小涛 | 2024-05-10 | 1480 | 30.14 元 | 5180 | 核心技术人员 |
袁自军 | 2024-05-10 | 4144 | 30.14 元 | 149450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袁玲 | 2024-05-10 | 2368 | 30.14 元 | 8288 | |
熊莹莹 | 2024-05-10 | 2368 | 30.14 元 | 8288 | 高级管理人员 |
熊伟 | 2024-05-10 | 8288 | 30.14 元 | 964900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杨敬力 | 2024-05-10 | 1480 | 30.14 元 | 5180 | 核心技术人员 |
刘茂明 | 2024-05-10 | 4144 | 30.14 元 | 14504 | 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