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1-05-23
  • 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2854000X9
  • 法定代表人: 潘利明
  • 董事长: PHUA LEE MING(潘利明)
  • 电话: 0755-26710011-1688,0755-26710007-1688
  • 传真: 0755-26710012
  • 企业官网: www.colibri.com.cn
  • 企业邮箱: bod@colibri.com.cn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光侨路科瑞智造产业园瑞明大厦A塔20层
  • 邮编: 518107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
  • 经营范围: 光机电自动化相关设备的设计开发及生产经营;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先进制造及配套自动化方案咨询与服务;机器设备租赁业务(不含金融租赁业务)。
  • 企业简介: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产品主要包括自动化检测设备和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自成立以来,科瑞技术专注于自动化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的跨行业应用。围绕“3+N”业务战略布局,业务主要聚焦于移动终端行业和新能源行业。拥有23年的定制自动化项目管理和执行经验,是科瑞技术领先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构建了多元的供应链能力、可靠的项目管理能力及强大的技术集成能力,形成了自有的科瑞自动化技术研发平台。2019年,科瑞技术成功于深圳A股上市,股票代码是002957。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科瑞有限成立于2001年5月23日,由新加坡科瑞技术以美元现汇出资设立,投资总额150.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05.00万美元。2001年5月17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外商投资局出具的《关于设立外资企业“科瑞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的通知》(深外资复[2001]0521号);同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粤深外资证字[2001]0319号);2001年5月23日,科瑞有限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企独粤深总字第307873号”。2001年6月8日,深圳和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和诚验资报告(2001)第87号),验证:截至2001年6月8日,科瑞有限已收到新加坡科瑞技术缴纳的出资40.00万美元,出资形式为美元现金。2002年4月25日,深圳和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和诚验资报告(2002)第60号),验证:截至2002年3月15日,科瑞有限已收到新加坡科瑞技术缴纳的第三期出资15.00万美元,出资形式为美元现金;累计收到新加坡科瑞技术出资75.00万美元。2002年5月13日,深圳和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和诚验资报告(2002)第63号),验证:截至2002年5月9日,科瑞有限已收到新加坡科瑞技术缴纳的第四期出资5.00万美元,出资形式为美元现金;累计收到新加坡科瑞技术出资80.00万美元。2002年10月28日,深圳和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和诚验资报告(2002)第149号),验证:截至2002年10月16日,科瑞有限已收到新加坡科 2006年1月9日,科瑞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注册资本增至160.00万美元,投资总额增至205.00万美元。新加坡科瑞技术以科瑞有限2004年末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方式增加出资55.00万美元。2006年1月26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南山区经济贸易局出具的《关于外资企业“科瑞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深外资南复[2006]0039号);同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换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深外资证字[2001]0319号);2006年2月14日,科瑞有限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注册号为“企独粤深总字第307873号”。2006年4月4日,深圳和诚会计师事务所对此次增资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和诚外验字[2006]第020号)。2006年7月30日,科瑞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注册资本增至220.00万美元,投资总额增至265.00万美元。新加坡科瑞技术以科瑞有限2005年末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方式增加出资60.00万美元。2006年9月1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南山区贸易工业局出具的《关于外资企业“科瑞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深外资南复[2006]0464号);同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换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深外资证字[2001]0319号);2006年10月24日,科瑞有限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注册号为“企独粤深总字第307873号”。2006年12月13日,深圳和诚会计师事务所对此次增资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和诚外验字[2006]第054号)。2012年9月10日,科瑞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注册资本增至1,126.76万美元,投资总额增至1,180.00万美元,新增部分由华苗投资以等值人民币以每单位注册资本1.50美元认缴,其中326.76万美元计入注册资本,163.38万美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由华苗投资在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前投入注册资本的20.00%,其余部分两年内缴足。2012年9月28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南山区经济促进局出具的《关于外资企业“科瑞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增加投资者、增资的批复》(深外资南复[2012]0574号);2012年9月29日,科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换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深外资证字[2001]0319号);2012年12月4日,科瑞有限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注册号为“440301503384259”。2012年11月27日,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深圳分所对此次增资出资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中审国际验字[2012]09030042);2013年1月18日,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深圳分所对此次增资第二期出资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中审国际验字[2013]0903004)。 2013年7月16日,科瑞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由科瑞有限的股东新加坡科瑞技术、华苗投资、永邦四海作为发起人,以2013年3月31日为基准日,将科瑞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3年7月16日,科瑞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公司以科瑞有限截至2013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5,031.95万元为基数,扣除科瑞有限董事会于2013年4月24日决议分红3,000.00万元后的净资产22,031.95万元,按照1:0.4539的比例折合10,000.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变更后,公司的总股本为10,00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其余的净资产12,031.9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13年10月8日,瑞华对科瑞技术的出资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瑞华验字[2013]第91360002号)。2013年8月30日,公司取得了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科瑞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深经贸信息资字[2013]1407号);2013年9月3日,公司取得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深股资证字[2013]0007号);2013年10月18日,公司取得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301503384259”。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与经营模式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产品主要包括自动化检测设备和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自动化技术、精密零部件制造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的跨行业应用。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硬盘、医疗等领域或下游行业。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公司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的迭代与创新和高精度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各行业领先品牌企业均建立了良好与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公司持续积累机器视觉与光学、精密传感与测试、运动控制与机器人、软件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五大领域的相关技术,形成了高速自动化、精密测控、数字智能互联三大共性技术平台,以及与下游行业各类产品相关的专用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满足多种复杂自动化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同时,公司还坚持投入高端加工设备资源,培养操作技术人才,不断提升高精度专用零部件加工能力。随着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优异的产品质量、快速稳定的全球交付能力,为多行业头部客户提供包括行业专用设备,超高精度零部件、工厂物流、立库、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等智能制造全流程解决方案,并获得持续、稳定的业务订单。(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应用及其行业地位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定位并专注在非标自动化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跨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是跨行业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在移动终端业务领域,公司定位于整机检测设备领先供应商;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公司定位于新能源锂电制造设备行业中后段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精密零部件业务上,公司定位于成为中高端精密零部件及夹治具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在研发技术实力、快速交付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各行业领先或知名品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受到了客户广泛的认可和信赖,也获得了持续的业务机会。在移动终端领域,公司主要为国外品牌客户提供各类摄像头检测设备、摄像头模组检测设备、红外安全检测设备、马达振动检测设备、光感应传感器设备、气密性检测设备等检测设备以及摄像头模组装配设备,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整机及模组的检测,拥有行业内最为完整的整机检测方案,是移动终端行业整机检测设备领先供应商。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摄像头及光学模组检测(光波导、VSCEL&TOF等)和标定技术代表着行业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行业领先品牌客户。针对XR产品检测,公司自研全套硬件及软件算法,可实现XR/VR全关键参数指标测试,可为客户提供光学显示模组(如光波导模组、PANCAKE模组等)以及终端成品的性能测试,成功应用于各种AR技术路线如BB、阵列波导、衍射波导、全息波导等产品,目前已批量为头部客户出货。行业首创整线测试方案,取代单机测试工站,进一步节省操作人力,减少测试误差,降低检测及产品升级成本,综合提高测试效率。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智能终端行业TOP5头部客户的业务合作、技术共研乃至战略协同。聚焦移动通讯终端(手机)、智能穿戴终端及计算机终端(PC)三大核心领域,为客户提供包括气密性检测、摄像头组装,TP贴片,折弯老化测试,高速点胶,高精度贴装等多品类的自动化产品;并凭借深厚的行业理解,多元的技术能力,在研发端与客户深度合作,如与客户联合开发的4C类产品通用零部件装配平台,扩大行业通用度,提升产线的标准化程度;公司与国内多家头部客户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作为各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共同成长,携手推动国内移动终端行业的高速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定位于电芯制造中后段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行业头部客户的需求,是裸电芯制作、电芯装配段、化成分容设备、电芯包绝缘膜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聚焦叠片、包蓝膜、压力成型、化成分容等锂电池中后段生产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和性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其中,公司的叠片技术,在叠片效率和对齐精度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的化成分容设备可应用于各类型二次充放电电池,产品系列齐全,尤其在一体机、高压直流母线等技术上行业首创并持续领先,通过高效节能电源技术以及创新性结构设计,降低设备能耗和产线运行能耗,提高设备充放电效率,同时减少产线布局占地面积,降低客户使用成本和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模块化结构设计提高现场安装调试效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获得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与持续好评。公司的精密零部件及模具产品主要应用于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公司拥有500+台套高精度、超高精度精密零部件加工高端设备,具备各种材料、各工序精密零部件制造加工能力,下游客户涵盖领域广泛,长期服务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计量仪器、医疗、LED、硬盘等领域的国内外品牌客户,产品精度、质量及服务广受认可及好评,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及稳健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持续深耕非标自动化系统集成领域,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平台和工业物联网技术,为各战略新兴行业提供定制化智造解决方案。在光伏、汽车、医疗、半导体、智能物流及硬盘等领域作为核心供应商为国内外头部客户提供核心工艺或整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为国内头部客户提供整厂端到端物料传送及调度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提供电驱、电控、电子电气、智能驾驶零部件及相关模组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在医疗设备领域,为多家客户提供异形瓶灌装,多联杯灌装,POCT灌装,微量试剂仓灌封等多种IVD试剂灌装及包装产线;在半导体领域,为行业多家头部客户提供高精度贴装及装配设备,最高精度可达50nm左右。在智能物流领域,通过构建“装备智造+工业互联+云端服务”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体系,实现了国内多家头部客户智慧工厂场景需求的落地。同时,凭借着完善的全球化交付能力,实现了泰国、印尼等海外订单的高品质交付。1、概述2024年公司围绕3+N业务战略开展经营活动,受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影响,经营结果低于预期,公司积极采取提质增效举措,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保障了利润目标的达成。移动终端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头部客户持续外迁的影响,公司积极应对组建越南生产基地,并在国际客户的自动测试线以及国内领先客户的自动化业务、摄像头及光学模组检测业务拓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新能源行业领域仍处于行业周期底部,公司聚焦新能源行业头部客户订单获取、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通过积极管控物料成本、生产成本和应收账款催收管理等措施,主动控制经营风险;精密零部件业务加快超高精度领域能力建设,补充优质产能,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并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N类业务经营稳定,功率半导体相关精密贴片及自动化整线方案、AI算力相关光通讯模块高精密零部件贴合等设备获得广泛认可,并凭借多元化的技术研发体系,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支撑了国内头部客户高端产品紧急大批量交付的需求,成为头部品牌客户的非标自动化核心供应商,业务进一步拓展,订单取得较大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770.13万元,同比下降14.34%;其中,移动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5,440.14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4.91%;新能源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5,218.24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0.73%;精密零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397.44万元,占总体营业收入的15.69%。三大战略业务收入占比合计81.3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37.57万元,同比下降19.71%。主要原因是移动终端收入同比下降,利润减少;新能源行业领域成本管控初步取得成效,海外客户产线顺利交付,支撑了毛利率水平;精密零部件受收入产品结构变化、原材料价格及固定成本增加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