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等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纸和纸板容器制造;纸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真空镀膜加工;包装服务;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51.SZ),公司自2008年12月24日成立之初,是一家专注于包装印刷及印刷材料生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经过数十载的行业深耕与积累,我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实现稳步发展。
随着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的变化,公司于2021年开始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投入研发力量,为转型新能源领域做好充分准备。
2023年,公司正式转型为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研发和应用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内,整体园区占地面积111亩,总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
园区集研发与制造于一体,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及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供应商,专注于储能系统和储能消防安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工信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国多地亦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并出台了相应的储能发展支持政策,例如《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2年)》《四川省加快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青海省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工作方案(2022—2035年)》《山东省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为储能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专注于储能系统和储能消防安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可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储能技术、储能消防安全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产品为储能系统设备、储能消防装置、超级电容炭及超级电容器。
具体情况如下:(三)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从系统研发、测试验证、生产制造到工程实施等多个维度进行核心能力的建设,为客户提供安全且性能优异的储能系统、储能消防安全装置产品。
公司以行业和客户需求为基础,通过专利技术和工艺应用,实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报告期内主要通过销售储能系统设备和储能消防产品获取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公司原辅材料、配件采购模式主要为以产定采、集中采购。
公司设置供应链中心,根据月度生产计划、物料需求部门的采购申请和原辅料、配件库存情况,实施物料采购计划。
供应链中心对接公司各相关部门,明确物料需求部门、供应商的技术要求,负责供应商寻找、考察、洽谈,择优确定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
采购物料到货后,由质量检验部门完成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物料经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在供应商管理上,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和管理程序,建立并不断优化《合格供应商名录》,加强对供应商的全面管理,维护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积极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公司定期开展供应商考评管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制度,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打造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以实现质量优、成本低、响应快、服务好、品类丰富的产品供应。
3、生产模式公司储能系统业务采用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
由于储能设备应用领域广泛,不同使用环境、用户对设备配置要求差异较大,产品规格与技术参数等指标需要按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在取得订单后根据客户具体需求进行技术调整、产品设计,各主要部件由专业化的生产线和车间分别集成、PACK、装配、安装、检测。
在获得客户订单后,营销中心根据客户订单进行评审、排产,技术中心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产品规格、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并形成最终的设计图纸送达生产中心。
同时技术中心在ERP系统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生产中心根据物料清单领取相应原材料、配件并开始组织生产装配,由质量管理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订货技术协议进行例行试验。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系统业务以自主生产为主。
此外,为解决储能系统订单需求具有周期性、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的问题,公司存在采用由外部厂商协助生产加工储能系统的情况。
外协加工产品均按照公司相关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生产,公司派遣专人现场监督指导,供货前均需通过公司的严格检验,公司对委外加工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
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根据销售订单及产品季节性交付周期和未来销售预测等信息,提前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指令进行领料、生产、组装、测试、包装、入库等生产工序,完成生产。
质量部门严格执行过程检验的制度流程,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的相关核心技术贯穿储能消防设备的探测器、控制器、灭火装置生产过程,大幅度提升了公司在生产、市场和内控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以自主生产为主,其中储能消防产品以自动化产线生产为主,配有全自动SMT生产线、DIP、SPI、2.5DAOI、3DAOI自动识别系统等,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受下游需求旺盛的影响,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存在委托外部厂商协助生产、加工非核心生产部件的情况,其委托加工的物料主要为生产产成品的原材料,委托加工后的产品只是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材料配件,在整个消防系统销售中不存在单独售价。
公司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对委托生产的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
4、销售模式公司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储能相关产品盈利模式多样化、应用场景复杂性等特点,主要采用以下三种销售模式:(1)直销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公司直接、及时和客观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公司的客户管理,确保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及时优化。
公司获取客户的方式主要包括参加行业展会、行业内客户介绍、网络推广、主动拜访、参与招投标等。
(2)生态模式,储能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吸引来了诸多企业涌入,公司转型后能够快速发展和拓展市场,与合作伙伴的资源整合至关重要。
上下游渠道,乃至金融机构等生态的建立,是为保持公司市场竞争力,获取优质订单的同时,降低供应链成本,保证合理利润,是短期内公司拓展市场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
(3)方案模式,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避免同质化、降质量、低服务标准的竞争,专注于趋势及前瞻性市场,聚焦于核心技术,提出“耦合破局,解耦应变”创新思维,为客户提供全面、安全、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电网结构调整刚需下,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采取自主定价模式进行销售。
公司根据成本、各区域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销售情况设定指导价格,具体成交价格则需根据签订逐笔订单时的市场行情确定。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系统业务的主要客户为从事储能项目的总承包商、能源管理企业或高耗能企业,储能消防安全业务的主要客户为从事储能项目的设备总包方、项目总包方或终端客户。
公司储能系统产品和储能消防安全产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种应用场景,公司与多家国企控股的储能电站、大型央国企集团、行业标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已成功交付多个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储能项目。
5、研发模式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的研发模式,以技术开发为基础,以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为重点,同时,公司注重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合作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研发支撑。
公司组建技术中心,专项负责制定公司产品、技术规划、技术预研、研发、验证、认证和发布、技术成果转化、产品的检验、验证与认证,为产品服务客户提供技术支撑等相关工作,为公司产品高效、快速研发提供坚实基础。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发展,为储能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储能市场整体产品质量的提升,为地区产业的升级以及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和储能消防业务的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机遇和极其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及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供应商,凭借专业的储能安全服务方案、技术团队和优质的客户服务,结合公司2025年“稳中间、强两头”战略定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安全、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因地制宜解决大电网应用场景痛点问题,为客户提供复合式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强化公司业务模式。
公司正在逐步强化上下游业务链,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收益渠道,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以“耦合破局,解耦应变”的创新思维,推动公司业务量质双重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56.20万元。
2008年12月1日,彩时集团与汕头金时利签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约定共同设立合营公司金时薄膜。
2008年12月4日,彩时集团与汕头金时利共同签署了金时薄膜公司章程。
根据金时薄膜设立时的合同及公司章程,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其中,彩时集团认缴出资额为3,6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汕头金时利认缴出资额为2,4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
双方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出资,并自合营企业执照颁发之日起三个月内到位各自认缴出资额的30%,其余部分在二年内全部缴齐。
2008年12月22日,成都经开区外经贸局出具“成经管外[2008]29号”《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对外经济贸易局关于同意设立四川金时薄膜科技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彩时集团、汕头金时利在成都经济开发区共同投资设立金时薄膜。
2008年12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向金时薄膜颁发了“商外资川府蓉经字[2008]00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08年12月24日,金时薄膜依法在成都市工商局办理完毕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注册号为51011240000003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6月8日,彩时集团作出股东决议,向金时有限增加注册资金11,600万元,即金时有限的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增加至17,600万元。
同日,彩时集团就上述增资事宜签署了《章程修正案》。
根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此次增资由原股东彩时集团以港币现汇于三个月内分期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另外7,600万元人民币的增资由彩时集团将其转让四川娇子印务有限公司7,600万元人民币股权所得在境内再投资金时有限。
2011年7月19日,成都经开区外经贸局出具“成经管外[2011]14号”《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对外经济贸易局关于同意四川金时科技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批准上述变更事项。
2011年7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向金时有限换发“商外资川府蓉经字[2008]00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1年7月27日,建科会计审验了金时有限新增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并出具“建科验字[2011]023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1年7月26日,金时有限已收到彩时集团以货币形式缴付的出资港币13,000,000.00元,新增实收资本人民币10,756,070.00元。
2011年11月2日,建科会计审验了金时有限新增注册资本的第三期实收情况,并出具“建科验字[2011]035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1年10月18日,金时有限收到彩时集团实缴注册资本85,575,450.00元,其中,彩时集团以货币出资港币11,700,000.00元,金时有限新增实收资本人民币9,575,450.00元;另外彩时集团将其转让娇子印务的股权所得76,000,000.00元对金时有限做境内再投资,金时有限新增实收资本76,000,000.00元。
2011年11月8日,金时有限就此次变更事宜在龙泉驿区市监局办理完毕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3月31日,彩时集团做出股东决定,同意金时有限注册资本由17,600万元增加至22,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4,400万元由前海彩时以货币形式认缴;同时,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企业)。
同日,金时有限作出董事会决议,同意通过金时有限新公司章程。
2017年4月7日,成都经开区投资服务局出具“蓉经开外资备201700019号”《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对上述增资事宜进行了备案。
2017年4月14日,金时有限依法在龙泉驿区市监局办理完毕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4月22日,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苏州分所审验了本次新增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情况,并出具“苏公S[2017]B002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7年4月21日,金时有限已收到前海彩时以货币形式缴付的出资4,400万元,新增实收资本人民币4,400万元。
2017年5月16日,公证天业出具了“苏公W[2017]A971号”《审计报告》,截至2017年4月30日,金时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556,795,486.10元。
2017年5月17日,德正信出具了“德正信综评报字[2017]第007号”《资产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4月30日,金时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值为745,796,915.79元。
2017年5月17日,金时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由金时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金时有限截至2017年4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财务数据为基准,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后股份公司的名称为“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日,金时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就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事宜作出了约定。
2017年6月19日,成都经开区投资服务局向金时有限出具了“蓉经开外资备201700036”号《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金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事宜已在商务部门办理了备案手续。
2017年6月20日,公证天业出具了“苏公W[2017]B085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7年6月19日止,金时有限已将截至2017年4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55,679.55万元折合为金时科技股份36,000万股,每股面额1元,股本总额为36,000万元。
2017年6月26日,公司在成都市工商局注册登记,取得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101126818379484的《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蒋孝文 | 2025-02-06 | 2000 | 5.75 元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