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一致B
  • 企业英文名: China National Accord Medicines Corporation 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200028.SZ
  • 注册资本: 55656.5077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3-08-09
  • 大股东: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6.06%
  • 董秘: 李川
  • 董秘电话: 0755-25875152
  • 所属行业: 批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邓华明、曾祥胜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四路15号一致药业大厦
  • 概念板块: 医疗服务 B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86-08-02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192186267U
  • 法定代表人: 吴壹建
  • 董事长: 吴壹建
  • 电话: 0755-25875140,0755-25875222,0755-25875152
  • 传真: 0755-25875166
  • 企业官网: www.szaccord.com.cn
  • 企业邮箱: gyyz0028@sinopharm.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四路15号一致药业大厦
  • 邮编: 518029
  • 主营业务: 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
  • 经营范围: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原料药、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含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区域性批发企业)、医疗用毒性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批发;保健食品经营;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工业产品研究与开发、咨询服务;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救护车销售;供应链管理;仓储代理服务;物流代理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代理;装卸搬运;运输货物打包服务;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会议及展览服务;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全部一类医疗器械;全部二类医疗器械(包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III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6830医用X射线设备,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6833医用核素设备,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6870软件,6877介入器材;预包装食品销售(不含冷藏冷冻食品),特殊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服务。
  • 企业简介: 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一致)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A股000028,B股200028),是国药集团全国唯一医药零售整合平台,业务涵盖“药品分销+医药物流+医药零售+工业投资”全产业链条。
    承担着中央、省(广东、广西)、市(广州、深圳、南宁等)药械商品特种储备及全国各地所需抢险救灾药品调拨和供应任务。
    近年来,国药一致在抗击疫情中圆满完成多次国内外医药物资应急储备、调配任务。
    国药一致在药品分销领域,立足于打造“卓越的医疗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以集成化、规模化的产业优势,在中国南区形成强大的商业网络。
    截止目前,公司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湛江、梅州、惠州、肇庆、江门、韶关、中山、南宁、柳州等两广重要区域拥有子公司。
    公司构建起由区域物流中心、省级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及配送站组成的“四位一体”阶梯式物流配送网络,拓展多仓运营、第三方物流、冷链管理等现代物流运作的新模式。
    其中,由国药一致首创的3A智慧物流解决方案(AS/RS+AMR+AI)获得行业内多个奖项,为客户及供应商提供专业、高效、快捷的药品配送及物流增值服务。
    国药一致还在行业内首创“AIOCR”自动识别系统,使条码识别、AI视觉、OCR技术在医药物流现场场景中得到更好地融合和实现,实现整体工作效率提升。
    此外,还积极推动推进全国零售终端业务,打造全国零售直销商业平台,全面开展器械业务,拓展4D业务,打造SPD核心竞争力,携手医疗机构开展供应链管理延伸。
    国药一致在药品零售领域,携手全球首家以药店为主导的世界级医药保健企业沃博联,打造消费者放心的中国医药健康零售品牌“国大药房”。
    依托先进的管理能力、高效快捷的采购体系、严格的质量管控、精细的门店管理、贴心的慢病专业服务、高效的物流体系、全国ERP平台等一系列专业优势,局涵盖中药、西药、中医、西医、康复理疗与各类医疗相关资源的零售诊疗门店,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力医药电商平台,拓展O2O业务,携手各地政府开展在线社区健康建设,保障人民健康需求。
    国药一致工业投资战略主要参股工业企业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深圳致君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覆盖抗感染、呼吸系统用药、保健品、中成药及抗肿瘤药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3年,工业投资板块销售规模超30亿。
    未来,国药一致将继续秉承“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理念,立足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机遇,转型创新,专业化发展,深度发挥分销和零售资源协同效应,推进批零一体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向着领先的国际化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和更高规模目标迈进!
  •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为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前身为深圳市益力矿泉水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办复(1993)356号文批准、于1993年2月1日经股份制改组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18日,本公司更名为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2011年12月22日公司名称正式由“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NationalAccordMedicinesCorporationLtd.)。同时公司A股简称正式变更为“国药一致”。
  •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具体如下:1.公司医药分销业务深耕两广地区,涵盖药品、器械耗材分销、零售直销以及零售诊疗等细分市场,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通过整合分销与物流业务,深度渗透终端市场,完善阶梯式配送网络布局,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智慧型供应链价值体系与处方药专业零售品牌。
    同时,公司夯实批零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努力成为卓越的、引领行业标准的健康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2.国大药房主要承载公司旗下的医药零售业务,是国内销售规模领先的社会零售药房,门店网络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国大药房积极拓展创新业务,探索并丰富新的业务渠道,致力于从传统医药零售企业向创新服务型企业转型,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二)经营模式1.分销业务经营模式分销板块通过“前台—后台”高效采购机制和多元化销售模式,优化运营并推动业务升级。
    采购上,“前台”负责寻找优质货源、开展比价谈判,引入创新药等丰富产品矩阵;“后台”整合资源、把控信息,支持“前台”高效运作,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竞争力。
    销售上,传统业务深耕医院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零售业务拓展直销网络、优化服务,以新特药和慢病用药为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创新业务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2.零售业务(国大药房)经营模式国大药房采购模式包括总部集中采购和区域公司采购。
    销售模式上,国大药房以连锁经营模式(直营和加盟)销售中西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推进“互联网+医药”线上线下互通模式,结合中西医和康复理疗服务,优化慢病诊疗和会员管理,为慢病患者提供建档、检测、回访、患教等服务。
    同时,与头部供应商合作,提升专业药事服务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
    1、概述(一)财务状况分析1.财务指标变动解析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78亿元,同比下降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亿元,同比下降59.83%。
    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7%,同比下降5.89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分销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9.84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营业利润12.00亿元,同比下降12.51%;实现净利润9.22亿元,同比下降12.74%,主要系受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应收账款回款延迟,导致资金占用规模上升,相应的资金成本增加;2023年发生一起政府征收地皮事项,产生处置利得,本期无此事项,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利润下降。
    零售板块(即“国大药房”)实现营业收入223.57亿元,同比下降8.41%;实现营业利润-10.67亿元,同比下降249.62%;实现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下降309.53%;实现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下降388.83%,主要系对商誉及收购对价分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相关资产组受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营业绩较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过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与测算,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商誉及收购对价分摊形成的无形资产(品牌使2024年度,公司对联营企业累计投资收益3.70亿元,同比上升17.20%。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71亿元,同比增长11.38%,主要系强化人效管理,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以及利润下降导致支付的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所致;实现营业收现比率1.08,同比增加0.04,主要系公司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积极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应收账款的回笼,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加18.47亿元。
    2.专项说明(1)资产减值情况①商誉及收购对价分摊形成的无形资产减值情况报告期内,受门诊统筹等医改政策因素深刻影响,终端消费者的行为发生变化,医药零售门店客流下降,保健食品、器械、中药饮片等高毛利品类销售下降明显,公司商誉所在资产组销售额及利润下滑。
    同时受医药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医药电商线上分流影响,行业出现了普遍下行的趋势。
    结合以上现状,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报告期内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8.88亿元。
    无形资产(品牌使用权)为药品零售业务中的商标使用权价值。
    由于门诊统筹等医改政策的推行、行业竞争激烈、医药电商线上分流等因素影响导致零售药店客流量减少,门店收入下降明显,个别资产组存在中心商圈核心门店客流大幅下滑的情况,导致预测期内预计实现收入与收购时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报告期内计提无形资产(品牌使用权)减值准备0.40亿元。
    无形资产(销售网络)为批发业务中长期集中采购的客户带来的潜在收益的价值。
    随着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的深入推进,药品耗材价格下降、客户需求降低,客户流失率升高,销售收入与利润额大幅下滑,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且在预测期内较难实现大幅扭转上升,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报告期内计提无形资产(销售网络)减值准备0.42亿元。
    公司本次计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减少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1亿元。
    ②计提应收款项、存货等其他资产减值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对除上述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以外的应收款项、存货等各类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除上述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以外的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24亿元,减少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5亿元。
    (2)负债结构分析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36%,同比提升0.46个百分点;公司流动比率为1.52,同比提升0.03;速动比率为1.18,同比提升0.05;现金比率为0.29,同比提升0.05,上述三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同比优化,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提升,资金链安全边际扩大;剔除存货、预付账款及其他流动资产后的速动资产增长显著,受限资金同比减少3.82亿元,现金比率提升至29%,短期偿债能力与应对突发兑付风险能力增强。
    (二)分销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在集采常态化、国谈品种降价与医保支付改革等压力下,分销板块聚焦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策略,优化战略布局并强化批零一体管理,加快转型创新步伐,全力推进数字化应用,提升运营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传统业务做强做优:传统业务聚焦医院直销市场保持市场份额领先优势,巩固和提升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和创新服务输出。
    报告期内,除政策影响外,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加快在广东地区的并购步伐,医药商业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为优化客户结构,有效控制应收风险,广西区域主动对长账龄低效客户调控销售,综合以上因素导致传统业务在两广销售增速放缓。
    为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分销板块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创新药占比提升,国控广州引进创新厂家12个,新增创新药117个,独家品种20个;国控广西创新药增幅19%,进合药品增幅8%,进合创新品类份额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
    传统业务强化市场份额领先,推动精益化组织管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化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动能和新优势。
    2.零售诊疗多措并举:截至2024年底,两广地区共有零售诊疗门店162家(含双通道定点药店107家),其中广东124家,广西38家。
    报告期内,两广子公司新开门店35家,广东26家,广西9家。
    国控广州强化连锁管控,构建专业药房盈利模式,19个地市的85家双通道定点药店药品销售同比增长55%;国控广西积极拓展零售诊疗门店,包括双通道定点药店22家,推动零售诊疗业务同比增长33%,同时,多方拓展流量渠道,临床引流营销项目拓展客流;持续完善支付体系,拓展双通道、门诊统筹及惠民保项目多方支付。
    3.零售直销业务革新发展:报告期内,零售业务重点突出关注头部连锁,与上游零售团队密切对接,抢签协议厂家渠道,提升商采合作份额,提升零售直销专业化服务能力;在结构调整方面,提升200家中小连锁合作份额,筛选重点县域连锁,签约整体合作协议,重点推进零售营销项目合作,加速营销转型,提升盈利空间。
    同时,制定分销一体化零售直销整体发展战略,统筹资源网络优势,统一风险管控,优化客户结构,助力降本增效。
    4.创新业务多点增长:报告期内,分销板块深化服务模式转型,科技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构建“负责人+经理+专职人员”的营销体系。
    创新项目推进方面,精益管理成效显著,深化创新项目统筹机制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SPD服务费收入同比增长20.2%;第三方物流为疾控疫苗储运服务项目打造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自研系统定制化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科技赋能方面,3家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东物流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打造药耗追溯信息采集解决方案并落地部署52家医院,联合疾控中心研发自动发苗设备及系统、温湿度系统,推动自研产品营销。
    5.数字化转型强化创新:报告期内,分销板块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升级,"AIOCR"自动识别系统已形成4项技术产品,并完成OCR收验工作站验收,显著提升识别效率;信息化系统建设层面,首营共享协同平台上线器械品种首营试运行、中药饮片首营,实现编码统一;资产管理方面,集成23万资产卡片的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决策优化上,业务价值度分析模型新增资金回报率指标,通过识别高效业务驱动资源精准投放。
    (三)零售业务板块(国大药房)报告期内,受医改政策、行业竞争和医药电商冲击,行业面临开店率下降、闭店率攀升的挑战,处于深度调整期。
    医药零售行业客流下降,国大药房销售额和利润下滑。
    国大药房通过组织重塑和业务聚焦缓解经营压力,但行业整体仍面临政策收紧、线上冲击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专业化运营和差异化战略成为国大药房突围的关键。
    1.门店网络、亏损治理与闭店优化报告期内,国大药房的战略方向从“规模增长”调整为“高质量发展”,并成立了亏损治理小组,明确了亏损治理的方向及策略,量化了治理目标,确保治理工作有效落实。
    2024年,国大药房战略性地退出并关闭了1270余家直营门店。
    2.自有品牌成为细分市场增长引擎报告期内,国大药房将自有商品列为提升毛利的核心,2024年自有品牌累计销售额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额同比增长44%。
    在商品开发方面,国大药房聚焦医保差异化及高性价比产品,初步打造出销售额达千万级的单品,为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3.线上业务与创新业务报告期内,国大药房深化"全渠道、多业态"战略布局,整合供应链资源与技术中台能力,构建商品结构动态优化模型。
    通过精准费用管控、营销资源统筹及三方联动机制,实现线上业务稳步增长。
    2024年国大药房创新业务销售达成18.9亿,其中O2O12.1亿、B2C2.3亿、自营0.9亿,商保3.6亿。
    国大药房顺利完成国药健康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资质认证,并取得互联网医疗器械及药品经营相关备案许可。
    通过建立线上标准化运营流程,实现运营人效提升;同时构建"直播+短视频"立体营销矩阵,重点发力短视频内容赛道,有效促进流量转化与品牌价值提升。
    4.承接处方外流与慢病管理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医药分开,促进处方外流,国大药房密切关注各地医保政策变化,各地国大药房子公司积极对接当地医保局。
    通过加快对接互联网医院、建立与医院系统对接的信息系统等方式,国大药房积极承接电子处方外流,实现处方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追溯。
    在慢病管理方面,国大药房致力于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服务,为患者建立慢病管理体系和健康档案,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检测患者的健康数据,并上传平台进行分析。
    同时,国大药房通过线上课程和线下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通过回访机制,国大药房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优化治疗效果,增强患者信任。
    国大药房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披露有关数据:1.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大药房门店总数9569家,其中直营门店7770家,加盟店1799家,总体分布情况如下:备注:北部:辽宁、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华东: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福建、浙江;华南:广东、广西;华中:河南、湖南;西北:宁夏、新疆;西南:云南。
    (1)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开业直营门店按物业权属划分:(2)门店取得医保资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大药房共7770家直营连锁门店,已取得各类医保定点资格门店达7390家,占国大药房直营店总数的95.1%。
    国大药房凭借专业优势和商品资源,积极对接各地双通道政策,国大药房双通道门店数量已达到392家,医保统筹门店4928家。
    2、主要销售指标变动情况(1)按区域划分直营门店经营情况(2)报告期国大药房直营门店经营效率情况注:日均平效=日均营业收入/门店经营面积;日均营业收入=门店当年含税营业收入/当年门店营业天数。
    租金效率=年销售额/年租金3、营业收入排名前十名的门店情况销售前十门店累计营业收入占国大药房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9.6%。
    4、零售终端品类结构5、采购及供应商情况国大药房的商品供货方以外部供应商和国药集团的关联企业及自有品牌组成。
    2024年全年排名前5的供应商采购额:。
企业发展进程
  • 2001年6月18日

    本公司更名为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 2011年12月22日

    司名称正式由“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NationalAccordMedicinesCorporationLtd.)。